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车站涌水病害及处理方案(共7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地铁车站涌水病害及处理方案(共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铁车站涌水病害及处理方案(共7页).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地铁车站涌水病害及处理方案一、工程概况及事情经过该地铁车站位于市中心,车站标准段宽度21m,基坑开挖深度为24.5米,基坑采用围护桩加钢支撑支护体系。围护桩直径为1米,桩长31.6米,嵌固深度为7米。采用四层钢支撑进行支护。受地理环境影响,本车站采用坑内降水,在桩间设置双重管旋喷桩作为止水帷幕,旋喷桩径为800,与两围护桩咬合,并嵌固于坑底隔水层内。为满足主体结构施工条件,坑内水位须降至结构底板下1米。涌水现象发生在车站南端头两根围护桩中间位置,其涌水标高在地面以下22.5米,距基坑底2米处出水量较大。涌水量约8.5m³/h。根据地勘报告显示该层为渗透性较强
2、的中粗砂薄层,并根据现场取芯情况,砂层厚度约为500650mm。坑内监测井水位在地面下22米,坑外水位监测井为14米,内外水头差较大。二、原因分析及治理措施(一)涌水原因分析根据设计要求,该车站采用钻孔灌注桩+旋喷桩形成止水帷幕隔绝外来水体,坑内采用深井降水方案进行降水。根据地勘报告以及现场开挖的实际情况南端地下21.2m位置存在一层中粗砂夹层,层厚约500650mm,厚度不等。在进行旋喷桩施工时,由于地下砂层流动水的作用离析旋喷桩体外侧浆液,影响桩径及土体加固密实度,造成在砂层位置的旋喷桩与钻孔灌注桩相割不佳、啮合不良,从而导致地下水从缝隙中渗流,导致基坑内涌水现象的发生。同时由于基坑内降水
3、井不间断的抽水,造成基坑内外水头差较大,形成水头压力。(二)处理方案(1)、基坑内涌水处水位为地面以下22.5米,从水位观测井测得基坑外侧水位在地面以下14米,基坑内外存在水头压力。需首先采取措施降低基坑内外的水头压力,在基坑外侧设置两口降水井,对称布置于出水点基坑两侧,深度为38米,井径1m。(2)、基坑内采用注浆的方法进行封堵,注浆范围为根据地勘报告显示出现砂层的位置进行全面处理。(3)、立即停止涌水处土方开挖,待注浆完毕达到注浆堵水效果后方可进行土方开挖。对其它部位进行地质超前探测,对砂层部位进行预注浆。1、降水井施工坑内水位在地面下22米,坑外水位在地面下14米,水头差较大。故采用降水
4、井来降低水位,以减小水头差,降低水头压力。降水井的施工工艺同普通井点降水施工,施工过程中严把施工质量关。降水井施工完成后及时投入使用,进行24小时不间断降水,同时应加强基坑周边地面及建筑物的监测频率,发现异常现象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2、注浆施工基坑内采用注浆进行堵水,利用注浆液将水堵在围护桩外侧,确保坑内桩间不漏水。因砂层其厚薄程度不一,注浆使用的注浆导管必须穿越砂层,在施工前须调查清楚砂层厚度,根据砂层厚度确定注浆导管长度及花管长度。(1)、地质探测首先进行地质探测,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及该车站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主要探测南端头地质。目前基坑现状地平标高为21.5米,为了准确的调查出砂层厚度及位
5、置,探孔须深至底板下1米。地质探测采用地质钻机进行探测,孔深为5米,探孔间距为3米。紧贴围护桩内侧布置。探测完毕之后,详细的描述出砂层的厚度及平面位置,并形成砂层曲线走向图,便于指导施工。(2)、注浆方法首先根据现场勘探的砂层厚度分布位置,以便针对砂层有效地进行注浆;同时平整场地,并使作业面位于同一标高,作业面选择应高于现场地层水头水位不少于0.50m,保证注浆孔施工良好交叉形成完整的帷幕。注浆施工工艺流程为:定孔位钻机就位钻孔至设计深度提升钻具移位插花管、高压注浆,重复上述流程。重点控制孔位、成孔深度、提升速度等施工工序。各工序由专人负责,技术负责人全面负责现场施工、施工管理。1钻机就位现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铁 车站 病害 处理 方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