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教育学中国教育史笔记整理(共14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教育学中国教育史笔记整理(共14页).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考研教育学中国教育史笔记整理一、制度篇(一)西周的学校制度 “学在官府”是我国奴隶社会教育的重要特点,在这种体制下,学校设在官府之中,官师不分,官吏既是教育行政官员,也是学校的管理者,还是学校的教师。 西周时国学的主持者称大司乐,大司乐负责宗教祭祀和国家典礼,是国家最高的礼乐官,兼管国学教育事务。大司乐属下的一些官员,就是学校的教师。 西周地方最高行政长官是大司徒,也往往称为“教官”,说明其主要职责是教化,从西周地方官学(乡学)的教育内容来看,与地方行政长官的职责大体相同,可见地方教化是地方行政长官的主要任务。 西周学校确有较完备的制度,大而言之,分两类、两级;一类是
2、国学,一类是乡学;国学又有大学与小学两级。 “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二)私学的兴起一、原因1. 士阶层的崛起2. 封建土地私有制经济的形成3. 学术下移4. 官学失修5. 诸子百家私学的发展二、私学产生的意义1. 西周官学是由国家政权机关主办的,以“学在官府”为其主要特征,在管理上是“官师一体”、“政教合一”,教育是政治组织的一部分,教师由政府官员兼任,私学是由私家根据社会需要或个人需要设立的,以政教分设、官师分离为主要特征,有独立的组织机构,以具有知识技能的贤士为师,教师逐步成为社会中一种独立的职业。2. 西周官学受到贵族身份的限制,少数贵族子弟袭断了受教育的权利,私学以自由受教
3、为原则,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学校向平民下放,使文化知识得以下移到民间。3. 西周官学限于传统的“六艺”,灌输的是奴隶制政治观念和道德思想,偏重于历史文化,私学则有思想自由,各家各派不必有统一的思想,教育内容以传授各学派的政治观点、道德思想,以至新的知识、技能为主。4. 西周官学有固定的教育场所和相应的基本设备,制度上较为规范。私学则不一定有固定的教育场所,它以教师为中心,流动性较强,设备也较简单,具有较大的灵活性。5. 私学的产生促成了一大批教育思想家的产生,形成了古代教育思想的第一次高潮,对后代的教育思想及教学实践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三)齐国的稷下学宫一、产生原因1. 是战国时期养士
4、用士之风发展的结果。2. 是齐国封建经济发展的结果。3. 稷下学宫的产生与齐威王开明的文教政策有关。二、办学特点1. 待遇优厚。2. 不治而议论。3. 学术自由。三、办学性质1. 官家举办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学校。2. 集讲学、著述、育才活动为一件并兼有咨询作用的高等学府。四、历史意义1. 其一、稷下学宫促成了诸子百家的发展、融合和分化。2. 其二、显示了古代知识分子的独立人格。3. 其三、创造了一个出色的教育典范。4. 其三、创造了一个出色的教育典范。(四)我国古代的人才选拔制度(三个)一、察举制对教育的影响(汉朝)1. 使孔子“举贤才”和“学而优则仕”的观念在汉代开始获得了制度上的落实。2.
5、 选士制度给教育带来巨大的利益驱动。3. 汉代察举与学校教育各为一途,它们之间尚未建立制度上的联系,更谈不上衔接关系。4. 由于察举的决定权在主管官员的手里,察举标准又不是很具体,主观随意性较强。5. 产生了诸多弊端:其一,贵戚高官横加干扰取士。 其二,贿选成风。 其三,主管官员察举不力。其四,沽名钓誉成风。二、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1)积极作用1. 是选士制度的革新,是察举制的发展。负责选士的官职,不再由地方长官兼任,而由中正专任,这有利于选士工作正常、有效地进行,而且可以加强中央对选士权的控制。2. 其创立、实施,使选士制度向“综核名实”前进了一大步。中正品第士人,不仅看门第,而且视品
6、德才能,尤其是曹魏初期,重状轻品,有利于激励士子积极进取。而且也确曾选拔了不少优秀之士。可以说,九品中正制为纠正察举名实不符的弊端,进行了一次可贵的探索。(2)消极影响1. 影响了知识分子学习的积极性。九品中正制使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士族子弟往往不屑读书,因而形成了奔走造请之风,大大影响学习积极性,公卿不学无术,学校废弛无常。2. 魏末晋初后,中正官逐渐为士族垄断。三、科举制度科举制度始于炀帝大业三年(607年),创设进士科,以考试策问为主,标志着科举制度正式开始。(1)科举产生原因1. 政治原因。一是为了打击士族地主势力,加强中央集权。二是为了补充官吏队伍,满足庶族地主参与政权的愿望。三
