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节目制作技术标准(共17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电视节目制作技术标准(共1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视节目制作技术标准(共17页).doc(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附件1标准清晰度节目录制技术质量奖评定办法一、概述 本办法是为评定标准清晰度节目录制技术质量奖而制定的。奖项设置分新闻、专题、综合文体三类。二、对参评节目的要求1参评的节目须由申报单位人员录制,且首播时间在上一年7月1日至本年6月30日的期间之内。2参评的节目必须完整,节目时间长度为:新闻10分钟以上(一档完整的新闻节目);专题15分钟以上;综合文体60分钟以上,不超过120分钟。3 参评节目的载体为数字录像磁带,应严格按照有关录制和交换规范中规定的内容依次进行录制,具体规定见下表:磁 带 段 持续时间 (秒) 图 像声 音控制磁迹时间码声道1声道2引带保 护约10空
2、 白 带校 准 60 视频校准信号(见注)音频校准信号连续连续提 示30 黑 底无 声无 声正式节目节目实际运行时间节 目 带 尾30黑 底无 声无 声注:(1)保护引带不做严格要求,如果录制有控制磁迹和时间码,应与随后的控制磁迹和时间码保持连续。(2)视频校准信号为100/0/75/0/彩条。多讯道记录时,此信号应是经过信号处理和切换系统输出的标准彩条;用ENG方式记录时,彩条信号与随后的节目图像信号应取自同一编码器输出。使用多盘素材磁带进行编辑时,由录机记录在节目磁带引带上的彩条信号,可取自该制作系统的标准信号发生器。复制时,由录机记录在节目磁带引带上的彩条信号,必须是用放机从素材带引带上
3、原录彩条重放的信号。 (3)音频校准信号为基准电平+4dBu(20 dBFS)的1000Hz正弦波。立体声记录时,两个声道应使用相位相同的校准信号,其左声道宜采用约每间隔3秒间断约0.25秒作为识别。 4参评节目磁带的声音信号必须按照有关录制和交换规范中的规定,记录在相应的声道上。除新闻节目外声道2必须录有国际声。综合文体类的现场直播节目,允许声道2记录与声道1相同的混合声。国际声是在专用声道上记录的节目自然声(现场的背景声)、音乐声和效果声等。声道分配规定为:对于单声道节目,声道1记录节目混合声信号;声道2记录国际声信号;对于立体声节目,声道1记录左声道信号,声道2记录右声道信号。左声道的校
4、准信号,宜采用每间隔3秒间断0.25秒作为识别。三、 评定对标准清晰度节目技术质量的评定分图像质量和声音质量两项进行,分别占总分的70%和30%。(一)、图像质量的评定图像信号技术质量的评定以客观测试与主观评定方式进行,分别占总分的20%和80%。 1图像信号技术质量的客观测试和评分1.1测试项目和指标 a 引带彩条亮度信号峰值电平 标准值:0.7V0.02V b 引带彩条R-Y信号幅度 标准值:0.525Vp-p0.015V c 引带彩条B-Y信号幅度 标准值:0.525Vp-p0.015V d 节目复合信号峰值电平 不大于0.8V e 节目亮度信号峰值电平 不大于0.721V f 黑电平与
5、消隐电平差(底电平) 标准值:0+0.05Vg 节目基色信号峰值电平R、G、B不大于0.735Vh 时码 LTC、VITC均连续并在引带彩条信号开始点置零12测试方法 a) 测试前重放录像机生产厂家提供的标准校准带,根据彩条信号调整录像机视频重放增益控制钮,使波形示波器的显示数为标称值。 b) 在经过上述步骤调整后的录像机上重放节目磁带,使用波形示波器对重放视频信号进行测试。c) 重放节目磁带引带中的100/0/75/0标准彩条信号,对“1.1测试项目和指标”中有关项目进行测试。d) 在节目磁带上选取节目时间全长的1/6、2/6、3/6、4/6和5/6附近处进行重放,对“1.1测试项目和指标”
6、中有关项目进行测试。13测试结果的评分在1.1项中所列项目的测试结果全部指标合格为满分100分;其中每遇一项不合格即酌情扣分。2图像质量的主观评定主观评定分五项进行,满分为100分。a 杂波和干扰可见度满分为20分。可视其轻重程度分级打分。b画面清晰度 满分为20分。可视其优劣程度分级打分。c亮度层次 满分为20分。可视其优劣程度分级打分。 d彩色保真度 满分为20分。可视其优劣程度分级打分。e制作难度满分为20分。根据固定或移动拍摄、使用单台或多台摄像机、拍摄环境条件、节目所含的镜头数量、编辑难易程度等因素进行综合打分。(二)、声音质量的评定声音信号技术质量的评定以客观测试与主观评定方式进行
