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南京市、盐城市2019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共10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江苏南京市、盐城市2019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共10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南京市、盐城市2019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共10页).doc(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南京市、盐城市2019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 语文 20190320 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16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学校、姓名、考试号写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答案写在答题卡对应题目的横线上。考试结束后,请交回答题卡。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1在下列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签字样式最足以代表一个人的性格。王羲之的签字有几十种样式, ,一律的圆熟俊俏。看他的署名,不论是在笺头或是柬尾,翩翩的 跃然纸上。他写的“之”字变化多端,大都 。世之学逸少书者多矣,没人能得其精髓,非太肥即太瘦,非太松即太紧,“義之”二字即模仿不
2、得。A万变不离其宗 风致 摇曳多姿 B以不变应万变 风味 摇曳多姿C万变不离其宗 风味 绰约多姿 D以不变应万变 风致 绰约多姿【答案】A 【解析】万变不离其宗:尽管形式上变化多端,其本质或目的不变;以不变应万变:指事物时常变化我们办事要注意观察其变化,处变不惊;因为段落中有“一律”二字,因此选“万变不离其宗”。风致:美好的容貌和举止;风味:(1)指美好的口味。(2)指事物所具有的特殊色彩或趣味。(3)指风度;风采;这里指“署名”、字迹美妙绝伦之意,故用“风致翩翩”。摇曳多姿:形容摆动的姿态变化多,优美动人;绰约多姿:形容女子姿态柔美的样子;这里要注意两个词语的适用对象,“摇曳多姿”可以指物体
3、,而“绰约多姿”只能指女子。 2下列对联中,适合悬挂在太白祠的一组是()(3分) 问如此江山,龙蜷虎卧几诗客;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 到此莫题诗,谁个敢为学士敌;偶然去捉月,我来甘拜酒仙狂。 一览极苍茫,旧苑高台同万古;两间容啸傲,晴天明月此三人。 才与福难兼,文字潮儋同万里;地因人始重,江山永柳各千秋。A B C D 【答案】C【解析】问如此江山,龙蜷虎卧几诗客;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从“草堂”一词中可看出指的是在成都建浣花草堂的杜甫。到此莫题诗,谁个敢为学士敌;偶然去捉月,我来甘拜酒仙狂。 (1)上联“学士”,指天宝元年李白供奉翰林院,遂有学士之称。 (2)下联“捉月”,相传李
4、白在当涂采石矶因醉酒泛舟,俯身取江中月影,遂溺死;后人便在此筑捉月台纪念他。 (3)“酒仙”,指李太白。杜甫八仙歌:“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一览极苍茫,旧苑高台同万古;两间容啸傲,晴天明月此三人。 苍茫:旷远无边。旧苑高台:指梁苑和禹王台。梁苑又名“兔园”,汉代梁孝王所建。禹王台,相传大禹治水时曾住于台上,故名。又据说春秋时晋国著名乐师师旷在此奏乐,后来梁孝王筑吹台,被称为古吹台。两间:天地之间。啸傲:一般指诗人的豪放的性格。此谓无拘无束吟咏歌唱。三人:指李白、杜甫和高适。 从“啸傲”一词可以联想到李白的狂放。才与福难兼,文字潮儋同万里;地因人始重
5、,江山永柳各千秋。 指柳宗元。这是杨季鸾题柳州柳侯祠。 才与福难兼:这里指柳宗元一生虽很有文才,但“福气”并不好,遭到贬谪,仕途坎坷。潮儋(dn):潮州和儋州,韩愈因谏阻宪宗迎佛骨被贬为潮州刺史,苏轼在宋哲宗亲政、新党上台后被贬于儋州(今海南岛)。同万里:韩愈、苏轼、柳宗元都有才学,但政治命运相同,都被贬谪到万里以外为官,万里是夸张说法。永柳:永州(今湖南零陵)和柳州,柳宗元由进士累官至监察御史,唐顺宗时(805年)因参加革新集团,被贬为永州司马,唐宪宗时(815年)被起用改任柳州刺史,四年后,死于此。各千秋:永州和柳州也因柳宗元的传诵而芳世千秋。 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
