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下)试题及答案(共7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古代汉语(下)试题及答案(共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汉语(下)试题及答案(共7页).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古代汉语下复习思考题一、词语解释1句读:指阅读古文时音节停顿的地方。句读就是断句。古人读书,一句话完了,常常在字的旁边加一个点或圆圈,叫做“句”;一句话没完,但读时需要有一个停顿,就在字的下面加一个点,叫做“读”。两者合称句读。2倒置:又叫“颠倒”或“错综”,是一种修辞方式,指不按正常的句式,着意造成词序的颠倒。例如:“谢公最小偏怜女”(元稹遣悲怀)是“谢公偏怜最小女”的倒置。3并提:也称“合叙”。是把两件或两件以上本可以分别叙述的事情并列在一个句子里来表达,是一种修辞方式。例如:“夫种、蠡无一罪,身死亡。”(史记韩信卢绾列传)为“夫种无一罪,身死;蠡无一罪,身亡。”
2、的并提。互文: 指的是在上下相对应的两个词语或句子中,上文举出一个方面而省去下文所说的一个方面,上下文义互相呼应、补充,这样一种修辞方式。例如: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 “秦”与“汉”为互文,“秦时明月汉时关”意为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隘。: 5引用:行文中援引一些现成的语言材料和历史故事,来说明问题、发表见解、表达感情,这种修辞方式叫做引用。根据援引的内容,引用可分为引言、引文和引事三类。例如:因为亮曰:“今日上不至天,下不至地,言出自口,入于吾耳,可以言未?”亮答曰:“君不见申生在内则危,重耳在外则安乎?”琦意感悟,阴规出计。(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诸葛亮引用春秋时晋
3、国申生、重耳的历史故事来启发刘表的长子刘琦。6代称:代程又称“借代”,是不直接称某一事物的固定名称,而临时借用与该事物有某中内在联系的词语来代作称谓。例如:臣本布衣,躬耕南亩。(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用平民的服饰“布衣”指代平民。7委婉:委婉就是不直言其事,用婉转、含蓄的语言来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古人常用的委婉语主要有避忌讳、避粗俗、避冒犯和交际辞令等四种。例如:太子丹恐惧,乃请荆轲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欲长侍足下,岂可得乎?(史记刺客列传)燕太子丹在秦兵东进,形势危急时,用“欲长侍足下,岂可得乎”来催荆轲赶快启程去刺秦王。8上古音:指先秦两汉时期的语音,以诗经音系为代表。9中古音:指六朝到
4、唐宋时代的语音,一般以切韵音系为代表。10对仗:对仗,就是两句的字数、句法结构和词类相同,互相成对,象古代的仪仗队一样,两两相对。近体诗的律诗和长律讲究用对仗。例如: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刘禹锡西塞山怀古)11平仄:声调在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里都是客观存在的,它使汉语抑扬顿挫、铿锵和谐。诗人在长期朗读和演唱的实践中,发现有一类声调不升不降并且可以任意延长,古人称之为“平声”,有一类声调或升或降并且很短,古人称之为“仄声”。“仄”有人说即“侧”,是倾倒、不平的意思。仄声,指的是上、去、入三声。近体诗的平仄,是依中古音的平、上、去、入四个声调来分别的。12.小令:词前人按字数多少分成小令
5、、中调和长调三大类:五十八字以内为小令。二、填空题1古代有所谓三十六字母,大致反映了唐宋之间的汉语声母系统。2古代有所谓三十六字母,字母是声母的代表字。3明末古音学家陈第在毛诗古音考序言里指出:“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亦势所必至。“反对朱熹的叶音说。4王力先生考订诗经时代古韵为29部,楚辞时代为30部。5近体诗除了句数固定、押韵严格之外,还讲究平仄和要求对仗。6近体诗中八句的叫律诗,四句的叫绝句,超过八句的叫长律,又叫排律。7近体诗的句数是固定的,律诗都是八句,绝句都是四句。8律诗的四联各有自己的名称,第一联叫首联,第二联叫颔联,第三联叫颈联,第四联叫尾联。一般在中间两联用对
6、仗。9词最初称曲子词,又叫长短句,写词时所依据的乐谱叫词调,各种词调的名称叫词牌。10词调是指写词时所依据的乐谱,词牌是各种词调的名称。11词可根据分段的不同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12校勘古书有一些专门用语,古籍中因传抄、刻印误加的文字叫衍文(或衍字),古籍中因传抄、刻印而脱落的文字叫脱文(或脱字)。13唐代出现了一种不仅解释古书正文,而且还给前人的注解作注解的古书注解,一般称之为疏,也称为正义。14譬喻根据本体、喻体、比喻词这三个成分的隐现,可分为明喻、暗喻和借喻三类。15古人常用的委婉语主要有避忌讳、避粗俗、避冒犯和交际辞令等四种。三、单项选择题1“油”和“笛”这两个形声字的声符相同
7、而中古至今声母不同的原因是( )古无舌上音喻四归定古无轻唇音娘日归泥2“辅”和“捕”这两个形声字的声符相同而中古至今声母不同的原因是( )古无舌上音喻四归定古无轻唇音娘日归泥3“菲”和“辈”这两个形声字的声符相同而中古至今声母不同的原因是( )古无舌上音喻四归定古无轻唇音娘日归泥4“哗”和“烨”这两个形声字的声符相同而中古至今声母不同的原因是( )古无舌上音喻三归匣古无轻唇音娘日归泥5“怠”和“怡”这两个形声字的声符相同而中古至今声母不同的原因是( )古无舌上音喻四归定古无轻唇音娘日归泥6“仍”和“奶”这两个形声字的声符相同而中古至今声母不同的原因是( )古无舌上音喻四归定古无轻唇音娘日归泥7
8、“常”和“棠”这两个形声字的声符相同而中古至今声母不同的原因是( )古无舌上音喻四归定古无轻唇音娘日归泥8“稠”和“调”这两个形声字的声符相同而中古至今声母不同的原因是( )古无舌上音喻四归定古无轻唇音娘日归泥9汉书地理志下:“宣帝时,召信臣为南阳太守。”颜师古注:召读曰邵。“读曰”这个术语是用来( )给汉字注音以本字释假借字声训以具体释抽象10荀子天论:“老子有见于诎,无见于信。”杨倞注:“信读为伸。”“读为”这个术语是用来( )给汉字注音 以本字释假借字 声训 以具体释抽象11曹操步出夏门行龟虽寿诗属于( )古诗 古风 近体诗 入律古风12曹丕燕歌行诗属于( )古诗 古风 近体诗 入律古风
9、13焦仲卿妻诗属于( )古诗 古风 近体诗 入律古风14李白蜀道难诗属于( )古诗 古风 近体诗 入律古风15王维的鹿柴诗“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反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属于( )古诗 古风 近体诗 入律古风四、指出并说明下列各句中所用的修辞方式1应龙蓄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山海经大荒北经)并提。“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意为“蚩尤请风伯纵大风,请雨师纵大雨。”2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诸葛亮出师表互文。句中“受任”与“奉命”互文见义,全句意为“受任奉命于败军之际,受任奉命于危难之间。”3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元稹遣悲怀)倒置。“谢公最小偏怜女”是“谢公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古代汉语 试题 答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