7、,分别占总分的20%和80%。 1.声音信号电平的客观测试和评分11测试项目和指标(1)单声道节目:a CH1(混合声)引带1000Hz正弦波校准信号电平标准值:-20dBFS0.5dBFS b CH2(国际声)引带1000Hz正弦波校准信号电平 标准值:-20dBFS0.5dBFSc CH1(混合声)节目声音峰值电平标准值:正常值为-9dBFS,最高不得超过-6dBFSd CH2(国际声)节目声音峰值电平标准值:正常值为-9dBFS,最高不得超过-6dBFS(2)立体声节目: e CH1(左声道)引带1000Hz正弦波校准信号电平 标准值: -20dBFS0.5dBFSf CH2(右声道)引
8、带1000Hz正弦波校准信号电平 标准值:-20dBFS0.5dBFSg CH1(左声道)节目声音峰值电平正常值为-9dBFS,最高不得超过-6dBFSh CH2(右声道)节目声音峰值电平正常值为-9dBFS,最高不得超过-6dBFS 12测试方法a) 测试前重放录像机生产厂家提供的标准校准带,根据1000Hz正弦波校准信号调整录像机声道1、2的音频重放电平控制钮,使输出标准电平为4 dBu时,音量单位表的显示数为0VU,数字峰值表的显示数为-20dBFS。b) 在经过上述步骤调整的录像机上重放电视节目磁带,使用数字峰值表对节目磁带引带中的1000Hz正弦波校准信号进行测试。c) 在节目磁带上
9、选取节目时长1/6、2/6、3/6、4/6和5/6附近点进行重放测试,分别对两个声道的声音电平进行测试。测试时用数字峰值表监测瞬间峰值电平。 13测试结果的评分在“11测试项目和指标”中所列项目的测试结果全部指标合格为满分100分;其中每遇一项不合格即酌情扣分。2声音质量的主观评定声音质量的主观评定分三项进行,满分为100分。 a 音质 满分为60分。可视其优劣程度打分。b 音量满分为20分。可视其优劣程度打分。 c 声画同步满分为20分。可视其优劣程度打分。d 明显缺陷扣分在主观评价过程中,如果发现其它严重缺陷者,酌情扣总分,扣分范围一般为110分。最佳声音制作技术质量奖评奖说明最佳声音制作
10、技术质量奖(最佳声音奖)从专题类获奖节目中遴选,经专家主观评定的声音制作佳品。最佳电视照明制作技术质量奖评奖说明最佳电视照明制作技术质量奖(最佳灯光奖)从综合文体类获奖节目中遴选,经专家主观评定的电视照明制作佳品。附件2高清晰度节目录制技术质量奖评定办法一、概述 本办法适用于对高清晰度电视节目制作进行质量评定。奖项设置分新闻、专题、综艺、体育、电视剧、声音等六类。二、对参评节目的要求1参评节目的载体为录像磁带2参评节目应符合我国现行高清广播标准3参评节目的声音制作应为立体声或环绕声4参评节目的磁带应按照下面的规定进行录制磁 带 段持续 时间(S)图像声 音控制磁迹时间码声道1声道2声道 3声道
11、 4引带部分保护10空白 或黑底无 声校准60视频校准信号2音频校准信号连续连续提示30黑 底无 声节目部分节目实际运行时间节目 图像立体声左声道立体声 右声道不做规定不做规定 带 尾30黑 底无 声注:(1)保护引带不做严格要求,如果录制有控制磁迹和时间码,应与随后的控制磁迹和时间码保持连续,并在引带彩条信号开始点置零。(2)视频校准信号为100/0/100/0/彩条。多讯道记录时,此信号应是经过信号处理和切换系统输出的标准彩条;用ENG方式记录时,彩条信号与随后的节目图像信号应取自同一编码器输出。使用多盘素材磁带进行编辑时,由录机记录在节目磁带引带上的彩条信号可取自该制作系统的标准信号发生
12、器。复制时,由录机记录在节目磁带引带上的彩条信号必须是用放机从素材带引带上原录彩条重放的信号。 (3)音频校准信号为基准电平+4dBu(20 dBFS)的1000Hz正弦波。立体声记录时,两个声道应使用相位相同的校准信号,其左声道宜采用约每间隔3秒间断约0.25秒作为识别。5.参评节目时间长度为:新闻10分钟以上(一档完整的新闻节目);专题15分钟以上;综艺、体育60分钟以上,不超过120分钟;电视剧一集。每个节目非高清素材不得超过节目总长的20%。6.声音奖的参评节目不分类别。三、评定鉴于我国目前尚无高清晰度节目磁带交换规范,故高清晰度节目的评定暂以主观评价的方式进行。对高清晰度节目(除声音
13、奖)质量的主观评定分图像质量、声音质量、视听综合感染力三项,以百分制计分。其中各项加权评分分别占总分的60%、30%、10%。对高清晰度节目声音奖质量的主观评定分声音质量、图像质量、视听综合感染力三项,以百分制计分。其中各项加权评分分别占总分的60%、20%、20%。 1.评定环境1.1图像质量主观评价观看条件 条件HDTV参数值1观看距离3倍图像高度2显示屏幕的峰值亮度150 250cd/m2 3束流截止时,屏幕亮度与峰值亮度之比=0.024暗室中,黑电平亮度与峰值亮度之比约0.015显示器背景亮度与峰值亮度之比约0.156室内环境光照明宜低7背景光和照明光光源的色温D658背景光部分对观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视节目 制作 技术标准 17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