7、是有利于笼络知识分子。2. 经济原因。社会经济发展到了一定阶段,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同时纸笔的大量生产,印刷术与造纸术的普及,也为科举的产生提供了有利的物质条件。3. 教育导向。九品中正制影响了知识分子学习的积极性,造成公卿不学无术,学校废弛无常的状况。而科举取士的特点是录取标准专凭试卷,专重资才,而不是由地方察举(2)作用与影响就整个社会状况来说,唐科举是一个比较进步、合理的考试制度,就教育方面来说,影响更为深刻,有正面的,也有反面的。从正面的影响看,有以下几点:A、积极作用1. 科举把选才与育才统一了起来,把选拔人才的权力集中于中央,满足了庶族地主参与政权的欲望,为知识分子打开了进入统治集团
8、的门径,扩大了统治阶级的社会基础。2. 科举力图改变选拔官吏只重品行、门第,而忽视知识才能之弊端,具有一定的客观性,故而也确实选拔了一批有才之士。3. 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1)士子们有了读书的目标,动机更加强烈了;2)科举以儒经为内容,统一了教学内容,也统一了全国人的主导思想。3)科目众多,尤其是明法、明算、武举等,冲击了社会上重文轻武、重经轻算等陈规。4. 养成了读书的社会风气。“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5. 科举的影响还波及国外,对朝鲜、越南、日本及欧洲均有影响B、消极作用1. 由于唐代科举制度的逐渐完备,学校逐渐成为科举的附庸,学校教育受到了科举的限制,科举的内容同时成了学校的教学内容
9、,科举成了学校教育的指挥捧。2. 科举使士子们醉心于“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美梦之中,大批读书人把毕生的精力消磨于科场之中,追求这一不易得到的钓饵。3. 科举本身又存在着不少弊端,如前面所说的托关系、通关节等,以及书上P126页所举之例,这一切均败坏了教育和社会的风气。(3)废除科举制的过程1. 改革内容,废除八股取士。公车上书时,要求停止八股试帖,推行经济六科。1898年6月23日,光绪帝谕令,自下科开始,乡、会试及童岁科各试,向用“四书”文者,一律改试策论。这是八股文第一次被逐出科举制。2. 递减科举取士名额。义和团运动之后,清政府的一些封疆大吏渐萌停废科举的思想,较早的是张之洞、刘坤
10、一。他们在1901年5月奏上的变通政治人才为先折中提议递减名额,以学堂生员补充,到1903年,清政府虽颁布了壬寅学制,但各地士人对科举仍趋之若鹜,新式学堂却冷冷清清。于是袁世凯、张之洞又奏请递减科举,同年11月,张百熙、荣庆、张之洞联合上奏请递减科举注重学堂折,建议从下科起,每年递减中额三分之一,俟末一科中额减尽以后,即停止乡会试。得到朝廷首肯,并准照此执行。据此方法,科举3届减尽,10年消亡。3. 停科举。准备10年寿终的科举制随着社会形势的变化加快了其消亡的步伐。(五)封建国家教育体制的完善一、唐代学制系统唐代学校教育制度,是在隋代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隋建国之初,便在中央设立国子寺,置祭酒
11、,专门管理学校教育事务,这是我国历史上设立专门教育行政部门和专门教育行政长官之始,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时改为国子监,一直延续到清代。隋代国子监下设有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凡五种学校(相当于现在委属院校),另有一些专门学校是与行政业务机构结合在一起的,如大理寺下设有律博士,太常寺下设有医博士等(相当于现在各部委所属院校),可见隋代学校有两条线:一是儒学学校,一是专业学校,唐代学校教育基本上沿袭这套制度,只不过更加完备了。中央直系:六学二馆(这是一个重要名词),属国子监,长官是祭酒,如孔颖达。其中国子学、太学、四门学是儒学,书、算、律为专门专门学校:书学除研究书法外,每日习字,并学
12、国语、说文(二年)、字林(一年)等;算学习孙子、五曹、九章、周髀等,律学习律令,兼学格式法例。旁 系:崇玄馆、医学二、科举制度在宋代的发展(1)程序考生来源与唐代相同,只是宋代更重乡贡,三次兴学中重生徒。考试程序:无吏部复试,代之以殿试。确立殿试制度也是提高科举地位的重要措施。(2)科目与方法宋代科举科目很多,有文举、武举之分,文举中以进士科地位最高,其余称“诸科”(3)扩大了科举取士的名额(4)提高考生的地位和待遇(5)考场制度日益严格。如实行糊名、誊录制度,考官用朱笔批阅,或“通”或“不”,卷末签署姓名,若作弊,则处分考官。(六)北宋的三次兴学一、庆历兴学,时间是宋仁宗庆历年间,主持人是范
