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指南针(附教学反思)(共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做一个指南针(附教学反思)(共5页).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做一个指南针方雪云【整体设计】做一个指南针作为三下科学第四单元的最后一课,是对本单元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本课安排了制作指南针的活动,通过这项活动,能够满足学生动手制作的愿望,培养他们动手制作的能力和创造意识。本课按照实践学习活动的顺序分成了三个步骤:第一步是做磁针,通过用磁铁摩擦的方法使钢针变成磁针,用已有的知识判别磁针的南北极。第二步是安装磁针,想办法使磁针能在水平方向上自由转动,从而能指示南北方向;安装磁针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第三步是展示和交流制作好的指南针,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作为“设计与技术”类型的课,我认为其核心在于设计,也就是要引导学生围绕具体的目标任务运
2、用已有的科学概念及原理来进行设计与制作,重点应放在“怎样做”、 “为什么这样做”上。其次,对于小学科学的起始年级三年级的孩子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快乐是关键。因此,在教学“设计与技术”类课文时,应充分考虑三年级孩子动手实践相对较差这一实际,适当降低操作难度,通过教师演示,作品呈现等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还应充分考虑到1节课只有40分钟的限制,不要过于追求方法的多样性,而应把课堂的立足点放在“学生自制的指南针能准确地指示方向”上,从而引导学生在享受到成功的快乐的基础上进行主动创新,探索制作方法的多样性。【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钢针经过磁铁摩擦后可以变成磁针。过程与方法:
3、用磁铁摩擦钢针的方法做磁针;判断自制磁针的南北极;合作设计制作指南针。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动手制作的兴趣,激发创造精神。【教学重点】用磁铁摩擦钢针的方法做磁针,发现能让磁针水平旋转的方法。【教学难点】判断自制磁针的南北极【教学准备】 1、学生实验准备:条形磁铁、钢针、吹塑纸、泡沫块、硬纸片、线、剪刀、水槽、盒式指南针、回形针等。2、教师实验准备:条形磁铁、钢针、回形针、盒式指南针、自制指南针等。【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 指南针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磁针、支架、方位盘、盒子)2. 一个指南针,最重要的是哪部分?(磁针)为什么?(指南针就是利用磁铁指示南北的性质制成的) 3.你想自己拥
4、有一个指南针吗?板书课题:做一个指南针【设计思路:明确学习任务;复习指南针的构造,为学生制作指南针作好铺垫。】(二)学做磁针1.一个指南针最重要的部分是磁针,但今天老师没有带来磁针,而是带了缝衣服的钢针2.出示小钢针,它可以直接代替磁针吗?(不可以)为什么?(没有磁性;不能只是南北)口说无凭,教师演示用磁针吸回形针3有什么方法可以使钢针变成磁针?板书:钢针 磁针(摩擦)用什么摩擦?(磁铁的磁极)摩擦一次够吗?(不够)的确,用磁铁摩擦钢针的方法可以将钢针变成磁针。经过人们的反复试验,总结出了:出示方法,教师演示:用磁铁摩擦的方法使钢针变成磁针。4.现在,钢针变成磁针了吗?用什么方法检测?(用回形
5、针检测钢针是否带上磁性。)5. 我们都知道磁铁有南北两极,那它的哪一端是南极?哪一端是北极?有什么方法可以辨别?(用条形磁铁;用悬挂法;用指南针)教师演示:用指南针辨别磁针的南北极,并板书记录。6.想不想亲自做一枚小磁针?课件出示操步骤,学生分组制作磁针7.你们的钢针变成磁针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能吸引铁质物品:如回形针)【设计思路:引导学生运用 “磁铁具有指南北的性质”、“磁铁能吸铁质物体”、“磁铁的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等已有的科学概念来解决“为什么需要磁针”、“怎样判断钢针是否变成磁针”、“怎样辨别磁针的南北极”等实际问题。钢针经过磁铁摩擦后可以变成磁针是本课要求学生掌握的新的科学概念,
6、这一内容的教学中要注重教师的引导和指导。】(三)安装磁针1.有了小磁针,要让它能指示南北方向,接下去需要解决什么问题?(自由旋转)2.出示材料,小组讨论设计:选取哪些材料可以使磁针在水平方向自由转动?3.汇报交流重点:有什么困难或需要注意的地方吗?(水浮法:底盘不能太大,否则不易自由旋转;悬挂法:重点要解决平衡问题)小结:根据同学们的汇报,我们知道安装磁针大致有2种方法:水浮法和悬挂法。出示实验要求4. 学生领取材料,分组安装磁针.5.有没有成功?根据什么来判断成功了?(能够准确指示南北方向)【设计思路:让学生运用已有知识明确“磁针只有在能自由转动情况才能指示南北方向”,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设计
