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加工及安装质量通病防治实施方案(共17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钢筋加工及安装质量通病防治实施方案(共1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筋加工及安装质量通病防治实施方案(共17页).doc(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福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工程土建施工01合同段钢筋加工与安装质量通病防治实施方案编 制 人: 审 核 人: 批 准 人: 编制日期: 年 月 日中铁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福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工程土建施工01合同段项目经理部二一一年六月目 录钢筋加工与安装质量通病防治实施方案为进一步提福州地铁1号线01合同段的质量管理意识,本着“终身负责,不留遗憾”质量方针,加强领导、强化体系、精细管理、规范试验,重在实效,逐步消除管理通病、工艺通病、质量通病,确保阶段治理目标,全面提高工程实体质量,提高混凝土结构工程的耐久性和安全性,并形成一批较为成熟的混凝土质量有效控制的工艺和工法。现结合
2、福州市质量监督站、福州市地铁公司、上海三维监理公司质量通病治理工作方案及福州市地铁工程施工特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一、治理目标通过质量通病治理,全面预防公路工程钢筋加工尺寸、安装定位、连接及保护层厚度等质量不稳定的现象。 、杜绝使用不合格原材料,钢筋抽检合格率达到100。 、钢筋安装过程中钢筋间距抽检合格率达95以上,钢筋接头合格率100%。 、保护层厚度在钢筋安装过程中抽检合格率达90以上。 、形成一批钢筋加工及安装质量控制有效、较为先进的工艺和工法。培养一批优秀的钢筋加工及安装队伍。二、主要措施、加强领导,明确职责1、明确工作目标、内容和责任,建立有效激励机制,完善质量管理制度。项目部成立
3、钢筋加工及安装质量通病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名单如下:组长:刘艳滨成员: 花树立 陆传波 李春芳 陈锋 唐清照 吴美强 郭玉辉领导小组主要对钢筋加工及安装通病治理工作进行检查、监督和指导,督促各项制度的落实,及时总结经验和成熟工法,形成长效机制。、强化体系,执行到位1、施工管理要精细。项目部细化施工组织设计,层层落实责任人。钢筋加工厂要按标准化流程进行施工。加强对原材料的精细管理。加强检测及数据分析,对发现不合格的钢筋骨架,查找原因,及时整改。开展文明工地建设达标活动,重点加强钢筋加工厂的规范化管理。2、认真落实质量保证体系,严格“自检、互检、交接检”三检制度,上道工序未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坚决不
4、得进入下道工序施工,确保不留质量隐患。二是推行集中、工厂化制作,按标准化流程进行施工。三是施工技术人员要熟悉设计图纸和施工技术规范,细化施工组织设计,在施工组织设计中采取有针对性措施治理质量通病并层层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提高具体实施人员治理质量通病的意识和技能。、精细管理,保证效果1、确保原材料质量严禁使用锈蚀严重的钢筋(钢绞线);加强钢筋(钢绞线)原材料进场检验,建立原材料进场台帐和检验台帐,发现不合格的原材料必须立刻清退出场并做好记录。杜绝使用不合格材料;规范原材料存放、保管和使用。2、确保施工工艺规范、钢筋加工与安装要规范,严格控制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尤其要加强钢筋保护层质量控制,变截
5、面部位和主筋布置部位应适当加密; 地下连续墙钢筋笼的主筋应采用焊接或机器连接,同一连接区段内的接头数量不得大约50%,接头应尽量放在受力较小的位置。纵横钢筋桁架的交点及其与钢筋笼的交点应全部点焊,主筋与分布筋交点可间隔点焊。 、钢筋加工采用搭建钢筋加工棚,方便钢筋加工,同时钢筋不露天堆放,防止锈蚀。钢筋间距需采用卡尺定位及骨架焊接以保证合格率不少于90%。、为保证钢筋保护层厚度,在钢筋笼的两侧焊接定位垫块,钢筋笼水平方向每侧两列,每定位垫块纵向间距为3.2米。4、试验检测工作要规范 组织好试验检测人员的培训和试验检测技术学习,全面提高试验检测队伍整体素质,提高试验检测技术水平,严格工地试验室检
