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观沧海》创新教学设计(共8页).doc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观沧海》创新教学设计(共8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观沧海》创新教学设计(共8页).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观沧海创新教学设计教学设想:观沧海是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曹操的名篇,写于东汉建安十二年秋。诗中描写了大海吞暗吐日月,包孕万千的壮丽图景,抒发了诗人热爱祖国河山,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反映了诗人踌躇满志,叱咤风云的英雄气概。这首诗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动静结合,虚实相生。教学时应适当介绍诗人的经历及写作背景,也可布置学生提前查找相关资料,这样学生才能理解诗意,理解诗人的感情。本设计立足于诗歌特点,短文长教,以“读”突破口,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围绕“读”设计了四个活动板块:活动一:建议你这样朗读表达“情感” 活动二:建议你这样品读扣住“志向” 活动三:建议你
2、这样说读展示“个性” 活动四:建议你这样背读想象“画面”“读”是整堂课的主线,在读中理解诗意,在读中感悟诗情,在读中品味妙点,在读中领略人物的雄心壮志。读既是手段,又是目的。同时,本设计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力求营造民主平等、温馨和谐的快乐课堂。 教学目标:1、激情朗读,体会诗意诗情。2、合作品读,理解诗人壮志。教学重点、激情朗读,体会诗意诗情。教学难点合作品读,理解诗人壮志。教学方法朗读法、合作探究法、对话法教学设备: 利用多媒体技术,加强直观性,提高教学效果教学过程 课前播放三国演义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乐曲,营造气氛。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东汉末年社会动
3、荡的动画,教师激情配音:东汉末年,朝廷昏庸无能,连年战乱,无数人战死沙场,大地血雨腥风,在这乱世中,只有一人能傲视三国,他“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灭吕布,逐刘备,败袁绍,逐渐统一了北方。他是谁呢?(学生答:曹操)对,曹操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今天我们就学习他的一首代表作观沧海(点击出课题)这是怎样一首诗呢?下面请同学们听读全诗,整体感知。二、听读全诗,整体感知。1、投影显示以下内容:(屏幕显示:听读感知1、请同学们用心听读,注意字音;2、请同学们参照注释,粗知诗意。 点击链接,播放观沧海flash范读)2、学生自由讨论,教师指名展示探究结果。3、教师小节:三、反复
4、朗读,品味诗人情感与志向1、投影显示“活动一” :活动一:建议你这样朗读表达“情感”(1)、进入诗境,体会慷慨豪迈之情。(2)、通过语音的轻重,音节的快慢,语气的强弱来表达慷慨豪迈之情。(设计意图:朗读诗歌的关键是读出“情感”,以上两点既是要求,更是朗读指导。)2、点击大屏幕链接按钮,多媒体显示以下助读资料。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200年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大败袁绍,基本统一了北方。但其残余势力逃至辽东半岛的乌桓。建安十二年,即公元207年,北征乌桓,所向披靡,大败乌桓。归途中,曹操登上碣石山面对着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观沧海。曹操善诗歌,其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观沧海 初中语文 2011 课标版七 年级 上册 沧海 创新 教学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