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经济学》课程大纲(共8页).doc
《《环境经济学》课程大纲(共8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经济学》课程大纲(共8页).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环境经济学 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性质: 必修 总学时: 48 学时 其中讲授 48 学时 实验 0 学时 习题 0 学时 总学分: 3 开课学期: 五 适用专业: 环境科学 先修课程: 资源与环境保护法学、环境学 后续课程: 环境管理学 大纲执笔人: 参加人: 大纲审核人: 编写时间: 2010-3-30 (一)、课程简介环境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由经济学和环境科学等多学科相互交叉、有机结合形成的边缘性学科,它试图从经济学的视角、运用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来探讨环境问题。因而,本课程鲜明的特色在于体现了文理渗透、交叉的性质,是一门为完善环科系学生专业知识结
2、构的专业基础课。发展的重要手段,是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对策演变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二)、本课程教学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环境经济学是环境科学体系中最重要的一个分支学科,同时与环境规划学、环境管理学和环境法学一起构成了环境科学专业规划管理方向中的重要课程。为学生今后从事环境管理等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三)、本课程教学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通过对环境经济学的学习,使学生熟悉“环境经济学”这一新兴交叉学科的总体轮廓和最主要的内容,掌握其基本的理论知识和分析评价方法及其应用,了解当今主要的环境经济政策。(四)、学生学习本课程应掌握的方法与技能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初步学会从经济的视觉审视环境问题,
3、不仅为后续相关课程打下必备的基础,同时为将来从事环境经济学及相关的研究或从事环境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五)、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本课程为专业必修课,在预修环境学、环境法学等专业课后开始学习,为后续课程环境规划学、环境管理学打下必备的基础,并为今后的工作学习作良好的铺垫,是环境科学教学计划中的重要专业课。(六)、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目的要求第一章 导论(共3学时) 1、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环境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掌握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2、教学内容:1)环境和环境-经济系统(1学时)2)环境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1学时)3)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1学时)3、教学重点
4、和难点:环境经济学含义4、实践教学环节(0学时)5、本章思考题:1)环境经济学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2)简述环境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第二章 环境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共4学时)1、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环境资源价值理论的类型;理解可持续发展;掌握外部性成因2、教学内容:1)环境资源价值理论(1学时)2)外部性理论(1学时)3)物质平衡理论(1学时)4)可持续发展理论(1学时)3、教学重点和难点:最优外部性4、实践教学环节(0学时)5、本章思考题:1)简述存在价值理论2)简述取得最优外部性的思路和各自的利弊第三章 环境供求与配置(共4学时) 1、教学目的和要求:理解环境的功能;掌握环境需求/供给、边际效用、
5、市场/政府失灵的含义2、教学内容:1)环境需求与供给(1学时)2)环境产品消费者行为理论(1学时)3)环境生产理论(1学时)4)市场结构与环境资源配置(1学时)3、教学重点和难点:环境生产理论4、实践教学环节(0学时)5、本章思考题:1)利用需求/供给曲线分析环境商品价格上升的原因2)简述考虑自然资源的生产理论3)论述垄断政府对垄断与外部性治理所带来的后果第四章 环境污染与保护的损益分析(共4学时) 1、教学目的和要求:理解环境污染治理费用的分摊理论;掌握环境成本、计算环境污染和保护的方法2、教学内容:1)环境污染与保护的基本经济分析(1学时)2)费用-效益分析(2学时)3)影子价格(1学时)
6、4)环境污染治理费用的分摊(1学时)3、教学重点和难点:费用-效益分析4、实践教学环节(0学时)5、本章思考题:1)环境污染费用与企业环境成本的关系2)简述费用-效益分析的步骤3)简述影子价格的概念与用途第五章 环境影响的经济评价(共3学时)1、教学目的和要求:理解环境影响经济评价方法;掌握环境价值计量的方法2、教学内容:1)环境价值的计量理论(1.5学时)2)环境价值的评估(1.5学时)3、教学重点和难点:环境影响经济评价方法4、实践教学环节(0学时)5、本章思考题:1)进行环境价值计量的经济学方法有哪些?2)直接市场评价法的适用范围和条件是什么?第六章 生态创新和环境经营(共3学时)1、教
7、学目的和要求:理解产业生态化与环境经营;掌握生态创新和环境经营2、教学内容:1)生态创新(1学时)2)环境经营(1学时)3)产业生态化与环境经营(1学时)3、教学重点和难点:生态创新、环境经营4、实践教学环节(0学时)5、本章思考题:1)简述生态创新和环境经营的内涵2)试述生态创新动力机制的分类3)简述环境经营观念的内容第七章 环境经济手段(共6学时) 1、教学目的和要求:理解排污权交易;掌握庇古手段和科斯手段2、教学内容:1)环境经济手段的分类与评价标准(1学时)2)庇古手段(1.5学时)3)科斯手段(1.5学时)4)庇古手段和科斯手段的比较(1学时)5)环境管理运行机制经济学分析(1学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环境经济学 环境 经济学 课程 大纲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