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兴趣小组计划及活动方案(共16页).doc
《朗读兴趣小组计划及活动方案(共1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朗读兴趣小组计划及活动方案(共16页).doc(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朗诵兴趣小组活动计划罗雪飞一、活动目标朗诵是一种美读,可以刺激听者的兴趣,并在情绪上引起共鸣作用。因为声音的优美容易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并使儿童更加了解诗歌内容及情意。1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提升语文能力。在指认式诵读中扩大学生识字量,感受到祖国语言的博大精深。丰富各科知识,激发阅读兴趣,逐步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2提高学生的诵读、识记能力。充分利用记忆力的黄金时期,让孩子多读多背传统经典美文,并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学生终生受益。3了解民族文化经典,接受人文精神熏陶。源远流长的国学经典,是文化艺苑中经久不衰的瑰宝。通过诵读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
2、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熏陶。二、活动形式以短小精悍、词语优美又朗朗上口的古诗或小散文及童话故事作为基本学习内容。小组活动以读、练的形式为主,以真实、感人的情境引发孩子的兴趣,用有效的启发达到培养孩子思维和想象力的效果。三、活动时间与内容安排每周的星期二下午体艺2+1的活动时间。内容有:1、普通话强化训练。 2、朗诵技巧的简介及美文朗诵欣赏。3、优秀朗读作品的欣赏,了解朗诵的基本要素。4、古诗词、优秀美文朗诵指导。 5、朗诵汇报比赛。 6、总结本期的活动情况。朗读活动教案一课时朗读的技巧一、 朗诵的基本要求1、发音正确,吐字正确。用标准的普通话播读,特别要注意多音多义字,古诗文中特别要注意按意定音。
3、不添字不少字不读破句,朗读清晰完整。2、语速适当,用心感受。要抓住文章特点,使节奏流利和谐,缓急结合.3、语调生动,轻重适宜。根据需要,分出轻重缓急,分清抑扬顿挫,表达出文章的思想感情。 二、朗诵中的换气1、停顿除为了休息换气外,更是为了充分表达朗读者的思想情感。停顿包括语法停顿和语意停顿。语法停顿包括自然段落,标点符号的停顿,要显示条理分明。句子中的也要注意逻辑停顿,语断气连就是其中的一个方法。 2、重音,就是在词和语句中读得比较重,扩大音域或延长声音,可突出文章的重点,表达自己的感情,重音可分为语句重音和思想重音。 三、气息的控制1、 换气就是用气的过程,播出的内容千变万化 ,就要采用不同
4、的用气方法,补气和换气是一种朗诵技巧。依情取气,依照感情发展的变化采取不同的用气方法。2、 补气的方式:偷气,抢气,就气。边听边读边体会。方法指导:读短小精悍的诗歌,绕口令,散文之类进行训练。3、 紧张实际是口唇的紧张,在朗诵之前要做些口唇练习,如:将舌头在口腔内360度大循环十五次左右。 四、声音的魅力1、 美妙的声音来自正确的呼吸,气息短,做姿不正确会造成紧张。坐如钟,头背一线,双脚自然垂直,深呼吸时要深,不要耸肩。2、 朗诵爱好者最主要是要抒发一种情怀,一种心情,引起听众的共鸣。你应该为自己而读。将自己揉入文章中,不要理会其他,不要玩嗓子。3、 练习远近距离感。这个练习对于我们读文章中的
5、对话是很有帮助的。朗读要有目标对象。4、 鼻音前后不分要练习,an en in un vn ang eng ing ong 5、 平翘舌音一定要读准:zhi chi shi ri z c s 第二课时朗诵的技巧一、什么是朗诵 朗,即声音的清晰。响亮;诵,即背诵。朗诵,就是用清晰、响亮的声音,结合各种语言手段来完善地表达作品思想感情的一种语言艺术。 朗诵是口语交际的一种重要形式。朗诵不仅可以提高阅读能力,增强艺术鉴赏,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朗诵,大者可以陶冶性情,开阔胸怀,文明言行,增强理解;小者,可以有效地培养对语言词汇细致入微的体味能力,以及确立口语表述最佳形式的自我鉴别能力。因此,要想成为口语
6、表述与交际的高手,就不能漠视朗诵。二、朗诵前的准备 朗诵是朗诵者的一种再创作活动。这种再创作,不是脱离朗诵的材料去另行一套,也不是照字读音的简单活动,而是要求朗诵者通过原作的字句,用有声语言传达出原作的主要精神和艺术美感。不仅要让听众领会朗诵的内容,而且要使其在感情上受到感染。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朗诵者在朗诵前就必须做好一系列的准备工作。 (一)把握作品的内容 准确地把握作品内容,透彻地理解其内在含义,是作品朗诵重要的前提和基础。固然,朗诵中各种艺术手段的运用十分重要,但是,如果离开了准确透彻地把握内容这个前提,那么,艺术技巧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成了一种纯粹的形式主义,也就无法做到传情,无法
7、让听众动情了。要准确透彻地把握作品内容,应注意以下几点: 1、.正确、深入的理解 2、深刻。细致的感受3、丰富、逼真的想象(二)用普通话语音朗诵要使自己的朗诵优美动听,必须使用标准的普通话进行朗诵,因为朗诵作品一般都是运用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即普通话)写成的,所以,只有用普通话语音朗诵,才能更好地更准确地表达作品的思想内容;同时,普通话是汉民族共同语,用普通话朗诵;便于不同方言区的人理解。接受。因而,在朗诵之前,首先要咬准字音,掌握语流音变等普通话知识。 古诗诵读春晓教学目标:1会认“晓、眠、觉、处、闻”5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3结合图画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感受诗人对烂漫的春花,对