13、仲淹,可惜执政时间不久,即被排挤出中央政府,庆历兴学也宣告失败。这次兴学的重点有:一是改革太学。范仲淹重用了“宋初三先生”(孙复、石介、胡瑗),其中尤其是推广了胡瑗所创的苏湖教法,其法是设立经义斋、治事斋,根据学生专长和爱好分斋而教,入经义斋的学生主要学儒经,入治事斋的学生主要学习军事、民政、水利、算数等,其教学方法也与传统的死记硬背不同,而是以明体达用、培养有实际才干的人为目标,这种经义与实践并重的方法改变了当时重辞赋的形式主义的空疏学风,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胡瑗的教学曾在苏州、湖州一带实行,很有成效,对后世教育亦有很大影响。二是改革科举。其一,参加科举考试者必须先接受一定时日的学校教育,一
14、般考生需在学校学习300天以上才能应试,曾经应过试的,亦需学习100天;其二,改革科举方法,提出罢帖经、墨义,先考策,次考论,再考诗赋。三是令州县立学,但效果不佳。二、熙宁-元丰兴学,时间是神宗熙宁-元丰年间,领导人是著名的改革家王安石。这次兴学的内容仍然是三个方面,一是改革太学,创立“三舍法”。即将太学分为外舍、内舍、上舍三个等级,初入太学,为外舍生,每年举行一次升舍考试,成绩在前二等者,参考其平时行艺,升入内舍学习,成为内舍生,内舍每两年举行一次升舍考试,成绩在前两等者,参考平时行艺,升入上舍,成为上舍生,上舍每两年举行一次考试,方法与科举相同,成绩分为三等:上等免殿试,直接授官,中等免礼
15、部省试,直接参加殿试。“三舍法”是在太学内部建立起来的,对学生的考察和选拔力求做到将平时行艺与考试相结合,这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太学的教学质量,同时又将上舍考试与科举结合起来,融育才与选才于太学,学校不仅担任养士的任务,而且具有取士的职能。这是中国古代太学管理制度上的一项创新。二是整顿地方官学。熙宁四年(1071年),下令京东、京西、河东、河北、陕西五路设立学校,每所学校给田40顷以充学粮,元丰元年(1078年),设置州府学官53员,使地方官学有了显著发展。三是改革科举制度。在考试方法上,下令废除帖经、墨义、诗赋的形式,仅试以经义、策、论;在考试内容上,王安石及其子编撰三经新义,对儒家
16、经典诗、书、周礼重新训释,并颁发给太学与地方官学,作为统一教材,并作为科举考试经义科的主要内容。三、崇宁兴学,时间是宋徽宗绍圣、崇宁年间,主持人是蔡京,虽为著名奸臣,北宋“六贼”之一,但对文教事业是有贡献的,他希望继承王安石未竞的事业,来挽回北宋危机,于是恢复和发展了“熙宁-元丰兴学”。崇宁兴学的内容主要有:一是重新推行三舍法,并建辟雍,作为太学的“外学”;二是在全国范围内普遍设立地方官学,并建立县学、州学、太学三级相互联系的学制系统,至崇宁四年,诸路兴学已基本完成,规模也进一步扩大,一般州县学学生数在50人左右,百人以上者占1/3,有的县学,如建州浦城县学学生达到一千多人,此外,蔡京还下令设
17、立诸路提举学事司,这是地方官学史上的一件大事,因为在宋代以前,只有中央专门的教育行政机构及长官,而地方则无,宋代设立提举学事司,在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管理史上具有深刻的意义,自此以后,从中央到地方都建立了专门的教育行政机构。这就把地方官学的发展推进到了一个新阶段。三是提出罢科举,改由学校取士,这是对取士制度的重大改革。这一次兴学因北宋的灭亡而告终。四、经验教训:宋代三次兴学运动,起起伏伏,延续了七八十年之久,留下了值得总结的经验和教训。(1)经验主要有:1. 北宋三次兴学,虽前两次均未取得预期的效果,崇宁兴学实行未久,北宋便灭亡了,但是都不同程度地将北宋学校教育事业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可以说,宋代学
18、校教育制度(包括学制系统、管理体制)基本上是在三次兴学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来的。因此,北宋的三次兴学运动,在中国教育发展史上具有比较重要的历史地位。2. 三次兴学运动都比较重视地方学校的建设,重视庶族子弟的出路,重视真才实学者的任用,这不仅是对抗贵族的腐败,也是扩充教育、发展教育,企图以教育的改革,来为政治改革服务的。可见,任何教育改革都不会是单纯的,它承负着政治的使命。3. 三次兴学运动的主要价值,体现在缓和育才与选才的矛盾上。确证了兴学育才的地位高于科举考试(当时考试弊端丛生也是原因)。科举仅仅是取才形式(“指挥棒”),兴学育才是实在的内容,形式可以变换,但实在的内容必须坚持,既不是道理上、
