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中石兽》课内外阅读练习(共6页).doc
《《河中石兽》课内外阅读练习(共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中石兽》课内外阅读练习(共6页).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河中石兽阅读练习1 (一)阅读河中石兽,回答问题。(9分)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 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
2、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2分)山门圮于河 圮 ( ) 湮于沙上 湮 ( )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2分)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 于 ( ) 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之 ( )13用现代汉语翻译“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一句。(2分) 译: 14文章中写到了两次“笑”,你怎么理解其中的意味?(2分) 答: 15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用文中原句回答)(1分)答: (二)阅读文言文河中石兽,回答11-15题。(共11分)1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2分) (
3、1)阅十余岁 阅:_ (2)竟不可得 竟:_12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用“”划出一处)。(1分) 山门圮于河13翻译下列语句。(4分) (1)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译文: (2)众服为确论。译文: 14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及包含的道理。(2分)答: 15在寻找石兽的问题上,庙僧和讲学家犯了什么错误?为什么只有老河兵提出了正确的方法?(2分)答: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9-23题。(12分)19.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3分)(1) 山门圮于河( ) (2) 湮于沙上( )(3) 如是再啮( )20. 指出下面句子中“之”所指代的内容。(2分)(1
4、) 一老河兵闻之( )(2) 当求之于上流( )21. 用“/”给下列句子划分节奏。(只画一处)(1分)众服为确论。22. 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白话文。(3分)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译文: 23. 联系原文,用自己的话说说“但知其一,不知其二”中“其一” “其二”的具体内容。(3分)答: 24.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文章叙述以时间为序。先写寺僧寻找石兽未得,再写讲学家的议论令众人信服,最后写老河兵的分析及众人据其推断终得石兽。B.文章语言简洁。如写寺僧沿河打捞石兽,仅用“棹”“曳”“寻”等动词领起三个断句,简述打捞经过,以“无迹”交代结果。C.文章寓理于事。作者借人们寻找
5、石兽的经过及令人惊讶的结局,引出天下事不可“据理臆断”的深层思考。D. 文章人物各具特点。在打捞石兽一事上,寺僧不切实际,认识片面;讲学家不深思 熟虑而盲目行动;老河兵综合考虑,实事求是。河中石兽阅读练习2(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6-9 题。(17 分)【甲】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
6、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纪昀河中石兽)【乙】说苑:常枞有疾,老子往问焉。常枞张口示老子曰:“舌存乎?”曰:“存。岂非以其软邪?”“吾齿存乎?”曰:“亡矣。岂非以其刚邪?”常枞曰:“天下事皆尽矣。”盖刚者比暴柔者喻仁刚者易坏柔者独存。(吴亮忍经)注常枞:据传是老子的老师。6.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 分)阅十余岁 阅: 尔辈不能究物理 物
7、理:老子往问焉 问: 常枞张口示老子曰 示: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盖刚者比暴/柔者喻/仁刚者易/坏柔者独存B.盖刚者比暴柔者/喻仁刚者/易坏柔者/独存C.盖刚者比暴/柔者喻仁/刚者易坏/柔者独存D.盖刚者比暴柔者/喻仁/刚者易坏/柔者独存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 分)(1)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3 分)(2)亡矣。岂非以其刚邪?(3 分)9.甲文作者和乙文的常枞在揭示“天下事”相关道理时,采取的方式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4 分)(三)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回答10-13题。(14分)【甲】河中石兽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
8、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再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岂可据理臆断欤?【乙】杜处士好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中石兽 河中 内外 阅读 练习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