人教版部编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案课程(共15页).doc
《人教版部编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案课程(共1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部编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案课程(共15页).doc(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第六单元15古诗二首教学设计说明: 古诗二首安排了两首古诗,一首宋代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一首唐代杜甫的绝句。在教学中,通过朗读品味诗中语言的优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用引读法教学,即教师在教学中加入一些说明、描述、想象性的语言,用以体会诗句的丰富内涵,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感受诗歌表达的意境,加深学生对古诗的理解。教学目标:1.会认12个生字;会写8个字;能正确读写“毕竟”、“黄鹂”等词语。2.读懂诗句,理解诗意,体会感情,感受意境。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3.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启发学生依据诗句展开想象,以画配诗,引导学生通过
2、想象的画面,领会诗的意境,感受诗人想要表达的感情。教学重难点:1. 学习诗人对画面生动描述的能力,体会诗人想表达的思想感情。2. 背诵古诗,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景象。教学准备:1.搜集相关图片及作者资料。(师生)2.制作生字卡和多媒体课件。(教师)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1.导入新课。(1)教师导入:同学们,有人说,离别是诗,离别是歌,离别是泪水。那么古人是怎么描写离别之情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送别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2)导入新课,板书课题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3)介绍作者杨万里。2.引导学生交流:读诗题,你读懂了什么?3.小结:净慈寺,是西湖边上的一座
3、寺庙。林子方,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一个朋友。这一天,林子方正要到外地做官,杨万里在西湖边上送别他。二、初读古诗,识记生字词。1.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识记“晓”、“慈”、“毕”、“竟”、“映”。2.老师检察自学情况。(1)指认生字,交流识字方法。(2)开火车认读生字。(3)用生字组词。3.指导书写“湖、莲、穷、荷”4个生字。4.指导学生小组合作交流,互相释疑,讨论难点。三、探究研读,深入赏析1.引导学生读古诗,有不懂的字词先提出来。(交流重点字词)(课件出示标注)(1)毕竟:到底。(2)四时: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本诗指除六月外的其他时候。(3)接天:与天相接。(4)映日:映照着太
4、阳。本诗中映照的是朝阳。(从题目的“晓”字中可以看出)(5)别样:特别。2.指名学生说一说每行诗的意思,交流对诗意的理解。3.教师示范读古诗,让学生思考下面问题:(1)这首诗写的是什么?读完整首诗,在你的脑海里呈现的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学生回答后,出示西湖荷花荷叶的美景图片)(2)此诗除了赞美西湖的“无边的荷叶,一片碧绿”外,还赞美了西湖的什么呢?(3)题目是送别,可诗人在全诗只写了景色,这是为什么呢?(4)作者写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点学生回答)4.教师指导讲解描绘诗句的意境,赏析“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两句。5.赏读全文,指导背诵。四、总结,拓展。1.引导学生背诵古诗。2
5、.教师了解学生的背诵情况。3.比一比,看谁背得又对又快。教学反思: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描写了西湖盛夏的美丽风光,通过对西湖景色的极度赞美,婉转表达了对友人的眷恋之情。在教学中,我鼓励孩子们在理解的基础上富有情感地多次朗读,努力将自己带入诗的意境之中,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同时通过情境画面导入,多媒体课件展示层层叠叠的荷叶连绵到天边,在阳光的照耀下荷花显得格外娇艳的影像图片,引导学生从景入手,从字词的理解以及诗的画面中,体会诗人描写“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美妙之处。在课堂上,学生们各抒己见,表述了自己对诗的理解,收获了不错的效果。第二课时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指名背诵晓出净慈寺送林子
6、方。2.教师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全诗通过对六月西湖风光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赞美,同时也含蓄地表达了对友人的眷恋。这节课,我们要学习另一首古诗绝句。(板书:绝句)3.组织学生交流杜甫及作品。二、自主合作,学习古诗1.教师轻快地范读古诗,学生谈谈听后的感受。2.介绍写作背景。3.教师提出要求,学生自读古诗。(1)用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学习本诗中的生字。(2)你从诗中读出了哪些景物和哪些颜色。4.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一读。5.各小组提出不懂的或难理解的问题集体讨论释疑。教师相机指导难懂的词句,并引导学生体会画面的意境。三、品诗感悟,熟读成诵1.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喜欢
7、的地方。2.学生汇报,相机引导。(1)找出表示颜色的词语。(2)找出表示数量的词语。(3)找出表示动作的词语。(4)作者都描写了哪些近景、远景。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4.给诗配画,深入理解。(1)根据诗意,给诗配画,喜欢哪一句就画哪一句,并以相关的诗句作为标题。(2)小组交流展示画作。(3)展示评议学生的画。(4)展示课件。比较课件与学生画作的不同之处。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看到的画面。5.尝试背诵古诗。四、巩固生字,练习写字1.出示本课要求书写的生字。2.学生认读、组词。3.教师引导学生注意以下书写要点:(1)“岭、绝、”是左右结构的字,左窄右宽。“岭”字右边是“令”,不要写成“今