19、精神上的务虚,也不是形式上的变化调整,而是真正的建校开学,是建立造就人才的措施,更是建功立业的根本战略。(2)教训有:1. 三次兴学运动之所以能够发动,在于发动者的权势和地位,范仲淹、王安石、蔡京均为执政的“相”。在中国自秦以来,建立大一统集权制,可以很有效地发布指令,可以在短期内掀动起轰轰烈烈的热潮,以贯彻某种思想和政策,达到变革社会的目的。但它同时也很脆弱,成功和希望的可能完全取决于发动者的权位是否稳固,既没有法的依据,也没有法的保障,所以,范仲淹、王安石兴学的悲剧也是必然的。2. 北宋三次兴学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科举与学校之间的矛盾。但由于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条件,这种矛盾是无法在根本上得
20、到解决的,更由于北宋的兴学运动一直伴随着党派之争,这就注定了其失败的命运。 (七)书院制度一、书院学规及其现实意义朱子亲自订立了白鹿洞书院揭示,成为书院的标准学规和书院的办学纲领,朱子认为书院教育的方针是实施五教: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为了实现这一方针,朱子还提出了为学、修身、处事、接物的重要原则:为学: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修身: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处事: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接物: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白鹿洞书院揭示概括了儒家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体现了封建社会教育的主要精神,它不仅是南宋时书院的教规,
21、而且对元明清三代的书院都有指导作用,并为一般官所采用。二、书院的教学特点(1)教学和学术相结合历史上许多著名的书院,既是教学活动的中心,又是学术研究的场所。(2)自由讲学和自由听讲讲会是书院讲学的一种组织形式,允许不同学派进行会讲,展开辩论,所以说,讲会是书院区别于一般学校的重要标志。书院讲学制度,产生于南宋,吕祖谦曾在江西信州主持著名的讲会-鹅湖之会,会上朱子与陆九渊两个学派就学术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后来朱子特地邀请陆子到白鹿洞书院讲学,并把其讲义刻于石上,立于院内,这就为两个学派共同讲学、相互讨论树立了样板,开书院讲会之先河,此后各派学者纷纷参加各地书院组织的讲会,宣讲自己的学术观点。书
22、院也因此形成了讲会制度,这种制度一直到明清时期仍然流行。从讲会制度的组织、仪式、规模来看,讲会制度已超出了书院教学的范围,成为一个地区性的学术讨论会及学术交流会,这样,既扩大了书院的影响,又提高了书院的社会地位。(3)学生以自学为主,教师重在启发诱导书院的教学强调学生以个人自学为主,教师则着重用自己的治学经验来指导学生的学习,书院提供充分的书籍条件,让学生自学,提出问题,教师对此进行解答。(4)尊师爱生书院中的师生关系十分融洽,在长期的教学活动中,双方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这个优秀传统,在当时的官学中是很少见的。(八)京师同文馆和京师大学堂一、京师同文馆鸦片战争以来,清政府在外事活动中,由于语言文
23、字的隔阂,所受外交损失极大,为了应付外交的迫切需要,培养本国外交人员和翻译人员。奕欣1862年上奏开设外国语学校,其他洋务派也有类似要求,同年清政府在北京开办京师同文馆,这是第一所洋务学堂 。同文馆的历史影响:(1)对外交的影响,同文馆的历史是与中国近代的外交活动相联系的,同文馆学生中的一些人在当时的外交活动中,常常充当译员,参与外事活动,后来,肄业于同文馆的学生许多担任了外交使节。(2)对教育的影响,其一,同文馆是中国近代最早按照西方教育建立起来的新式学校,打破了中国两千多年来封建教育模式。其二,改变了以文为主的传统教育内容,把近代科技知识列为正式课程。(3)对学术思想的影响,按同文馆的教学
24、计划,外国语的学习与翻译西方书籍外交文件结合起来,学习八年,第五年起,练习译书是必修科目。同文馆译书范围很广,且规定教习,学生译书有成就的,均有奖励,西方近代科技书籍的翻译和传播,冲击着陈腐的传统观念,使人们开始重新考虑传统文化的地位。二、京师大学堂京师大学堂之设,首倡于1896年李瑞芬请推广学校折,他提出在京师设大学堂的建议,1898年康在请开学校折中又重申此议,光绪在明定国是诏书中,宣布设立京师大学堂,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委托梁草拟京师大学堂章程上报,令孙家鼐为管学大臣,聘请丁韪良为总教习。(1)京师大学堂的职能有二。一是实行教育之机关,同时也为全国最高之教育行政机关,各省大学堂均属大学堂管辖
