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安全期末复习资料(共9页).doc
《化工安全期末复习资料(共9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工安全期末复习资料(共9页).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作业一根据美国保险协会对化学工业中事故原因的归纳,化学工业中的危险因素可分为哪九类?答:1工厂选址2工厂布局 3. 结构 4对加工物质的危险性认识不足。 5. 化工工艺 6物料输送 7误操作 8. 设备缺陷 9防灾计划不充分 作业二1. 名词解释闪点:瞬间燃烧(持续时间少于5秒),引起闪燃时液体的最低温度叫闪点燃点:有足够助燃物,持续燃烧,引起着火的最低温度叫着火点或燃点自燃点:受热升温而不需明火就能自行燃烧,自燃的最低温 度称为自燃点。火焰传播速率:火焰传播速率即表示气体燃烧速度。燃烧温度:可燃物质燃烧所产生的热量在火焰燃烧区域释放出来,火焰温度即是燃烧温度 。 燃
2、烧热:单位质量的物质在25的氧气中燃烧释放出的热量,燃烧产物包括水,都假定为气态,称为标准燃烧热。爆炸上(下)限:当空气中含有最少量的可燃物质所形成的混合物浓度,遇起爆火源可爆炸时,这个最低浓度,叫做爆炸下限;当空气中含有最大量的可燃物质形成的混合物浓度,遇起爆火源可爆炸时,这个最高浓度叫做爆炸上限。2. 问答题(1) 燃烧的本质是什么?燃烧的三要素和四要素是什么?答:本质:燃烧是一种自由基的连锁反应,并由此提出了燃烧四面体学说。燃烧三要素:燃料 氧 火源燃烧四面体学说指出,燃烧除了具备上述三要素外,还必须使连锁反应不受抑制,即自由基反应能继续下去,这是燃烧的第四个要素,并由此奠定了某些灭火技
3、术的理论基础。(2) 固、液、气体的燃烧过程分别是怎样的?燃烧过程中燃烧温度是如何变化的?为什么燃烧初期和末期温度变化平缓而中间温度陡增?答:物质燃烧过程的温度变化如图示。T初:可燃物质开始加热的温度。初始阶段,加热的大部分热量用于可燃物质的熔化或分解,温度上升比较缓慢。到达T氧,可燃物质开始氧化。由于温度较低,氧化速度不快,氧化产生的热量尚不足以抵消向外界的散热。此时若停止加热,尚不会引起燃烧。如继续加热,温度上升很快,到达T自,即使停止加热,温度仍自行升高,到达T自 就着火燃烧起来。这里,T自是理论上的自燃点,T自 是开始出现火焰的温度,为实际测得的自燃点。T燃为物质的燃烧温度。T自到T自
4、 何的时间间隔称为燃烧诱导期,在安全上有一定实际意义。 (3) 什么是化学爆炸?可分为哪三类?答: 化学爆炸是由于化学变化造成的,其特征是爆炸前后物质的化学组成及化学性质都发生了变化。化学爆炸按爆炸时所发生的化学反应的不同可分为三类。A简单分解爆炸B 复杂分解爆炸C爆炸性混合物爆炸(4) 谈谈你开始接触化工安全课程,并学习了燃烧与爆炸之后的感受。作业三1. 化工生产中,火源的形式包括哪些,至少列举7种。答:引起火灾爆炸事故的能源主要有明火、高温表面、摩擦和撞击、绝热压缩、化学反应热、电气火花、静电火花、雷击和光热射线等。2. 通过控制可燃可爆物质的量或浓度,达到防火防爆目的的四点措施为?答:(
5、1)取代或控制用量(釜底抽薪)(2)加强密封(防止泄露)(3)注意通风排气(将可燃气体送出该区域,降低浓度)(4)惰性化(使可燃气体中氧气浓度低于最小氧气浓度)3. 在对化学反应温度的控制上,要注意哪三点?答:(1)移出反应热(2)传热介质选择(3)热不稳定物质的处理4. 常用的灭火剂和灭火物质有哪五种?并且分别谈谈这五种灭火剂和灭火物质灭火的原理。答:现代使用的灭火剂,除水以外已发展了许多类型,其中有泡沫掖、二氧化碳、干粉、卤代烷等化学灭火剂。 (1) 水和水蒸气(2)泡沫灭火剂:它一般由气泡剂、泡沫稳定剂、降黏剂、抗冻剂、防腐剂及大量水组成。其灭火主要原理是产生大量泡沫,黏附在燃烧物表面,
6、使其与空气隔绝。按生成泡沫机理可分为化学泡沫灭火剂和空气泡沫灭火剂两类。(3)惰性气体灭火剂(4)化学液体灭火剂(5)干粉灭火剂作业四1.名词解释职业病:职业病(Occupation Diseases)是指劳动者在生产劳动及其他职业活动中,因接触职业危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LD50: 半数致死量或浓度(LD50或LC50):染毒动物半数死亡的剂量或浓度TLV-TWA:时间加权平均浓度阀限值 TLV-STEL:短期接触限值 TLV-C:极限阀限值 MAC:最高允许浓度3. 毒物进入人体的三种途径是什么?答:(1)经呼吸道侵入(2)经皮肤侵入(3)经消化道侵入4. 对于常见的毒物如:砷,铅,汞及其
