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心里的成因及心理调适策略(共9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心里的成因及心理调适策略(共9页).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心理的成因及心理调适策略 王倩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湖南长沙) 摘要:“振兴民族的希望在于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于教师。”教师的职业是一种特殊的职业,是一种用生命感动生命,用心灵去洗涤心灵的职业,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而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师沿袭多年的传统教育思想,教学手段面临改进与革新,很多教师角色转换跟不上改革的步伐,因不适应而感到不自信,挫折感加剧。过于封闭的工作环境使教师很难与领导,同事经常沟通,不能得到他人的关爱和理解,孤独感增强,悲观情绪滋生。由此教师的“职业倦怠”心里悄然形成,而且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关注并解决教师的职业倦怠心里,对
2、教师发展,学校发展,教育发展极为重要,有必要对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源以及解决问题的对策做人真的探讨和务实研究。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倦怠心里;调适策略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teachers occupational tiredness the cause of heart and psychological adjustment strategyAbstract: the hope is that our national education, the revitalization of education the hope is that the teacher.
3、Teachers professional is a special kind of profession, is a kind of life touched by life, with the mind of the soul washing career, known as the engineer of the human soul. But along with the reform, the teacher of the traditional education ideas DuoNian followed, teaching method improvement and inn
4、ovation face, many teachers roles cant keep up with the pace of change, because not suitable to dont feel confident, frustration intensified. Too close working environment is hard to make the teacher and the leadership, the colleague often communication, cant get the care of the others and understan
5、ding, strengthen the loneliness, pessimism breed. This teacher burnout heart quietly form, and to a certain extent, attention and solve their weary heart, for teachers development, the schools development, education development is very important, it is necessary to produce this kind of phenomenon of
6、 root of solutions of the problems being discussed and practical research really.Keywords: teachers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Burnout heart; Adjustment strategy一 教师倦怠心理的界定(一)职业倦怠职业倦怠是指由工作压力引起的以身心疲惫为主要标志的综合反应,它的主要特点是对服务对象的冷漠和不负责任、情绪和身体的衰竭以及各种各样的身心症状,如疲劳、易激怒、焦虑等。职业倦怠与压力、紧张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二)教师的职业倦怠心
7、理教师的职业倦怠心理是指由于教师长期工作在压力的情境下,工作中持续的疲劳及在与他人相处中各种矛盾冲突而引起的挫折感加剧,最终导致一种在情绪、认知、行为等方面表现出精疲力竭、麻木不仁的高度精神疲劳和紧张状态,属于一种非正常的行为和心理。二 中小学教师倦怠心理的成因 教师由于其所从事职业的特殊性,其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在某种意义上显得更为复杂。这里既有客观原因,又有主观原因;既有共性因素,又有特性因素;既有内部压力,又有外部压力;既有宏观方面,又有微观方面。众多因素相互交织,共同作用,最终导致了这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其主要原因在于:(一)传统伦理道德对教师期盼受中国传统儒家文化思想的影响,人们认为教
