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共9页).doc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共9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共9页).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指导(社工专业)2016.6一、考试情况介绍(一)考试方式: 期末考试采用半开卷、笔试考试的方式,允许考生携带一张A4纸(上面可用于记录知识要点)入场。试卷分值为100分,比例占总成绩的70%,考试时间为90分钟。 (二)试卷结构与试题类型: 试题分为较难、适中、较易三个等级,分别占卷面总成绩的20、40、40。试题类型包括: 1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2单项选择题(5道题,每题2分) 3名词解释题(5道题,每题5分) 4简答题(3道题,每题10分) 5应用分析题或论述题(1道题,20分)二、复习范围以教材社会学心理学教程(乐国安主编,中央电大
2、出版社2010年版)为依据,以本次期末辅导(文本)为范围进行复习。答题注意事项各位同学:以下给出的部分复习题的答案请大家不要死记硬背,而要争取理解。大家要注意:我们考试的题不可能和辅导的完全一样,而是会有一些变化,包括题干和选项的变化等等,请大家认真看好题干和选项,再做回答。应用分析题要联系学过的理论知识展开分析,答出要点。第一章 绪论填空题:11908 年,美国社会学家( 罗斯)和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各出版了一本社会心理学专著,标志着社会心理学终于从促使其诞生的社会学和心理学土壤中脱生出来,并走向独立。2. 由于研究使用的场合的不同,实验法分为( 实验室 )实验法和( 现场 )实验法两种形
3、式。3. 实验法有别于其他研究方法的重要特点在于对所研究的情境给予一定程度的控制,突出(自变量 )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4. 观察法有多种形式,可分为( 一般观察法 ) 与( 参与观察法 )。5. 调查法分为两种,一种是 ( 访谈法 ) ,另一种是 ( 问卷法 )。简答题:1简述调查法的种类及其优缺点。(见教材)P9-10第二章 社会化填空题:1以内容为划分依据,社会化主要包括(道德)社会化、(政治)社会化和(法律)社会化。P27-302根据角色扮演者获得角色的方式不同,可以把角色分为( 先赋)角色和(自致)角色。3.根据角色扮演者受角色规范的制约程度的不同,可将角色分为( 规定性)角色和(
4、开放性 ) 角色。4.再社会化有两种不同性质的形式:一是(强制性的 ),二是(非强制性的)。单选题:1.下列角色中属于规定性角色的是( C )。A父亲 B.朋友 C.外交官 D.妻子2.下列角色中属于开放性角色的是( B )。A.警察 B.朋友 C.外交官 D.法官3.儿童期社会化被学者们称为( B )。A初级社会化 B.基本社会化 C.预期社会化 D.再社会化4.青少年期的社会化被称为( C )。A初级社会化 B.基本社会化 C.预期社会化 D.再社会化5.监狱中对罪犯的全面改造是属于( D )。 A初级社会化 B.基本社会化 C.预期社会化 D.再社会化6.下列有关文化特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5、 C )。A. 文化具有普遍性 B.文化具有共享性 C.文化具有遗传性 D.文化具有整合性7城市移民群体为适应社会文化与生活方式的急剧变迁而主动进行的社会化过程属于( C )。A初级社会化 B预期社会化 C再社会化 D继续社会化名词解释:1再社会化:是个体的生活环境或所担任的社会角色发生急剧变化时,为了适应这种新的情况,个体有意将旧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等做重大的调整,接受新的价值观与行为。2社会角色:是指个人与其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符合社会期望的一套行为模式及相应的心理状态。3. 规定性角色:是指角色扮演者的行为方式和规范都有明确的规定,角色不能按照自己的理解自行其是。第三章 自我填空题:1
6、自我意识发生或形成的主要标志有( 物-我分化 ) 、( 人-我分化)和有关( 自我的词 )的掌握。2.根据希金斯(Higgins,1987)的自我差距理论,个体有两种内在的标准:( 理想的自我 )与( 应该的自我 )。3.伍德(Wood,1989)把社会比较的方式分为( 向上比较 ) 、 ( 相似比较 ) 与(乡下比较) 三种。4.个体对自我的认识,即自我概念可分为( 生理)自我、( 社会 )自我和(心理)自我。5.角色冲突的类型可分为两大类:(角色内的)冲突和( 角色间的 )冲突。单选题:1.费斯汀格的“社会比较过程理论” 认为,当个体为了准确地对自己进行认知评价或失去判断的客观标准时,往往
7、同( B )进行比较。A比自己强的人 B.与自己类似的人 C. 比自己差的人 D.自己不熟悉的人2自我概念的内容包括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 C )。A理想自我 B实际自我 C心理自我 D应该自我名词解释:名词解释1.自我美化:个体以有利于对自己做正面评价的方式收集、解释有关自己的信息,以建立与提升自尊。2.自我实现的预言 P863.自我设障 P674角色扮演 P455.社会比较 P59简答题:1.简述自我概念是通过哪些渠道逐渐形成与发展的。P582.简述影响自我表现的因素有哪些。 P67第四章 社会认知填空题:1社会认知是个体通过( 人际交往),根据认知对象的( 外在特征),推测与判断其(内在
