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共5页).doc
《美术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共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术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共5页).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浅议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新课程标准指出: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强调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对学生道德、行为、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及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强调德育在各学科教育环节的渗透,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注重实践环节,增强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德育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作为实施美育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它无形的体现在每一门学科的知识当中。在美术教育中,它主要是通过完美的艺术形象的感染来树立学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乐观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品德意志,教育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与此同时,德育的培养,又使学生形成高尚的情
2、操和良好的品格,最终使学生更加热爱艺术,热爱生活。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某种角度上讲,美术教育和德育应是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那么如何在美术教育中渗透德育呢?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一、培养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在学习中国画这些课时,我告诉同学们,中国画是中国传统的绘画,只有中国才有的,这个画种用笔、墨、纸、砚及绘画技巧方面都很特殊,使世界各国的爱好者争相学习。我还通过欣赏徐悲鸿、张大千、齐白石等世界知名大画家的作品,让学生了解其价值,激发学生热爱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作为一名中国人确实应该感到自豪,但在骄傲的同时更应很好地继承并发扬光大。因此,我们应很好地学习中国画,牢固的掌握它。这样同学们
3、的学习积极性特别高涨,也都为自己是个中国人感到骄傲和自豪。二、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欣赏,是美术教学中德育渗透的一个重要途径。在教材中主要集中在欣赏课中。但是,其他的课中也含有一定比例的欣赏成分。小学美术课中,欣赏教学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欣赏优秀的美术作品,激发儿童的艺术情趣,使儿童初步了解美术的视觉语言和表现方法,初步掌握一定的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审美能力,培养高尚的审美情操,扩大艺术视野。美术欣赏课是小学美术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引导小学生进行美的欣赏和创造,提高审美能力,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有效途径。美术欣赏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情与趣,因此,在美术欣赏课中,教师不但要讲授美术的基本知
4、识和技能,更要注重对学生进行美术感受能力和鉴赏能力的培养,尽量抒其“情”增其“趣”,培养审美意识,发展创造力进而增进热爱生活的情感。例如我心中的未来这一课中,让四年级的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设想自己心中的美好未来,再通过老师放一些高科技在生活中运用的资料录像,进一步拓展他们的想象。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从小立志一定要好好学习各门功课,将来去回报祖国,建设自己美丽家园。三、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变废为宝这一课,让学生们充分意识到平时我们以为没用的废旧物品,其实还可以再次利用,制作成各种各样的精美别致的手工作品。在课堂上渗透环保理念,告诉大家,乱扔垃圾的后果,塑料袋的危害,水资源的污染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美术 教学 中的 德育 渗透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