6、查和考核,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对现场进场的钢筋进行检测合格后方能使用,确保现场试验检测工作规范有序。5、加强现场作业人员培训和施工技术交底要深入落实层层设计交底和施工技术交底制度,把通病治理的责任明确落实到施工一线。同时加强一线参建人员的针对性岗位业务培训,要让一线工程人员了解质量通病的名称、危害、产生原因和表现形式,掌握施工工艺的关键环节,充分发挥一线人员的智慧,调动一线人员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一线作业人员的技术素质和管理能力,夯实通病治理基础工作。三、常见钢筋加工、安装通病及处理措施1、钢筋原材料质量通病1.1钢筋表面锈蚀 现象 钢筋表面出现黄色浮锈,严重的转为红色,日久后变成暗褐色,甚至发生
7、鱼鳞片剥落现象。 原因分析 保管不良,受到雨、雪侵蚀;存放期过长;仓库环境潮湿,通风不良。 预防措施钢筋原料应存放在仓库或料棚内,保持地面干燥;钢筋不得直接堆置在地面上,必须用混凝土墩、砖或垫木垫起,使离地面200mm以上;库存期限不得过长,原则上先进库的先使用。工地临时加盖雨布;场地四周要有排水措施;堆放期尽量缩短。 治理方法淡黄色轻微浮锈不必处理。红褐色锈斑的清除,可采用手工(用钢丝刷刷或麻袋布擦)或机械方法,并尽可能采用机械方法。盘条细钢筋可通过冷拉或调直过程除锈;粗钢筋采用专用除锈机除锈,如圆盘钢丝刷除锈机(在马达转动轴上安两个圆盘钢丝刷刷锈)。对于锈蚀严重,发生锈皮剥落现象的,因麻坑
8、、斑点损伤截面的,应研究是否降级使用或另作处置。 1.2 钢筋堆放混料 现象 钢筋品种、等级混杂不清,直径大小不同的钢筋堆放在一起,有技术证明与无技术证明的非同批原材料垛在一堆,难以分辨,影响使用。 原因分析 原材料仓库管理不当,制度不严;钢筋出厂未按规定轧制螺纹或涂色;直径大小相近的,用目测有时分不清;技术证明未随钢筋实物同时送交仓库。 预防措施 仓库应设专人验收入库钢筋;库内划分不同钢筋堆放区域,每堆钢筋应立标签或挂牌,表求其品种、等级、直径、技术证明编号及整批数量等;验收时要核对钢筋螺纹外形和涂色标志,如钢厂未按规定做,要对照技术证明单内容鉴定;钢筋直径不易分清的,要用卡尺检查。 治理方
9、法 发现混料情况后应立即检查并进行清理,重新分类堆放;如果翻工作量大,不易清理,应将该堆钢筋做出记号,以备发料时提醒注意;已发出去的混料钢筋应立即追查,并采取防止事帮的措施。1.3 原料曲折 现象 钢筋在运至仓库时发现有严重曲折形状。 原因分析 运输时装车不注意;运输车辆较短,条状钢筋弯折过度;用吊车卸车时,挂钩或堆放不慎,压垛过重。 预防措施 采用车架较长的运输车或用挂车接长运料;对于较长的钢筋,尽可能采用吊架装卸车,避免用钢丝绳捆绑。 治理方法 利用矫直台将弯折处矫直。对于曲折处圆弧半径较小的“硬弯”,矫直后应检查有无局总细裂纹。局部矫正不查或产生裂纹的,不得用作受力筋。对级和级钢筋的曲折
10、后果应特别注意。1.4 钢筋纵向裂缝 现象 螺纹钢筋沿“纵肋”发现纵向裂缝,或在“螺距”部分有断续的纵向裂缝。 原因分析 轧制钢筋工艺缺陷所致。 预防措施 剪取实物送钢筋生产厂,提醒今后生产时注意加强检查,不合格不得出厂。 治理方法 作为直筋(不加弯曲)用于不重要构件,并且仅允许裂缝位于受力较小处;如裂缝较长(不可能使裂缝位于受力较小处),该钢筋应报废。2、钢筋加工质量通病2.1 钢丝表面损伤 现象冷拔低碳钢丝经钢筋调直机调直后,表面有压痕或划道等损伤。 原因分析 a.调直机上下压辊间隙太小。 b.调直模安装不合适。 预防措施 a.一般情况下钢丝穿过压辊之后,保证上下压辊间隙为23mm。 b.
11、根据调直模的磨耗程度及钢筋性质,通过试验确定调直模合适的偏移量。 治理方法 取损伤较严重的区段为试件,进行拉力试验和反复弯曲试验,如各项机械性能均符合技术标准要求,钢丝仍按合格品使用;如不符合要求,则根据具体情况处理,一般仅允许用作架立钢筋或分布钢筋,而且在点焊网中应加强焊点质量检验。2.2 剪断尺寸不准 现象剪断尺寸不准或被剪钢筋端头不平。 原因分析 a.定尺卡板活动; b.刀片间隙过大。 预防措施 a.拧紧定尺卡板紧固螺栓; b.调整固定刀片与冲切刀片间的水平间隙,对冲切刀片作往复水平动作的剪断机,间隙以0.51mm为合适。 治理方法根据钢筋所在部位和剪断误差情况,确定是否可用或返工。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钢筋 加工 安装 质量 通病 防治 实施方案 17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