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流音变训练(共1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流音变训练(共16页).doc(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第五章语流音变训练一、普通话音节的结构普通话语音的音节,是由音素按照一定的方式组合而成的。音节是语素的语音(口头)形式;汉字是音节的书面形式,也是语素的书面形式。普通话里,除了个别情况(如儿化)外,一个汉字就是一个音节。普通话音节一般由声母、韵母和声调三个部分构成,韵母内部又分韵头、韵腹、韵尾。汉语音节的结构类型举例分析如下表:结构成分音例字节声母韵母声调韵头(介音)韵腹(主要元音)韵尾元音辅音吴w(零) u阳平蛙w(零)u阴平爱i(零) i去声游yu(零)iou阳平允yn(零)n上声用yn(零)ion去声度ddu去声学xux e阳平昆knku(e)n阴平拜bibi去
2、声归uu(e)i阴平庄zhunzhun阴平此外,还有少数表示感叹、应答的词由鼻辅音单独构成音节,如“歆”( hm )、“嗯”( 、 、或 、 、 )等。从表中可以看出普通话音节结构有以下一些特点:1普通话音节的实际读音最少要由两个成分组成,如“吴”( ) 由韵腹u和声调阳平组成;最多可以由五个成分组成,如“庄”(zhun) 由声母zh 、韵头u 、韵腹 、韵尾n 、声调阳平组成。2普通话音节可以没有韵头和韵尾,但是必须有韵腹和声调。韵腹一般是元音成分,所以说元音和声调是普通话音节实际读音不可缺少的成分。3元音最多可以有三个,而且连续排列,分别充当韵母的韵头、韵腹和韵尾。4辅音只出现在音节的开头
3、和末尾,没有辅音连续排列的情况。5韵头只能由 i 、u 、 充当。6元音韵尾由 i 、u ( o ) ( 韵尾 u 、o 音值相同)充当。辅音韵尾只能由n 、n 充当。7元音都能充当韵腹。如果韵母不止一个元音,一般总是开口度较大,舌位较低的元音充当韵腹(如 、e 、o),只有在韵母中没有其它元音成分时,i 、u 、 才能充当韵腹。二、普通话声母和韵母的配合关系普通话声母和韵母配合的规律性主要表现在声母的发音部位和韵母四呼的配合关系上:韵母四呼声母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双唇音 b p m+(布)唇齿音f+(富)舌尖中音 d t+舌尖中音 n l+舌根音 k h+-舌面音 j q x+舌尖后音z
4、h ch sh r+舌尖前音z c s+零声母+上表中的“+”表示普通话里有的音节,“”表示普通话里没有的音节。b 、p 、m 、f 同合口呼韵母相配合,只限于单韵母u ,表中用汉字外加括号的办法来表示。从上表中可以看出普通话声母和韵母的配合至少有以下几条规律:1能同开口呼韵母配合的声母最多,只有 j 、q 、x 不能配合。2能同撮口呼韵母配合的声母最少,只有 j 、q 、x 和 n 、l 以及零声母能配合。3只有 n 、l 和零声母能同四呼韵母都配合。4 、k 、h ,zh 、ch 、sh 、r ,z 、c 、s 这三套声母只能同开口呼和合口呼的韵母配合,不能同齐齿呼和撮口呼的韵母配合。5j
5、 、q 、x 恰恰相反,只能同齐齿呼和撮口呼韵母配合,不能同开口呼和合口呼韵母配合。6b 、p 、m 、f 虽然可以同合口呼韵母配合,但只限于单韵母u 。上面简要的说明了普通话声韵的配合规律,普通话 21 个声母和 39 个韵母按照配合规律,可以拼出 400 多个基本音节来,加上它们的四声,共有 1200 多个音节。三、声韵配合关系辨正1. 不要把bo 、po 、mo 、fo 读成be 、pe 、me 、fe普通话双唇音 b 、p 、m 和唇齿音 f ,只与 o 拼,不与e 拼。有的方言,如北方方言沈阳话、郑州话、兰州话等却只与e 拼,不与o 拼,例如“波”普通话读 b ,兰州话读be (阴平
