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物理笔记新版教材资料(共8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八年级下册物理笔记新版教材资料(共8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下册物理笔记新版教材资料(共8页).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力1. 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即:一个物体受到了力,一定有其它物体对它施加了力,没有物体就不会有力作用)2.作用效果:(1)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如:弹簧橡皮筋的形变、铁球变铁饼变铁条等)(2)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即:物体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的改变)(3)影响力作用效果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3.单位:(1)主:牛顿(牛)(N)。(2)规定: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在地球附近受到的重力为9.8N。4.相互性: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即: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力的同时也受到了另一个物体对它施加力的作用) 5.作用点的找法:一般一个力的作用点在两物体的接
2、触部分,重力、平衡力、合力、浮力的作用点在物体重心上。6.力的示意图:沿力的方向画一条有向线段,并使力越大线段越长,线段的起点或终点都可以表示力的作用点。如:画50N的推力和拉力。弹力、弹簧测力计1.弹性:(1)定义: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能恢复原来状态的性质。(弹簧)(2)限度:弹性物体受力形变后还能复原的最大范围。(3)塑性:物体受力形变后不能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4)方向:与形变的方向相反。(5)常见:压力、支持力、拉力。2.弹力:(1)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时而产生力。(2)单位:牛顿(N)。(3)产生:弹性形变时而产生的。3.弹簧测力计(弹簧秤):(1)用途:测力的工
3、具。(2)制造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工作原理)(3)使用前的观察:量程、最小分度和拉力回零。 (4)使用时注意:A.弹簧秤匀速直线运动。 B.待指针稳定后读数。C.读数视线与指针相平。 D.记录数字后面写牛顿。4.力的分类:弹力、场力和摩擦力。重力1.万有引力:宇宙间任何两物体存在的相互吸引的力。(重力来源于万有引力)2.重力:(G)(1)定义:地面附近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 的力。(简称物重常叫重量)(2)单位:牛顿(N)。(3)测量工具:测力计。(常用的是弹簧测力计弹簧秤)(4)特点:A.施力物体地球受力物体地面上被研究物体。B.方向:竖直向下。(5)重力和
4、质量的关系:A.内容:物体受到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B.公式:Gmg(G重力、m质量、g9.8N/kg)C.g9.8N/kg物理意义:质量为1kg的物体在 地球附近受到的重力为9.8N。D.图象:物体受到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3.重心:(1)定义: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2)找重心的方法:对角线法和悬挂法。牛顿第一定律1.牛顿第一定律:(1)研究过程:A.亚里士多德: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错)B.伽利略:a.实验: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滑下是为了获得相同的速度,分别在毛巾、棉布木板表面上运动的距离一次比一次远但最终还是停下来。原因是:小车在不同表面上受到的摩擦阻力一次比一次小。b.结论:平
5、面越光滑受阻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越远,速度减小的越小,越接近匀速。若在运动中不受力,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2)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牛顿第一定律还叫惯性定律)(3)注意:A.此定律不是由实验直接得出的结论,而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用科学推理的方法概括出来的力学定律。B.不受力的含义:a.理想:不受任何力。(实际上不受力的物体是根本不存在的)b.实际:不受外力、受平衡力、受合力为零。 (效果抵消)c.“或”不能理解成“和”。2.惯性:(1)定义: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所以(牛顿第一定律还
6、叫惯性定律)(2)性质: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惯性是物体本身的属性,它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3)解释惯性现象的方法:A.先说明原来物体的运动状态。B.再说明因受力改变运动状态。C.后说明因惯性运动状态不变。(4)例:铲子送煤、跳车易倒、惯性小球、锤头套紧。二力平衡1.定义:物体在两个力作用下如果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二力平衡。(是一对平衡力)2.实验:小车在支架上受F1F2两力作用,改变物体、直线、方向、大小,都会使小车失去平衡。3.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4.应用:举起的杠铃、匀速下落的跳伞运动员、
7、挂在教室里的电风扇、匀速直线行驶的汽车。 5.一对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别:作用在同 一个物体上的为一对平衡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的为一对相互作用力。摩擦力1.定义: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静、滑、滚)2.决定摩擦力大小的因素:(1)压力大小。(接触面一定,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2)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压力一定,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3.产生摩擦的原因:相互接触物体表面凹凸不平,相对运动时产生彼此碰撞、啮合、阻碍作用。(“光滑表面”时摩擦力可忽略不计)4.测摩擦力大小的方法:弹簧秤匀速直线拉动物体时摩擦力等于弹簧秤的读数
8、。(平衡力)5.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增大压力或把接触面弄粗糙些。6.减小有害摩擦的主要方法:(1)滚动代滑动。(滚动轴承)(2)使摩擦面彼此离开:A.加润滑油形成油膜。B.充气形成气垫。(气垫船)C.磁悬浮列车形成同极相斥。7.方向:一般情况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特殊情况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 压强1.压力:(1)定义: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F)(2)方向:跟物体受力面垂直。(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3)单位:牛顿(N) (4)作用点:在所压表面上。(5)注意:压力不都是重力产生的,压力和重力 是不同的物理量,只有水平放置的物体在数值上压力才等于重力。2.压强:(p)(1
9、)意义:表示压力作用效果如何的物理量。(2)定义:物体在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p)(3)公式:pF/S(p压强、F压力、S受力面积)(4)单位:A.主:帕斯卡(帕)(Pa) B.它:千帕(Kpa)兆帕(Mpa)(毫米高汞柱mmHg)C.算:1Mpa103KPa106Pa106N/m2 (1mmHg133Pa)液体的压强1.产生:液体的压强是由液体的重力产生的。 2.压强计:(1)用途:测液体内部压强的仪器。(2)用法:据U形管两液面高度差来确定液体内部压强大小。3.特点:(1)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底、壁、上下、左右、前后)(2)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3)液体内部压强随
10、深度增加而增大。(4)同一深度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4.连通器:(1)定义: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2)原理:连通器里只有一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的液面总是相平的。(3)推论:一种不动相平。一种流动不平且高向低处流两种不动不平且密度小的液面高。(4)应用:船闸5.公式:(1)内容:Pgh(P液体的压强、 液体的密度、g9.8N/kg、h液体的密度)(2)单位:主单位。(3)注意:A.此公式只反映液体本身产生的压强,不是液体某一深处的真正压强。(大气压) B.液体的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深度有关。 大气压强1.大气压强:(大气压)(气压)(1)定义: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物体的压强。(2)产生: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下册 物理 笔记 新版 教材 资料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