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建筑的材料语言发展历程(共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建筑的材料语言发展历程(共5页).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中国古建筑的材料语言发展历程 摘要:没有材料也就没有建筑,材料与建筑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巢居的发展主要以木为建筑材料,逐渐由树上转移到地面,并逐渐发展成至今仍有再使用的杆栏式住宅。而穴居的发展在由地下逐渐转移到地面时,则需要用木柱作屋顶和支撑。所以穴居的发展则是由纯土材料变为土木混合材料,并开启了中国古建筑木构架,土维护的先潮。 关键词:木构架,砖,土坯,瓦 中国古典建筑在几千年的孕育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语言,并且这种语言形式成熟完整,内容多样。单体的建筑造型是中国古建语言的基本词汇,群体组合是中国古建语言的基本语法。而这些都与中国古典建筑的材料语言发展密切相关。 建筑
2、是人们用泥土,砖,瓦,石材,木材;(近代用钢筋砼,型材)等建筑材料构成的一种供人居住和使用的空间,如住宅,桥梁,体育馆,窑洞,水塔,寺庙等等。可见,没有材料也就没有建筑,材料与建筑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原始社会的建筑只有两个基本形态,巢居和穴居。巢居多出现在南方地区,人类用树枝,竹枝等在树上建出的简易栖身之处。穴居多出现在北方较干旱地区,在一些山体上开挖洞穴作为原始住房。从中可以看到中国传统建筑中的两个主要材料:木和土。巢居的发展主要以木为建筑材料,逐渐由树上转移到地面,并逐渐发展成至今仍有再使用的杆栏式住宅。而穴居的发展在由地下逐渐转移到地面时,则需要用木柱作屋顶和支撑。所以穴居的发展则是由纯
3、土材料变为土木混合材料,并开启了中国古建筑木构架,土维护的先潮。 一木构架语言 纵观整个中国建筑史,木构架永远是主流语言。由开始的巢居到战国西汉时期榫卯出现,西汉末年斗拱的出现使木构架建筑语言更为丰富,因而在奴隶社会末期出现大体量的高台建筑。高台建筑是用夯土与木结构结合形成的一种土木混合结构的建筑形式。利用中间的夯土而在其四周及上部构建出体积庞大的建筑群。但逐渐并非所有建筑都能够利用夯土,于是在秦代时期高台建筑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新的建筑形式宫室建筑。到了东汉时期,中国古建筑中主要的构件的两种语言形式抬梁式和穿斗式已形成。梁柱式的形成使得中国建筑的语言形式被大大地丰富。不经建筑物本身经久耐用,内部
4、的空间也被大大的扩充,造型也更加的讲究丰富。穿斗式与抬梁式相比,其柱子较细但较多,但却能用较细的柱子增加数量以获得较大的空间。同时,高层木结构建筑的大量出现为今后我国木结构体系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南北朝时期,佛教的兴盛掀起佛塔,石窟建造的高潮。但有很多的耗资耗时耗人力物力的木塔却因为雷劈火灾等被烧毁,使我们只能更多从一些仿木构造的石雕塔中了解当时的情况。 在隋朝统一全国之后,木构架殿堂建筑得到很大发展。如含元殿,麟德殿等规模很大,形式复杂。唐朝多保留了隋朝建筑恢弘大气的特征,并且还出现一些体量高大的楼阁木构架建筑,如,滕王阁,黄鹤楼等。在唐代,木构架的主要构件梁,柱和斗拱的细分构件等种类和形
5、式已大致稳定,并有特别规定的材分制度。在加工技术上,除了榫卯的发展外,还有柱身的加工装饰。所以,唐代的木构架语言已趋成熟。 由于宋代官方营造法式的出版,使木结构中模数出现,加快了建造速度,规范了建造的质量。并且宋代的开间普遍较大,并且各种雕花,彩绘使得建筑造型装饰更富有变化。在平面的柱网中,形式更为多样,一些内柱可以随意增减,位置也可以灵活移动,具有较大的创造和发挥空间。斗拱的装饰性逐渐加强,而相应的功能性逐渐减弱。并且木构架的坚固性有所增加,加工技术更为精细。值得一提的是当时被称为虹桥木拱桥,造型轻盈优美,坚固耐劳并可以实现较大跨度。辽代主要是单层单檐木结构语言,并多表现在佛教建筑上。多层木