6、)。这些方言区的人学习普通话,必须把 be 、pe 、me 、fe 的韵母改为圆唇元音o ,读准bo 、po 、mo 、fo 四个音节。2不要把ben 、pen 、men 、fen 读成bon 、pon 、mon 、fon普通话的b 、p 、m 、f 不跟on 相拼,可是吴方言、粤方言和北方方言的扬州话、盐城话、汉口话,以及赣方言南昌话的b 、p 、m 、f 却可以跟on(或un )相拼。例如“风”,普通话读fen ,上海话读 fon(阴平)。上述这些方言地区的人学习普通话必须把bon 、pon 、mon 、fon 读成ben 、pen 、men 、fen 。3不要把f e i 读成f i普通
7、话的十不拼 i ,北方方言洛阳话、徐州话,吴方言上海话、苏州话、平阳话等,f可以与 i 拼。例如“飞”,普通话读 fi ,洛阳话读f i (阴平);“非”,普通话读fi,上海话读f i (阴平)。f i 音节的字并不多,但使用的机会多,所以要注意纠正。4不要把ji 、qi 、xi 读成i 、ki 、hi普通话的 、k 、h 声母是不跟 i 或 i 起头的韵母及 或 起头的韵母相拼的,可是在有些方言,如客家方言、粤方言、闽方言, 、k 、h 可以跟 i (或i-)、 (或-)相拼,北方方言和吴方言的一部分地区也有这样的情况,只不过 、k 、h的发音部位稍靠前一点。这些方言的 、k 、h 跟i (
8、或i-)、 (或-)拼出来的音节,普通话一般相应的读做 ji (或ji-)、qi (或qi-)、xi (或 xi-)、ju (或ju-)、qu (或qu-)、xu (或xu-)。这些方言区人学习普通话时,必须把在i (或i-)、 (或-)前出现的 、k 、h,相应地改为j 、q 、x。 四、音节的拼读和拼写1音节的拼读拼读就是按照普通话音节的构成规律,把声母、韵母拼合并加上声调而成为一个音节。要使音节拼合得正确,应该注意以下几点:(一)声母要念本音。辅音的发音不响亮。为了教学的方便,在汉语拼音方案声母表中规定声母的后头带着一个元音。如b念成bo (玻),称作“呼读音”。拼音的时候,要尽量把声母
9、后头的元音去掉,只用它的本音,也就是用它的实际音值去和韵母相拼。(二)复韵母和鼻韵母的发音必须准确熟练。复韵母和鼻韵母虽然是由几个音素构成的,但这几个音素结合得比较紧密,拼读的时候,要把它们像单韵母一样作为一个整体念出来,念准确。常见的毛病是没有把韵母作为一个整体念准、念熟,到拼音时临时进行音素的拼合,这样容易丢头掉尾,或者生硬拼合。韵头、韵腹、韵尾的强弱、长短念得不准确,影响拼音的效果。(三)声母和韵母之间不要间断。汉语的拼音方法就是把声母和韵母连续快读,声韵之间要一气拼成,不可停顿。例如,“巴”字的拼音,就是把 b和 连续快读,听不出 b 和 两个音,就算是拼成了。如果读慢了,声韵之间有停
10、顿,就拼不成“巴”音。对有介音的音节,有两种拼法。一种是两拼法,就跟上面读的复韵母鼻韵母拼读时一样,把有“韵头”i 、u 、 的复合音,读成一个整体跟声母拼读,如同拼读单韵母音节一样。例如:dundun (端),tuntun (团),nunnun (暖),1unlun ( 栾),其效果与bb 等是一样的。另一种具“三拼法”,把介音i 、u 、 脱离开复合音,拼读时,从声母开始发音,接发介音,再接发后随的韵母。例如:dundun (端),tuntun (团)。这种拼法,不是快拼“猛一碰”,而是运用舌位动程的道理,慢慢滑动着连接起来,自然拼成音节。这种拼法还有一个优点,就是可以少学有介音的复合音了