6、一项是()(3分) 金山和焦山本来都是江中的岛屿,如今金山与北固山一样和陆地相连了。 。 。 。 。 。 。这里的好处是静中寓动,幽深中见雄伟 山巅的郑板桥读书处别峰庵也是游人流连的地方 朝暾月色,断崖石壁,以及晓风涛声,都曾博得古人赞美 焦山在江中,面对象山,背负大江,漫山修竹,终年常青 而今吾人登临此山,望滔滔大江东去,巨轮渔艇往来,则又有一番意境 而山寺中的明代木结构建筑与石坊,山间的摩崖石刻,更为此山生色不少 A B C D 【答案】B 【解析】 1首先在中排除,中出现了“而今”“又”,但前面有没有表示转折的句子,故排除。 2分析后接还是接。中写道“古人”,中写道“而今吾人”,两相对比
7、,应放一起。 4下列选项中,对漫画意图的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3分) A嘲讽不加调查先入为主的看法。 B批评砍伐树木破坏生态的做法。 C讥刺违反规定吸烟作业的工人。 D调侃头脑简单听人指挥的莽汉。 【答案】B 【解析】图中的工人边砍树,边抽烟。啄木鸟在啄他的头,认为他的头里有害虫。那我们就要想:这个工人的什么想法是不对的。从图中可以看到他挥着斧子在砍伐树木,这破坏了生态环境,故选B。 二、文言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王生墓志铭清方苞雍正元年冬十有二月,余病不能兴。闻王生兆符蹶而苏,舆疾往视,与之语,神气若未动,越三日而死。呜呼!是吾友崑绳之子也。兆符从余游,在丙子之春
8、。余在京师,馆于汪氏,崑绳馆于王氏,使兆符来学,次汪氏马队旁。危坐默诵,阒若无人。方盛暑,日三至三返,不纳汪氏勺饮。 其后崑绳弃家漫游,兆符自天津迁金坛,复从余于白下。崑绳尝语余曰:“兆符视子犹父也。吾执友惟子及刚主,吾使事刚主,曰:符于方子之学,未之能竟也。”弱冠为诸生,南迁遂弃去。逾四十,以糊口至京师。或劝以应举,庚子举京兆,明年成进士。或馈之金,使速仕以养母。余曰:“用此买田而耕,则母可养,学可殖,而先人之绪论可终竟矣。”兆符蹙然,趣余为书抵馈金者。及报诏,而死已弥月矣。方兆符之南迁也,以稚齿独身,将母及女兄弟陆行水涉三千里。及崑绳既殁,奔走四方,未尝旬月宁居。而其母老病,暴怒不时。常恐
9、妻女仆婢,久不能堪,而在视不尽其诚,故身在外,忧常在家。又虑年日长,学不殖,而矻矻于人事丛杂中。是以心力耗竭,形神瘀伤,一发而不可救药也。余与崑绳交最先,既而得刚主,三人者所学不同,而志相得,其游如家人。刚主之长子习仁,亦从余游。辛丑秋,刚主使卜居于江南而道死。自习仁之死,三人子姓中,质行无可望者矣。今又重以兆符,而文学义理,可与深言者亦鲜矣。兆符性孤特,虽其父故交既宦达,察其意色,少异于前,即不肯再见。而行身端直,又以文学知名。故其疾也,闻者皆忧之;其死也,皆惜之。兆符渴葬先世兆域,而母及妻子在江南。葬事毕,士友南还者,为纪其家;留京师者,分年而主墓祭。虽兆符意气所感召,抑其祖父节概风声宿留
10、于人心者不可泯也。兆符年四十有五,所排纂周官及诗文若干卷,蒋君湘帆为编录而藏之,以俟其孤之长而授焉。 (节选自望溪文集) 注李刚主,为清代学者李塨之字。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余病不能兴 兴:起身 B次汪氏马队旁 次:停留 C趣余为书抵馈金者 趣:催促 D为纪其家 纪:记载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实词,难度适中,需要结合文章语境以及课内字词。A项结合前文“病”可知“兴”在此是起身的意思;B项“次”作为停留的意思,在初中课文次北固山下中已经出现;C项“趣”通“促”,催促,结合上文“兆符蹙然”,可知兆符并不愿意平白接受馈赠,所以催促我“抵馈金”;D选
11、项中,“纪”在这里是“经营”的意思。 6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执友,指志同道合之友。方苞与王、李所学不同而志趣相得,堪称执友。 B诸生,古代经考试录取进入各级学校的生员,文中指通过乡试成为举人。 C京兆,是汉朝都城长安的古称,后泛指都城,文中此处指清朝都城北京。 D兆域,指墓地。古人讲究叶落归根,虽客死他乡但仍希望归葬家族祖坟。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难度较大。“诸生”指经考试录取而进入府、州、县各级学校学习的生员,明清时期称考取秀才入学的生员为诸生,如明代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中“诸生学于太学”,故而在文中这里指通过童子试成为秀才。即便不清楚,也
12、可以通过后文“或劝以应举”推导出来,如果前面已经成为举人了,后面又何必“劝以应举”呢?【科举制度小知识】童生参加童生试/童试成为秀才参加乡试成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参加会试成为贡生(第一名为会元)参加殿试,划分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统称进士。) 7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危坐默诵,阒若无人。方盛暑,日三至三返,不纳汪氏勺饮。(5分) (2)虽兆符意气所感召,抑其祖父节概风声宿留于人心者不可泯也。(5分)
