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级食品安全与卫生学复习提纲(共12页).doc
《09级食品安全与卫生学复习提纲(共12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9级食品安全与卫生学复习提纲(共12页).doc(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1.食品安全与卫生学的概念食品安全与卫生学是以医学、兽医学、农学的理论为基础,研究食品中可能威胁人体健康的有害物质和因素及其评价方法、预防与控制措施,提高食品卫生质量,保护食用者安全的综合性的应用科学2.食品安全与卫生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影响食品安全的主要危害和因素;研究食品安全的检测技术和方法;食品安全的评价与管理;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评价;安全食品的开发3.影响食品安全的主要有害物质和因素?1)由污染物造成的食品安全问题2)食品添加剂使用不当引起的安全问题3)食品本身的有毒物质4)食品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5)食品新资源的开发利用6)各种情况下食品异常状况4.简
2、要说明新资源食品具体包括那些种类?在我国无食用习惯的动物、植物和微生;以前我国居民无食用习惯的从动物、植物、微生物中分离出来的食品原料;在食品加工中使用的微生物新品种;因采用新工艺生产导致食物原有成分或结构发生改变的食品原料。5.目前有害物质的研究热点?1)农业化学控制物质2)农药残留3)食品添加剂4)动植物天然毒素5)真菌毒素6)食源性致病菌、寄生虫和病毒 6食品安全问题有哪些严重性和重要性?食品安全事件对消费者的打击可导致对食品行业的诚信度产生崩溃;食品安全事件对一个企业、一个国家的形象造成伤害。可以造成企业的破产,可以造成国家其产品贸易(特别是国际贸易)机会的减少或丧失;食品安全事件所造
3、成的社会政治损失往往比经济损失更大。可以形成社会的动荡和政府的垮台7.人们为什么关注现代食品的安全问题?1)现代工业的发展,特别是化学工业和矿藏的开采,给人们赖以生存的生活环境和食物带来了深入而广泛的污染2)农业追求产量,农业化学品从品种到数量不断增加,导致农产品中的农兽药残留问题日益突出3)随现代食品工业的发展,交通运输的便捷以及贮存技术的开发,使过去的“产季消费”、“区域消费”、“短距离消费”成为了历史,取而代之的是“跨季节”、“跨区域”的全国乃至全世界范围的大流通、大消费的格局,既“全球生产、全球采购、全球消费”。由于食品消费链的延长,增加了食品的贮存时间和转运环节,使食品卫生和安全产生
4、了许多不确定因素4)由细菌、病毒、寄生虫、真菌及其他生物性原因引发的食源性疾病不断增加,以及食品加工、贮存、运输、销售等环节广泛的交叉污染5)食品添加剂的广泛使用,不合理的加工方式,不卫生的包装材料,所造成的二次污染6)假冒伪劣食品的生产流通7)化学检测手段及其精度不断提高8)人类对于全球生态环境的变化及其与自身生存发展认识的深化,更激发了人们对生态环境和食品安全的认识9.简要论述我国食品安全与卫生今后的发展方向?继续研究新的污染因素:新病源: 疯牛病、禽流感、口蹄疫 新的化学污染物质:1)环境激素、药物2)食品卫生包装材料污染3)二噁英、蛋白质、脂肪热解致癌物 食品开发新领域的营养与安全问题
5、新的食品添加剂 重视食品生产手段中的安全与质量控制:HACCP、GMP、ISO9000研究现代化过程中食品卫生方面出现的新问题: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无公害食品、疫苗食品(猪.狗)、生命蛋(加锌.硒.铁)、肉食鸡、食品保鲜(肉与蔬菜保鲜) 与国际食品卫生标准、方法接轨:卫生标准 完善食品卫生安全评价 更新检验手段和方法:痕量检测技术、快速检测技术、色谱技术、荧光技术、放免技术、传感器技术、基因工程技术、细菌快速检验技术、食品快速检验技术56.目前我国食品添加剂存在的主要问题?食品标准问题:标准不完全:由多种食品添加剂复合调配组成的添加成分,这些“前所未闻”的复配添加剂没有被收录进“明令禁止使用”