11、,如 i 、io 、u 、uo 、ui 、in 、in 、ion 、un 、uen 、n 等。只要学会 、o 、o 、i 、n等,介音 i 、u 、 就放在“三拼”中去解决。此外,还有一种“声介合母”和韵母拼读的方法,所谓“声介合母”就是把声母和介音 i 、u 、 先拼起来,作为整体认读,然后与后随的韵母相拼。例如unun (光),huhu (华)。“声介合母”共29个:bipimiditinilijiqixidu tu nu lu uku hu zhu chu shu ruzucusunljuquxu“声介合母”要求认读得很熟,一见即能发音,不要临时现拼。还有一点要特别注意,ie 、iu 、
12、in 、in 、ui 、un 、e 、n 八个韵母,虽然开头是 i 、u 、 ,却不能用“声介合母”的办法拼音,只能用声母拼。采用三拼法和声介合母拼音法,还要记住17个整体认记的音节:zhi 、chi 、shi 、ri 、zi 、ci 、si 、yi 、wu 、yu 、ye 、yue 、yin 、yin 、yun 、yun 、er 。拼读的时候,还要带上声调,一般有三种方法:(一) 音节数调法。先用声母和基本声调(阴平声)的韵母相拼,拼成音节,再看上面的调号,是哪个声调,就用这个音节,依阴平、阳平、上声、去声的顺序数下去,数到这个音节的声调为止。这个方法,只适用于初学阶段。(二) 音节定调法。
13、声母和基本声调的韵母相拼,眼里看着声调符号,读出的是带调的音节。如i (改),拼音时念ii 。(三) 韵母定调法。例如hnhn (汉),pp (普),chunchun (传) jinjin (江)。这个方法直截了当。再进一步熟练之后,就可以直呼音节了。比如看到“bi ”就能念出“百”,不再现拼。这样,才算掌握了拼音这个工具,运用起来才会得心应手。2音节的拼写(一)y、w的用法汉语拼音方案规定使用y 、w ,主要是为了隔音,分清音节的界线。例如“ jiu ”念成一个音节是“久”,念成两个音节是“机务”;“rui”念成一个音节是“瑞”,念成两个音节是“如意”;“i ”念成一个音节是“爱”,念成两个
14、音节是“阿姨”。我们如果用 y 、w来改写,就可以把“久”写成“jiu ”,把“机务”写成“jiwu”;把“瑞”写成“rui ”,把“如意”写成“ruyi ”,把“爱”写成“i ”,把“阿姨”写成“yi ”。这样,音节的界线就很分明了。y、w的使用规则有:(1)i 、ie 、io 、iou 、in 、in 、ion 七个韵母成音节时,前头的i 改为y :y (牙)yo (要)yn (烟)yn (羊)ye (也)you (有)yon (用)(2)i 、in 、ing 三个韵母单成音节时,I 前头加个y :yi (衣)yin (音)yin (英)(3) u、uo、ui、uei、un、un、uen、
15、uen八个韵母成音节时,前头的u 改为w :w (娃)wi (外)wn (弯)wn (汪)wei (伟)wen (问)wen (翁)wo (我)(4) u 这个韵母单成音节时,前头加个w :wu (5) 、e 、n 、n四个韵母单成音节时,前头加个y ,同时 上两点省去不写:yun (圆)yue (月)yun (云)yu (雨)目前流行一种简捷的教法,就是将y (y)、w (w) 作为声母教,yoyo,wiwi ,这样就可以不去记 y 、w 的使用规则。下面的音节是拼成的:yyoyouynynyonw wowiweiwnwenwnwen 。下面的音节作为整读音节:yiyeyinyin wuyu
16、yueyunyun。(二) 隔音符号的用法 、o 、e 开头的音节,连接在其他音节后面,如果音节的界限发生混淆,就用隔音符号“” (弯头小撇) 隔开。例如:Xn (西安)ur (偶尔)jnu (金瓯)mn (名额)有些 、o 、e 开头的音节,虽然不会和前面音节的界限发生混淆,但为了拼读方便,也可以加用隔音符号。例如:con (草案)jioo (骄傲)mu (木偶)cho (超额)(三) 上两点的省略 行的韵母跟声母j 、q 、x 相拼的时候,为了书写的便利, 上的两点省略。例如:j (居)q (区)x (虚)ju (蹶)qu (缺)xu (靴)jun (捐)qun (圈)xun (宣)jn