25、。(2)京师大学堂与洋务派办的京师同文馆不同,同文馆以外国语教学为主,与其他洋务学堂也不同,洋务学堂皆囿于一材一艺,而京师同文馆的课程可分两大类:一是普通学,一是专门学(3)京师大学堂的创办实为中国近代新学制的摹本,1902年钦定学堂章章程的制定就是在此基础上扩充而成,虽为仿效外国,但于我国近代终究有了自立办学宗旨、课程制度、学生入学等一系列较为系统的规定,有了新学制的萌芽。京师大学堂创办,又于社会风气有一定的影响,戊戌政变后,维新派所创的文教事业受到摧残,然而,京师大学堂却幸存了下来。(九)我国近代史上的几个重要学制一、“癸卯”学制系统癸卯学制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个比较完整的、并经法令正式
26、公布在全国实行的学校体系。癸卯学制是1862年京师同文馆创办以来新式学堂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近代新教育发展演变的总结,是学习日本教育,借鉴资本主义教育制度的成果,也是以后新教育发展的总纲。它的颁布实施,加速了科举制的灭亡,奠定了中国近代教育发展的框架和方向,是中国教育走上近代化轨道的里程碑,具有划时代的意义。1. 借鉴国外先进教育制度,中国教育开始融入世界教育发展的潮流。最突出的表现是癸卯学制确立了近代国民教育与人才教育的基调,教育开始与社会生产、国计民生相联系。在教育内容上,具有面向世界的国际意识。癸卯学制在总体设计与各级各类学堂的课程设置上,表露出明显的国际参与意识。这种意识表现在师范教
27、育上,便是要求各地积极筹资,选送教员出洋进修。表现在实业教育上,则是要求初等商船学堂和各科中等实业学堂,加设外语课及相关的国际贸易知识和商务来往知识,有意识地进行世界市场专业人才的培养。高等实业学堂更明文规定,以培养参与世界贸易人才为宗旨。这些内容都程度不同地体现出学制制订者对国际市场的参与意识,与原来的封闭保守相比,显然是较大的进步。2. 制订迅速,体系完备。从初等教育到高等教育,从普通教育到实业教育,从师范教育到留学教育,从学制体系到教育行政、学校管理,制订了一系列法规,尽管有相当一部分是无法实现的,甚至成为一纸空文,但它毕竟形成了中国近代教育史上较为完备的教育法规体系。3. 明确了新教育
28、发展方向。中国近代新式学堂产生在洋务运动中,但真正迅速发展是在甲午战争之后,特别是戊戌变法期间,随着维新派的宣传提倡,以京师大学堂为代表的各类新式学堂相继出现。各种学校章程及区域性的学制章程也开始探讨、制订。湖北、直隶、山东在这方面走在全国的前列。新学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日益明显。如全国没有统一的学制,各学堂课程不一,年限不一,程度不一,衔接困难,制约了新学堂的发展。癸卯学制的施行,使业已存在的新式学堂有章可循,明确了发展方向,极大地促进了全国新式学堂的发展。4. 改变了清末办学模式。学制实施后,普通教育及其相关的师范教育成为新教育发展的 重点。新教育与旧教育的区别是显而易见的,但同是新教育,
29、在癸卯学制实施前后也有明显不同。学制实施前,洋务派开办的新式学堂以培养洋务人才为目的,重视专业技术教育。学制颁行后,对普通教育及其相关的师范教育特别重视。(优点)“壬子癸丑学制”与清末“癸卯学制”相比,有明显进步,其特点主要有:第一、 它缩短了学制期限,较之“癸卯学制”,共缩短3-4年。学制的缩短,特别是初等教育年限的缩短和分级,一方面反映了资本主义需要有一定文化的劳动者;另一方面也在客观上增加了劳动人民享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第二、 取消了毕业生奖励出身的制度,消除了科举制度的阴魂;同时取消了专门为贵族设立的贵胄学校,废除了封建特权和等级限制,具有鲜明的反封建特色。第三、 女子教育取得了一定的
30、地位,“癸卯学制”中没有女子教育的地位,而在“壬子癸丑学制”中,普通中学、甲级实业学校、师范学校、高等师范学校都规定设立女校,初等小学还可以男女同学,反映了资产阶级男女平等的思想。第四、 以教授农工商等实用知识技能为目的的实业教育得到加强。新制将清末高等实业学堂部分改为专门学校,将中、初两等实业学堂改称甲种和乙种实业学校,甲种实业学校实施全面的普通实业教育,乙种实业学校实施简易的普通实业教育,实业学校较实业学堂的专业范围扩大了,各学校都设立了众多的实用学科和课程,更强调传授技艺,职业性和针对性增强,教育目标更倾向于使受教育者各得一技之长。第五、 从课程改革与教学方法看,取消了忠君、尊孔的课程,