6、的法规范围,关于剂量和合法性在法规上都是空白 标准低:我国部分食品的行业检测标准低于国际公认标准早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双重标准:食品安全标准“内外有别” 乱用食品添加剂:1)以工业级替代食品级2)剂量超标3)违法使用 食品添加剂管理不力:1)以罚代管2)监而不管3)违法成本太低4)监管部门分工不明,责权不清57.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需具备哪些条件?必要性:食品加工如果可以不用食品添加剂就不能加 安全性:除了科学实验之外,至少有两个发达国家使用后证明安全可靠的食品添加剂,我国才会给予批准(少数例外,如桂皮等)合法性:食品企业只有使用国家批准的食品添加剂才是合法的行为50.食品中的多环芳烃化合物的来源与
7、危害?来源:熏烤或高温烹调时使食品污染PAHs:一方面熏烤食品时所使用的熏烟中含有多环芳烃,也包括B(a)P;另一方面,烤制时滴于火上的食物脂肪焦化产物热聚合反应,形成B(a)P,附着于食物表面,这是烤制食物中B(a)P的主要来源。高温烹调时,脂肪因高温裂解产生自由基,并相互结合(热聚合)生成B(a)P 油墨污染:油墨中含有炭黑,炭黑含有几种致癌性多环芳烃。有些食品包装纸的油墨未干时,炭黑里的多环芳烃可以污染食品 食品加工过程中:受机油污染 沥青污染:沥青有煤焦沥青及石油沥青两种。煤焦油中蒽油以上的高沸点馏分中含有多环芳烃,石油沥青B(a)P含量较煤焦沥青少 包装材料污染:包装纸上的不纯石蜡油
8、可以使食品污染多环芳烃 环境污染:大气、水和土壤如果含有多环芳烃,则可污染植物。一些粮食作物、蔬菜和水果受此类来源的多环芳烃化合物污染较突出蔬菜多环芳烃的污染鱼类多环芳烃的污染:鱼类食品中B(a)P主要来源于水体的污染,然后间接污染鱼类、贝类和其他海洋生物,并且具有蓄积放大作用植物油中多环芳烃的污染:油菜子既可在干燥过程中由于燃料燃烧不完全或热解燃气直接接触而产生PAHs。也可在机械收获、运输、加工等过程中因接触机油等污染物而受到PAHs污染奶类多环芳烃的污染其他食品多环芳烃的污染:酒类样品中也有B(a)P的污染危害:致癌性与致突变性:B(a)P不是直接致癌物,在体内必须经微粒体氧化酶活化后才
9、具有致癌性。进入机体的B(a)P经细胞微粒体中氧化酶激活后转化为数十种代谢产物,其中转化为羟基化合物或醌类者则是一种解毒反应;转化为7、8-环氧化物是一种活化反应,其继续代谢产生的7、8-二氢二羟基-9、10-环氧化物可能是最终致癌物 光致毒效应:多环芳烃在紫外光照射下会加速具有损伤细胞组成能力的自由基形成,破坏细胞膜,损伤DNA,从而引起人体细胞遗传信息发生突变 体内代谢与分布:通过食物或水进入机体的B()P在肠道被吸收,吸收入血后很快分布于全身。乳腺及脂肪组织中可蓄积B()P。B()P主要经过肝脏胆道从粪便排出体外51.食品中杂环胺类化合物的来源?食品中的杂环胺类化合物主要产生于高温烹调、
10、加工过程,尤其是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鱼、肉类食品在高温烹调过程中更易产生杂环胺类化合物影响食品中杂环胺形成的因素主要是食物成分和烹调方式食物成分:动物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食物产生杂环胺较多肌酸或肌酐是杂环胺中a-氨基-3-甲基咪唑部分的主要来源适度的脂含量对于杂环胺的生成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蛋白质的氨基酸构成和数量直接影响杂环胺的生成烹调方式:加工过程中加热温度愈高、时间愈长、水分含量愈少,食品中产生的杂环胺愈多8.食品不安全因素的主要趋势 ?1)食品的生物性污染呈现新旧交替和旧病复发两种趋势2)不良的饮食和生活方式带来新的不安全因素3)新型食品中的安全性问题(基因食品、营养强化食品、保健食品)25.