17、(军)qn (群)xn (勋)但是, 行的韵母跟声母n 、l 拼的时候, 上的两点则不能省略。因为n 、l 也同u相拼, 上如果省去两点,就会发生混淆。例如:n (女)l (吕)n (虐)l (略)(四) iou 、uei 、uen 的省写式iou 、uei 、uen 三个韵母前面加声母的时候,分别写成它们的省写式 iu 、ui 、un,如“谬”mi ,“堆”du ,“吨”dn 。这样做可以省写字母,缩短拼式,对发音也没有影响。小学拼音教材为教学方便,直接教iu、ui、un这三个韵母,不再出现iou、uei、uen。(五) 按词连写给汉字注音或拼写普通话,有两种办法:一种是按字注音,一种是按词
18、连写。按字注音就是以汉字为单位,一个音节一个音节的分开拼写。例如:izu ,irnmn 爱祖国,爱人民。这样写音节界限清楚,便于初学拼音的人掌握。目前小学拼音教材都采用这种写法。这种读物叫作注音式读物。语言的表达以词为基本单位。因此,用汉语拼音拼写普通话,应分词连写。普通话词汇里有单音节词,也有双音节词和多音节词。如果拼音读物都是按字注音,拉长了拼写的距离,不便于阅读,也不便于草体的书写。拼写句子的时候,要按词连写,就是把一个词的各音节连写在一起,词和词之间分开拼写。例如:Wmenyoxuhuptnhu 我们要学会普通话。在拼写中,按词连写是一种主要的拼写形式。有人把一句话拼写成一长串,如:w
19、eirenminfuwu (为人民服务)。那是不对的。在汉字旁按词连写的拼音读物叫做对照式读物。(六) 大写字母的用法一个句子开头的第一个字母,诗歌每行第一个字母,地名、国名等专有名词第一个字母,都要大写。例如:Nnyshumnjnjdejch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ZhnhuRnmn nhu中华人民共和国姓和名每部分第一个字母用大写。例如:Li FnSmXinr雷锋司马相如商标和商店的名称一般每个字母都大写,也可以每一分写部分的第一个字母大写。例如:XINHUASHUDlAN (Xnhu Shdin)XIONGMAO PAI (XingmoPi)新华书店熊猫牌(七) 短横的用法短横“-”是连
20、接号,有的是表示词语之间的连接关系。例如:hun-bosh-lin环保 (环境保护)社联 (社会科学联合会)有的是用于书写或排印上的转行,放在每行的末尾,表示音节和音节的衔接。转行时要注意,尽量不要把一个音节拆开。五、音变音节在连续的语流中不免互相影响产生语音变化,这种语音变化叫音变。要说流利的普通话,必须注意普通话里的音变现象。下面简要分析普通话的几种主要的音变现象。(一)轻声在一连串音节组成的词或句子里,某一些音节失去它原有的声调,读得比较轻,比较短,这种现象叫做“轻声”。轻声的性质和一般声调很不相同。一般声调的性质主要决定于音高,轻声则主要决定于音强和音长。轻声的特点是发音时音强弱,音长
21、短。轻声对某些词或短语有区别词义的作用。如:兄弟xindi(指弟弟)兄弟 xind(指哥哥和弟弟)是非shfei(口舌、纠纷)是非 shfi(正确和错误)东西 dnxi(物件)东西 dn-x (指方向东和西)大意 dyi(疏忽)大意 dy(主要意思)拉手 lshou(家具上专做开门用的物件)拉手 lshu(握手)轻声对某些词有区别词义和词性的作用。如:对头 dutou(仇敌、对手,名词)利害 lhi(剧烈、凶猛,形容词)对头 dutu(正确、合适,形容词)利害 lhi(利益和损害,名词)另外,还有一部分双音节词第二个音节习惯上都读轻声,并没有区别词义或词性的作用。如:扁担棉花巴结粮食骆驼石榴商