6、塔结构如位于山西应县的佛宫寺释迦塔的木结构语言非常复杂却精妙绝伦,用材讲究合理且富有创新性。金代建筑柱网中使用减柱,移柱法,促成新构件的产生。并且斜拱非常盛行。元代建筑的柱网布局呈现多样性,既有传统的整齐对称,又有减柱移柱的灵活自由。出现了一种新的建筑结构方式内额式结构,如广胜寺大佛殿。 明清时期是中国传统建筑发展的最后一段,也是建筑发展的成熟期。大木构架建筑的设计更加规范化,程式化,斗拱几乎失去了构架承托功能,而成为单纯装饰件。大木料的大量使用致使原料越来越少而产生拼合构件技术,用一些小木料拼合成大的木料,并在表面进行油彩饰画的装饰。明清时期更突出的是穿斗式构架语言的发展进步和普遍运用。并且
7、为了加快速度,当时还多进行构件的预制加工。大多木结构语言独具风格和特色,尤其是屋顶的建造丰富了建筑的形式,展现了当时匠人的创造力和技术水平。 二土工技术语言 由原始穴居发展而来土工技术在中国古代建筑上同样占有重要地位。土是我国古代建筑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材料,分为土材料是否经过烧制。 1.未经烧制的土是生土。最初是在黄土塬上开挖窑洞;窑洞语言主要分为靠崖式窑洞,下沉式窑洞,独立式窑洞。靠崖式窑洞是一种较稳定理想的形式。下沉式窑洞位于地面以下,选址约束较小,并有院落。独立式窑洞是最高级的形式,可以脱离崖面而独立存在。之后用夯土的形式发展建造成古代帝王所喜爱的台,与木架构建筑一起形成奴隶社会末期的高台
8、建筑。在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为了增强自我的防护性,纷纷修筑城池,当时最方便的材料便是土。夯土城墙的大量砌筑,使夯土技术有了更为长足的发展。尤其是长城的建造代表了一定时期夯土技术的高超。土坯技术也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建筑材料之一,并且早在原始氏族公社时就已被运用。目前所知最早在河南龙山文化晚期遗址中。并在奴隶社会中渐趋广泛,西周时期已开始使用大块的土坯,战国时期开始在城门洞口和城墙局部使用,秦汉时期开始用土坯做墙体,唐朝逐渐被发展,到宋辽时期,土坯不但用于墙体,还用于建塔。元代及明清,土坯建筑则更为普遍。它能较好的防火,比木结构更耐久。后来也有一些用泥加草调拌后而修造的挑土墙,还有用版筑的形式而夯造的
9、版筑墙,以增加其坚固性。土坯强的产生是我国古代建筑技术的一大进步,也是建筑材料的一大革新。同时,预制形状的土坯为砖的出现打下基础。 2.砖瓦是最早的人工建筑材料,据研究表明,铺地砖和瓦在西周时即已产生。在遗址中还出土了36cm*14cm*6cm砖,以及质地坚硬表面有花纹的空心砖,说明春秋时期便开始出现砖。并且装修用的砖也出现了。汉代时期出现砖结构技术语言的高潮。秦汉时期,砖就已用于地面建筑,但更多的用于底下的陵墓建筑结构中。东汉时出现一些比例的定型砖,并且也出现加强砖整体性的一些砌法,同时专顶结构的类型也都几乎形成,为以后砖结构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北魏时期,兴建佛塔,便出现砖砌佛塔如位于河南登
10、封的嵩岳寺塔。砖结构语言发展的第二次高潮是在明代,这时,砖已普遍用于民居砌墙,制砖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又因为石灰灰浆的普遍使用,使砖结构的砌筑技术和砌筑跨度有了更大的提高,并为硬山建筑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当时的砖的技术也较为成熟,长城也都用砖包砌筑。随着砖的发展,出现全部用砖拱砌成的建筑物无梁殿,多用于防火建筑,如佛寺的藏经楼等。在以木构架为主的建筑中,砖墙只是起到一个围护和分割内外的作用,这类砖墙多依靠与木构架的连通稳定墙身。有的砖筑墙体则按墙体收身法来稳定墙体。 3在古代建筑中,屋顶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屋顶的最外层主要有瓦和草。原始和奴隶社会时期屋顶的铺设材料只有茅草。制瓦技术从陶器制作发展
