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文言文专题复习试卷(共6页).doc
《七年级上册文言文专题复习试卷(共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上册文言文专题复习试卷(共6页).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总复习(二)课内文言文专题测试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一)论语十二章 (12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1.解释下列划线的字词(4分)(
2、1)人不知而不愠( )(2)为人谋而不忠乎( ) (3)不逾矩( ) (4)人不堪其忧( )2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2)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_ _ _3.下列对选文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表现了一种与人交往的良好态度。B曾子说他每天三次反省自己。 C选文第三章告诉我们:道德修养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循序渐进。 D选文第四章赞扬了颜回不惧困难,乐于学习的高尚品质。(二) 陈太丘与友期(12分)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
3、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4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陈太丘与友期行(约定) B.尊君在不(没有) C.相委而去(丢下、舍弃) D.下车引之(拉)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尊君”和“家君”:前者是敬词,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后者是谦词,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B文章主要对元方进行语言描写,突出了元方聪敏、明礼、善辩、狡黠。 C本文选自世说新语,是由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D这篇文章告诉我
4、们,人无信不立,我们一旦答应了别人,就要兑现诺言。6.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2)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_ _ _ (三) 咏 雪(12分)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7.解释下列划线词(4分)(1)内集( )(2)俄而( ) (3)欣然( )(4)差可拟( )8.翻译下列句子(4分)(1) 白雪纷纷何所似? (2)未若柳絮因风起。_ _9、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A、
5、“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一句总述了谢太傅咏雪的背景,极精练地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等要素。B、“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中“儿女”指的是谢太傅的儿子和女儿。C、文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融洽、欢快、轻松的家庭气氛。D、谢太傅对两个人的回答的优劣未做评定,只是“大笑乐”,但感情倾向明显,耐人寻味。 (四) 虽有嘉肴(16分)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兌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10、解释下列划线词:(4分)(1)虽有嘉肴 ( ) (
6、2)虽有至道( )(3)然后能自强也( ) (4)教学相长也( )1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2)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_ _ _(3)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4)兌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_ _ _12、下列对文章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A 本文选自礼记,礼记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B、文章开头运用类比手法,从“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类推出“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的道理。C、文章得出的结论是“学学半”。D、本文较多使用对偶句,读来朗朗上口,节奏感强。(五) 河中石兽(21分)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上册 文言文 专题 复习 试卷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