22、量窗户阔气明白柴火包袱萝卜葡萄玻璃耳朵爷爷多么在普通话中,下列一些成分都应读成轻声。1“吧、吗、呢、啊”等语气词。如:走吧去吗怎么呢不行啊2助词“的、得、着、了、过、们”。如:我的慢慢的好得很说着跑了做过同学们3名词的后缀“子、儿、头”等。如:桌子石头鸟儿4个别量词。如:一个5方位词。如:家里墙上地下外边6趋向动词。如:回来干起来走出去收下7重叠动词的末一个音节。如:看看写写读读(二)变调由于邻近音节声调的影响,有些音节的声调往往要发生变化。这种声调变化现象叫变调。普通话中的四个声调,当受到邻近音节声调影响的时候,或多或少都有些变化。其中阴平、阳平、去声的变化并不显著,变化最显著的是上声以及一
23、些具体词语,如“一、不”等。1上声的变调A上声在非上声(阴平、阳平、去声)前面变成半上,即由214变为211。如:在阴平前:首都北京始终普通老师小说展开产生在阳平前:祖国海洋语言旅行改良古文拱门赶忙在去声前:感谢岗哨翡翠晚饭朗诵准确解放法定B 上声在上声前面,前一个上声变成阳平,调值变为35。如:领导勇敢水果选举岛屿打扫场景采取笔挺把守美好野草恼火理想胆敢三个上声字连在一起,则按语音停顿情况来变,停顿在第三个上声字后,前两个上声字变为阳平。如:展览馆洗脸水虎骨酒管理组如果停顿在第一个上声字后,第一个上声字变“半上”,第三个上声字声调不变,第二个上声字变为阳平。如:好领导厂党委柳组长纸老虎如果有
24、三个以上的上声字连在一起,也按语音停顿情况来变,停顿前的上声读“半上”,最后一个上声读原调,其他上声变为阳平。如:永远友好ynyun yuhoynyun yuho岂有此理qyuclqyucl2“一、不”的变调A “一”的变调“一”在单念或在词句末时念原调 (阴平)。如:不管三七二十一全国第一一、二、一“一”在阴平、阳平、上声前面时,变为去声。如:在阴平前:一般一边一天一生一瞥一心一端一丝在阳平前:一头一直一行一时一连一齐一团一条在上声前:一统一手一体一起一总一早一举一己“一”在去声前面变为阳平。如:一道一半一并一定一度一律一再一贯一切一致B “不”的变调“不”单念或在句末念原调 (去声),如“
25、不,我不。”“不”在阴平、阳平、上声前面也念去声。如:在阴平前:不安不单不妨不堪不公不屈不惜不消在阳平前:不成不曾不迭不凡不符不及不才不然在上声前:不齿不逞不等不法不轨不久不朽不许“不”在去声前面变为阳平。如:不外不幸不论不愧不但不肖不逊不屑不适不日“一、不”的变调规律列表如下:一不单说或在词句末尾阴平去声在阴平、阳平、上声前去声去声在去声前阳平阳平(三)语气词“啊”的音变“啊”单独念“ ”,用在句子末尾的时候,由于受到前面音节末尾音素的影响,读音发生种种变化。这种种变化都是在 前增加一个音素,其变化规律如下:A 前面音素是、o (o、io 除外) e 、 、i 、 时读y ,汉字写作“呀”。
26、例如:1是他呀?2好多呀!3是你哥哥呀!4应该注意节约呀!5要认真学习呀!6好大的鱼呀!B前面的音素是u (包括o 、io ,因为。实际上是稍紧的u ),读成 w ,汉字写作“哇”。例如:1写得多好哇!2他的手多巧哇!3这是一本好书哇!4小李真是个多面手哇!5我们激动的心潮哇!6有没有哇?C 前面的音素是n ,读成 n ,汉字写作“哪”。例如:1多好看哪!2加油干哪!3你走路可要小心哪。4他真是个不知疲倦的人哪!D 前面的音素是n ,读成n ,汉字仍写作“啊”。例如:1大家一齐唱啊!2下午劳动啊!3这可不成啊!4歌声多好听啊!E 前面的音素是 -i (舌尖后元音)、er ,读r ,汉字仍写作“
27、啊”。例如:1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啊!2用什么纸啊!3看看电视啊!4,今年六十二啊!F前面的音素是 -i (舌尖前元音),读成 z ,汉字仍写作“啊”。例如:1两个什么字啊?2哪个公司啊?3多少工资啊?4你就去过一次啊!“啊”的音变情况可以归纳为下表:“啊”前面音节的韵母“啊”前面音节末尾的音素“啊”的音变汉字写法iuo eie e o e y呀i iuieiuei i y呀uouiouoiouw哇ninunneninuennnn哪ninuneninuenonionnn啊-ie r-i (舌尖后音) e rr啊-i-i (舌尖前音)z啊(四)儿 化1儿化的性质普通话单独读er的字非常少,常用的只有