8、明媚的春天的无限喜爱之情。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挂图教学过程:一、画面导入,揭题简介:1.出示书中插图:多漂亮的画面呀!谁知道这图上画的是什么季节?从哪看出?2、.春天的早晨多么美丽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唐代诗人孟浩然写的一首描写春天雨后早晨美景的古诗春晓。(板书课题)3、(指“晓”)这个字读什么?日字旁表示与什么有关?“晓”是什么意思?师:在文中指“早晨”。5.齐读“春晓”。“春晓”的意思就是?6.过渡:理解诗题后,你想知道什么?(启发学生质疑)(出示卡片理解诗题)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听录音范读2.自读、学习生字3.指读、评议,读准古诗三、理解诗意,体会诗情1、诗人本来在干什么?诗中哪个词
9、表示睡觉的意思?(眠)正音。你怎么看出来它表示睡觉?2.指说第一句的意思。(春天的夜里睡得很香,不知不觉地天已亮了。)3指导读第一句:春眠/不觉晓。(师范读指读齐读)4诗人睡得很香,朦朦胧胧中听到什么?(鸟叫声)你从哪句看出?“闻”什么意思?(听到)“啼”是一个生字,齐读。意思是什么?(叫)“啼鸟”解释的时候倒一下,为“鸟啼”,就是?(鸟叫)这句话的大意是什么?(到处听到鸟的叫声)5.想想可能有哪些鸟在叫?6想想这时候诗人的心情怎样?(喜悦)练读:处处/闻啼鸟。7请大家把自己当作诗人,闭上眼,睡觉。师述:“睡着,睡着,朦胧中听到鸟的叫声,一声,两声(放鸟声)你睡意全消,睁开眼睛,一看,天都亮了
10、,天也晴了。你触景生情,于是哼出了两句诗:?(读1、2句)8.诗人坐在床上,听着窗外的鸟叫声,想起了什么呢?9.昨天夜里,诗人听到什么声音?(刮风下雨的声音)10“花落知多少。”诗人知道花落了有多少吗?(不知道)“知”解释诗句时就是“不知道”。谁来说说“花落知多少”的意思?、11诗的最后一句告诉我们春天花很多很美,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春天的喜爱?想到美丽的花朵飘落地上,美丽的春光即将逝去,诗人心中又有点儿?(惋惜)诗人爱春、惜春,这是他在这首诗中表达的感情。现在老师做诗人,吟一吟这两句诗: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请你们各自也做诗人,来吟诵一遍。(注意:想象自己站在窗前,面对着满地落花。)四
11、、朗读成诵1我们把整首诗有感情地读一读2练背村居教学重点:熟读会背。教学难点:学会想画面,背诵诗文。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齐读课题二、诵读清高鼎写的村居1、出示村居图,学生观察图2、指名说说: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看到这样的画面,你想到了我们学过的哪首古诗?3、出示古诗村居,指名背,全班背。4、看画面,了解诗意5、指导有感情朗读。6、创设情境,全班学生想象画面有感情诵读。7、小结学法:赏村居,想画面,诵古诗。所见诵读教案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并背诵课文。2在学习所见的过程中渗透想画面学古诗的方法。3体会古诗所表达的感情。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积累展示,
12、引入新课1抽背学生平时会背的古诗,齐背古诗。(要求:一边背古诗一边想象古诗的画面。)目的:通过复习学生会背的古诗激发学习兴趣。2介绍作者袁枚。目的: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学习新诗的愿望。二、初步感知1袁枚老先生可会写诗了,他把自己所见到的许多事情都写成了诗。有一天,他遇到了这样一件事,请你仔细观察。袁枚老先生遇到了一件什么事? 2自由读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3再次读诗,把诗句读通顺、连贯。三、诵读古诗,感受意境1练读第一句诗。出示“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这一句诗的动画。师:你看到了什么?你能读好这一句吗?(抽生读小组读齐读。)你体会到了此时小牧童的心情吗?是怎样体会到的?2练读第二句诗。出示“意欲
13、捕蝉鸣,忽然闭口立”的情景动画。师:孩子们,你们又看到了什么?能读好这一句吗?体会小牧童此时的心情。3指导朗读整首诗。指导方法:一边练习,一边想象诗句的画面。(1)自由练习。(2)指名读、男女生比赛读。(3)师范读,提要求:闭上眼睛边听老师读边想象诗句的画面。(4)听了老师的范读,你好像看到了什么?你能读好吗?指名读、齐读。背诵古诗。登鹳雀楼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2在理解古诗词句的基础上,体会“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学习诗人王之涣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教学过程:一、以诗引诗,简介诗题1小朋友,在我们浩瀚的中国
14、文化中,古往今来,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谁来把你喜欢的吟诵给大家听?2生吟诵自己喜欢的古诗。3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非常有名的诗。(师板书诗题,并指导朗读)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1(课件展示课文插图及登鹳雀楼一诗)2师述:小朋友喜欢这首诗吗?(喜欢)想不想也来读一读?(想)那就试着自己读一读,注意把生字读准,把诗句读通。3学生自由朗读古诗。4师:古诗大家都会读了,这些字你认识吗?(1)文中“白日”“依山尽”变红,指名读。(2)“黄河”“入”变红,指名读、抢读。(3)“千里目”变红,小老师带读。师:这些变红的字词,回去了,你还认识吗?点击变红的字词,回到诗中,边点击生边读。(4)、出示词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朗读 兴趣小组 计划 活动 方案 16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