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静悟材料之诗歌鉴赏(共6页).doc
《高三静悟材料之诗歌鉴赏(共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静悟材料之诗歌鉴赏(共6页).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青岛九中2018届高三静悟材料(六) 诗歌鉴赏一、 考点解说(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二、考情回顾常见题型设问方式举例意象意境型(2016全国卷) 诗的前四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6分)分析技巧型(2015年全国卷)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5分)(2016年全国卷)诗中运用任公子的典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5分)分析语言型(2015全国卷) 古人认为这首诗的颔联“乃晚唐巧句”,请指出这一联巧在哪里,并简要赏析。(5分)炼字型古人诗评常用“
2、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首诗中或一句诗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本诗第二句中的“诗眼”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鉴赏思想内容型(2015全国卷)这首诗的后两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分析形象型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诗人的形象。(最爱东山晴后雪)三、复习材料1. 复习诗歌鉴赏学案2. 复习各地一模、二模卷中的诗歌鉴赏题3.回顾自己以前的笔记,做好知识梳理。4.利用好3+2古代诗歌阅读专题。四诗歌鉴赏选择题答题技巧1.疏通诗意,把握理解诗歌中的“景”与“情”。2.逐项将选项与相关诗句对照,结合诗歌阅读的相关知识,聚焦比较,找出选项中的确切根据或确切错误点
3、。3.选项与选项进行比较,根据排除法确定最符合要求的答案。【典题回顾】详见3+2P64夜游宫 记梦寄师伯浑和感遇五诗歌简答题几种常见题型的答题技巧(一)意象意境型【模式分析】:这是一种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境、情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概括意境常用术语(可以参照3+2P66答题术语和答题步骤)1.雄浑壮丽、开阔苍凉、高远辽阔、雄伟壮阔、高旷壮阔、苍凉、雄浑、苍茫、辽阔、高远、深远2.幽清明净、和谐静谧、恬静自然、虚幻飘渺、安谧闲静、幽静深寂、恬静优美、宁谧、朦胧、空寂、寂静、3.凄清暗淡、萧条惨淡、孤独凄凉、孤
4、寂冷清、萧瑟凄凉、肃杀荒寒、荒凉、冷寂、肃穆 、沉郁忧愁4.淳朴自然、生机勃勃、明净绚丽、清新明快、恬淡闲适,清新明丽、清远含蓄5.繁华、热闹、高亢、雄奇瑰丽、富丽堂皇、慷慨激昂 、华美壮丽【答题步骤】:(1)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两个双音节词)。 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典题回顾】1.(2016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金陵望汉江 李白 汉江回万里, 派作九龙盘。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 六帝沦亡后,三吴不足观。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注派:河的支流。长江在湖北、江西一带,分为很多支流。六帝:代指六朝。三吴:古吴地后分为三,
5、即吴兴、吴郡、会稽。这两句的意思是,当今任公子已无须垂钓了,因为江海中已无巨鱼,比喻已无危害国家的巨寇。任公子是庄子中的传说人物,他用很大的钓钩和极多的食饵钓起一条巨大的鱼。(1)诗的前四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6分)【参考答案】第一问:长江延绵曲折长达万里,分作九条支流就如同九条巨龙盘踞。江水四溢,泛滥于中国,波涛汹涌迅疾奔流。这四句描写了江水万流横溃、水势浩瀚、气势宏大的景象。第二问:作者以此为下文颂扬盛唐天下一家、国运兴盛积蓄气势,有利于突出诗的主旨。(2)诗中运用任公子的典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5分)【参考答案】作者以水无巨鱼代指世无巨寇,含蓄地表达了对大唐一
6、统天下、开创盛世伟绩的歌颂;作者自比任公子,觉得在太平盛世没有机会施展才干,不免流露出一丝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失落。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游栖霞寺李建勋养花天气近平分,瘦马来敲白下门。晓色未开山意远,春容犹淡月华昏。琅琊冷落存遗迹,篱舍稀疏带旧村。 此地几经人聚散,只今王谢独名存。注平分:春分节气。白下:南京的别称。琅琊:六朝时南京设琅琊郡。(1)中间两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在诗中有什么作用?(4分)(2)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4分)【参考答案】(1)中间两联描绘了一幅冷落萧条的春景图。天还未亮,月色朦胧,春意未显,篱舍旧村稀疏。(2分)描绘了满目萧疏的景象