31、增加了自然科学课程和生产技能的训练,这主要体现在以研究和传授高深学术为宗旨的大学教育中。第六、 改进了教学方法,反对体罚,要求教育联系儿童实际,适合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缺点)但总的看来,这一学制在形式上与“癸卯学制”尚无重大区别,改革的力度有限。第一、 从形式上看,其创新性不大,基本上沿袭了清末以来的日本模式,其突出表现,是初等学校以上取多轨形式,使普通教育、师范教育和实业教育3系并立,各自成一系统。虽然拟订之初,人们希望遍采欧美各国模式并结合中国特点制定一个比较有效的学制体系,但一方面,该学制是在仓促之间完成的,另一方面,当时从欧美学成回国专习教育的人很少,难以领会欧美学制的立法精神,再加
32、上我国办新教育的经验有限,只能暂时因袭旧的模式。第二、 中学校的修业年限太短,上不足以为高等教育提供合格生源,下不足以为学生就业提供必要的条件,从而使大学不得不普遍地设立预科以补救之。第三、 预科的设立分散了大学的力量,且虽然条文规定预科不得独立于大学之外,但本科与预科的关系并没有完全理顺,事实上存在着预科与大学争胜的问题。第四、 这个学制最大的缺点是缺乏弹性,整齐划一,限制了各级各类教育依据地方情形灵活发展。二、1922学制1922年9月,北洋政府召开全国学制会议,对全国教育联合会的提案稍作修改后,提交全国教育联合会第八届年会征求意见。最后,教育部以全国教育联合会和全国学制会议的两决议案为基
33、础,颁布了学制改革案,并于同年11月1日以大总统的名义颁布实行,这就是1922年“新学制”,或称“壬戌学制”。由于采用的是美国式的“六三三”分段标准,故又称“六三三学制”。这一学制有三方面的内容:第一、 是作为指导原则的“七项标准”,即:发挥平民教育精神;注意个性之发展;力图教育普及;注重生活教育;多留伸缩余地,以适应地方情形与需要;顾及国民经济力;兼顾旧制,使改革易于着手。第二、 是“六三三”分段的学校系统,即初级小学四年(从6岁开始),高级小学二年,初级中学三年、高级中学三年。与中学校平等的有师范学校和职业学校;大学四至六年。第三、 是四项附则,即:为使青年个性易于发展,得采选科制;为适应
34、特殊之智能,对于天才者之教育应特别注重,其修业年限得变通之;对于精神上或身体上有缺陷者,应施以特殊教育;对于年长失学者,应施相当之补习教育。(优点)这一学制的颁布,结束了辛亥革命以后教育上的混乱状态,反映了“五四”以来教育改革的基本要求,堪称这一时期教育改革的综合成果。较之壬子癸丑学制,这一学制具有以下进步性:第一、 它缩短了小学年限,改7年为6年,有利于初等教育的普及;第二、 延长了中学年限,有利于提高中等教育的水平,同时将中学分为两段,设立三年制综合高中,既增加了办学的灵活性,又有利于中学的普及;第三、 取消了大学预科,使大学不再负担普通基教育的任务,有利于大学集中力量进行专业教育和科学研
35、究;第四、 在中学开始便实行选科制和学分制,兼顾学生升学和就业两种准备,可使学生有较大发展余地,适应不同发展水平学生之需。第五、 1922年学制的制定,不仅适应了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也考虑了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六三三”分段的学校系统,基本上符合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的。(缺陷)当然,这一学制诞生于美国实用主义教育思潮在华传播的时代,故不可避免地打上了实用主义的烙印;中学实行学分制,破坏了课程的系统性与科学性;文理分科又造成了重文轻理、比例失调现象;降低了师范教育在学制上的地位,导致师范生与师范学校数量的下降;同时由于社会条件的限制,以及师资、教材、设备之不足,加之缺乏严格的统
36、一管理,故在实行中困难重重。(十)清末教育行政体制改革我国近代新的教育行政三级管理体制开始逐步建立。中央设学部,省设提学使司,府州县设劝学所,这个新的管理体制是新学堂发展的有力保障。一、设立学部中央教育行政管理机构诞生。学部的设立,是中国教育制度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是中国近代最早设立的独立的中央教育行政专门管理机关。它的设立,结束了以往中央与地方教育行政各不相干、各自为政,国子监在礼部下实行纯属于名义上管理全国教育、实则不相闻问的历史,是中国教育行政近代化的起步标志。同时也表明清政府对教育功能认识的提高,也是清政府在列强威逼下作出的发愤图强的反应,对中国近代新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具有保障作用。二、省
37、级教育行政机构癸卯学制颁行后,各省教育行政事务多由督抚兼管。直到1905年学部成立时,各省教育行政机关仍建制不一,处于新旧杂陈的过渡状态。但此时,科举制废除,新学堂大兴,各省学务繁杂,原来的提督学政管理地方教育的体制已不适应新教育发展的需要。1906年,撤各省提督学政,改设提学使司,设提学使一人,统辖全省教育工作。下设学务公所,设议长1人,议绅4人,帮助提学使筹划学务,下分六科:总务、专门、普通、实业、会计、图书课。三、厅州县教育行政机构1906年,严修任学部侍郎,把直隶的经验推向全国,劝学所由此成为府厅州县教育行政机关。这是推动基层教育发展的主力军,对当时地方基层新教育的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
