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文言文练习测试含答案(共7页).doc
《七年级下册文言文练习测试含答案(共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下册文言文练习测试含答案(共7页).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复习练习题陋室铭爱莲说练习测试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苔痕( ) 鸿儒( ) 案牍( ) 甚蕃( )德馨( ) 淤( )泥 洗濯( ) 清涟( )隐逸( ) 亵( )玩 鲜( )有闻二、解释下列加点词斯( )是陋室 鸿( )儒无案牍之劳形( )( ) 可爱者甚蕃( )出淤泥而不染( ) 濯( )清涟不妖( )( ) 不蔓不( )亭亭净植( )( ) 亵玩( )三、辨别下列句中“之”字的用法1水陆草木之花 之: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之: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之:4孔子云:何陋之有? 之:5渔人甚异之。 之:四、根据诗文内容填空1陋室铭选自
2、,作者是(朝代)著名诗人。2、叫“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例如陋室铭用的就是 韵。有 等字在句末做韵脚,读来琅琅上口。3陋室铭处处紧扣 一句来写,最后画龙点睛的句子是 。4有一句诗说:“时人莫小池水浅,浅处无妨有卧龙。”陋室铭中与这句诗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5陋室铭中写景色之雅的句子是;写交往之雅的句子是;写情趣之雅的句子是;6爱莲说选自,作者,是时著名的家,“元公”是他的 。7爱莲说的结构,我们可以概括为:一条线索,即以为线索;两个陪衬,即以为莲的总陪衬,以和作为莲的旁衬和反衬;三种类型,即以写三种花来写三种人:、 、 。8爱莲说中用来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
3、孤高自傲的句子是 ;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的句子是 ;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庄重而又令人敬佩的句子是 。9爱莲说在写作方法上是借助某种事物来抒发情感,我们称这种写法为 五、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译: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译: 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译: 4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译: 5、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译:6、孔子云:何陋之有?译:六、阅读训练(一)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4、?1解释加点的字词。(1)名:(2)灵:(3)德馨:(4)鸿儒:2这篇短文的主旨句是:。3从上文找出3句对偶句。(1) (2) (3) 4请你试着对对联。(1)上联:吉羊辞旧岁 (2)上联:银羊摇尾去 下联:下联: (二)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解释加点的字词。妖:益:植:鲜:宜:2. :“淤泥”和“清莲”是写莲花的 ;“中通外直,
5、不蔓不枝”是写莲花的 ;“香远益清”指莲花的香味;“亭亭净直”指莲花的整个形体姿态,“可远观而不可亵玩”是从观赏者的角度说的,写她。正因为莲花具有不染、不妖、不蔓不枝等的高贵气质,才会惹人喜爱,让人肃然起敬。3、你能说出莲与君子有哪些相似之处吗?答:4、本文主要写作者爱莲,为什么还谈到菊花、牡丹,用意何在?河中石兽同步测试班级: 姓名: 卷面满分:60分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
6、,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傎乎?”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再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傎;求之地中,不更傎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1、本文选自 ,作者 是(朝代)人。(3分)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6分)棹 曳 湮 啮 溯 臆 3、 对于河中石兽的位置,寺僧判断其在 ,依据是 ;讲学家判断其在 ,理由是 ;老水兵则判断其在 ,是因为 。(6分)4、解释下列句子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下册 文言文 练习 测试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