7、化合物,硫化氢,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氰化氢,氨气,苯和甲苯,四氯化碳,二硫化碳,分别谈谈它们对人体的危害。答:(1)砷无毒,但其化合物一般皆有毒性。常见的为三氧化二砷,俗称砒霜。 三氧化二砷和一些砷的化合物,如亚砷酸钙、砷酸钙、砷酸铅、砷酸钠及巴黎绿等广泛应用于农业杀虫。由于这些砷化物的毒性大,人们接触的机会多,容易引起中毒。红色的雄黄和黄色的雌黄用做颜料,医药上用的有机砷制剂等也有一定毒性。 人与砷接触,使接触部位产生急性炎症、出血,甚至组织坏死。砷进入人体后,一方面麻痹血管运动中枢,一方面直接作用于毛细血管,使腹腔脏器的毛细血管发生麻痹和扩张,高度充血,使血压迅速下降。 砷被吸收后,主要贮
8、藏在肝、肾、肺、皮肤、毛发、指甲、子宫、胎盘、骨骼等处。 (2)铅侵入人体后,部分经肾和胃肠道排泄,而另一部分则以碱或磷酸铅的形式存在骨骼中。由于铅在人体里有蓄积作用,故慢性中毒较为多见。慢性铅中毒的早期症状是贫血,红血球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神经衰弱症候群,齿龈缘上有蓝灰色铅线,便秘,食欲不佳,乏力等。重者有腹部绞痛(又称铅疝、铅绞痛)、多发性神经炎、铅性脑病。(3)汞的无机化合物通过微生物的作用能够转变成甲基汞和二甲基汞。甲基汞通过水生生物的富集能够进入食物链。在食物中的鱼类、贝类成为人体中汞的重要来源。金属汞几乎不溶于水,即使大量服用,一般也不吸收而从粪便排出,危害较小。但吸收汞蒸气时,则
9、可经肺部吸收极易中毒。易溶解的汞盐对所有的细胞都是有毒的。(4)硫化氢为无色、易燃、有强臭鸡蛋气味的气体,硫化氢进入体内后主要引起细胞内窒息,导致以中枢神经为主的多脏器损伤,同时对眼和上呼吸道黏膜有刺激作用。二氧化硫又名亚硫酐,为无色有强烈辛辣刺激味的不燃性气体,属中等毒类,对眼和呼吸道有强烈刺激作用,吸入高浓度二氧化硫可引起咽喉水肿、肺水肿、声带水肿及(或)痉挛导致窒息。(5)一氧化碳为无色无臭的气体。一氧化碳中毒后的症状主要是恶心、疲乏、心跳加快、血压上升、呼吸加快,随着中毒加深,肌力衰弱,运动失调,终于进入瘫痪与昏迷,血压下降,肌肉反射消失,大小便失禁,最后心搏渐趋微弱以至停止。一氧化碳
10、中毒严重者数分钟至1小时内死亡。中毒最显著的特征是面部、双颊呈樱桃红色,尸体皮肤,常有樱红色的斑点。(6)氨气为无色气体,有刺激性恶臭味。短期内吸入大量氨气后可出现流泪、咽痛、声音 嘶哑、咳嗽、痰可带血丝、胸闷、呼吸困难,可伴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乏力等,可出现紫绀、眼结膜及咽部充血及水肿、呼吸加快等。严重者可发生肺水肿、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喉水肿痉挛或支气管黏膜坏死脱落致窒息,还可并发气胸、纵膈气肿。吸入极高浓度的氨气可迅速致人死亡。 皮肤接触液氨可致灼伤。 (7)苯主要以蒸气形态经呼吸道进入人体,液态苯也可经皮肤吸收一小部分。苯被吸入后,大部分以原形态从呼吸道排出。一部分蓄积在骨骼、脑
11、、肝脏、脂肪组织内。如反复多次在体内蓄积(即蓄积大于排出时)则可能出现中毒作用。 (8)甲苯为无色易挥发的液体,气味似苯。可经呼吸道和消化道吸收,经皮肤吸收不易达到急性中毒剂量。 吸入较高浓度蒸气后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四肢无力、意识模糊、步态蹒跚的症状,重症者有躁动、抽搐或昏迷,并伴有眼和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可出现眼结膜和咽部充血。直接吸入液体后可出现肺炎、肺水肿、肺出血及麻醉症状。 (9)二硫化碳是无色、油状、透明的液体,有坏萝卜样气味,起急性中毒时,轻者类似酒醉,出现头痛、眩晕、恶心、步态蹒跚及精神症状;重者先强烈兴奋,继而出现健忘、意识丧失,瞳孔反应消失,甚至死亡。慢性中毒,主要导致
12、神经系统各部分的严重器质性疾患,如记忆力衰退、迟钝、失眠、乏力;有的产生多发性神经炎及发生视觉、听觉、触觉障碍(如觉得有人摸自己),并使某些肌肉群衰弱;有的还引起脑血管栓塞,以动脉粥样硬化为特征。此外,液态二硫化碳对皮肤有刺激作用,接触后有烧灼、麻木感觉,甚至发生水疤。 5. 谈谈为改善车间环境,防止职业毒害,应该从哪六个技术措施方面加以考虑 。答:(1)工艺选用(2)加强密闭与隔绝(3)通风(4)提高自动化与程序控制水平(5)消除“二次尘毒源”及除尘(6)设置必要的事故应急处理设施6. 现场中毒急救的四个要领是什么?答:(1)安全进入毒物污染区域(2)迅速抢救生命(3)彻底清除毒物污染,防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化工 安全 期末 复习资料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