38、 (十一)大学院制与大学区制1927年10月,采用大学院制,中央设大学院,以取代教育部,下设教育行政部、学校研究院及各种专门委员会。将全国分为若干大学区,每区设大学一所,以大学校长兼管区内教育行政及一切学术事宜。1928年废除大学院,恢复教育部,下设高等教育、普通教育、社会教育、总务四司,后又增设蒙藏教育司及华侨教育设计委员会。原有的大学研究院改为单独的学术研究机构,即中央研究院,直属行政院。在各省设教育厅,各县设教育局。二、教育思潮及教育实践一、儒学独尊与读书做官教育模式的形成(一)独尊儒术对汉代教育的影响1、确立了教育为治国之本的地位独尊儒术对教育的影响,首先体现在教育为治国之本的地位确立
39、。儒家的社会政治思想的核心是以德治和礼教为本,学记中提出的“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和“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就是这一思想的集中体现。由此可见,尊儒必定推崇教育。重教兴学成为汉代乃至以后历代的一项基本国策,这显然是独尊儒术的产物。2、儒家经学成为教育的主体内容独尊儒术后,儒家五经占据了博士官学的全部位置,遂压倒其他一切学科,成为主体教学内容。3、形成了群士归宗攻读儒经的社会风尚总的来看,独尊儒术使教育在社会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空前提高,使儒学在教育观念和教育实施方面都处于主导和支配地位。尽管受客观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条件所限,汉代教育活动尚不可能完全达到儒家理想的目标和实施层面,但毕竟基本上符合儒
40、家构建的模式,而且使儒学成为学术和修养的主要体现,并以此全方位地影响社会政治和文化的发展走向,其作用是极其深远的。二、理学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学校教育的改革(一)北宋三次兴学三、资产阶级民主教育体制的建立1、教育方针1912年7月10日,在蔡元培的主持下,教育部召开了临时教育会议。会议讨论通过了新的教育宗旨,于9月2日由教育部颁布实行。其宗旨为:“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基本体现了蔡元培的教育观点。所谓“道德教育”,实际上是指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博爱思想,所谓“实利教育”,实际上是指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所需的知识技能、科学技术教育,这是富国强兵、发展经济的
41、重要措施。所谓“军国民教育”,即军事体育教育,目的在于训练全国青年和广大人民具有健康的身体和自卫的能力。所谓“美感教育”是指音乐、图画、手工等艺术教育。从总体上看,这一方针与清末教育宗旨有着本质的不同。它以养成共和国民的健全人格为目标,通过德、智、体、美四育,造就既有资产阶级思想又有近代科学技术知识的人,突破了“中体西用”的旧模式,是与民国建立后的社会发展需要相吻合的。特别是它强调公民道德教育的核心地位,突出了新教育的革命、民主意义,是从封建教育观念到资本主义教育观念的质的飞跃。反映了资产阶级的政治原则和道德观念,较之封建主义的道德信条无疑是具有进步意义的。当然,这一新的教育宗旨和教育方针也才
42、;是完美无缺的。它对于公民道德教育核心地位的强调,表现出以道德教育涵盖其他各育的倾向,从而在价值取向上与传统教育有着更多的一致,而与当时社会将教育面向以经济生活为主的需求有一定的距离。此外,由于它是应教育变革的紧迫需要临时制定的,缺乏充分的理论准备和酝酿,因而其理论尚显得简单粗糙,不乏含混模糊之处,故民初教育界围绕着这一构想的论争也随之而起。四、五四新文化运动推动下的教育改革1915年,在文化教育领域兴起了一场反封建的文化革命,即新文化运动。以激进的民主主义者李大钊、陈独秀、胡适、鲁迅等为代表,继承辛亥革命未竟的事业,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同封建复古思潮展开了论争。他们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旧道德
