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上册全册数学教案(共134页).doc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全册数学教案(共13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二年级上册全册数学教案(共134页).doc(13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二 年级 上 册 数学 学 科 教 学 计 划本册教材分析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100以内的加、减法的笔算,初步认识角,表内乘法,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认识几时几分,数学广角,用数学解决问题,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教学重点: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表内乘法。教学难点:100以内的加、减笔算,以及数学实践、数学思维的训练。学生情况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在经过一年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有了很大的提高,对数学学习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动手操作,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合作互助的意识也有了明显的增强。因此,在这一学期的教学中应更多关注学
2、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的培养上,并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学期教学目标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1.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3.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4.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5.能辨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
3、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6.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7.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教学质量措施1.要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不光凭经验,过去怎样提,现在也怎样提;也不能搬课本,凡是课本上的有的内容,都作统一的教学要求,而应该根据教学指导纲要,结合教学进行适当的调整。要
4、防止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2.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3.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还诮鼓励学生动用所学的知识解答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简单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4.要渗透德育,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 二 年级 上 册单 元 教 学 计 划单元教学计划单元序号单元教学主题单元课时总数主备教师1长度单位52100以内的加、减法(二)133角的初步认识24表内乘法(一)135观察物体46表内乘法(二)137认识时间38数学广角29总复习5 二 年级 上 册 1 单 元 教 材 分
5、析单元名称长度单位单元序号1单元教材分析通过第一学期的“比长短”的学习,学习已经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本单元在此基础上教学一些计量长度的知识,帮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并初步认识线段。主要特点有:1.注意呈现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学习数学知识。2.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3.改变了线段的编排。单元学情分析通过以前“比长短”的学习,学生已经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在此基础上,教学一些计量长度的知识,帮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并初步认识线
6、段,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容易。但由于低年级学生生活阅历不丰富,他们对“厘米”“米”这样的长度单位认识比较模糊,所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建立1厘米的概念,并会用刻度尺进行简单的测量是本单元的重点,也是难点,要解决这一难题,教师应让学生多动手,多动脑,用实践突破。单元教学目标1.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通过观察和实际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初步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3.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增强与他人交往、合作的意识。单元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通过折一折、摆一
7、摆、剪一剪、拼一拼,辨别和区分这些图形。教学难点:通过观察和实际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初步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 年级 上 册 2 单 元 教 材 分 析单元名称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单元序号2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学过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理解地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加强估算思路的学习,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难点是使学生理解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算理。关键是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情景中去提出所要解决的计算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增加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利用旧知识迁移学习新知识,通过动手操作加强对算
8、理的理解。 单元学情分析学生在一年级下册已经学习了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简单运算,有一定的基础、在此基础上,通过观察、操作等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迁移、类推归纳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和操作能力。单元教学目标1.使学生会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计算加减 两步式题。2.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加、减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3.使学生能够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4.通过数学学习,使学生感受到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与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有着密切的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单元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注重学生对两位数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笔算的计算过程及方法的
9、理解。教学难点: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 二 年级 上 册 3 单 元 教 材 分 析单元名称角的初步认识单元序号3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主要教学角和直角的初步认识,这些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教学的。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有2个特点: 1.结合生活情景认识角和直角。角和直角与实际生活有密切的联系,周围许多物体上都有角。教材从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情景引出角和直角,并从观察实物中抽象出所学的角和直角,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抽象的过程,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现实问题,从而激发起探索数学的兴趣。2.通过实际操作活动,帮助学生认
10、识角和直角。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小学生缺乏感性经验,只有通过亲自操作,获得直接的经验,才便于在此基础上进行正确的抽象和概括,形成数学的概念和法则。教材根据儿童学习的这一特点,通过实际操作活动,如折叠、拼摆、测量、制作等,来帮助学生学习几何知识。单元学情分析 在学生初步感知角的基础上,通过实际操作,帮助学生认识角和直角,辨别锐角、钝角,并用三角尺平角。单元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2.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3.让学生运用角的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继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4.培养