8、师这个职业承担着光荣而神圣的使命-传道、授业和解惑,而承担这一使命的人-教师那就是无所不会、无所不能,是正义和智慧的化身,教师是“太阳下最神圣的职业”,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一支红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就要求教师要为人师表,要高尚圣洁,要永远都当圣人。这种约定俗成的认识,对提升教师这一职业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思想认识、道德观念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和正面影响。但另一方面这种认识和评价体系无形中对教师也是一种压力,“无时不有、无处不在”这种“永远的圣人”对于社会人的教师来讲都是不可能完全做到的。对经济收入、社会地位都相对较低的中小学教师来讲,有些时候、某种程度上不能说不是
9、一种过高的期盼或要求,这种职业的神圣感在客观上迫使教师不得不掩盖自己的喜怒哀乐,如果这种有形无形的压力不能得到有效的缓解和释放的话,那么一定时期一定程度上对身心不特别成熟的某些教师而言,就是导致职业倦怠心理的诱发因素。(二)教育体制改革中的压力教育体制改革挑战教师的心理承受力。研究表明,压力是影响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近年来,我国的教育体制正进行着全面改革,诸如职称评定、骨干评选、教师聘任、考核排序、按绩取酬、绩效奖励等等,这是前所未有的压力。而与这些调整和变化还不能完全匹配、或者说与社会上某些经济效益较好、发展空间较大的高收入行业和隐性收入较好的高地位行业相比较,还有较大差距的就是中小学教师的
10、收入相对较低。高付出、重压力、低收入、高消费之间的矛盾是实际生活中无法回避又难以解决的问题,物质利益得不到满足,其他如发展与价值实现的需要、尊重与认同的需要、人际交往与社交活动的需要等都等于纸上谈兵,根本实现不了。每天十多小时的工作以及劳动价值与劳动报酬的反差很大,于是出现好教师频频跳槽至民办学校或者社会上的其他职业。没有了好教师,学校的质量就会下降,一些学校始终处于社会的批评甚至谴责声中,影响了教师的工作热情。甚至有相当一部分青年教师的工资收入难以维持正常的生活需要,连生存的需要都不能保证,还谈什么呢。这些对于一些心理比较脆弱的教师则很难避免会导致心理不平衡、心态不平和、倦怠心理等心理危机,
11、特别是随着教师资格认定工作的正式启动,只要符合中国公民身份、思想品德条件、学历条件和教育教学能力条件的就可以申请当教师,从业压力越来越大,这些都使得一部分教师处于焦虑和危机之中,没有归宿感,没有荣誉感,只是被动机械工作。(三)教育管理中的升学率实施素质教育,更新了学校教育理念,但不管教育理念如何更新,教学成绩始终是衡量办学质量的重要标准。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最终落在教师的身上,尤其是社会和家长对学校升学率的过高期待。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学校当然要采取多种管理措施,以激励教师努力工作,其责任人还是教师。面对家长的望子成龙和学校对教育教学成绩的考核以及社会的沉重期望,教师只有在这根无形绳索的束缚下,竭尽
12、全力地工作。有的教师甚至因为学校会议或者“迎检”不得不把作文、试卷这些大批量的批改任务以及相当一部分备课工作,带到家里完成。教师的工作量过大,延伸性过长,是普遍现象。考不完的试,做不完的活,操不完的心,压得教师们透不过气来,整日心绪不宁!升学压力过大、工作超负荷,长时期的体力上过于辛苦势必会使心理不堪重负,超出了心理承受极限,“物极必反”,开始厌倦工作。(四)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新课程标准在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同时,也增添了教师的工作负荷。新课程改革的实施,需要教师有过硬的素养,对教师的高要求与大部分教师个人素质跟不上的矛盾,导致教师的精神压力越来越大,使教师群体中出现厌倦情绪.要重新获得
13、新的技能,要采用不熟悉的教学方式,要坚持不断地去学习和摸索,要去创造去发现,付出更多的时间是毫无疑问的。而另一方面,对于课程改革能否成功,人们对教师寄予种种期望,至于期望是否实现则完全交付老师,期待一旦失败,责任也就完全归咎于教师,教师由此而生的心理压力可想而知。第三,由于没有现成的操作模式,教师们的实践与探索也是举步维艰,他们成了迷途的羔羊,在困惑中挣扎。十几年前,求学和工作似乎还是人生的两个阶段,如今,几乎每位教师都在不停地充电,因为做教师的谋生手段-教学技能面临着挑战,于是乎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在工作中加强学习,除了不断提升学历水平,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求学的路似乎永远也走不到头;还要参
14、加各级各类的培训,把教师们压得喘不过气来,他们不得不在本该休假的时候背起书包,走进了各种各样的教室;在夜深人静完成了白天延续下来的工作本该歇息的时候,又拿出一本本书籍,在灯光下熬红了双眼。(五)各级各类评优为了激励教师成长成才,教育行政部门设置了不同类别的荣誉称号,在客观上起到了积极的评价作用,调动了部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成才的愿望,因“名额有限”,获得荣誉称号的只是教师队伍中的一小部分,对大多数教师来讲,尽管他们有强烈的荣誉需求,荣誉仍然与他们无缘,形成了不当的压力和精神压力。长此以往,打消了他们上进的积极性,产生了“愤世嫉俗”的职业倦怠心理。以上五个方面,更多的是从宏观层面探讨形成教师职业
