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与权力读书笔记(共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甜与权力读书笔记(共7页).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甜与权力的读书笔记蔗糖由奢侈品成为生活必需品,预示着整个社会的转型。糖作为一种重要的世界性商品,它的生产与消费是与世界市场的诞生和发展,以及资本主义生产基本范式的建立密切相关的。导言导言作者用大量的篇幅谈及他对蔗糖在阅读和研究中点滴积累的浮泛知识和印象,作者详细地描述了他的田野工作对蔗糖研究的影响,从田野工作中了解蔗糖的生产、消费,以及蔗糖带给他的思考。作者沿着生产的线索追溯加勒比地区的产品在何时、何地变成一种消费品出发来研究该地区自被欧洲征服以来农产品与当地发展的密切关系。在众多的农产品中,作者选择平时我们吃的糖作为研究对象,从它的生产、消费角度来探讨加勒比地区与世
2、界权力中心的关系。作者通过他在加勒比地区的田野的调查,了解到对于当地居民来说,他们是既不拥有土地,又不拥有任何生产资料的农业工人,他们的田野如同生产车间,靠出卖劳动力赚取报酬,而他们所有的日需品和日用品都是从商店里买的。事实上,当生产的地点和使用地点,在时间和空间上被分离的时候,当制造者和使用者在生产过程和使用过程中都相知甚少的时候,这种神秘感就会加深。如文中所说的,用白糖拌咖啡的欧洲人绝不会想象得到他原始的面目竟然是棕色的。正如假如一位波多黎各人迟到从欧洲买来的白糖,他也绝不会想到这白糖竟然出自于自己手中种植的甘蔗。导致这种后果的原因是制造者和使用者在生产过程和使用过程的分离。食物、社会性与
3、糖 食物对于人而言的生物学意义上的一个方面,食物除了满足个体需求之外,另外一定还有一种社会功能。文中引用两个学者的研究来论证这个观点。史密西将共食与进食联系起来,把共食作为一种独特的社会行为来研究,他也认为通过食物的分享就可以创造一种人与人的纽带。马歇尔的研究发明,昆布须曼人通过食物分配表明了昆布须曼人游群的内部组织,亲属关系,以及性别、年龄和社会角色的界别。而蔗糖在食物中的突出地位,与蔗糖的社会性息息相关。作者以个体与群体的比较和历史的对比论述了对蔗糖的偏好不仅仅与食物本身有关,更为重要的的是其社会学。书上写到甜作为味觉享受,然而人们对甜的喜好程度却往往大相径庭,有些人喜欢有些人不喜欢。在历
4、史上,甜在大约1650年以前在膳食地位并不突出,在英国蔗糖的数量一直增长,但是这种增长却是无序增长。从而又引出更深层次的问题:一个特定的民族是怎样变得顽固地坚持对“甜”的大量的、习惯性的摄入。作者提及相对传统的饮食习惯都是以一种复合碳水化合物为主食再辅以一定的辅食,同时佐之以调剂味道的外围辅食,并以理查兹针对非洲南部班图族人中的本巴人的专论为例子论证:某种特定的淀粉食物成为整个文化的营养基础。而正由于辅助型食物并不会被大量食用,特权、地位、财富之间的不同就以吃什么体现出来了。而当糖等食物大量进入食谱之后,饮食模式转为以大量摄取热量为主,辅食减少。这样,旧有的社会秩序就被打破了,进而得出糖作为一
5、种食物对社会性关系形成起到重要作用。生产通过考察当西方各国越来越多地消费糖时,毫无疑问需求促进了生产。蔗糖的发展从受到技术、气候、劳动力的制约,到后来通过殖民地以依靠非洲奴隶的劳动力,逐渐使糖从奢侈品和稀有品变成日常消费品。作者用时间顺序,通过历史事件、学者的文献、评论,讲述了殖民者殖民的扩张和对殖民地产品的影响,制糖中心的转移,以及制糖生产工具、技术的逐步改进。首先,阿拉伯人向西方的扩张标志着欧洲人对糖的认识开始发生转折。阿拉伯人还在西西里、西班牙等地引进了甘蔗及其种植技术、制糖工艺。这使地中海地区的制糖业繁荣起来,蔗糖也开始在西欧流行。接着,在甘蔗种植过程中,还出现了一种新式混合劳作制度,
6、奴隶和契约工人共同劳作,这表现了一种生产制度的进步。最后是殖民主义的种植园生产体系,1627年巴巴多斯殖民地的建立是不列颠蔗糖的历史转折点。英国人以最快速度建立起种植园系统,蔗糖种植面积、制糖工艺等也有了显著提高,蔗糖已经可以在不列颠范围内自给自足。英国的重商主义观点,保证了蔗糖的供应以及交易。虽然西欧早已有制糖的传统,但是真正大批量、“工业化”地制糖,则是等在种植园体系下才开始的。通过非洲奴隶的供给,生产技术的发明和创造,以及一些有效的管理办法,这些制糖作坊才能够批量生产,具有初步的资本主义特点。这同时也展现出了像糖这样的殖民地产品在世界资本主义的增长过程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消费作者展示生