11、影响黄曲霉毒素产生的条件有哪些?温度:产生黄曲霉毒素的温度为11-37,在24-25条件下,黄曲霉毒素的产量最高,35亦可产生最高产量的毒素pH:一般来说,真菌生长的pH范围较广,但是产生毒素的pH范围却比较窄,一般在酸性条件下易生成,pH为4.7时,黄曲霉毒素的产量最高。湿度:黄曲霉生长的最低相对湿度(RH)为80,如果温度、PH等其他条件不是最适时,则这一相对湿度还会提高其他:适于黄曲霉毒素产生的基质是一些含糖量高的物质,因此,产毒菌株易在含碳水化合物的食品中生长;1-3的NaCl可促进黄曲霉毒素的生成在21时,8NaCl可抑制黄曲霉的生长和毒素的生成,当温度为28或35时,则8的浓度就没
12、有抑制作用。14的食盐浓度可以防止毒素产生菌的生长;当CO2浓度低于20时,不影响菌体的生长。当CO2浓度达到20以上时,则可抑制黄曲霉的生长和孢子的形成,在0.03-100的范围内,CO2浓度的增加,黄曲霉毒素的形成量便逐渐降低,CO2这种抑制效果可随着温度和相对湿度的下降而上升;微量元素可影响黄曲霉毒素的形成;其他霉菌竞争性的生长能对黄曲霉毒素的产生起到抑制作用29.病毒污染食品的特点? 有三性:程度性、时间性、地区性污染和流行程度性不同:1)散在发生:由于安全性防范措施不同、地域性、自然条件等的不同,使病毒污染食品常常呈零星发生,各个污染在发生时间和地点上无明显的联系2)流行性污染:在某
13、一时期某个地区某种病毒污染,食品数量显著地超过了平时的污染量即为流行性污染。当病毒对食品的污染呈散发性时,若安全意识不够,防范措施不当,当地当时的自然条件又适合病毒繁殖时可导致污染流行3)暴发污染:暴发污染的特点是具有突然性。食品在短时间内可发生大批的病毒污染。造成人员大量感染污染和流行有一定的时间性:具有季节性、带有周期性污染和流行常表现为地区性:本地化、外来性30.病毒传染人的主要途径?粪口途径是病毒的主要的传播途径,这种途径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以食品或水为媒介,病毒通过吸收,在肠道中繁殖,从粪便中排出31.食源性寄生虫包括哪些种类?原虫、蠕虫(吸虫、绦虫、线虫)、节肢动物32.寄生虫对人
14、体造成哪些损害?寄生虫对人类的危害除由病原体引起的疾病以及因此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外有些寄生虫还可以作为传播媒介引起疾病的传播。寄生虫侵入人体,在体内移行、发育、繁殖和寄生过程中,对人体组织和器官造成损害。主要有三方面:夺取营养:寄生虫在人体寄生过程中,从寄生部位吸取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使感染者出现营养不良、消瘦、体重减轻等症状,严重时发生贫血 机械性损伤:寄生虫侵入机体、移行和寄生等生理过程均可对人体的组织和器官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 毒素作用与免疫损伤:有些寄生虫可产生毒素,损害人体的组织器官;有些寄生虫的代谢产物、排泄物或虫体的崩解物也能损害组织,引起人体发生免疫病理反
15、应,使局部组织出现炎症、坏死、增生等病理变化33.寄生虫通过食物传播的途径主要有哪几种?人环境人,如隐孢子虫、贾第虫、蛔虫、钩虫等。人环境中间宿主人,如猪带绦虫、牛带绦虫、肝片吸虫等。保虫宿主人,或保虫宿主环境人,如旋毛虫、弓形虫等34.寄生在肌肉中的寄生虫一般常见的有哪些?猪囊尾蚴、旋毛虫、住肉孢子虫、孟氏裂头绦虫52.食品中的丙烯酰胺的来源及产生机理?来源:一些富含淀粉的食物经油炸或高温烘烤时,就会形成丙烯酰胺。除了油炸土豆和其他大众食物中含有丙烯酰胺外,人们还在橄榄、梅汁等食品中发现丙烯酰胺机理:由天门冬酰胺和还原性糖在高温加热过程中通过美拉德反应而生成丙烯酰胺53.食品中氯丙醇的来源?
