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词两首(公开课)(共4页).doc





《辛弃疾词两首(公开课)(共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辛弃疾词两首(公开课)(共4页).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辛弃疾词两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辛弃疾豪放词的创作风格。2熟悉了解必要的历史典故。二、能力目标1了解作者生活的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学习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分析作品。2了解辛弃疾词大量运用典故表达思想感情的写法。三、情感目标在词的艺术境界中提升自己的人格,强化自己的爱国情操。【教学重难点】学习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分析作品,了解辛弃疾词大量运用典故表达思想感情的写法。【教学过程】一、理解词意1、自读范读正音正字齐读;2、生结合注释理解词意;3、师点拨重点词义,勾画重点注释,师生疏通意思。(熟读)二、导语:有些诗句,人们也许并不知道它们出自何人,但却能熟记于心
2、,千古传诵。下面,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些诗句。【课件】青山遮不住,毕竟动流去。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大家能说出以上诗句是出自谁的笔下吗?三、作者简介【课件】1、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人(山东济南人),南宋爱国词人。一生主张抗金,渴望恢复中原。在词人中,他是个英雄。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为“苏辛”。有稼轩长短句词集。2、宋金时期地图【课件】四、整体感知1、齐读两首词。2、填写下表,明确相关内容。【课件】水龙吟永
3、遇乐登临地点建康(南京)赏心亭京口(镇江)北固亭登临时间1174年秋,时年34岁1205年,时年66岁登临背景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南渡12年之久,其间上给宋孝宗的美芹十论和宰相虞允文的九议都未受到采纳,尚未得到北伐抗敌的机会。镇江知府任上,执政的韩胄zhu意欲以北伐巩固自己的地位,起用辛弃疾,积极作北伐准备,可其正确意见不能被韩采纳,并被降官,北伐愿望又一次落空了。所用典故(学生讲解典故) 为吃鲈鱼而还乡的张季鹰;求田问舍、怕见刘备的许汜;桓温的流年之痛。三国时,孙权曾在京口建都,并击败北方曹操的军队;南朝宋武帝刘裕曾在京口起事,大举北伐,恢复中原并建立政权;刘裕之子、南朝宋文帝刘义隆,想以北
4、伐建功立业但因草率而致兵败;汉朝霍去病战胜匈奴,在狼居胥山举行封山大礼而还;北魏太武帝拓跋焘追击刘义隆到京口瓜步山并在山上建立行宫;战国时,赵国良将廉颇虽老思用。主要内容(板书思路)通过写登建康赏心亭的所见所感,抒发作者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雄心壮志和功业未成的苦闷心情,表现对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的批判,表达深沉的爱国之情。歌颂追慕英雄及其功勋业绩,感叹“时无英雄”,并借刘义隆、廉颇的故事,抒发对南宋王朝的愤懑,和自己抗金救国、恢复中原的热切愿望以及希望不能实现的苦闷。感情基调高亢昂扬,悲愤激切。感慨深沉,慷慨悲愤。解说1:“水龙吟”与“永遇乐”均为词牌名。解说2:从“登”就知道这是一首登高抒怀之
5、作。孔子曰“登高必赋”,是说古人最喜登上高处,临高抒怀,吟诗作赋。“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登得高,才望得远,凭高远眺,天地苍茫,视野广阔,常能看到一些触动自己心弦的东西,因而情不自禁地吟咏高歌,写下抒怀之作。建康,即今天的江苏南京市,是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的都城。赏心亭是南宋建康城墙上的一座亭台。解说3:怀古,所写内容。怀古,大多是通过今昔对比,以古讽今。五、鉴赏形象1、两首词中,有许多印象深刻的词语,其中各有哪个动词最富表现力?水龙吟:“拍”。栏杆拍遍是胸中有说不出来的抑郁苦闷之气,借拍打栏杆来发泄。一个“拍”,就把作者雄心壮志无处施展的急切非愤的情态宛然显现在读者面前。而
6、且不仅拍,而且拍遍,到处拍,足见胸中悲愤之深切、强烈。永遇乐:“觅”。准确地表现了作者对英雄人物孙仲谋的崇敬、仰慕与向往,主观情感色彩十分强烈,更有寻觅不到的深深遗憾与苦痛。2、同是写登临,词人运用了怎样不同的方法?(1)水龙吟:借景抒情江月、山景、落日、断鸿、游子词人由水写到山,由景写到人,有无情之景写到有情之景,“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是词人在赏心亭上看到的江景,水天一色的辽远和如簪似髻的山影便牵动了他久蓄的愁苦,气象阔大。由客观而及主观,感情也由平淡而渐趋强烈。一切都在推进中深化、升华。当夕阳西沉,孤雁哀鸣,赏心亭上的词人,怎不对远在北方的故乡万分思念。怎能不将其腰间空自佩戴的宝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辛弃疾词两首 公开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