8、”。(2)“岭”字的右边、“含”字上面的“人”字头都要写得舒展。4.欣赏优秀作品,指出学生书写过程中存在的共性问题。(1)书写姿势不够规范。(2)起笔和顿笔容易忽视。四、作业布置。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这首古诗画面感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教学的时候,抓住这一特点是至关重要的。就学生的特点而言,抓住“画”这一关键要素学习古诗也是最为恰当的。因此,在这首古诗的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利用学生收集到的图片、课文插图以及相关视频材料,让学生走进气势磅礴的庐山,景色优美的西岭。我还充分利用简笔画进行板书,不仅直观地再现了古诗所描绘的景象,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16雷雨教学设计说明: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中对
9、阅读教学明确指出: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借助读物中图画阅读。教学设计中,以“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为阅读主线,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感受作者用字的精炼准确,采用图文对照,情境创设,想象谈话等多种形式去品悟文章描写的意境,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来表达自己的感受。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作者的写作顺序。了解雷雨后的景象,对比阅读,感悟雷雨前后的不同。3. 总结全文,品读句子,感悟“挂”等词语在句中的表达作用。留心观察天气,把它写在日记里。教学重难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0、,掌握生字词。2. 品读重点句子,感悟雷雨前后的不同。背诵课文。教学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2.预习字词,朗读课文,观察夏天雷雨前后的天气变化。(学生)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联系生活,揭示课题1.出示雷雨的课件,问:同学们,刚才我们看到的是夏天什么时候的景象呢?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描写雷雨的课文。(板书课题)二、检测预习,纠正字音1.教师检测学生课文的预习情况,分自然段指读,要求其他同学注意倾听。2.教师引导学生评价,相机纠正字音错误。3.出示重点句子,引导学生读准确。(1)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2)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3)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
11、,逃走了。4.引导学生小组合作读课文,开展朗读竞赛。三、自主品读,感悟雨前的景象1.导入:现在,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找出文中具体描绘雷雨前的景象的自然段。2.指名反馈。3.引导自由读,想一想:作者抓住了哪几样景物描写雷雨前的景象?4.指名反馈,教师适当引导。(乌云、树叶、蝉、大风、蜘蛛、闪电、雷声)5.师生对读。如:教师:乌云学生:黑沉沉地压下来。(指导学生抓住“黑沉沉”,读出乌云的低以及给人的压抑感) 教师:树上的叶子学生:一动不动。6.指名反馈:同学们,通过这一遍的读,你们感受到了什么?7.教师小结:同学们,这就是雷雨前的景象。作者在雷雨来前,仔细看,认真听,把雷雨前的景象描绘得可真详细。
12、四、巩固生字,指导书写。1.出示生字,学生读一读。2.引导学生观察字形,并进行归类。3.指名说一说生字的书写要点,教师强调重点。4.范写“垂”“迎”,边写边强调注意的重点笔画。5.学生在田字格中书写后,同桌交流评价。6.集体交流,评议。教学反思: 阅读教学中始终围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教学目标进行。通过朗读把欣赏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景象的感受表达出来。这也是语言训练的教学目标。阅读教学中,结合课文插图,运用多媒体手段来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课文,在指导朗读描写雷雨各个语言片段时,让学生说说写到了哪些景物,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来体会作者语言运用的精妙。第二课时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组织
13、学生听写词语。2.教师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雷雨前,天空黑沉沉的;树叶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蜘蛛逃走了。你们听(播放媒体课件,呈现打雷声,而后哗哗哗的雨声)下雨了!二、图文结合,体会雨中的景象。1.指导学生齐读课文第46自然段,画出体现雷雨变化的词句。2.教师引导学生交流讨论,指名反馈:雨下得怎么样?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学生回答后教师点拨)(1)“哗,哗,哗,雨下起来了。”品读要点:连续的三个“哗”让人感受到雨很大,这是通过描写声音体现雨的大。指导读好“哗,哗,哗”。齐读这一句。(先一组齐读,然后两组齐读,接着三组齐读,最后全班读,通过声音的逐渐增强来体现雨越下越大。)(2)“
14、雨越下越大。往窗外望去,树啊,房子啊,都看不清了。”学生自由说一说。出示课文插图,感受雨大。教师引导学生想象,学生说一说:除了树、房子看不清了,还有什么也看不清了?3.教师小结:可见雨多大啊!我们再自由朗读课文第46自然段,体会一下。4.出示雷雨前和雷雨后的插图,引导学生观察、比较:雷雨过后,发生了哪些变化?(指名反馈。)5.教师出示文中的语句,学生读一读。“雨停了。太阳出来了。一条彩虹挂在天空。蝉叫了。蜘蛛又坐在网上。池塘里水满了,青蛙也叫起来了。”6.教师总结,引导学生对比雷雨前后景象变化,完成填空练习。三、总结全文,揭示主旨。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作者会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
15、象写得如此细致?2.教师揭示全文的主旨,鼓励学生留心观察生活,善于去发现、去探究。四、作业布置。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本课,我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从观察图画,图文对照入手,遵循学生的心理特征,引导学生在观察、体验、阅读中感悟课文的内容,并巧妙地运用多媒体及课文插图,创设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的课文情境,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特别是我抓住了雷雨前后的景物变化,让学生在观察、发现中对比阅读,读出雷雨前后景物的不同特点,并结合教学,对学生进行观察、想象、思维、绘画等能力的培养,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17.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学设计说明:文以诗歌的形式用假设的语言介绍了大自然有趣的科学知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部编二 年级 语文 下册 第六 单元 教案 课程 15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