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物理衔接(共41页).doc





《初高中物理衔接(共41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高中物理衔接(共41页).doc(4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四、初高中物理衔接绪言同学们,大家好!同学们进入高中学习了,欢迎大家学习高中物理,我们在初中已经学过一些物理知识,但都比较浅易,需要进一步学习物理知识。初中物理注重从自然与生活现象引入问题,通过探究寻找规律,然后介绍知识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注重将科学探究的各主要环节渗透于不同章节,让大家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不仅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还将体验探究的过程,学习探究的方法。注重学科间的渗透、人文精神与自然科学的融合,以便大家学习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客观了解科学的社会功能,树立正确的科学观。通过初中的学习,大家知道,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结构和运动基本规律的学科。物理学是自然科学的
2、重要组成部分,物理学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在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都起着重要的作用。研究化学、生物学、天文学、地质学、气象学等都需要物理学,并形成了一些交叉学科,如化学物理和物理化学、生物物理、地球物理等等。当前科学中最活跃、最引人注意的课题,如生命科学、宇宙起源、材料科学等等,都与物理学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密切相关。物理学是现代技术的重要基础,许多高新技术如空间技术、现代通信技术、激光技术、现代医疗技术等的发展都与物理学密不可分。物理学对推动社会发展有重要作用,物理学作为科学技术的基础,对人类社会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历史上许多与物理学直接有关的重要技术发明,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同学们应该怎
3、样学好高中物理呢?要重视观察和实验 物理知识来源于实践,特别是来源于观察和实验,要认真观察物理现象,分析物理现象产生的条件和原因。要认真做好学生实验,学会使用仪器和处理数据,了解用实验研究问题的基本方法。要通过观察和实验,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要重在理解 学好物理,应该对所学知识有确切的理解,弄清其中的道理。物理知识是在分析物理现象的基础上经过抽象、概括得来的,或者是经过推理得来的。获得知识,要有一个科学思维的过程。不重视这个过程,头脑里剩下一些干巴巴的公式和条文,就不能真正理解知识,思维也得不到训练。要重在理解,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科学思维能力。要学会运用知识 学到知识,要善于
4、运用到实际中去。运用的范围很广,包括解释现象、讨论问题、设计实验、吸取新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等等。不注意知识的运用,你得来的知识还是死的不丰满的,而且不能在运用中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要在不断的运用中,扩展和加深自己的知识,学会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做好练习 做练习是学习物理知识的一个环节,是运用知识的一个方面,每做一题,务求真正弄懂,务求有所收获。我国物理学家严济慈先生说:做习题可以加深理解,融会贯通,锻炼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道习“题做不出来,说明你还没有真懂;即使所有的习题都做出来了,也不一定说明你全懂了,因为你做习题有时只是在凑公式而已。如果知道自己懂在什么
5、地方,不懂又在什么地方,还能设法去弄懂它,到了这种地步,习题就可以少做了。”专题一:力的概念1、力的初步概念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注意: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一个物体既是受力物,同时又是施力物;两物体不接触也能产生力,而相互接触的两物体也可能不产生力。)作用效果:一是使物体运动状态改变(即是速度大小的改变、速度方向的改变或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改变)。二是使物体的形状变化。F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它们都能够影响力的作用效果。两个力相同,指的是两个力三要素完全相同。力的示意图:在受力物体上沿力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物体在这个方向上所受的力。力
6、的图示:用一根有方向的线段来表示力的三要素的图。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主单位是牛顿,简称牛,国际符号为N。人们托起两个鸡蛋的力大约就是1N。力的测量:测量工具是测力计,弹簧测力计是一种常用的测力计。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方法:了解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量程),不要测量超过它量程的力;明确分度值: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每一大格表示多少牛,每一小格表示多少牛;校零:测力前要使指针对准零刻度线,如果有偏差,要调节到两者能够对齐为止;测力时,要使测力计内的弹簧轴线方向跟所测力的方向一致,弹簧不要靠在刻度盘上;读数时,视线应与刻度盘面垂直。2、常见的几种力重力:概念: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
