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学案(共3页).doc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学案(共3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学案(共3页).doc(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4.2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自学案【学习目标】1. 简述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2举例说明生物膜具有流动性特点3. 通过探讨建立生物膜模型过程体会实验技术的进步所起的作用、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学习重点】 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温故知新】1概述生物膜的成分,最全面的说法是 2作为系统的边界,细胞膜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3从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可以看出,生物膜对物质进出细胞具有 性。【自学导引】一、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活动一:感受细胞膜的存在。自己动手用针的钝端碰触鸡蛋黄的膜。活动二:探究细胞膜成分实验一:1895年, Overton用500多种物质
2、对植物细胞进行上万次的通透性实验,发现脂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而不溶于脂肪的物质穿透十分缓慢。思考:从这个实验中可以得出细胞膜含有 成分。 实验二:用蛋白酶处理,能破坏细胞膜。 (提示:蛋白酶可以水解蛋白质)思考:从这个实验中可以得出细胞膜含有 成分。活动三:学习细胞膜的结构模型1、阅读材料,思考细胞膜脂质分子的排布方式。1925年两位荷兰科学家用丙酮提取人的红细胞膜的脂质成分,并测定膜脂单层分子在水面的铺展面积,发现它为红细胞表面积的两倍。结论: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排列为 思考:为什么用丙酮提取脂质?磷脂为什么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2、1959年,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了细胞膜的结构他提
3、出了:所有的生物膜都由_结构构成。科学家在此基础上运用先进的手段揭示了细胞生物膜结构为: _ _。二、生物膜的结构特点1970年,科学家用荧光标记法测得细胞膜的结构特点(人鼠细胞融合实验)结论:细胞膜具有 性。荧光染料标记法细胞膜的这一特点对细胞完成一些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如细胞融合、变形虫变形、白细胞吞噬细菌(内吞)、分泌蛋白的分泌(外排)、温度改变时膜的厚度改变、动物细胞吸水膨胀或失水皱缩等都有重要的意义。三、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1、镶嵌:蛋白质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骨架上思考:一层生物膜= 磷脂双分子层= 层磷脂分子判断细胞膜内、外侧的物质是_。(糖被分布在细胞膜外)2、流动:蛋白质和磷
4、脂分子均具有流动性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认为磷脂双分子层实质上是一层薄薄的半流动性的油,它不是静止固定不变的,许多球形的蛋白质分子镶嵌在磷脂双分子之间,或附在它的内、外表面,就像一群冰山分散在磷脂分子的海洋中。按照这些球蛋白分子的不同空间,它们就象酶蛋白分子一样,可以专一地跟细胞内外不同物质的分子结合,在磷脂双分子里自由滚动或四处漂浮,把所结合的物质分子带进或带出细胞。四、细胞膜(生物膜)的功能特性: 。不同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分子是不同的,它们接受和运载物质分子的功能也互有区别。体现为:水分子可以 , 和 也可以通过,而 、 、 则不能通过。 原因:遗传性决定载体的种类和数量,从而也决定了选择性。
5、知识提升:流动性和选择透过性的关系(1)区别:流动性是细胞膜的结构特性,选择透过性是细胞膜的功能特性。(2)联系:流动性是选择透过性的基础,因为只有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细胞才能完成其各项生理功能,才能表现出选择透过性。相反,细胞膜失去了选择透过性,也就意味着细胞已经死亡。五、细胞膜外表1、糖被(糖蛋白) 化学本质: 和 。作用: 、 、 作用,也与免疫反应、信息传递和血型决定有密切关系2糖脂:成分 糖蛋白和糖脂都位于细胞膜的外表,与 有关。总结: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的主要特点是1.桑格、尼克森提出流动镶嵌模型。2.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基本内容组成成分:磷脂、蛋白质、糖类基本支架:磷脂双分子层蛋白质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物膜 流动 镶嵌 模型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