8、属性)的过程。2言语之外的一些行为,如( 面部 )表情、( 身段)表情、(言语)表情等却很难被人有意识地加以控制,从而能更真实地揭露人们内心的想法、情绪、性格等。3凯利的三度归因理论把行为的原因分为三种,即( 行动者)、(行动者知觉的对象)和( 行动产生的环境)。4. 琼斯与戴维斯(Jones & Davis,1965) 提出的对应推论理论认为,人们常假设他人的内在( 品质 )与他们的外在 ( 行为 )相对应。5. 刻板印象的形成主要通过两种途径:一是个人的( 亲身经验 ) ;二是( 社会学习 )。单选题:1. 某人在初次会面时给别人留下的印象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影响着别人对他的看法,这种现象属
9、于( C )。 A近因效应 B晕轮效应 C首因效应 D宽大效应2.罗森塔尔等(Rosenthal & Jacobson, 1968) 的一项经典研究证明了教师的期望对学生成绩的显著影响。这种期望的作用也称为( A )。A.皮克马利翁效应 B.首因效应 C.近因效应 D.光环效应3.三度归因理论(cube theory)是由( A ) 提出来的。A.凯利 B.海德 C.维纳 D.库利4根据维纳(Weiner)的归因模型, 下列属于稳定内因的是( C )。A运气 B任务难度 C能力 D努力5.维纳的成就归因模型把( A )看作是稳定的外因。A.任务难度 B.机遇 C.能力 D.努力6.维纳的成就归
10、因模型把( B )看作是暂时的外因。A.任务难度 B.机遇 C.能力 D.努力7.维纳的成就归因模型把( D ) 看作是暂时的内因。A.任务难度 B.机遇 C.能力 D.努力8.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看到年轻貌美的异性会不由自主地赋予他(她)们各种好的品质,这种现象被称为( C )。A宽大效应 B首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近因效应9.个人倾向于把有关认知对象的各方面特征加以规则化,形成完整的印象,这属于社会认知特征的( C )。A选择性 B双向性 C整体性 D易出偏差性10.“情人眼里出西施”这句话表明:认知者的( D )会影响社会认知。A经验 B需要 C价值观念 D情感状态名词解释:1社会认知:
11、是指个体通过人际交往,根据认知对象的外在特征,推测与判断其内在属性的过程。2归因:人们从可能导致自己及他人行为发生的各种因素中,认定行为的原因并判断其性质的过程。3基本归因错误:是指人们在解释他人的行为时,夸大行动者的个人因素,低估环境因素的现象。4. 简单暴露效应P1165.晕轮效应 P826.刻板印象 P84简答题:1社会认知具有哪些特征? P74-752什么是刻板印象?它的利与弊是什么? P84-85所谓的刻板印象就是人们对一个社会群体所形成的固定而概括的印象。使用刻板印象的好处就是能快速地了解一个陌生或不太熟悉的人或群体的特征。但刻板印象的使用也有弊端:一是它夸大了群体内成员间的相似性
12、,从而对个体的知觉产生先入为主、以偏概全的偏差;二是它夸大群体间的差异性,容易产生偏见与歧视。3. 什么叫基本归因错误?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P894. 什么叫宽大效应?这种现象为什么会产生? P83第五章 社会态度填空题:1态度是由( 认知)、( 情感)和( 行为)三种成分构成。2凯尔曼指出,态度的改变要经历( 服从)、( 认同)和( 内化)三个阶段。3根据认知失调理论,消除失调状态的方法有(改变认知)、( 改变行为)和( 增加新的认知)。单选题:1. 在日常生活中,青年人容易接受其他青年人的劝说,这体现了劝说者的 ( B )对态度改变的影响。A权威性 B 相似性 C吸引力 D可信赖性2.社会
13、判断理论认为,当一种新观点处于个体的( D )时,最有可能引起个体态度的改变。 A接受区 B潜意识区 C拒绝区 D不明朗区3.有关态度改变的社会判断理论是由 ( A )和霍夫兰的(Hovland, C. L.)在1961年首次提出的。A.谢里夫 B.卡茨 C.史密斯 D. 费斯汀格4认知失调理论是由( D )提出的。A海德 (Heder) B凯尔曼(Kelman) C谢里夫(Sherif ) D费斯廷格(Festinger) 5.卡茨(D. Katz)于1960年提出了有关态度形成与改变的( A ) 。A.功能理论 B.三阶段理论 C.社会判断理论 D.学习理论名词解释:1态度:个体对社会存在
14、(某一特定的人、事、物)所持有的具有一定结构且比较稳定的内在心理状态。它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种成分构成。简答题:1认知失调理论的基本内容是什么?P106 认知失调论是费斯廷格于 1957年提出来的。所谓认知失调是指个体所持有的认知彼此矛盾冲突,处于相互对立的状态。当在认知上产生失调状态时就会引起个体心理上的不愉快和不舒适的感觉体验,造成心理上的紧张感,从而驱使个体去减轻或消除失调状态,使认知互相协调一致。通常消除失调状态的方法有:(1)改变认知 (2)改变行为 (3)增加新认知2.在说服他人改变态度时,发起者(说服者)的哪些特性会影响说服的力度? P111 3.简述改变态度的方法有哪些?
15、P111-117应用分析题:请用学过的知识分析商家为什么不惜重金用明星做广告?这样做可能会有哪些风险?答案要点提示:商家不惜重金用明星做广告原因有:(1)影响说服效果的发起者的因素:吸引力明星的吸引力大、知名度高,容易引起消费者的好感,有助于增加产品的影响和说服力。(2)态度的学习理论(联结、强化、观察模仿)明星的消费态度和行为容易引导、强化消费者的态度和行为,消费者会观察、学习、模仿明星的消费态度和行为。(3)态度形成的三阶段理论:认同消费者容易认同和接受明星的观点、态度和行为,并有意无意地进行模仿。这样做的风险有:(1)有些消费者对明星不信任,认为他们代言广告是为了赚钱,并不代表产品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社会心理学 期末 复习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