7、,营造了凄凉的氛围,为尾联抒发感慨作铺垫。(2分)(2) 人事几经变迁,昔日繁华不再,(2分)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沧桑、昔盛今衰的感慨。(2分)(二)分析技巧型【模式分析】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表现手法分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几种。(可以参照3+2P70考点三)抒情手法: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 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用典 写景手法:动静结合、虚实结合、视听结合、正侧结合、远近结合、 衬托(以动衬静,以乐衬哀)、烘托、对比、 绘声绘形绘色写人手法:语言、动作、心理、外貌(肖像)、神态、 细节, 侧面描写、衬托、对比 、抑扬结合、以小见
8、大 、虚实结合 描写角度:听觉、视觉、触觉、嗅觉 远观、近看、俯视、仰望,动态、静态修辞手法:比喻、比拟(拟人/拟物)、夸张、对比、 借代、反复、对偶、设问、反问 (八大修辞) 通感、双关、叠音【答题步骤】(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阐释这种手法在诗中是如何运用的(3)此手法有什么效果,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典题回顾】1. 阅读下列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2015全国卷1)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岑参 闻说轮台路,连年见雪飞。 春风不曾到, 汉使亦应稀。白草通疏勒, 青山过武威。 勤王敢道远, 私向梦中归。(1)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9、(5分)(2)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6 分)【参考答案】(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直接描写,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直接描写了“胡天八月即飞雪”的壮美;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则是间接描写,如“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描写了连年见雪飞的恶劣环境。(2)尾联表达了作者思乡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抒发有点染和升华的作用。报效祖国当然不能因为距离遥远、环境恶劣而有所报怨,但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感情却难以控制。2.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咏钱【唐】罗隐 志士不敢道,储之成祸胎。小人无事艺,假尔作梯媒。解释愁肠结,能分睡眼开。
10、朱门虎狼性,一半逐君回。咏钱【唐】徐寅 多蓄多藏岂足论, 有谁还议济王孙。 能于祸处翻为福,解向仇家买得恩。 几怪邓通难免饿,须知夷甫不曾言。 朝争暮竞归何处,尽入权门与幸门。【注】梯媒:媒介。邓通:蜀郡南安人,汉文帝男宠;凭借与汉文帝的亲密关系,依靠铸钱业,广开铜矿,富甲天下。景帝即位,邓通被革职,其家产被没收,饿死街头。夷甫:世说新语载王夷甫清高,“雅尚玄远,常嫉其妇贪浊,口未尝言钱字。”(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罗诗第一联,深刻分析了金钱的危险性的一面,颇具警示意味。B徐诗第二联,揭示了金钱在社会生活中翻云覆雨的巨大力量。C罗诗对小人的钻营表现出深深的蔑视,
11、徐诗对邓通的命运表现出深深的同情。D两首诗都较强烈地表达了愤世嫉俗之情,且对社会阴暗面的认识有相同之处。E两首诗都以讽刺诙谐之笔,辛辣批判了“小人”“权门”对金钱的疯狂追逐。【参考答案】CE【解析】 C项,“深深的同情”理解错误,应是批评与讽刺;E项,徐寅的诗歌不诙谐。(2)在表现手法上,这两首诗有何相同和不同之处?请简要分析。【参考答案】相同之处:题材上两诗都是咏物诗,两首诗都用托物言志,通过“钱”这一形象,揭露了小人和朱门富户虎狼般的贪婪本性;手法上两诗都用了对比,罗诗以志士和小人进行对比,徐诗以邓通和夷甫进行对比;主题上两诗都抒发了诗人心中的愤怒之情,用讽喻手法对这种社会现象充满了讽刺和