15、倦怠心理问题的客观原因,当然不排除教师自身的主观原因,以及微观环境中特别是中学时期学生逆反心理和叛逆行为较重对教师的心理健康形成的压力。 三 中小学教师倦怠心理的表现及现状(一)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表现在生理、心理和行为三个方面:1.生理方面:经常产生疲劳感,失眠、食欲不振、喉咙嘶哑、背痛、头晕、全身酸疼、内分泌功能紊乱、血压升高等,女教师还会出现生理紊乱、月经失调等。2心理方面:在认知方面,感受到工作没有意义,没有价值,将其看做是枯燥的机械重复的琐碎事务,觉得前途暗淡,没有希望;在情感方面,对工作失去兴趣,厌倦,情绪波动大,经常感觉抑郁、焦虑和烦恼等;表现在意志方面,在
16、工作中碰到困难就躲,不愿钻研。3行为方面:心理上的转变直接在行为上有所反映,表现为对工作敷衍了事,情绪波动大。由于经常感到压抑、焦虑,普遍对工作缺乏进取心,减少接触或拒绝接纳学生,将学生视为没有感情的动物,用固定化的语言来描述学生个体.对待同事也常常持多疑的态度。(二).中小学教师倦怠心理的现状据2005年对我市十多所中小学80多名教师的调查发现,15%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79%教师感到职业压力太大,其中男教师的压力大于女教师,毕业班教师和班主任的压力大于非毕业班教师和不当班主任的教师,重点学校或重点班的教师的压力要大于非重点学校或非重点班的教师。有资料显示,目前我国正常人群有心理障碍的比例在
17、20%左右。2000年,国家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对辽宁省14个地区168所城乡中小学的2292名教师的检测结果显示:32.18%的教师有轻度心理障碍,16.56%的教师有中度心理障碍,2.49%的教师已构成了心理疾病。教师的职业倦怠心理已成为刻不容缓的、迫在眉睫的、急需解决的问题。四 中小学教师倦怠心理调适策略我们知道,宏观社会环境、教育体制、教师工资待遇过低因素以及传统思维定势等很多客观因素形成了教师职业倦怠心理,虽然作为我们一个单位也好,还是一个个体也好,很难改变和扭转大的环境、体制、工资待遇和传统习惯,但作为教育管理者,有责任、有义务针对产生问题的原因,结合各种表现形式,有组织、有计划地帮
18、助教师克服职业倦怠心理。笔者认为可以在以下方面做些具体工作:(一)多渠道了解教师职业倦怠心理。倦怠心理问题当它没有转化为言语和行为的时候,一般很难发现。怎样尽早了解从而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经过实践我们认为,通过公开的、私下的,问卷的、访谈的,组织的、个体的,领导的、群众的,工作的、生活的等诸多渠道和方式去获取教师职业倦怠心理问题的信息,并在了解信息的同时尽可能去解决问题。实际上,多渠道了解教师职业倦怠心理问题的目的更在于让教师感觉到或体会到学校领导对他的关心和关注,在制度和体制不能改变的情况下尽量以人文的关怀去化解教师内心的郁结。另外,有可能的话,还是应尽量争取为教师营造一
19、个公平、合理、效益与发展的微观环境,从学校运行管理机制上为教师营造一个健康、和谐、愉悦、进取的工作环境,进而从正面去引导教师培养健康心理,使教师能够快乐工作、快乐生活。 (二 ) 多方面力量关注教师职业倦怠心理。关注教师倦怠心理,党政工团各方力量应齐抓共管。教师是发展中的人,也是有发展需要的人。教师的发展指身心的和谐发展,具有多方面的意义:一是促进其身体健康,提升生命本身的价值;二是提高工作效率,为素质教育的顺利进行提供师源保证;三是减少乃至杜绝师源性心理障碍的产生,有利于学生心理素质的整体优化,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学校各方力量要通过各种形式满足教师的合理需要,给教师提供安全、稳定、有保
20、障的工作环境,同时注重情感激励,使之产生集体认同感和归属感。应当意识到,只有在自由和安全的心理环境中以及在齐心协力的氛围中,教师才有真正的发展,教师的潜能、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得以充分的发挥。在这个问题上,单靠哪一方面的力量恐怕都难以解决,必须齐抓共管,体现合力。(三) 多种方式解决教师职业倦怠心理1、开展职业心理测验与调查。联合社会机构开展教师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活动,营造有利于保持教师心理健康、不断地进行自我调适的内在环境;在教师中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开办面向教师的心理健康咨询,定期不定期地为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测试。2、开展“读书、励志”活动。向教师推荐励志书籍,通过读书活动,引导、帮助教师“和伟
21、人对话”,“与名人交流”,“向榜样学习”,在读书中励志,在读书中净化思想,在读书中平和心态,在读书中增加智慧。如学会选择、学会放弃、生活中的心理学、心态决定成败、这是我的错、小故事、大道理、以及有关教师成才成家的有关书籍,并组织开展读书谈体会活动。3、开展拓展训练、旅游考察,进行体验式学习。要改变一贯僵化的理论讲座培训,外请拓展训练专家对教师实施现代培训学习活动,让大家在活动中学习,在参与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提升,最好的管理、最好的教育应该是自我管理,自我感悟,生硬的说教只能造成教师的心理负担,带来反感情绪。4、开展文体活动,满足教师合理精神需求。教师缺少必要娱乐活动,精神得不到放松
