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遗传与进化》必背知识点(人教版)(共13页).doc





《必修二《遗传与进化》必背知识点(人教版)(共13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二《遗传与进化》必背知识点(人教版)(共13页).doc(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第1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1.选择豌豆进行实验的诸多好处豌豆是 传粉, 受粉,自然状态下为 种。豌豆具有多对易于区分的。注意:去雄的对象是 ;时间必须在 且要彻底、全面。相对性状:指 生物 性状的 表现类型杂交操作过程: 2.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出现性状分离现象高茎豌豆矮茎豌豆的杂交实验 说明:图中 P 表示 。F 表示 ,F1指子一代;F2指子二代,以此类推。“”表示 。“U”表示 。若高茎()矮茎()为正交,则 () ()为反交,正、反交是相对而言的。自交:雌、雄亲本基因型相同的个体相交配的方式。 显性性状、隐性性状与性状分离定义
2、: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纯合亲本杂交,杂种子一代表现的性状即 性状,未表现的性状为 性状。如:如实例中高茎为 性状,而矮茎为 性状子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做 。如:3.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生物的性状是由 决定的。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是 存在的。例:DD、Dd、dd等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 ,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即每个配子中只含有 个遗传因子。受精时,雌雄配子 结合。4 .孟德尔用 法对分离现象的解释进行验证测交:指待测亲本与 进行的杂交。如F1高茎与矮茎豌豆的杂交(Dddd)。测交用途:推断显性个体的 组成(是杂合子还是纯合子)。5. 分离定律前提:在生物的体细胞中
3、,控制 的遗传因子 存在,不相 ;实质:在形成 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 ,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 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6. 假说演绎法(四个环节):问题假说演绎验证结论注意:孟德尔进行的演绎推理过程是 。第2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1.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注意:9黄圆:3黄皱:3绿圆:1绿皱 =(3黄:1绿)(3圆:1皱)。由遗传图解可见,黄色/绿色的遗传与圆粒/皱粒的遗传是互不干扰的独立事件,生物学中把这种现象叫做 现象。 F2的四种表现类型中与亲本表现相同的类型占 ,重组类型占 。2. 孟德尔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假说)F1产生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 ,不同对的遗传因
4、子可以 。受精作用中,F1产生的雌、雄配子随机结合。注意:F1产生的雌、雄配子各有 种,共 种结合方式,形成了 种不同的基因型。3.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方法:结果:不论正交还是反交,子代均出现 种表现类型,且性状分离比接近 。4.自由组合定律的内容前提:控制 的遗传因子的 和 是互不干扰的;实质:在形成 时,决定 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 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5.孟德尔成功的启示选择具有多种优点的 作为实验材料;采用数学中 法对实验结果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分析问题从简单到复杂(先独立分析 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再分析 对相对性状)应用 的研究方法,使整个过程逻辑严密,科学严谨。第2节 基
5、因在染色体上1.萨顿采用 方法,提出假说: 。萨顿认为:基因和染色体在行为上存在明显的 关系,理由如下: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 和 。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也有相对稳定的 。基因在体细胞中 存在,染色体(同源染色体)也是 存在的;在配子中成对的基因只含 个,同样,成对的染色体(同源染色体)也只含 条。成对的基因在体细胞中一个来自 ,一个来自 ;同源染色体也是如此。非等位基因在配子形成时 ,非同源染色体在 期也是 的。注意:萨顿只是提出假说,并没有直接证明基因就在染色体上。2.摩尔根采用 法,找到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白眼果蝇的杂交试验(熟悉右图)假设:控制红眼/白眼的等位基因 W
6、/w 位于 染色体上, 染色体上没有相应基因。摩尔根和他的学生们通过 技术,让基因结合上 的分子,来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从而说明基因在染色体上呈 。3.从减数分裂的角度理解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实质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 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 ,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 的过程中, 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 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 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 自由组合。第3节 伴性遗传1.伴性遗传:位于 上的基因控制的 的遗传总是和 相关联的现象。
7、性染色体:在性别决定中起关键作用的染色体,但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不全是决定性别的基因。如果蝇的眼色基因、人类的色觉基因等。人、哺乳动物、果蝇等由 X、Y 染色体决定;鸟类、蝶类等由 Z、W染色体决定。分别写出它们的雌雄个体内性染色体组成: 判断“性状与性别相关联”的主要依据: 。例如:摩尔根的果蝇实验中,F2 雌、雄果蝇中红眼/白眼比例不同,就说明红眼/白眼性状与性别相关联,属于 ,由于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所以称果蝇的眼色遗传是伴 染色体遗传。2.人类红绿色盲症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1)设控制人类红绿色盲的基因为b,位于X染色体的 区段上,Y 染色体上没有对应的基因(见右图)。(2)在自