12、批判。不同之处:徐诗用了典故,罗诗没有用典故。(三)分析语言风格型【模式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 【答题步骤】:(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3)指出表达效果,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典题回顾】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暮热游荷池上(其三)杨万里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这首诗的语言特色是什么?请简要分析。【参考答案】这首诗的语言清新明快
13、。在一个酷暑的傍晚,诗人来到荷池上渴望得到凉爽,恰遇“细草摇头”,运用拟人手法,富有情趣。后两句写天气炎热得连荷花也躲在荷叶底不愿露面,化静为动,富有动态美。整首诗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基调活泼有趣,语言清新明快,写的是热,透露出的却是无限“清爽”之情。(四)炼字型【模式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答题步骤】:(1) 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4)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样的艺术效果。 (5)有比较词
14、要分析被比较词,【典题回顾】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刘长卿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1)诗人眼中常山道人隐居地周围环境的最大特色是什么?请简要说明。(2)请分别对第三联中“过”和“随”两个字作简要赏析。【参考答案】(1)幽静。沿途是莓苔,远望白云缭绕,近看芳草当门。白云、静渚、春草、闲门都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气氛。(4分) 答出幽静意思的,给2分;说明营造出静遗气氛的,给2分。(2)“过”是“过后”,新雨过后松色青翠。“过”字把雨后松树翠绿的颜色表现了出来。“随”是“顺着”“循着”,“随”
15、字形象的表现了山道峰回路转,人在随山转折、缘山寻找“水源,令人有曲径通幽的遐思。(4分)(五)鉴赏思想内容型【答题步骤】: 描写了什么形象 构成了什么意境 抒发了什么情感 表现了什么人格【典题回顾】水仙子夜雨 (元)徐再思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孤馆人留。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注叹新丰孤馆人留:新唐书马周传载,马周不拘行节,为人所鄙薄,恨不得志,“舍新丰逆旅,主人又不之顾,周命酒一斗八升,独酌而醉”。(1) 这首元曲善用数量词,请结合前三句赏析其运用的妙处。(4分)(2) 曲子以“都到心头”收束全篇,请概括结句包含的情感内容。(4分)【
16、参考答案】(1)“一声”“一点”借梧桐声声、雨打芭蕉,强调了滴滴细雨,敲击着无眠者的心(1分)渲染了静夜愁思(凄凉孤寂)的气氛或营造出萧瑟落寞的意境(1分)。“三更”借三更梦醒表明夜深(1分),突出愁思难寐,心潮难平或孤寂惆怅之情(1分)。这些数量词真切细腻,丰富了隽永的诗情或增强韵律之美。 评分标准:内容2分,效果2分,技巧1分;五个采分点,答出其中四条即可。(2)光阴易逝的感慨,羁旅漂泊的愁怀(秋夜独处,孤寂惆怅之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伤感(潦倒落寞,郁郁不得志的感伤),怀乡思亲的衷情。(4分) 评分标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编集拙诗,成十一五
17、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白居易 一篇长恨有风情, 十首秦吟近正声。 每被老元偷格律,苦教短李伏歌行。 世间富贵应无分, 身后文章合有名。 莫怪气粗言语大,新排十五卷诗成。【注】 元九、李二十:分指作者的朋友元稹、李绅,即诗中的“老元”“短李”。李绅身材矮小,时称“短李”。长恨:指作者的长诗长恨歌。秦吟:指作者的讽喻组诗秦中吟。正声:雅正的诗篇。伏:服气。(1)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长恨歌和秦中吟都是白居易的得意之作,能够作为其诗歌创作的代表。B.元稹常常私下对白居易的诗歌进行模仿,这从侧面说明了白诗较高的创作水准。C.白居易在诗中称呼李绅为“短李”,也隐含着不太
18、认可李绅诗歌创作的意思。D.作者坚信自己必将因文学成就而名扬后世,因此并不介意在当时是否得到认可。E.在诗的最后两句中,白居易称,自己新编出的诗集可以成为自我炫耀的资本。(2)请从“戏赠”入手,结合全诗,分析作者表达的情感态度。(6分)【参考答案】(1)CD(2) “戏赠”,即兼有与友人戏谑的意思。一二句首先举出自己全部诗作中最有名气、流传最广的代表作,表明自己的创作用心;三四句“老元”、“短李”、“偷”、“伏”都是朋友之间的戏辞,由此也可见元、李、白三诗人之间的亲密无间的关系;五六句说世上富贵人人所羡,但我却命中无份,看来只有身后的文名,聊可自慰了,这里虽有对自己诗才的自许,但也蕴含着不平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三静悟 材料 诗歌 鉴赏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