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替代战略与出口导向战略的比较(共5页).doc
《进口替代战略与出口导向战略的比较(共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进口替代战略与出口导向战略的比较(共5页).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进口替代战略与出口导向战略的比较摘要对外贸易在一国经济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发展中国家在经济起飞阶段应当选择一条什么样的贸易战略,引起了广大发展经济学家的广泛关注与研究。在这篇文章中我主要研究的是进口替代贸易与出口导向战略的历史背景,其概念,实施成功的条件及其利弊分析。关键字进口替代战略 出口导向战略 比较 发展中国家在经济起飞阶段由于工业基础薄弱,被迫采取以初级产品出口来换取工业制成品,但这种发展道路很难积累起足够的资本建立本国工业,改变贫穷落后状态,实现工业化。因此,为了尽快实现工业化,发展中国家应当实行一种适合自身特点的贸易战略。典型的是进口替代战略和出口
2、导向战略,这两种战略各有优缺点,发展中国家已经积累了不少经验和教训。一、 进口替代战略与出口导向战略实施的历史背景(一)进口替代战略实施的历史背景进口战略是20 世纪五六十年代依据两位来自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学家普雷维什和辛格提出的,之后亚非拉许多发展中国家都在不同程度上实行了进口替代战略。在国际市场上,发展中国家生产的农、矿初级产品价格不断下跌而发达国家生产的消费品价格不断上升,不平等贸易关系日益突出。为了克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不平等贸易,发展本国的民族工业,因而广大发展中国家努力发展一些原来依靠进口的货物的生产以供国内少数富裕阶层的消费从而实现进口替进口替代一般要经过两个阶段。第一个阶
3、段,先建立和发展一批最终消费品工业,如食品、服装、家电制造业以及相关的纺织、皮革、木材工业等,以求用国内的消费品替代进口品,当国内生产的消费品能够替代进口商品并满足国内市场需求时就进入第二阶段;在第二个阶段,进口替代由消费品转向国内短缺的资本品和中间产品的生产,如机器制造、石油加工、钢铁工业等资本密集型工业。经过这两个阶段的发展,进口替代工业日趋成熟,为全面的工业化奠定了基础。(二)出口导向战略实施的历史背景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历了十年的通货膨胀和经济停滞。而西德和日本经济的强劲增长,严重威胁着美国经济的霸主地位。为了摆脱这种困境,在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美国进行了经济体制的转轨
4、,即由政府主导型的经济体制,转向市场主导型的经济体制。在这一时期,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取代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主流地位,正是这一转轨在理论上的反映。不过,发动这场体制变更的美国总统里根,绝对不会想到美国的体制转轨,却为他所反对的社会主义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因为,正是美国的这一体制转轨,推动了全球的经济与金融的自由化,从而有利于西方的金融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也有利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企业在利润的驱动下,向国外进行大规模的产业转移。这就为中国引进外商直接投资、承接产业转移提供了难得机遇。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改革开放时期的中国放弃了被动型的进口替代的工业化发展道路,转而选择了出口导向的
5、工业化发展道路,从而保证了中国经济在改革开放时期的持续快速发展。二、 进口替代战略和出口导向战略的概念(一) 进口替代战略的概念进口替代战略是指一国采取各种措施,限制某些外国工业品进口,促进本国有关工业品的生产,逐渐在本国市场上以本国产品替代进口品,为本国工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实现工业化,是一种保护贸易政策。又称进口替代工业化政策,是内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的产物。一般做法是国家通过给予税收、投资和销售等方面的优惠待遇,鼓励外国私人资本在本国设立合资或合作方式的企业;或通过来料和来件等加工贸易方式,提高工业化的水平。为使本国替代产业得以发展,就要使用提高关税、实行数量限制、外汇管制等手段,限制外国工
6、业品进口,以使本国受进口竞争的工业在少竞争、无竞争的条件下发育成长。在国际市场上,少数工业化国家依靠自身的优势在国际分工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享受国际分工带来的绝大部分好处。而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只能依靠出口农产品和矿产品等低附加值产品进行交易,若按照比较优势原理进行贸易则无法摆脱贫困。因此,要打破局面,就必需实行工业化,先建立和发展一批最终消费品工业,然后进口替代由消费品转向国内短缺的资本品和中间产品的生产,最终独立自主地发展民族经济。(二) 出口导向战略的概念出口导向战略也称出口替代战略。是指国家采取种种措施促进面向出口的工业部门的发展,以非传统的出口产品如经加工的初级产品、半成品和制成品来代替
7、传统的初级产品的出口,扩大对外贸易,使出口产品多样化,以推动工业和整个经济的发展。 出口导向战略着眼于出口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通过对初级产品的深加工,然后组织产品出口,以代替原先的初级产品的出口。60 年代以来,发展制成品出口的工业化战略逐渐成为流行趋势,以国际市场为目标,充分利用本国的比较优势,优化资源配置,通过工业制成品的出口拉动产业发展,增加就业和收入,本质上是一种自由贸易主义政策。出口导向战略要经历:第一个阶段以轻工业产品出口替代初级产品出口,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第二个阶段以重化工业产品出口替代轻工业产品出口,建立技术密集和知识密集型产业。三、 进口替代战略和出口导向战略获得成功的原
8、因和条件(一) 进口替代战略成功实施的原因1、 逆差2、 外汇奇缺(为节约外汇)3、 贸易条件表化4、 民族复兴或振兴(二) 进口替代战略成功实施的条件1、2、3、4、(三)出口导向战略成功实施的原因1、2、3、(四)出口导向战略成功实施的条件1、是对出口企业给予优惠政策,如减免税收、低息贷款、增加补贴等。2、是对出口企业需从国外进口的资本品、中间产品和技术专利等实行减免税、放宽进口配额;3 是使本国货币贬值以降低本国出口商品以外币计算的价格,增加企业和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4、一个合理的汇率, 从而使本国产品在世界市场上具有竞争力四、 进口替代战略和出口导向战略实施的限制条件(一) 进口
9、1、关税保护,即对终消费品的进口征收高关税,对生产最终消费品所需的资本品和中间产品征收低关税或免征关税。2、进口配额即限制各类商品的进口数量,以减少非必需品的进口,并保证国家扶植的工业企业能够得到进口的资本品和中间产品,降低它们的生产成本。3、使本国货币升值,以降低进口商品的成本,减轻外汇不足的压力。其中关税和配额是进口替代战略中最重要的保护措施。实施进口替代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民族工业中消费品工业的发展,加强了发展中国家独立发展经济的能力,能够减少经济的对外依赖程度,一些专门技术人才和熟练劳动力也培养出来了,政府部门从中也获得了管理经济的经验和知识,因此许多拉美、南亚、中欧国家选择了进口替代战
10、略,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经济发展目标。但是这一战略对刺激民族工业的发展是有限的,因为它并不能完全消除对外的依赖性,它依然在很大程度上依赖进口,它只是改变了进口商品的结构,从成品进口改为进口国内不具备的原料、技术专利、机器设备、中间产品与资本等。(二)出口1、润和出口竞争力决定一切的情况下,导致了初次分配的不公平,从而抑制了大多数人的消费需求,使消费长期难以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如果13亿人口的消费欲望不能转化为有支付能力的购买力,必将造成经济增长更加依赖出口和投资的恶性循环。2、济增长依赖出口,意味着对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市场的依赖。这势必成为其遏制中国的和平发展和向中国转嫁经济危机的一个有效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进口 替代 战略 出口 导向 比较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