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腰梯形的判定教案第二课时(共3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等腰梯形的判定教案第二课时(共3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等腰梯形的判定教案第二课时(共3页).doc(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第2课时 等腰梯形的判定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能说出和证明等腰梯形的判定定理2能运用等腰梯形的判定定理进行有关的判定、论证和计算3会画出符合条件的等腰梯形过程与方法目标1经历探究梯形的判定条件的过程,在简单的操作活动中发展学生的说理意识2初步学会通过添加辅助线,把梯形问题转化成平行四边形、矩形、三角形来解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探究活动,发展学生的说理意识,培养主动探究的习惯2在解决梯形问题的过程中渗透转化思想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难点 解决梯形问题的基本方法 三教学过程1想一想:我们研究了梯形,并且研究了特殊的梯形等腰梯形的概念及其性质,请同学们说出(1)什么样的
2、梯形是等腰梯形?(2)等腰梯形有什么性质?2说一说:你能说出等腰梯形性质的逆命题吗?3议一议:“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这个命题成立吗能否加以证明 通过想一想,试一试,议一议,做一做的小组活动,初步懂得添加辅助线的一般方法,学会将梯形问题转化为平行四边形、矩形、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来处理。证法一:如下图延长BA、CD相交于点E B=C,(三角形中等角对等边) BE=CE 四边形ABCD是梯形, ADBC EAD=B,EDA=C EAD=EDA(三角形中等角对等边) AE=DE BE-AE=CE-DE 即AB=CD, 梯形ABCD是等腰梯形证法二:如下图将CD平移到AE位置,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等腰 梯形 判定 教案 第二 课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