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烛》课件21张--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红烛》课件21张--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红烛》课件21张--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pptx(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敢问医者何往敢问医者何往?战病疫,救苍生。若若一去不回一去不回?便一去不回!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李商隐知人闻一多(1899-1946),原名闻家骅, 字友三,湖北浠水人。现代爱国诗人、学者、战士。 自幼喜爱古典诗歌、绘画和戏曲。“五四”时期积极参加学生运动。1922年赴美留学,学习美术,同时研究文学和戏剧。1925年回国,后加入新月社,发表了许多有影响的新诗。先后在中山大学、武汉大学、青岛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大任教。1946年7月15日发表了著名的最后的一次演讲,当日下午,即遭国民党特务杀害。1922年闻一多赴美国留学,他不堪忍受受到的歧视,写
2、过许多爱国诗篇。1926年从美国归来,看到的却是北洋军阀统治下民不聊生、政治腐败、经济凋弊的黑暗现实,极为失望。正是这种为现实所冷却了的爱和期望,成为了闻一多的诗歌的深层根基。1923年出版1928年出版 有人说,红烛的情感始终是在“抑扬”错杂中起伏。诗歌的九个章节中,哪几个章节是“扬”,又有哪几个章节是“抑”?红烛内在情感章节内容(1)歌咏“烛之红”(2)困惑“烛之焚”(3-4)颂扬“烛之烧”(5-6)感伤“烛之泪”四“扬”三“抑”(7)劝勉“烛之流”(8)感叹“烛之心”(9)点明“烛之魂”诗歌以问答的形式展开抒情,一共有几处问?问了什么?第1节为第一问:红烛为什么这样红? 第2节为第二问:
3、红烛为什么要自焚?第6节为第三问:红烛为什么要流泪?问题1:红烛为什么这样红?红烛啊!这样红的烛!诗人啊!吐出你的心来比比,可是一般颜色?拥有赤诚的心,愿意为国家与时代讴歌与奉献的人。希望诗人能像红烛一样拥有一颗热烈而诚挚的心。“红”是赤诚的象征,它代表着蜡烛奉献与牺牲的本心。红烛啊!是谁制的蜡给你躯体?是谁点的火点着灵魂?为何更须烧蜡成灰,然后才放出光来?一误再误;矛盾!冲突!红烛啊!不误,不误!原是要“烧”出你的光来这正是自然的方法。蜡烛本就为燃烧而诞生,这是它的天赋使命。这两节展现了诗人的心路历程:对“烛之焚”的认识从 走向 。 问题2:红烛为什么要自焚?困惑理解红烛啊!既制了,便烧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高中语文精品资料 新高考语文精品专题 高考作文指导 统编版高中语文课件 高考语文解题指导 高中语文学案 高考语文拓展资料 高中语文模拟试卷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