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苦与最乐教学设计(共2页).doc





《最苦与最乐教学设计(共2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苦与最乐教学设计(共2页).doc(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二次备课记录 二次备课记录平凉十中 七 年级 语文 教学设计 第15课最苦与最乐第一课时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授课班级: 审核: 教学目标:1.解作者生平,初步积累议论文相关知识,掌握文中“悲天悯人、任重道远”等词语意思。 2.初读文章,理清课文论证思路,学习作者为人处世的态度。 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小时候,大人们告诉我:黄连最苦。现在,我告诉你们:出去旅游最乐。同学们,你们也来说说,什么最苦,什么最乐。(学生畅所欲言)刚才,我们谈了对“最苦”和“最乐”的看法,那么,还有一个人没有发言,它就是饮冰室主人梁启超,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文章最苦与最乐,听听他认为
2、什么是“最苦”,什么是“最乐”。二、 明确目标三、预习检测1.作者简介梁启超(18731929年)字卓如,号任公,一字任甫,别号饮冰室主人,近代改良主义思想家、教育家。广东新会人。1889年中举人。 1898年参与戊戌变法。晚年任清华学校研究院导师。著有饮冰室合集。2.生字注音恩惠(hu) 如释重负(sh) 契约(q) 揽(ln)悲天悯人(mn) 卸却(xi) 监督(d) 凡属(fn)3.文体知识(1)论点(证明什么):作者对议论问题所持的见解或主张。往往是一个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句式,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是明确的判断,不运用修辞和疑问句。(2)论据:作者用以证明观点的根据;分为事实论据和道
3、理论据。(3)论证方法:是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和论据之间逻辑关系的纽带。 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四、自主学习 1.用最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并填空。_是人生最大的痛苦;_是人生最大的快乐;人生当_ ,而不能 _。2.用最精练的语言概括中心论点。(明确:负责任最苦,尽责任最乐)3.文章可以分为几部分?请分别概括其主要内容。明确:全文共5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2)论述“负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第二部分:(3)论述“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第三部分:(4、5)论述“人生当勇于负责任,而不能逃避责任”。 五、合作探究文章的题目叫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学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