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大纲(共6页).doc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大纲(共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大纲(共6页).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课程名称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英文名称Theory of Automatic Control先修课程电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线性代数、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适用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总学时:96讲课学时:80 实验学时:16上机学时:0总学分:5制订单位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制订时间:2006.06一、课程性质和目的本课程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要求能够了解自动控制的基本概念,建立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利用数学模型对系统进行性能分析,并掌握系统的设计与校正方法。二、课程的基本要求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要求
2、学生了解自动控制的一般概念,掌握控制系统建摸方法、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法、频域分析法、根轨迹分析法,理解稳定性的有关概念,掌握稳定性判据,掌握线性系统的设计与校正方法,理解线性离散系统的分析及校正方法,了解非线性系统的分析方法。掌握线性系统的状态空间分析法。三、课程内容与要求第一章 自动控制的基本概念(2学时)1、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自动控制的基本原理、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与基本要求。2、课程内容(1)自动控制的基本原理与方式。(2)自动控制系统分类。(3)对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3、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识记:自动控制系统分类、基本要求。(2)领会:自动控制系统基本原理。第二章
3、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8学时)1、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学习,掌握控制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方法。2、课程内容(1)控制系统的时域数学模型微分方程。(2)控制系统的复数域数学模型传递函数。(3)控制系统的结构图与信号流图。3、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识记:微分方程,传递函数的基本概念,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2)领会:传递函数与系统性能的关系。(3)综合应用:根据控制系统的物理结构绘制结构图和信号流图并求系统的传递函数。第三章 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法(10学时)1、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学习,了解系统时间响应的性能指标,稳定性及误差有关概念,掌握一阶、二阶,高阶系统的分析方法。2、课程内容(1)系统时间响应
4、的性能指标。(2)一阶系统的时域分析。(3)二阶系统的时域分析。(4)高阶系统的时域分析。(5)线性系统的稳定性分析。(6)线性系统的稳态误差计算。3、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识记:系统时域性能指标、稳定性概念,误差定义。(2)领会:典型系统的时域分析,稳定性定义及判定方法,误差计算方法。(3)综合应用:用劳斯判据判稳,系统的时域性能分析。第四章 线性系统的根轨迹分析法(6学时)1、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学习,了解根轨迹的基本概念,掌握根轨迹绘制方法,会利用根轨迹分析系统性能。2、课程内容(1)根轨迹的基本概念。(2)常规根轨迹绘制的基本法则。(3)利用根轨迹分析系统性能。3、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
5、求(1)识记:根轨迹概念,根轨迹绘制的基本法则。(2)领会:根轨迹与系统性能的关系。(3)综合应用:根据开环传递函数绘制根轨迹并利用根轨迹分析系统性能。第五章 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法(12学时)1、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学习,了解频率特性的物理意义、典型环节的频率特性、闭环系统频率域性能指标,掌握系统开环幅相曲线、对数频率域特性曲线的绘制方法,掌握频率域稳定判据的内容及应用。2、课程内容(1)频率特性的概念。(2)典型环节与开环系统的频率特性。(3)系统开环幅相曲线的绘制。(4)开环对数频率特性曲线的绘制。(5)系统频率域稳定判据。(6)稳定裕度。(7)频率域性能指标。3、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自动控制原理 自动控制 原理 课程 教学大纲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