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第一章有理数近似数说课稿(二)(共3页).doc
《七年级数学第一章有理数近似数说课稿(二)(共3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数学第一章有理数近似数说课稿(二)(共3页).doc(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1.5.3近似数说课稿(二)一、说教材本节教材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五节的内容,将从生活实际入手,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观察身边熟悉的事物,收集一些数据引入近似数的研究。二、教学目标1了解近似数和精确度的概念。2能按要求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3体会近似数的意义及在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和难点能说出一个近似数的精确度;能按照要求取一个数的近似值四、教学方法通过创设情境,以问题为载体给学生提供探索的空间,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教学环节的设计与展开,都以问题的解决为中心,使教学过程成为教师指导下的一种自主求知的活动过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新知。五、教学设计过程(一)
2、创设情境,提出问题问题1:(1)我班有名学生,名男生,名女生;(2)我今年岁。(3)我的体重约为千克,我的身高约为;(4)我们的数学课本有页(5)量一量我们的数学课本的长度是厘米,宽度是厘米设计说明提出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观察身边熟悉的事物,收集一些数据,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自然引入新课。以学生熟悉的数据引入,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存在着准确数和近似数。问题2:在这些数据中,那些数是与实际接近的?哪些数据是与实际完全符合的?师生共同完成:与实际接近的数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近似数。你还能举出准确数与近似数来吗?生活中哪些方面用到近似数?设计说明在了解近似数的概念后,
3、教师提出这样的问题,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很多情况用到近似数,有时是因为客观条件无法或难以得到准确数,如:我国人口数时刻在变化,无法得到准确数,有时是实际问题不需要得到准确数。(二)探索活动1、某班约50人,与准确数54人的误差是多少?2、为什么产生了这个误差?师生讨论以后得出是因为精确度的问题。近似数与准确数的接近程度,用精确度来表示。54精确到个位,而这里的50是精确到十位。设计说明使学生明白近似数的精确度。近似数与准确数的接近程度,用精确度来表示。3、按四舍五入对圆周率3.1415926p取得的近似数精确到哪一位?p3(精确到位);p3.1(精确到或叫做精确到位);p3.14(精确到或叫做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七年 级数 第一章 有理数 近似 数说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