11、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尝试从教学的角度去观察周围的世界。单元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和直角。教学难点:认识角和直角,学会用尺画角和直角。 二 年级 上 册 4 单 元 教 材 分 析单元名称表内乘法(一)单元序号4单元教材分析乘法的初步认识这一教学内容是学生对乘法的第一次系统了解、认识。教材在编排上紧紧抓住新旧知识之间的紧密联系,通过学生熟练而喜爱的游戏等活动,首先给学生呈现出几个相同加数求和的情况,然后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比较,从而建立乘法的意义于头脑之中。大体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以学生的活动情况提供同数相加的情况,引出乘法运
12、算;二、进一步沟通同数相加与乘法的联系,说明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教材结合具体的事例,激发学生操作、观察等探究性的活动让学生开展有意义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加深对乘法的理解和认识。单元学情分析 1.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100以内的加法,能比较熟练地口算一些简单的加法算式,理解本单元的知识内容就比较容易。2.乘法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运用到,学生接受起来不会太难,教学中应将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懂得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3.学生的思维正处在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因此可让学生通过说一说、摆一摆、练一练等多种活动学习知识,体会乘法的意义,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单元
13、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乘法运算的意义,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2.让学生经历编制乘法口诀的过程,知道乘法的口诀是怎么得来的,熟记2到6的乘法口诀,会用口诀熟练口算有关乘法意义。3.使学生会用画图、语言叙述等方式表征理解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过程,能运用加法、减法、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4.使学生感受到用乘法表示同数连加的简洁性;感受我国语言文字(体现在乘法口诀中)的独特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同时,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单元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2到6的乘法口诀。教学难点:熟记4、6的乘法口诀。 二 年级 上 册 5 单 元 教 材 分 析单元名称
14、观察物体(一)单元序号5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包括三个部分内容:辨认从不同的位置(前面或正面、侧面和后面)观察到的一个简单物体形状;辨认从不同位置(正面、左侧面、上面,类似于三视图的位置)看到的一个简单的几何形体的形状;在已有的观察物体经验的基础上用推理解决问题。单元学情分析 1.学生对空间图形和方位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能用自己的语言简单描述所观察物体的形状,这样学习本单元知识也会比较容易。 2.生活中有许许多多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教学中通过提供一些情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实际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单元教学目标1.知道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能辨认从不同位置
15、看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能辨认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简单几何形体的形状。2.能解决简单的问题,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3.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初步掌握全面、正确观察物体的基本方法。4.感受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初步形成全面看待事物的意识。单元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指导学生观察物体、建立空间观念。教学难点:在“左、右”的相对性的学习是难点。 二 年级 上 册 6 单 元 教 材 分 析单元名称表内乘法(二)单元序号6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内容是在2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学习的,乘法口诀是数学最基础的知识之一,对今后的计算具有重要的作用,务必熟练掌握。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有:7的乘法口诀、8的乘法口诀、
16、9的乘法口诀、乘法口诀表以及用79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本单元在编排上有以下几个特点:(1)由具体情景引出乘法问题,结合连加结果编出乘法口诀。在具体内容的编排上逐步提高要求:7的乘法口诀由实物图引导学生操作,得出连加结果,并用列表的方式呈现;8的乘法口诀由学生熟悉的军乐队列队图,通过引导观察得出连加结果,并用数轴的形式呈现;9的乘法口诀以赛龙舟的示意图,通过观察与推想得出连加结果,并用数轴的形式呈现。总体看,逐步提高抽象程度。(2)解决问题的编排也是逐步加深的。7的乘法口诀之后,学习8的口诀,然后又安排了去商店购物这样一个实际解决问题例题,让学生对乘法的意义有更进一步的认识。9的乘法口
17、诀之后有编排了两个例题,一个乘法算式可以也可以写成竖式。以及例6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在设计上,逐步增加思维的抽象性和独立性。单元学情分析 1.学生已经学习了26的乘法口诀,理解乘法的意义,能找出口诀之间的规律,在此基础长学习79的乘法口诀,对学生来说不再困难。 2.79的乘法口诀比之前的内容更多,句数多,数字大,容易混淆,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理解知识,建立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单元教学目标1.经历编制7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79的乘法口诀的来源,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意义,初步熟记79的乘法口诀。2.能熟练地计算表内乘法,会用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通过编制
18、乘法口诀的活动,初步学会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学习新知识。4.通过记忆乘法口诀的活动,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单元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体验79的乘法口诀的来源,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意义。教学难点:初步熟记79的乘法口诀。 二 年级 上 册 7 单 元 教 材 分 析单元名称认识时间单元序号7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的教学是学生在一年级上册学习了“认识钟表”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通过以前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钟表及时间的一些知识,如知道钟面上有时针、分针;有12个数字;有12个大格,有60个小格等,并已经掌握了如何看整时和半时。本单元是继一年级认识钟表之后的又一节课,也是学生在小学阶段
19、认识时间的重要一课。重点是认识时间单位时、分,初步体验时、分的实际意义,知道1时=60分;会看钟表,能正确认读钟面上指示的时刻;结合具体实例,感受时间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单元学情分析通过以前“认识钟表”的学习,学生已经对时间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会直观认识钟表。在此基础上,教学生认识时间,使学生知道“1时=60分”,并初步学会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不会太难。但由于低年级学生的生活阅历并不丰富,又是第一次接触几时几分,头脑里没有一定的时间观念,所以帮助学生读写几时几分,初步建立时间观念,并应用到作息时间,是本单元的重点,也是难点。教师应该通过一系列活动让学生感悟时间
20、观念,掌握这一知识点。单元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借助钟面认识时间单位“分”,知道1时=60分。2.结合直观演示和操作,知道在钟面上分针走1“小格”是1分钟,初步认识几时几分(5分5分地数),会读写几时几分和几时半。3.会运用时间的有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4.使学生进一步学习观察、比较的方法,并形成初步的推理能力。5.初步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习惯。单元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教学难点: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解答简单的问题。 二 年级 上 册 8 单 元 教 材 分 析单元
21、名称数学广角单元序号8单元教材分析数学不仅是人们生活和劳动必不可少的工具,通过学习数学还可以提高人的推理能力和抽象能力。排列与组合的思想方法不仅应用广泛,而且是后面学习概率统计知识的基础,同时也是发展学生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好素材。传统的教材中没有单独编排这部分内容,有关这方面的知识是本册教材新增的内容之一,教材试图在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方面做一些努力和探索,把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最简单的事例呈现出来,并运用操作、实验、猜测等直观手段解决这些问题。重在向学生渗透这些数学方法,并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单元学情分析 在学生现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经历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二 年级 上册 数学教案 134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