16、酸水解植物蛋白产生氯丙醇、焦糖色素的不合理生产和使用、其他食品加工方式产生氯丙醇:脂肪与食盐反应产生或肠衣中使用的强化树脂中含有氯丙醇溶出而造成的污染 食品包装材料中可能含有氯丙醇;用阴离子交换树脂进行水处理时,产生氯丙醇,但含量相对较低54.食品中多氯联苯的来源及对健康的危害?来源:环境中的多氯联苯对食品的污染和生物富集作用:多氯联苯长期、广泛地存在于大气、水体、土壤和动植物中,并可经食物链的富集作用进行蓄积,通常在鱼类和贝类食品中含量较高。摄取这些被PCBs污染的食物是人类暴露于PCBs的主要途径容器、包装材料中的多氯联苯对食品的污染:多氯联苯可用于塑料、橡胶、涂料等的添加剂和染料的生产。
17、一些不法经营者使用非食品级的塑料作为食品的容器和包装材料,造成食品的污染意外事故造成多氯联苯对食品的污染 危害:对皮肤的毒性:接触多氯联苯造成皮肤炎症、痤疮、指甲和皮肤的色素沉着 对牙齿的影响:长期接触多氯联苯可造成儿童恒牙牙釉质发育缺陷 对神经行为发育的影响:孕期缩短 、智力低下 影响内分泌功能:影响甲状腺激素分泌,多氯联苯对甲状腺细胞结构的损伤与剂量依赖性正相关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多氯联苯可引起机体免疫抑制降低机体的免疫功能。引发人类癌症 对肝脏的危害:肝脏是PCBs作用的主要靶器官。引发肝脏肿大、硬化和肝脏肿瘤 生殖毒性和致畸性:对男性主要是隐睾症; 女性是流产、早产。胎儿存活率、畸胎率
18、、胎儿肝胆管和外形发育等发生率呈正相关 致癌性55.食品中二噁英的来源?环境中的二噁英对食品的污染:含氯化合物的生产和使用、垃圾的焚烧 二噁英通过生物富集而污染食品:环境污染中的二噁英,进入土壤、空气、水体,再通过水生生物链和陆生生物链的富集、浓缩。污染水源、蔬菜、粮食与饲料,再通过动物性食品到达人体 食品加工与包装过程二噁英的污染:烟熏制的猪肉中的二噁英含量是生肉的2倍;软饮料包装制品大多采用纸质材料,因纸张在用氯漂白过程中可产生二噁英 意外事故:化工厂发生爆炸 ,周围环境污染;废机油桶装废植物油造成二噁英的污染;工业用脂肪改做动物饲料污染二噁英10.腐败(狭义):食品中的蛋白质受腐败细菌产
19、生的蛋白质分解酶的作用而被分解,依次向低分子化合物降解下去,生成各种有毒物质和不愉快气味物质的过程11.变质(狭义):把含脂肪或含脂肪量高的食品因细菌的作用被分解而发生劣化的现象12.发酵(狭义):微生物在无氧条件下分解碳水化合物产生各种有机酸和乙醇等产物的过程13.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由低级生物到高级生物顺次作为食物而连接起来的一个生态系统14.食品污染物具体是怎样分类的?生物性污染:细菌性污染、真菌污染、病毒污染、寄生虫污染、昆虫污染 化学性污染:农药污染、兽药污染、重金属污染、有机化合物污染、食品添加剂的污染 放射性污染15.细菌污染食品的指标?细菌菌相: 共存于食品中的细菌种类及其相
20、对数量,称为食品的细菌菌相。其中相对数量较大的细菌称为优势菌种。食品在细菌作用下所发生的变化程度和特征,主要取决于细菌的种类和数量,特别是优势菌种 菌落总数:是指在被检样品的单位重量、容积、或表面积内,所含能在严格规定的条件下培养所产生的细菌菌落总数。细菌总数:细菌总数是指一定重量、容积或面积的食品样品,经过适当的处理后,在显微镜下对细菌进行直接计数。其中包括各种活菌数和尚未消失的死菌数16.影响食品腐败变质的因素?微生物的作用(种类(细菌、酵母和霉菌)和数量):在食品腐败变质的过程中,微生物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果某一食品经过彻底灭菌或除菌,不含活体微生物,那么不会发生腐败。反之则反 食品本身