43、,提倡新道德,要求铲除封建礼教。这些论争体现在教育上,便是对封建教育的形式、内容的批判,以及大力倡导民主主义的新教育。1、声讨封建礼教的浪潮2、国语运动和白话文教学的开展3、男女平等教育的确立1912-1913年学制虽然规定初小可男女同学,高小以上分别设学,但高等教育阶段只能入师范,1915年的国民学校令,也只允许小学一二年级同学,三年级以上可同校不可同学,可见平等仍十分有限。新文化运动猛烈抨击了男女教育不平等的状况,争取“大学开女禁”的呼声很高。1917年全国教育会联合会第三届会议向教育部提出推广女子教育案。1919年,蔡主张社交公开、男女同校,这些措施,改变了数千年以来男女教育不平等的历史
44、,1922年的新学制取消了男女中学之间的差别,从制度上肯定了男女享有平等的教育权。4、各教育团体的建立五四前后,除了教育部所属的有关教育改革的组织,如教育调查会(1919年由教育部组织成立,成员有范源濂、蔡元培、陈宝泉、蒋梦麟等人)外,先后出现了很多民间性质的教育社团,影响较大的有全国教育会联合会、中华职业教育社、中华教育改进社、中国科学社等。全国教育会联合会成立于天津。全国教育会联合会是当时影响最大的教育社团,对当时的教育改革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中华职业教育社成立于1917年5月6日。由蔡元培、范源濂、王正廷、黄炎培、郭秉文等40余人联名发起。中华教育改进社的前身是中华教育共进社,1918年
45、12月22日由江苏教育会、北京大学、南京高师等联合成立,中华科学社,是中国留美学生于1914年6月10日在美国发起组织的。五、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及对传统教学方式的改革实用主义教育思潮传入中国,有其深刻的时代与社会背景。五四时期的中国教育是以反封建、反传统为主旨的,而以反传统教育自居、并在世界范围的进步教育运动中有重大影响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潮,恰好为中国批判封建传统教育提供了理论武器。因此,从1916年起,中国的教育杂志与报刊已经有了不少介绍杜威学说的文章,尤其是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更是作为师范院校教育系科的教育学教科书以及教育理论研究的重要参考书被广泛使用。杜威的一些重要教育观点
46、,如“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等,几乎成了教育界的口头禅。中国对传统教学方法的改革,自辛亥革命后便提上了议事日程,赫尔巴特的五段教学法通过日本引进中国,在本世纪初曾产生过较大影响,但这种方法仍未摆脱中国传统的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的教学组织形式,学生依然是被动、机械地接受知识。五四期间,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潮影响逐渐扩大,当时在中国盛行的设计教学法、道尔顿制等就是以这种方法论为指导的。设计教学法是由杜威的学生克伯屈以杜威的“从做中学”的理论为出发点创立的。1919年秋正式在南京高师附小试行,其教室称为“杜威院”1921年,道尔顿制传入中国,1923年,全国教育会联合会提出新
47、制中学及师范学校宜研究试行道尔顿制案,对当时教育界试行道尔顿制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设计教学法和道尔顿制传入中国后,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有着独特的长处和优点,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当时教育界反对传统教学法的需要,克服了传统学科教学相互割裂、不能满足儿童个体生活需要及忽视儿童的个性发展的弊端。但同时也有很大的局限性。一是受中国当时的经济条件局限,人们的教育观念还很难真正接受或适应新的教学方法,也缺乏足够的经济实力来维持这些新教学法所需要的作业室、实验仪器、图书、标本等物质条件。二是这些新式教学方法也存在着自身的弱点和缺陷。如完全从儿童的需要和自愿出发,忽视了教师的作用,使教学流于放任,再如,这些教学方法完全打破了学科界限,教学内容散漫而缺乏系统等等。1、中华职业教育社的农村改进实验区。最早提出划区实验农村教育的是中华职业教育社。1925年8月黄炎培曾提出一个“山西划区试办乡村职业教育计划”,随之职教社又提出“期以教育之力,改进农村一般生活,以立全社会革新之基”。在事业上规定“就各该区域兼施富教而略分后先,以旷土游民为大戒,以安居乐业为成功”。在列举的二十一项事业中第一是“研究改良农事,推行试验有效之农作方法”。第二“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