28、“儿、而、耳、二”几,个。普通话里另有一个不能自成音节的“儿r ”,它是一个没有具体意义的后缀。这个“儿-r ”可以同其它韵母结合起来,改变原来韵母的读音,成为一种卷舌韵母,叫做儿化韵。儿化韵的“儿”不是一个单独的音节,而是在一个音节的末尾音上附加的卷舌动作,使那个音节因儿化而发生音变。如“花儿”,就是发韵母u 的同时,在 的基础上加上一个卷舌动作而发出来的音。从这里可以看出,儿化的基本性质从语音角度分析就是卷舌作用;从词汇性质来说是后缀。拼写的时候在原来韵母的后面加上一个r ,如“花儿”写成huro韵母儿化,大致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发韵母的同时加上卷舌。如“号码儿”( homr );另一种是儿
29、化后,原韵母发生了变化。如“树根儿”( shnr )中的“根”( n ),儿化后,它的韵尾 n 丢失,实际读成了shr 。由于儿化,一些韵母发生了变化,这样,有些音节本来是不同音的,却变成同音的了。如“针”和“枝”是两个不同音的字,儿化之后,成了“针儿”和“枝儿”,变成相同了。儿化发音的基本规则,取决于韵母的末尾音素是否便于卷舌。(一) 便于卷舌,是指韵母的末尾音素是舌位较低或较后的元音( 、o 、e 、 、u )。儿化时原韵母不变,直接卷舌。如,花儿hur 、兔儿tr 。(二) 不便于卷舌,是指韵母的末尾音素是前、高元音( i 、 ),舌尖元音( -i ),或鼻韵尾( n 、n ),末尾音素
30、的舌位与卷舌动作发生冲突。儿化韵的发音要领分别是:1丢掉韵尾 i 、n 、n ,主要元音卷舌,如:ir小孩儿,ener份儿饭;后鼻韵母丢掉韵尾 n 后,主要元音同时鼻化,如:inir娘儿俩,en?r板凳儿。字母上的“”表示元音鼻化。2主要元音是i、的(如i、in、u、n以及in),加er。如iier玩意儿,inier皮筋儿,er闺女儿,ner短裙儿,ini?r电影儿。3舌尖元音i(前、后)换成er,如cicer没词儿,shisher有事儿。2儿化的作用儿化并不只是语音现象,它还具有语汇意义和语法意义,并有一定的修辞作用,使汉语在表达上更加精确。儿化在有些词里有确定词性的作用。如:画(动词)画儿
31、(名词)盖(动词)盖儿(名词)活(形容词)活儿(名词)尖(形容词)尖儿(名词)零碎(形容词)零碎儿(名词)儿化对有些词有区别词义的作用。如:头(指脑袋)头儿(指领头的人)信(指信件)信儿(指信息)儿化对有些同音词有区分词义的作用。如:拉链儿(即拉锁)拉练(行军、野营、锻炼)开火儿(即打仗)开伙(食堂伙食,开始吃饭。)儿化后,有的表示细小、轻微的意思。如:小刀儿药丸儿一点儿树枝儿木棍儿纸条儿还有的表示说话人的喜爱、亲切的感情。如:小孩儿老头儿小脸蛋儿鲜花儿油画儿山歌儿您慢慢儿走。说说贴心的话儿。有工夫来玩儿!有些词习惯上儿化,并没有什么作用。如“旁边儿”,“圆圈儿”,“走道儿”,“带个信儿”等。普通话的词绝大多数的儿化是由“儿”演变来的,极少数是从“日”“里”变化来的,如“今儿”(今日),“明儿”(明日)等是“日”字变来的;“这儿”(这里),“那儿”(那里)等是“里”字变来的。在普通话里,可以适当使用这些能表示复杂语意的儿化词。那些可用可不用,不表什么语意的“儿化”,可以不加儿。一般地说,不能有相连的两个儿化韵音节。例如:“花”可以说hur,“盆”可以说pnr,但合起来构成一个词,决不能说成hurpnr,只能说hupnr。专心-专注-专业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