7、磁针可以自由转动的方法,在此基础上通过作品欣赏的方式降低学生操作难度,引导学生安装磁针。最后让学生检测自制的指南能否准确地指示方向,让学生获取成功的快乐。】(四)交流展示1.展示小组制作的指南针2.其他小组评价(重点放在优点,缺点及改进上)。3展示教师作品,学生评价。【设计思路:通过积极地评价让学生进一步享受成功的快乐,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进一步改进自制指南针。】(五)作业 用生活中常见的材料,重新做一个指南针!【设计思路: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创新,探索还有哪些方法可以来做一个指南针。】教学反思(一)比较成功的地方1、在交流中设计实验方案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相互交流,学会科学表达和倾听,是提升学生探究成
8、效、获得发展的关键一步。今天这堂课,在交流中设计实验方案,我基本做到了让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对一些需要特别注意的细节,一能引导学生讨论清楚,如在交流做磁针的方案时,学生回答用磁铁摩擦钢针,我进一步引导:用磁铁的哪个部位摩擦?怎样摩擦?并给学生作出具体的示范;在交流安装磁针的方案时,针对学生不好把握重心的问题,我引导学生对此展开具体的讨论。学生汇报时,我注意引导他们学会倾听。如:当学生发言后,我经常问“对他刚才讲的实验方案,你还有补充吗?”“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吗?”于是,学生们在交流中集思广益,形成了较科学合理的实验方案,保持了高涨的情绪,有利于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持续探究。2、
9、在实验中提升科学概念 本节课中,学生经历了“发现问题提出猜测设计方案合作实验分析、归纳”的探究过程,在本节课的两个实验中,学生既有独立实验,又有合作探究,既锻炼了学生的独立实践能力,又锻炼了小组合作能力,在实验中,培养了学生细致、认真的科学实验态度,在安装磁针的过程中,各小组组长、汇报员、材料员等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有条不紊,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了安装磁针这一任务,体现了老师恰当科学的引导和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科学概念的提升中,学生亲身经历了动手用磁铁摩擦钢针,使钢针带有磁性,能吸引回形针,使总结“钢针经过磁铁摩擦可以变成磁针”这一科学概念变得水到汇成。这个结论是学生通过动手实验,合作探究得到
10、的,这样的科学知识记得深,记得牢。3、在评价中加深认识 本节课的第三个部分是展示交流同学们制作的指南针,我把学生制作的指南针拿到展示台上交流,大家通过参观、比较,发现各小组的优点及存在的不足,对自己小组的制作有一个更清楚的认识,并引导他们思考同学们为什么能做得好,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让他们在反思中进一步形成科学严谨的实验态度,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二)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1、材料监控不当:本节课分为两个实验:做磁针和安装磁针。第一次实验,材料有条形磁铁、盒式指南针、回形针以及钢针。先前考虑到,如果条形磁铁和盒式指南针一直放在学生那,学生把玩着条形磁铁和指南针,势必会对第二个实验造成影响
11、,于是在实验前,我跟学生说本次实验结束,要及时归还材料,但却没有强调不用归还做好的磁针,导致其中3组在归还材料时,把磁针也还给我,对课堂秩序以及纪律都造成了一定影响。其实在出示实验步骤时,应强调这点!2、展示交流不充分: 本节课的第三个部分是展示交流同学们制作的指南针,我把学生制作的指南针拿到展示台上交流,却发现实物投影效果不好,于是就换成让部分孩子来判断作品是否成功,这样的处理显然是不妥的。课后我虽然想到将实物投影放大倍数缩小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但总归留下了遗憾。主要原因还是出在我身上,磨课时都是在教室进行,对于这突如其来的小问题竟没能好好处理。这次教训也告诉我自己,平时还是要尽可能安排学生去实验室上课,不过是对他们还是对我自己,都是有利的!3、评价语不及时:三年级自我控制能力较差,面对各种实验器材,部分学生的注意力便停留在外显的操作活动上,对于设计方案和分析现象的思考比较不感兴趣。因此,我应根据学生好奇心强,对实验充满兴趣的特点,注意表扬在设计方案和分析现象活动中表现出色的同学,鼓励更多的同学积极参与静态的思维过程,让科学课在有序的活动中动静结合,提高课堂的有效性。专心-专注-专业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