11、而来。由西周早期只用于屋脊、天沟和屋檐到中晚期瓦的数量较多且质量有所提高,并且还出现半瓦当。春秋时期瓦普遍使用,在遗址中发现大量板瓦、筒瓦以及一部分半瓦当和全瓦当。战国时期,由于建筑技术的巨大发展,筒瓦和板瓦在宫殿建筑上广泛使用,并会在瓦上涂上朱色。这时的瓦尺寸较大,并且瓦钉和瓦身分离,增强了瓦的坚固性。随着时代的发展,瓦的形式和材质也渐渐多起来,到明清时期,瓦型也成熟定制,并且成为了建筑装饰艺术的重要体现。 4. 琉璃是中国古代较为尊贵的建筑材料。我国在汉代时期已普遍制造琉璃器物和琉璃件,六朝时期已将琉璃件应用在建筑上。至宋代时,琉璃的生产技术就非常成熟了。琉璃贴面也就是琉璃贴面砖用于墙体上
12、开始于隋唐,宋代渐渐普及。到了元明清时期,琉璃贴面砖的使用更为广泛,并且技艺娴熟,将实用性与技术性很好的结合在了一起。不过由于琉璃的品质非凡,做工复杂,所以古代统治者多着重强调它只能用于皇家建筑,而一般建筑上不会出现。 三石结构语言 我国早在原始社会就已经开始在建筑中使用石材料。石结构建筑就是由石材料构筑而成的建筑或建筑部分。因为其的耐久性也成为中国古典建筑中一个重要语汇。春秋战国时期因为工具的发展而促进了石材料的开采和应用。秦汉以后石材料则普遍用于建筑中。我国古代建筑中常见的石材料主要有:青白石、汉白玉石、花岗石、花斑石、青砂石等。汉白石更适合做雕刻材料;花岗石较适合作为台基或地面等的材料;
13、花斑石因其表面有华丽斑纹而一般作为重要宫殿建筑的铺地材料;而青砂石一般质地较软常用于小式建筑。但在具体的建筑中,多会根据不同材料的性质进行搭配使用。 在中国的传统建筑中,纯石材料并不多见,顶多是一些小石屋,石亭,单独存在的这样小型石建筑多是仿木结构。如汉代的石阙虽是石雕,但其形式却尽力去模仿木构造。石材料的建筑中,比较突出的还是桥和陵墓还有受佛教影响较大的石窟建筑。 石桥中以石拱桥最为突出,如隋朝的的安济桥,坚固美观而实用,是我国石材料桥梁中的典型范例。 早期的陵墓多使用木椁墓,后来逐渐被砖石墓取代。石室墓在东汉中期以后非常流行,其中又以平面长方形的单室最多,上下用石板铺盖,壁体也用石块叠砌。
14、汉代石阙最为兴盛,不但用于陵墓,且在当时一些祠庙,宫殿等处。南北朝时期的石构建筑较汉代有了新的发展主要表现在石柱上,还有经幢,雕刻细腻精美。 石窟寺是依山开凿的佛教寺庙,自佛教传入中国之初便陆续开始,它的开凿高峰期鼎盛期主要在南北朝和隋唐,唐代之后逐渐走向衰落。石窟中规模较大的佛像往往由皇室、贵族官僚出资修建,窟外往往建有木建筑加以保护。石窟中的壁画雕刻具有重要的艺术和历史研究价值。 石基座就是石材料砌筑而成的建筑基座,或者在砖和土台基表面贴砌石材料构件。多在殿堂类建筑中使用。清代,建筑基座的大小高低还代表着主人身份的高低。如皇家宫殿寺庙中多使用较高级的须弥座。 明清园林中的假山叠石也多用石材
15、料这种特殊的材质作为建筑景观的一部分。 中国建筑的材料语言在社会、科学经济等的不断发展中逐渐丰富和成熟。虽总体上以木结构为中心,但土结构的重要性同样不可忽视,并且还有一些石材的运用更丰富了中国古典建筑的语言,并在世界建筑史中始终保持自己的独特性。 参考文献:中国建筑史第六版 潘谷西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华夏意匠 李允鉌 天津大学出版社 中国古建筑语言 王其钧 机械工业出版社 古建筑的符号 张驭寰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中国现存最早的木构建筑不过是建于公元782年唐代的山西五台山南禅寺大殿(下图所示)及857年的佛光寺东大殿; 中国15世纪以前的建筑物已经是屈指可数了,而欧洲尤其是罗马人人都十分容易