7、产与消费是如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以至于在一定程度上他们彼此相互决定。随着殖民地蔗糖的大量生产,蔗糖殖民地建立了广阔的内部消费市场,使得从奢侈品变成一种平常的必需品。渗透到社会行为的糖,通过被赋予新的用途并承载了新的意义,这种意义源于使用的本身,特别是当人们在社会关系中使用它们的时候。这里我着重关注糖的象征意义到经济意义的转变,糖的消费发展是社会的各种潜伏力量的直接后果,也是权力实践所造就的直接结果。在文章开头作者不遗余力向我们介绍糖在早期欧洲的重要地位。在早期以谷物作为日常食物的核心,特别在黑死病的侵袭下,欧洲人口急剧下降,导致农业劳动力十分匮乏下,粮食也更加匮乏。当时糖的用途可以分为药品、香
8、料、装饰品、甜味剂和防腐剂,人们同时把糖身兼数种功能视为它突出品质,于是在食物匮乏的年代成为人们争先追逐的对象,先是有钱人频频消费,然后更多的人有财力可以负担,宁愿放弃其他重要的食物来一尝为快。而糖也逐渐成为人们的身份特征,成为贵族炫耀的资本。19世纪之后,随着蔗糖食用量急剧增长,甜品的地位日益巩固,糖才开始为社会下层所消费成为广大人民的日常生活用品。随着生产发展,糖变得越来越丰富而廉价,它也逐渐失去了作为权力象征物的特质,而越来越成为一种利润之源。蔗糖的传播范围越来越大,越来越底层,这使蔗糖成为新的物质。蔗糖作为甜味剂和防腐剂的功效日益强化,如蔗糖作为甜味剂可以和三种进口货(茶、咖啡和巧克力
9、)联系在一起大放光彩,融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蔗糖作为保鲜剂则是随着蜜饯和果酱制作异军突起并且长盛不衰。而造成这种转变的原因在于工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经济与海外殖民地之间不断变化的关系和社会的转型。权力第四章“权力”尝试说明历史为什么会如此特定的轨迹发展,同时将对当时的环境、事态以及历史发展的动因加以分析。糖从奢侈品变成一种平常的必需品的意义,都与社会差异有着联系,也同样和国家统治者的意愿和利益,以及国家本身的经济、社会和政治命运联系在一起。糖的“意义”意义无外乎两种, 一种是内在的意义, 也就是内在于一个群体的仪式与程序之内,内在于一个社会群体中。比如处于低社会地位的人对于高社会地位人消费方式
10、的模仿, 经过这一模仿, 低社会地位的人获得了一种对于高社会地位人的消费品的意义。就如越来越多的较低层的人们吃糖,是为了效法上层社会,通过改变消费方式来提升自我形象。还有最常见的是在生日、婚礼、葬礼和节日上的特定仪式,通过好客之道来表明自己的社会地位。另一类意义则是需要思考什么样的消费,以及这种消费对于消费者而言应该增生出什么意义。简单的来说则是对糖的“意义”进行重塑,并赋予了糖不同于以往的新内涵,糖向普通化、日常化以及必需品的一般性转变。食用糖的方式偏离了最初上层阶级的食用方式而呈现出多样的形态。像糖这种事物,在英国的社会生活中把一种稀罕品转变成用来表达好客之道的必需品,在生活中赋予的内涵。
11、从而揭示了一个人可以通过不同的消费而变得与众不同的这个观念与营养、人的天性或甜食癖都没有太多联系,但是这个观念却与一个社会的转型有着密切的联系。饮食人生“饮食人生”针对糖本身与糖的研究在现代社会将走向,强调了田野工作对研究食物和饮食的人类学的重要性。从糖这样细微的事物延伸到关于生产者与消费者、工作的意义、人对自身的界定以及事物的本质。作者指出一个外行人往往对于他或她所吃的食物的特性并不了解。在现代饮食中很多被囊括在味道里的东西,大多与味道并没有什么关系。文中通过描述蔗糖在口味上、还有它本身的高能效、高价格和高热量的吸引力。因此蔗糖的工业式消费上延伸出两种不同的形式:一种是家庭之外的消费(在餐馆、快餐店、影剧院等等地方),另一种则是在家庭消费之中的工厂制作的预加工食品。一系列快餐店,快餐食品的兴起,恰恰表明了并不是普通大众操控着糖,而是食品加工业把糖伪装在“方便”“快捷”与“自由”的面具下疯狂掠取利润,而我们却是在很大程度上放弃了支配自己食物的权力。论证了人们选取食物与其所处环境和生活状态息息相关,在现代工业快速发展的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外出就餐和预加工食品成为我们的首选社会的食物供给结构发生了改变,不是单纯的个体的偏好,还包括其背后的社会结构的变化,意味着一种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工作的意义、自我的界定以及物在本质上的彻底的转变。专心-专注-专业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