21、的性质、当时所处的环境因素17.食品腐败变质的危害?1)产生厌恶感:细菌和霉菌在繁殖过程中能产生色素,使食品呈现各种异常的颜色,使食品失去原有的色香味;脂肪腐败的“哈喇”味和碳水化合物分解后产生的特殊气味也往往使人们难以接受 2)降低食品的营养价值:由于食品中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腐败变质后结构发生变化,营养成分分解因而丧失了原有的营养价值3)引起中毒或潜在危害:急性毒性、慢性毒性或潜在危害18. 食品腐败变质的控制原则与方法?原则:1)对微生物作用:阻止或消除微生物的污染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杀死微生物2)对酶的作用:破坏酶的活性抑制或降低酶的反应速度方法:加热杀菌法、低温保藏法、脱水干燥
22、法、增加渗透压保藏法、化学添加剂保藏法、提高食品氢离子浓度、幅照食品保藏法19. 辐照保存食品的原理?利用高能射线的作用,使微生物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受到抑制或破坏,从而杀死微生物或破坏微生物的代谢机制,延长食品的保藏时间20.辐照对食品质量的影响?一是食物经辐照之后可以产生离子,产生激发态分子,产生分子碎片;二是经辐照之后,氧可变为臭氧,氮可形成氮氧化物,水可形成水合电子,氢氧基,氢基等自由基21.初级代谢产物?初级代谢产物指微生物通过代谢活动所产生的、自身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物质22.次级代谢产物?次级代谢产物是指微生物生长到一定阶段才产生的化学结构十分复杂,对该微生物无明显生理功能,或并非
23、是微生物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物质23.真菌产毒的特点?真菌产毒株的产毒能力具有变异性真菌毒素没有严格的专一性,即一种真菌产毒株可产生几种真菌毒素,而同一真菌毒素可由几种真菌产毒株产生产毒真菌并不是任何时候在任何条件下都产生毒素,它产生毒素也需要一定的条件。 24.真菌毒素中毒的特点?与食物有联系,从可疑食物中,可检出真菌或毒素,从患者排泄物中可检出毒素发病有季节性和地区性,但无传染性有时并发维生素缺乏,但用维生素治疗无效真菌毒素属小分子有机化合物, 不能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化学药物和抗生素的疗效很差或无效26.国家真菌毒素标准的组成与依据?组成:一是建立真菌毒素检测方法的国家标准,二是建立食品
24、和饲料中真菌毒素的允许量国家标准 依据:在制订标准的过程中除了依据毒理实验的结果,还必须进行相当规模的毒素污染调查,以确保所订指标切合实际,与国家农业生产,食品、饲料供应的承受能力相符27.长期以来人们对食品中的病毒了解甚少的主要原因?病毒不能像细菌和霉菌那样以食品为培养基进行繁殖,且个体非常小,没有细胞特征,需要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看见,因而忽赂了病毒对食品质量的影响病毒在食品中的数量少,检验方法复杂,不易检出,必须通过提取和浓缩的过程,但其回收率低大约为50是病毒生长繁殖要求条件很高,尤其是有些食品中的病毒还不能用当前已有的方法培养出来28.病毒污染食品的来源与途径?污染来源:病人和病原携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09 食品安全 卫生学 复习 提纲 12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