7、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在即将学习的高一物理会告诉我们:不能说重力就是地球的吸引力,只能说重力近似等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大小:实验表明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即G=mg,g=9.8N/kg,粗略计算时g可取10 N/kg。(在高中物理教材中g称为重力加速度,单位是m/s2,1 N/kg =1 m/s2)把物体用弹簧测力计竖直悬挂起来,当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等于物体所受的重力。G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竖直”是相对物体所处在的水平面而言的。由于地球是圆的,在不同地方物体的重力方向不互相平行。在同一地方物体的重力方向可视为互相平行。G作用点: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做
8、重心。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其位置跟质量分布和形状有关,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在几何中心上。弹力概念:物体由于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通常所说的拉力、压力、支持力和张力等,其实质就是弹力。弹力的大小: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大小跟弹簧伸长的长度(或压缩的长度)成正比,即F=kx。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大,弹簧测力计就时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拉力、压力、支持力的方向:绳子对所拉物体的拉力方向总是沿着绳而指向绳收缩的方向;压力的方向垂直于支持面而指向被压的物体;支持力的方向垂直于支持面而指向被支持的物体。F 电线对电灯的拉力F1 板对书的支持力F2 书对板的压力书
9、板滑动摩擦力概念: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滑动时所受到的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叫做滑动摩擦力。大小的测量: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着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等于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作用与方向:滑动摩擦力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跟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问:滑动摩擦力一定阻碍物体的运动,跟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吗?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表明,同种材料的物质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在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可见,滑动摩擦力由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两个因素共同决定,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与物体间的接触面的大小也无关。在理想情况下,如果接触面
10、光滑,表示不计摩擦,摩擦力为零。增大有益摩擦的办法:增大压力,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变滚动为滑动。减小有害摩擦的办法:减小压力,使接触面光滑些,变滑动为滚动,使摩擦面脱离接触(如加润滑油等);现代交通工具磁悬浮列车、实验用的汽垫导轨等都可以减小摩擦。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相对运动但没有发生(即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产生的摩擦力叫做静摩擦力。其方向跟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在初中阶段,常用平衡力的性质判断处于静止状态下的静摩擦力的大小。3、浮力定义:液体或气体对浸在其中的物体有向上的托力叫浮力。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浮力的施力物体是液体(或气体)。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
11、力大小等于被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表达式:F浮= G物=液gV排(此表达式也同样适用于气体的浮力)注意:浮力的大小只与液体(或气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或气体)的体积有关,与物体的密度、重力、体积无直接关系;特别注意:浸没在液体里的物体所受的浮力与深度无关。物体的浮沉条件:物体的浮沉决定于它竖直方向上受到的向上的浮力F浮和向下的重力G的大小关系。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若F浮G,物体就上浮; 液物,物体就上浮;F浮G,物体就下沉; 液物,物体就下沉;F浮G,物体就悬浮; 液物,物体就悬浮对于质量分布均匀的实心体4、作业“风吹草低”,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分别是( )。A风和草 B地球和草 C草和地球
12、 D草和风两只鸡蛋相碰往往只碰破其中的一只,下列关于两鸡蛋在发生碰撞的过程中力的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两只鸡蛋受力一样大 B破的那只受力大 C未破的那只受力大 D无法比较两只鸡蛋究竟哪只受力大一石块被用力抛出,它在空中飞行时(不计空气阻力)( )。A只受重力 B受到重力和抛力 C只受抛力 D无法确定在下列现象中,物体因为受力而改变运动状态的是( )。A用力揉面团,面团形状了生变化 B篮球撞击在篮板上被弹回C用力握小皮球,球变瘪了D一阵风把地面上的灰尘吹得漫天飞舞 下列说法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A体操运动员上单杠前,先在手上涂些镁粉 B运动员鞋底做出凹凸不平的花纹 C旱冰鞋装有圆轮
