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10篇(共7页).doc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10篇(共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10篇(共7页).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1.认识平面图形教学反思认识平面图形这个教学内容是在一年级上册认识立体图形之后进行学习的,它通过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关系引入教学。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学生直接接触的大多是立体图形,随时随地都能看到物体的面。这样就可以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丰富的学习活动帮助其直观认识常见的平面图形。这节课我的安排是这样的:1、让学生准备好学具并看书预习。我先让学生在家找好长方体、正方体等物体,并看书预习,进行摸一摸、画一画平面图形,把自己的发现与父母分享,然后把准备好的学具带到学校。2、课堂上我先让学生复习立体图形,通过立体图形引入到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平面图形。在学习新课的过程中,我
2、又先让学生观察立体图形,并摸一摸、画一画这些立体图形的的面,让学生经历从物体上“分离”出面,研究面的形状,形成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表象,体会到“面”在“体”上。大部分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勇于探索,感受到了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整节课学生都在想学乐学的氛围中轻松地学习,动手操作、小组合作学习、观察能力等都得到了锻炼,但学生在说的时候没有能够很清楚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说的能力不强。在设计自己喜欢的图案时仅仅局限于简单的房子图,思维还是没有得到拓展开放。所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还需要引导加强。2.十几减九教学反思 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
3、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所以在探索15-9=几时,我充分地让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让他们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体验到算法多样化和优化算法的过程。课本上在教学十几减9这一内容时,教材上出现了三种算法:一是用数数的方法,一个一个地减;二是用破十的方法,先从10里减去9,再与剩下的合并;三是用“想加算减”的方法,想9加几等于15, 15减9就等于几。虽然在这一环节的教学时为学生之间的数学交流提供较大的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充分发表自己的不同想法,学生也都能说出了这三种计算方法。为了更好的让学生理解“破十法”的算理,我还给学生留出了动手摆小棒的时间,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去感知,去理解。
4、但是在最后就明确了两种计算方法:“破十”的方法和用“想加算减”的方法。这样让学生亲历新知的形成过程,对新知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这样组织教学,不仅能更好地落实这节课的教学目标,而且能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老师只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的教学理念,同时培养了学生的交流能力和合作意识。 3.十几减8、7、6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前面学习十几减9的基础上继续探索十几减8、7、6的计算方法。通过一节课的教学,受旧知正迁移影响,学生对于“破十法”和“想加算减”这两种计算方法都掌握得不错,比上节课更能表达清楚。但在练习中却发现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很低,而且口算得相当慢,不如十几减9的计算掌握得好。就此,我根
5、据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找出了两个原因:一、 这节课的内容是教学十几减8、7、6,教学内容相对前面更复杂,不像前面学习十几减9那样内容专项单一,所以效果不怎么好;二、 有些学生对于10的组成及有关8、7、6的进位加法掌握得不太好,所以导致计算慢及正确率低。对此,接下来,我打算首先加强10的组成及8、7、6的进位加法的复习,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同时先进行十几减8、减7、减6的专项练习,让学生找规律,然后进行十几减9、8、7、6的计算混合练习,希望这样能使孩子们的计算能力和水平均有所提高。4.一年级下册解决问题(含有多余条件)教学反思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材第20页的例5题,这是一道利用20
6、以内的退位减法来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和以往解决问题不同的是这道例题中出现了“我们队踢进了4个球”的多余条件,这多余条件很容易干扰学生解题,是一个教学难点。 教学例5时,我按照以往教学“解决问题”的方法,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观察情境图,说说你知道什么数学信息,需要解决什么问题?学生都能积极发言,说出了有用的数学信息和问题,并且能很快汇报出问题答案。可就在这一过程中,好像没有几个同学意识到这一题中“我们队踢进了4个球”是多余条件,更没有谁主动提出疑问,出乎了我之前的课堂预设,所以我只好再次引导学生对题中三个条件再行分析,让学生初步学会判断哪些条件是有用的,哪些是多余的、无用的。在这样被动探索交流后
7、,大部分同学理解了,但感觉还有一部分同学似懂非懂。课堂上,巩固练习还不错,可课后练习情况就不太乐观,有很多同学没有分析题中的有用条件与多余条件,导致运用条件思路不清,解题错误。 深刻反思整个教学过程,觉得本课导入新课太快,没有突出本课解决问题的特殊性含有多余条件,所以学生对多余条件认识不深刻。如果开始能创设一个“选一选”的故事情境,比如:小熊妈妈为小熊准备了早餐,小熊起床看到桌上有一大盒酸奶,一支吸管和一把扇子,小熊想喝酸奶,它该如何选择,你能上来帮助它选一选吗? 这样的生活情境学生很熟悉,也一定会愿意积极参与,并能作出正确的选择,然后让学生说说“为什么不选择扇子”,孩子们一定能解释出小熊喝酸
8、奶不需要扇子的道理,桌上的扇子是多余的,这时教师再强调“多余”,这样学生就更容易理解什么是“多余”,为接下去的教学铺平了道路。 其次,让学生讨论的时间较少,学生没有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所以对这类问题理解不透彻,只能”现学现用”,不能“活学活用”,一旦离开教师的引导就不知所措。所以,要想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非常重要,只有学生好学,才能学得更好。 再次,学生还没有掌握取舍条件的方法,为了能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我打算在引导学生分析条件方面再下功夫,让找出解题所要的条件,要求学生将题目中的多余条件用虚线框圈起来,加强了孩子对多余条件的判断能力,培养了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总之,解决问题
9、是低年级学生学习的难点和重点,我们要将每节课设计的生动有趣,才能大大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让孩子们渐渐爱上数学课,爱上解决问题。跃课堂气氛。 5、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教学反思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这一环节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同时巩固100以内数的组成,为下一环节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减法的口算做好准备。因此在设计本环节的时候,我很注重趣味性,创设了小朋友们喜闻乐见的“交朋友”的游戏,在每一个小动物的背后藏着一个数的组成的知识。二情境导入,提出问题。首先我出示了课本中小明和妈妈买酸奶的情境图。在以往的教学中,我常常会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但是今天这节课我是自己给出
10、数学信息:营业员阿姨先给了妈妈30盒酸奶,又给了小明2盒酸奶,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我是这样想的,这是一节计算课,关键是让学生掌握算理和算法,因此在情境导入的时候要快,要准。当我突出了这两个数学信息后,学生很快地提出了我预设的数学问题:一共买了多少盒酸奶。这样很快就进入了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当我提问30+2等于多少时,学生的想法有很多 5.一个个数上去,学生很聪明,想出了很多的算法,我一一给与了肯定,但是我却没有适时地将算理揭示给孩子们听。其实当我学生提出3个十和2个一合起来是32时,我应该适时提反问,是这样吗?我们一起看大屏幕,然后结合小棒的动态图讲透算理。 三巩固练习。在设计这一环节中,我
11、主要想通过各种各样的练习题巩固算理和算法,熟练口算。在设计时,我主要设计了5种题型,如看图列式,摘苹果,小蜜蜂找朋友,计算和解决问题。在巩固练习这一环节也要体现人人参与这一教学理念。本来我的设计中没有大量的口算题,但是师父提出应该设计这样的练习让所有人能参与课堂教学 最后是课堂小结,巩固提升。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再这节课中的收获,使学生对本课的知识有进一步的认识。6.摆一摆,想一想教学反思 本节课围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这一理念,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发现一些规律。具体表现在: 1、情景式的复习,把主动权还给学生。 笔者在活动开始前,设计了“帮助蓝猫介绍计数器”的复习环节,提出了一个极具开放性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一年级 下册 数学 教学 反思 10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