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心理学考试题目(共3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康复心理学考试题目(共3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康复心理学考试题目(共3页).doc(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康复心理学考试复习题1、家庭心理康复:是将家庭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心理治疗,治疗者通过与家庭全体成员有目的的接触与交谈,促使家庭发生变化,并通过家庭成员影响患者,使之症状减轻或消失。2、心理防御机制:是精神分析学派的一个基本概念,被认为是一种潜意识的心理保护机制。3、人格:原指希腊戏剧中演员戴的面具,面具随人物角色的不同而变换体现角色的特点和人物性格。后演变为心理学意义上的人格,即一个人整体的心理面貌,是具有一定倾向性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4、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是指突发性、威胁性或灾难性生活事件导致个体延迟出现和长期持续性的精神障碍,以反复重现创伤性体验
2、,持续性增高,持续性回避为特征的临床表现,多与应激事件及个体易感性有关。5、性格:是个体在生活实践过程中形成,对客观现实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适应的习惯了的行为方式。它是一个人的心理面貌本质属性的独特结合,是人与人彼此区别的主要方面。6、记忆:是过去经历的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记忆就是人脑对所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7、自我意识:是指人对自己的身心状态及自己同客观世界关系的意识。8、心理咨询:是指经过严格培训的心理咨询师运用心理学的理论与技术,通过专业咨访关系,帮助合适的来访者依靠个人自我探索来解决其心理问题,增进心身健康,提高适应能力,促进个人成长与发展以及潜能
3、的发挥。9、行为观察法:是指在完全自然或接近自然地条件下,对个体可观察的行为有目的,有计划的记录观察。其目的是描述患者临床行为表现、评估心理活动、监测行为变化、提供康复依据。 1、简述记忆的加工过程?答: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现(再认和回忆)(1)识记:识记是反复感知事物,在大脑中留下印象的过程,是记忆的初始环节。一、根据有无明确目的,可分为有意识记和无意识记。1、无意识记是没有明确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而形成的识记:2、有意识记是有明确目的,需要意志努力而形成的识记。二、根据是否理解识记的内容,可分为机械识记和意识识记。1、机械识记是依靠机械地重复进行的识记:2、意识识记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
4、识记。证明,有意识记的效果优于无意识记;意识识记的效果优于机械识记。(2)保持:是把知识经验储存在头脑中的过程。保持是识记和再现的中间环节,它在记忆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没有保持也就没有记忆。(3)再认和回忆:记忆好坏是通过再认和再现表现出来的。再认是指经历过的事物再度出现时能够确认。回忆是指经历过的事物不在面前时能在头脑中重现的过程。2、简要叙述认知心理学派的心理康复理论与方法? 答:理论:以信息加工观点研究认知过程是现代认知心理学的主流,将人看作是一个信息加工的系统,认为认知就是信息加工,包括感觉输入的变换、简约、加工、存储和使用的全过程。认知心理学家所关心的是作为人类行为基础的心理机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康复 心理学 考试 题目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