13、D攀绳比赛时,手要握紧绳子关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放置,不得倾斜B使用前必须检查零点是否准确C使用中弹簧指针、挂钩不得与外壳摩擦D使用时必须注意所测的力不能超过测量范围 在三米板跳水这一项目中,运动员对跳板施力的同时,也受到跳板对他的作用力,但这两个力的作用效果却不同,前者主要是改变了跳板的_,后者主要是改变了运动员的_。小王同学在使弹簧测力计前没有注意校零,指针指在0.2N处,他测量时指针的示数是3.6N,则拉力的大小是_N。在泥泞的道路上空手行走往往比背着重物行走滑的厉害些,这是由于背重物后人对地面的_增大,从而使_增大的缘故。作出图1中所示在光
14、滑斜面上物体所受力的示意图。一辆后轮驱动的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加速行驶,请在图2中画出前、后轮所受的摩擦力。图1图2v前轮后轮一辆载重汽车及所载的货物共重4.9104N。当行至某一桥头处,司机发现桥头上竖立着“最大限量6t”提示,问这辆汽车能否从该桥安全驶过?一铁块浸在水中时,排开10千克的水,则铁块受到的浮力是_牛,将此铁球浸没在密度为0.7103千克/米3的某液体中,铁块受到的浮力是_牛.把下列现象所用到的物理知识填写在空格处。向空中抛出的石块总要落回地面: _。用力拉弹簧时,拉得越长,越费力: _。在一般情况下g可看作定值,但经过科学家的精确测量,g值仍有差异,下表为各个不同城市的g值大小。
15、地点赤道广州上海北京纽约莫斯科北极g值(N/kg)9.7809.7889.7949.8019.8039.8169.832地球纬度0 g值的变化规律可能是_。 同一物体所受的重力的大小可能与_有关。煤油 水 水银 图3把三个体积相同的铁球,分别放在煤油、水和水银中,如图3所示,其中受浮力最大的是中_的铁球,受浮力最小的是 _中的铁球。把一个重49牛顿,体积是8立方分米的木块放入水中,当木块静止时,它排开水的体积是_立方分米,它受到的浮力是_牛顿。将一实心金属块用细绳拴住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在空气中的弹簧秤示数是1.96牛顿,再把金属块浸没在水中,这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0.98牛顿,求: 金属块在水
16、中受到的浮力是多大?这个金属球密度是多大? (g9.8牛/千克)使质量为540克的铝球能悬浮在水中,求:(1)铝球的体积应是多大?(2)球内中空部分的体积多大?(铝的密度是2.7103千克/米3)专题二:力和运动的关系1、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牛顿第一定律提示了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的运动规律,是在大量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推理、概括出来的规律,由它得出的一切推论经实验检验是正确的。注意:牛顿第一定律是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的规律,“一切”表明规律的普遍性;说明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惯性,可见
17、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物体在非平衡外力的作用下,其运动状态要发生变化,因此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2、惯性定义: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注意:惯性与惯性定律不同。惯性是物体固有的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惯性定律是物体在不受任何外力作用时的运动规律,是一个理想定律;惯性的大小只决定于物体本身的质量,与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状态都无关,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惯性不是一种力。3、力的合成合力与力的合成:如果一个力产生的效果跟几个力共同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那几个力就叫做这个力的分力。求几个力的合力叫做力的合成(力的合成是矢量和,合力的大小不一定等于这
18、两个分力的大小不一之和,合力F为:)。同一直线上的二力合成规律: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之和,方向跟这两个力的方向相同;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之差,方向跟较大的那个力相同。4、力的平衡平衡状态与平衡力:物体在受到两个力(或多个力)作用时,如果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则物体处于平衡状态,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两个力(或多个力)叫做平衡力。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二力平衡时合力为零。注意:二力平衡条件可简记为:“同体、共线、等值、反向”;判断一对平衡力的
19、重要条件之一是“同体”,实际判断时往往容易遗漏这个重要条件。5、力和运动的关系物体受力情况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关系物体所处的运动状态 不受外力作用或受平衡力作用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合力不为零相同做加速直线运动相反做减速直线运动不共线运动方向改变(快慢可能改变),做曲线运动6、范例评析例1 水平向前飞行的飞机在投掷救灾物资时,如果在投掷目标的正上方投下,能落到目标处吗?为什么?应该怎样投掷才行?评析:解答此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明确被研究对象以及它原来是运动还是静止;物体由于惯性要保持什么样的运动状态;结合题意得出问题结果。本题解答如下:不能落到目标处。因为物资和飞机一块向前运动,投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物理 衔接 41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