16、四处可见。为何所谓”西方建筑“和”东方建筑“在用料上有分石材和木材的不同,大多数人都会认为起因是自然环境和地理因素。建筑学家刘志平就在他所著的中国建筑类型及结构一书中说过”我国最早发祥的地区中原等黄土地区,多石材而少佳石,所以石建筑甚少。“而一个英国著名学者认为中国并不是缺少建造的石头,只是石头用于建造陵墓结构、华表和纪念碑等,并用来修筑建筑的行人道,院子和小径。阿房宫赋中就有“蜀山兀,阿房出”,阿房宫在陕西咸阳,而木材大都由四川千里迢迢运去的,这说明古代重大建筑工程不一定坚持就地取材。并且中国多高山大川,石头是绝不缺少的,中国人既有石料来源,也有石造技术基础,但却并不用在为人所用的房屋上,而
17、仅用在死者的坟墓、陵寝,或军事设施及一些礼仪性、装饰性的构筑物上。之所以中国古代会大都选择木构建筑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以作参考:1.人的观念所决定明代有一名造园学家,姓计名成,字无否。他写了一篇关于造园的著作,叫做园冶。他的观点是人和物的寿命是不相称的,物可传至千年,人生却不过百岁。我们所创造的环境应该和预计自己可使用的年限相适应便足够了。何苦希翼子孙后代在自己创立的环境下生活呢,何况他们也不一定满意我们的安排(见园冶卷一第五节)。在城市的新陈代谢的过程中,这是一种很现实的态度。这也难怪中国会出现如此之多木构的“临时建筑”。2.中国古建筑发展缓慢有些人曾经对于中国古代建筑武断的说,长期以来,毫无
18、变化,千篇一律,毫无进步可言。中国建筑“统一和连续的发展”其实也是出于“毫无变化”的概念。对于中国的文化艺术,直至今日外国人也极多抱有此观点,例如在世界艺术宝库一书中,有关中国部分也有类似的话“中国艺术显示出一种风格的发展历史经过几个世纪仍然保持不断,一经确立,很少主题会无故消失,几个世纪以后还会重复一定的意匠和风格”。这就是为什么到清代中国还会出现大量木构建筑。中国古代显然未完全将建筑看作是一门艺术。3.当时社会经济环境因素决定即所谓“又好又快发展”。当时政策是在“满足最大限度的要求”和“尽量节省人力、物力”的矛盾下制定出来的,在当时每当有奢侈风气盛行时就会有”仁俭自知“的皇帝的反浪费政策所
19、禁止。这种矛盾就迫使在技术上来想办法加以解决。木结构形式的建筑在节约材料、劳动力和施工方面,比起石头建筑就优越多了。中国的建筑的思想就是在矛盾下产生和发展的,是在种种清规戒律下表现出其顽强和适应性和生命力的。中国之所以放弃发展永久性、纪念性的砖石结构建筑,专筑发展混合结构的木构建筑,相信就是解决此矛盾的办法。4.宗教信仰和神权观念问题中国历史不存在神权驾驭一切的时期。一本西方建筑史其实就是一本神庙和教堂建筑史。即涉及到一个民族对建筑的基本观念要求,一个以”人“为中心,一个以”神“为中心。也就是所谓”人本“、”神本“、”物本“的文化概念。”神“和”物“都是永恒的,”人“却是暂时的,在不同的价值观
20、念下自然会产生不同的选择态度和方法,在整个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国坚持木结构原则与此有很大关系。可从文化取向、建筑目的、建筑理念上来分析中国古代建筑何以形成木结构的主流 中国古代建筑的主流是木结构,而欧洲古建筑的主流是石结构,两者间的差别十分明显。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以笔者的管见,大约有如下几种可能。 其一是建筑目的方面。西方古代与中世纪的主流建筑,是为彼岸的神灵建造的。神灵或上帝是至上的存在,为神与上帝的建筑,要永恒、宏伟,具有威慑人的力量。西方人往往会花上上百年的时间,去建造一座大教堂,因为它是彼岸的,而不是现世的,建造者也就并不期待在很短的时间内建造成功。而中国古代的主流建筑是为现世的