22、,压力得不到缓解,势必影响工作激情和创造性,因此,开展文体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是克服倦怠心理的有效途径。在组织大型的校园文化艺术节、体育运动会等系列活动过程中,教师的积极参与,愉悦身心,营造和谐活跃的氛围,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非常重要5、创设共同愿景,引发教师对工作、学校自豪感教师对个人和学校发展的自豪感能有效克服倦怠心理,教师自豪感源于教师对教育事业蒸蒸日上的发展和未来美好发展前景的憧憬而产生的情感体验。在学校管理中,必须结合学校和教师的实际情况,创设一个长远的具有鲜明特色的学校共同愿景:这个愿景必须突出“以人为本”;必须充分尊重每一个教师内心的人生愿望,在此基础上确立学校的发展目标。在这
23、个愿景中,学校要帮助教师设计人生发展目标,考虑如何创造条件,帮助教师提高专业素质,实现个人的发展目标,实现自我超越。这个愿景要富有挑战性,起到学校目标超越和引领个人目标的作用,让教师从学校未来发展中看到自身发展的希望,体现教师们共同努力奋斗的生命价值。每一个教师为实现共同愿景而感到由衷的自豪与骄傲。6、学校领导提高素质,凝聚教师 。学校领导的素质、德行如何对于学校凝聚力、教师对学校的信赖感的形成等具有重要作用。作为学校领导者,要不断加强理论学习,自觉提高管理水平,使自己成为一个变革式的领导和一个专家型的领导。要能根据自己学校的特点发展学校,尽量为促进教师的有效教学和学生的有效学习拓展尽可能大的
24、空间,将传统管理中领导被视为老大式的人物变为今天教师工作的引导者、设计者和服务者,主动帮助教师解决工作与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成为他们发展的后盾与支持者,使教师信赖领导,依靠学校,热爱教育。7、科学管理与评价,最大限度调动教师积极性。每个学校教师队伍的组成是相当复杂的,在管理中,只有针对不同教师的特点提出不同的工作要求,并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才能充分调动每位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明确各自的职责、权利、义务、专业发展的方向,达到教师管理的预期目的。学校领导要克服机械僵化管理。树立新的管理理念,合理授权,富有智慧地引导教师进行自主管理,自主管理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的主动性,发挥教师的潜力,培养教师的创新
25、能力,从而创造性地进行学习和工作.8、人文关怀,给与教师更多的身心关怀。学校领导要倾听教师的心声,倾听教师的烦恼、忧愁、苦闷,工作挫折,倾听教师的教学所得、探索创新等等,让教师在倾诉中使压抑舒解;创建教师心理松弛室和教师文体活动室,为教师缓解心理压力、调整工作情绪,营造温馨的休闲环境,使教师的心理焦虑得到适当的转化与宣泄。要关注教师的身体健康。教师的身体强弱、生命兴亡直接关系到教师工作的精神面貌,影响着教育质量。学校领导要在日常工作中创造条件让教师锻炼身体,力所能及地解决早餐、午餐及合理的休息。教师有了好的身体,就有了好的工作心情和动力,自然就消除了倦怠心理。9、构建和谐简约人际关系,使教师依
26、恋工作、学校。教师工作状态的优劣,与学校人际关系好坏密切相关。如果一所学校人际关系复杂,身处其中的教师就不愉快。而人际关系和谐简约教师心态就积极向上。在实际工作中,校长及其他学校领导,应为教师搭建信息与情感交流、公正评价的平台。学校正确引导,让校园充满人情味和真善美,多赞美、少非议,多关心、少冷漠,多欣赏、少指责,多春风化雨、少粗暴蛮横,多琢磨事、少琢磨人,让教师在和谐简约的关系中享受幸福,富有激情,依恋教育。10、社会与教育主管部门协同营造良好氛围, 真正的给学校、教师发展空间.当前中考仍然是一把悬在教师头顶的利刃,中考成绩仍然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焦点。社会、教育主管部门、媒体要把素质教育
27、所追求的长远利益与家庭追求的当前利益结合好,完善对学校的教学成绩的评价,不应该把中考成绩作为衡量学校、教师工作成绩的唯一标准,为一线教师创造宽松工作氛围。社会中的媒体应该多从正面介绍素质教育,而不是以偏概全的把一两个工作失误进行疯狂炒作,扰乱公众的视听,要着眼于教育的主流报道,保持正确的引导和教育主管部门的专业话语,切实改善教育外部环境职业倦怠作为一种心理现象,在我国中小学教师中普遍存在。教师的职业倦怠由于直接影响到国家人才的培养,因而值得全社会关注。社会、学校、家庭和教师自身都要共同预防和缓解教师职业倦怠心理,尤其是要有效地开展教师心理辅导,使教师走出职业倦怠,积极创造事业上的成功。参考文献:1. 郭瞻予 ,教师心理健康与自我调适,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 金忠明 林炊利 ,走出教师职业倦怠的误区,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 刘晓明,邵海燕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状况的现实分析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3,(10) 4. 周彬论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与对策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2) 5.张旭东,何宏俭中国教育学刊2007年第9期 6,李贤才继续教育研究2010年第2期 专心-专注-专业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