8、然人群中,正常色觉与红绿色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女性男性基因型表现型正常(携带者)正常患病(3)遗传时遵循孟德尔的 规律。(4)总结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的特点: “母传儿,父传女”的现象,称为 现象。 “亲代与F2中有男性表现为色盲,而F1中无色盲”的现象,称为 现象。在自然群体中男子发病率 女子发病率。3.抗维生素D佝偻病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1)假设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由X染色体上的基因D控制,Y 染色体上没有对应基因。则D或d基因位于前面“X Y染色体图”中 染色体 区段。(2)在自然人群中,患抗维生素 D 佝偻病与正常人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女性男性基因型表现型患病正常患病正常(3)总结伴X染色体显性
9、遗传病的特点:4外耳道多毛症伴Y染色体遗传(1)控制性状的基因位于前面“XY染色体图”中 染色体 区段。(2)特点:限雄遗传,雄性患病后代雄性都患。第3章 基因的本质第1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1.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肺炎双球菌有两种代表类型:S型菌外包一层荚膜(主要成分为 ),有 性,形成的菌落表面 ;R型菌无荚膜,无致病性,形成的菌落表面 。格里菲斯的小鼠体内转化实验 实验步骤(见课本):请描述第四组实验及其结果:实验结论: 思考:格里菲斯的实验是否证明了DNA是转化因子,是遗传物质? 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 实验步骤(见课本):实验结果中哪一组既有R型菌落,又有S型菌落?实验结果证明:
10、。注意:设置最后一组实验的作用是 。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T2噬菌体:由 (位于内部)和 (位于外壳)构成。蛋白质中含特有的 元素,而DNA 含特有的 元素。由于无 结构,不能独立进行代谢活动,所以不能用培养基直接培养。培养T2噬菌体必须先用 培养 ,通过接种侵染才行。实验方法: 。实验过程: 培养带标记的大肠杆菌: 培养带标记的T2噬菌体: 将标记的35S或32P的T2噬菌体侵染 的大肠杆菌,经过 的保温培养,就进行搅拌、离心,检测 培养沉淀物中的大肠杆菌,获得子代噬菌体,检测 注意:搅拌的目的使吸附的 和 分离。离心的目的使 和 分层, 位于上清液中, 位于沉淀物中。实验结果35S 标记
11、组:上清液放射性较 ,沉淀放射性较 ;子代噬菌体 (是/否)检测到放射性。32P 标记组:上清液放射性较 ,沉淀放射性较 ;子代噬菌体 (是/否)检测到放射性。分析:组结果说明噬菌体的 没有进入到大肠杆菌细胞内,没有遗传到子代。 组结果说明噬菌体的 进入到大肠杆菌细胞内,并遗传给了子代噬菌体。实验结论:亲子代间具有连续性的物质是 ,即 是遗传物质。注意:35S 标记组的沉淀物中有较低的放射性,可能的原因有 。35P 标记组的上清液中有较低的放射性,可能的原因有 。3.烟草花叶病毒成分的感染实验烟草花叶病毒的 感染烟草叶片无病斑出现烟草花叶病毒的 感染烟草叶片出现病斑结论:该实验说明烟草花叶病毒
12、的遗传物质是 ,不是 。4. 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绝大多数生物(细胞生物和DNA 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少数生物(RNA 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所以说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思考: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分别 (能/不能)证明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第2节 DNA分子的结构1.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者 2.DNA 分子的结构主要特点:通常DNA由两条 形成 结构,两条链顺序和方向是 。 构成双螺旋结构的基本骨架,排列在外侧。双螺旋的两条链之间通过 原则形成碱基对,碱基对之间靠 维系。其中 AT 配对形成2个氢键,GC 配对形成3个氢键DNA 分子结构的特性 性:取决于碱基
13、对之间的氢键数目,GC数量越多稳定性越稳定。 性:每一给定的 DNA 分子中,含有特定的碱基(碱基对)的排列顺序。 性:DNA 中碱基(碱基对)排列顺序千变万化,构成 DNA 分子的多样性。根据DNA 分子的平面结构模式图,请在右图上标出以下结构组成:游离的磷酸基团; 脱氧核糖;氢键; 鸟嘌呤脱氧核苷酸;DNA的基本骨架;一条脱氧核苷酸链;3,5磷酸二酯键;一条链上的相邻碱基A和C之间的连接部分。第3节 DNA的复制1.真核细胞内发生时期:在 期。2.DNA 分子复制过程包括三个阶段:解旋:利用 ,在 酶作用下,使螺旋的双链间 解开。合成子链:以解开的 条母链为模板,在 酶作用下,利用 4 种
14、游离的 ,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与模板链互补的新子链。重新螺旋: 链与配对的 链重新形成双螺旋结构,形成 2 个新的 DNA 分子3.真核细胞内发生场所: 、 、 。4.需要4个条件:能量( ); 原料(4 种 );酶( 酶); 模板( 链)。5.特点: (以提高复制的效率)和 (每个子代DNA保留了一条亲代DNA中的母链)6.意义:DNA分子通过复制,将 传递给子代,保持了遗传信息的 。7.对半保留复制有关计算的分析抓住变化过程中的不变量及规律变化假定初始DNA(即亲代DNA)只有一个,在双链DNA分子复制过程中,复制N次后,总的子代DNA分子数为 。注意:无论复制多少次,初始DNA 分
15、子中的两条链都将保留在 个子代DNA分子中。如果复制过程中严格按照模板中碱基序列,遵循 原则,那么子代的每个DNA与亲代DNA的 (即遗传信息)完全相同。第4节 基因是由遗传效应的DNA片段1.基因是有 的 DNA 片段基因与DNA 的关系:基因是 的片段,一个DNA 分子上有 基因。注意:DNA上不全是基因片段组成(如图),所以不能说DNA是基因的集合,基因与DNA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基因的功能: (携带)遗传信息; 遗传信息(从亲代DNA到子代DNA); 遗传信息(控制或影响生物体的性状表现)。第4章 基因的表达第1节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1. RNA 通常为单链且较短,适合充当 DNA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遗传与进化 必修 遗传 进化 知识点 人教版 13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