21、人建造的,如帝王的宫殿、苑囿,政府衙署与各种不同等级的住宅,这是中国建筑的主流部分。古人所谓“宫室之制,本以便生人”(引自北史),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中国也有宗教建筑,如佛寺、道观、祠庙等。但中国人对待佛寺、道观的态度,同对待凡人的住宅一样,主要是为了给神佛的偶像遮风避雨,并不求建筑及雕塑的久远,所以,越是地位显、香火盛的寺庙,改建就越频繁,就如同要常常给凡世的人重新翻盖新屋一样。因而,追求永恒与久远的西方建筑,采用了石结构;而不求永恒与久远,着眼现世的中国建筑,采用了木结构。 其二是文化取向方面。西方人对石头有着特殊的爱好。古代希腊神话中,遭遇大洪水的人类,是通过石头再造出来的,石头是创造人类
22、的物质,因而,用石头建造最重要的建筑,也是合情合理的。中世纪的学徒之人,被看作是未经雕琢的石头,而学成有为之人,被看作是柱石之材,因此可以推测,在西方人的文化象征谱系中,石头处于较高的层位,如西方神庙与教堂中的圣坛,都是用石头雕琢的。中国的情况就不一样,古代中国人讲求阴阳五行。五行中的五种物质金、木、水、火、土,对应五个方位(西、东、北、南、中)。其中,土代表中央,代表负载万物、养育万物的大地,因此,土德就具有了很高的地位,象征中央的明清北京故宫三大殿,就是建立在一个“土”字形的三重汉白玉台基上,代表国家的社稷坛,也是用“五色土”来象征的。五行中的木,代表的是春天,是东方,是象征生命与生长的力
23、量。此外,五行中的金,象征西方,也象征武力与刑杀,所以,凡是与武有关的建筑,如故宫的武英殿、北京内城的宣武门,都在城市或宫殿中轴线的西侧。而五行中的水,象征北方,北京故宫中轴线北端的钦安殿,是供奉水神玄武大帝的,也具有厌火的象征,此外,建筑物内部用的藻井装饰,建筑屋脊上用的鸱吻装饰,都具有与水相关联的厌火性象征功能。显然,五行中所代表的中国人最崇尚的五种材料中,只有土与木是最适合建造为人居住的房屋的,因此,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材料,就是“土木”,人是居住在由“土”(台基)承载,由木(柱子、梁架)环绕的空间中的。总结一下,梁思成认为:1、中国人使用石头的技术不行,对石头这种材质的理解不够,并且没有
24、找到石头缝隙之间良好的粘合剂材料。2、观念不行,中国人修房子的时候就压根没想到要让这房子存在上千年,那当然是什么材料用起来方便就用什么材料。3、中国历代(注意:不光指现代,指整个中国历史)都不注重对古建筑的修缮保养,这建筑旧了嘛不如拆了重新盖一座(只有坟墓例外),既然是新盖,为了见效快,那只能是用木头。4、中国多数(注意是多数)历代君主都认为盖高楼造大房子是一件铺张浪费,奢侈的事情。想想也是,秦始皇修长城,修骊山皇陵,隋炀帝修洛阳,挖运河都是动用了全国的劳力,结果不但国家很快灭亡了,上千年以来都被人认为是暴君。5、方法传承不行。这点其实不光是建筑,其他很多方面都有类似的情况。中国历来工匠是工匠
25、,读书人是读书人,工匠是不读书写字的,读书人是不会去干工匠的活的,所以造房子的技术这种东西,都是工匠们师傅传徒弟,读书人不懂,所以也没有什么建造的技术传下来。中国近千年流传下来关于建筑技术的书,想来想去也只有一本北宋官方编撰的营造法式。所以建造技术这个东西没有传承,碰到了战争、天灾,工匠们流离失所,甚至大量死亡,技术没有流传下来,那等社会安稳下来了以后想要大量盖房子了怎么办?只有后人重新研究,所以历朝历代的建筑都有自己的风格,关于这个梁,这个斗拱,唐朝是这么个风格,到了宋代就是另外一个风格,这个也是古建筑断代一个重要的依据。在这么一个背景下,我要盖新房子,自然是要看看老房子怎么盖的,老房子全是用的木头啊,那我当然只能也用木头,用石头我怎么用啊?懂都不懂。所以中国几千年以来,木头使用的技术越来越精。虽然我们有“秦砖汉瓦”一说,但是事实上中国建筑大量的采用砖结构,是在明清以后的事了梁先生敢于挑战中国中心的传统史学观,非常了不起,大概是民国时期学术氛围开明,加上当时一般已逐渐接受中国落后于西方的观念,所以他如此敢说。专心-专注-专业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