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艺表演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曲艺表演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曲艺表演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曲艺表演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建设指导思想与总体建设目标1、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服务于湖南“文化强省”的发展战略。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校企合作、产学紧密结合为途径的办学方针,坚持“围绕舞台,造就人才”的办学理念,坚持“适度超前、系统优化、主动服务”三项原则,紧扣区域文化艺术发展的需求,积极推进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大力拓展戏曲艺术服务的领域和能力,着力提高系部的整体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办出声誉,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2、总体建设目标按照学院确定的“围绕舞台,造就人才;依托文化,面向市场”办学思想,建成一支
2、高素质、高技能、专兼结合的教师团队;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创新和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完善符合职业岗位任职要求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将曲艺表演专业建成“办学理念先进,师资结构合理,设备设施一流,人才特色鲜明”的精品专业,为继承传统文化,丰富群众精神生活做出应有的贡献。社会需求与发展前景祁东县地处湘江中游,民间曲艺艺术历史悠久,传统深厚。根植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心中的祁剧、渔鼓、小调、目连戏等民间曲艺,经过数百年的发展生生不息,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民俗性色彩,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 祁东县历届县委、县政府非常重视民间曲艺的发展。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实践中,县委和政府不断推进出人出戏、繁荣
3、曲艺事业的力度和举措,坚持文化惠民,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坚持把推进文化建设与改善民生相结合,突出地方特色,打造具有吸引力、影响力的文化品牌,努力实现“文化大县”向“文化强县”转变。2000年,祁东县成立曲艺家协会。2010年,祁东县委、县人民政府将祁东曲协纳入财政预算。从2004年起,县委政府府实施“政府买单,百姓看戏”的资助策略,让曲艺团体的演出成本得到了部分补助,提高了演员演出的积极性;随着“五下乡”活动的连年开展,渔鼓演出的下乡成了“五下乡”的演出主体,各级部门近年在农村的演出达数十场次。在各级领导的历年来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下,祁东的曲艺事业特别是祁东渔鼓取得了蓬勃的发展,
4、显示了旺盛的生命力。享誉湖南曲艺界的祁东渔鼓有两大特点:一是演艺队伍扩展迅速。1992年,县文化部门统计,从业艺人发展至219人,1998年统计为306人,2006年统计为450人,59个渔鼓演唱队;二是渔鼓形式多种多样。城乡逐步出现了寿庆渔鼓、谱庆渔鼓、开墟渔鼓、开业渔鼓、婚庆渔鼓、三朝渔鼓等,有些农户甚至修几间脚屋,栏里的猪生一窝猪崽崽也要打一场渔鼓以示庆贺,每年演出场次达二万三千余场,观众人数超过千万人次,这种火爆现象被湖南省曲协誉为祁东的渔鼓现象。2008年祁东被中国曲协授予“中国曲艺之乡”荣誉称号。祁东民间,为何对祁东渔鼓如此钟爱?这里面有三个原因:一是渔鼓艺术通俗易懂,艺人使用的是
5、纯地方方言,听起来十分亲切,贴近生活,易受感染;二是渔鼓抑恶扬善,唱的是老百姓身边的人和事。弘扬正气,陶治情操,寓教于乐,焉可不听;三是渔鼓演出,艺人收价低廉合理,民间财力具有这种承受力。况且渔鼓就在本院落,本村或邻近村组演唱,抬腿就到了演出场地,十二分便利,还可以亲友寒喧,朋友聚会,这样的热闹岂可不凑。三、专业建设标准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曲艺演员和曲艺编创人才,使学生掌握并具备渔鼓、相声、小品、快板等表演艺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巧,成为能表演、会创作、善主持,符合时代要求,适应艺术人才市场需要,具有优秀综合素质的曲艺表演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渔鼓、相声、小品、快板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曲艺 表演 专业人才 培养 方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