13、 【解析】 (1)翻译时需要注意“危”“阒”“方”“日”“勺饮”等重点字词。大致意思可翻译为:(兆符)端正地坐着默默背诵,安静地好像没有人一样。当时正值盛夏,(兆符)每天往返三次,不曾接受汪氏一勺汤水。 (2)翻译时需要注意“抑”“节概风声”“宿”“泯”以及定语后置句。大致意思可翻译为:虽然是被兆符的志向气概感召,但是他的祖父长久留在人们心中的操守气概和声望(所起的作用)也不可以被泯灭。 8依据第六段内容,简要概括王兆符的为人特点。(4 分)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难度较低。锁定答案范围为第六段,由文中“兆符性孤特”可以得知王兆符性格特立独行,不能容忍前后不一的人;由“行身端直”
14、可知王兆符是个端正耿直的人。 【备考建议】 这次考察的四个实词中,除了“次”为课内常见实词之外,其他三个均为课外实词,需要结合上下文进行推导,所以考生在备考时,常见实词是必须掌握的基础,是理解整句话的必要条件,但学有余力的学生不应止步于此,还应该有意识地积累课外字词。可以发现,这次考察到的四个文学常识,都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知识面。但是也并非完全依赖于知识面,如果能体会语境以及上下文含义,并将课内知识活学活用,即便是没有见到过的文学常识,也不用慌张。 这次的句子翻译更多地需要和上下文联系,进行推理,所以考生在平时备考复习时需要结合语境,建立全局观,不能再单纯地注重“言”而忽视“文”。本次文言文整体
15、上更注重与前后文的联系和文章整体内容的把握,所以平时在复习文言文时,应坚持课内为基础,课外要扩充,文章要前后联系的原则。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9-10题。 寄杜位杜甫近闻宽法离新州,想见怀归尚百忧。逐客虽皆万里去,悲君已是十年流。干戈况复尘随眼,鬓发还应雪满头。玉垒题书心绪乱,何时更得曲江游。注杜位,杜甫族弟。新州,属唐代岭南道。玉垒山,位于成都附近。曲江:唐代长安名胜。杜位京中有宅,近曲江。 9请简要赏析诗歌的颈联。(5分) 10“何时更得曲江游”一句表达了作者的哪些愿望? (6分) 【答案】 9比喻,把白发比作雪,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白发之多,表达作者年华易逝的伤感
16、。 借代,用“干戈”指代“战争”,突出现在国家战争频发。 想象,诗人想象流放归来的杜位还是满头白发的样子。 对偶,“干戈”对“鬓发”,“况复”对“还应”,“尘随眼”对“雪满头”。 10作者对杜位的思念之情,并且期盼与杜位相见;此时国家战乱纷飞,作者自己年华易逝,作者希望和平早日到来;此时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作者经过多年漂泊回到蜀地,仍然期待受到朝廷重用。 【解析】 此为杜位移州而作也。离新州,叙事。尚百忧,推心。逐客二句,承新州,言流窜之久。干戈二句,承百忧,言离乱堪伤。未述寄诗之意,犹恐后会难必也。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17、 。(庄子逍遥游) (2) ,夕揽洲之宿莽。(屈原离骚) (3)扪参历井仰胁息, 。(李白蜀道难) (4) ,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5)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 。(苏轼赤壁赋) (6)了却君王天下事, 。(辛弃疾破阵子) (7) ,人至察则无徒。(班固汉书) (8)我自横刀向天笑, 。(谭嗣同狱中题壁) 【答案】 (1)而后乃今将图南 (2)朝搴阰之木兰兮 (3)以手抚膺坐长叹 (4)觥筹交错 (5)歌窈窕之章 (6)赢得生前身后名 (7)水至清则无鱼 (8)去留肝胆两昆仑 五、现代文阅读(一)(15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4题。 婉言相告美纳博科夫欧金尼娅是
18、个流亡的老寡妇,总是穿身黑衣服。前一天她的独生子米沙死了,至今她还不知道。 早上七点左右,欧金尼娅的老朋友切莫比尔斯基夫妇收到来自巴黎的电报,米沙干活的那个工厂的厂长说他是从楼顶掉进电梯井的。 这时候,欧金尼娅也起床了,她到厨房煮了些咖啡。欧金尼娅已经整整一个星期不和房东太太讲话了,这也不是她们第一次吵架。不过,她跟朋友们说起来时,总说自己无意搬走。要是决定和谁断绝关系,她只要关上那个像黑色小拎包一样的便携式助听器就行了。她提着咖啡壶走过门厅,发现地上有张明信片,是邮递员从门上的投信缝隙塞进来的。明信片是儿子寄来的。 她一手提着咖啡壶,站在门槛上读。明信片上写道:“亲爱的妈妈,我一直拼命工作,
19、晚上滑了一跤,哪儿都去不成了。” 切莫比尔斯基夫妇之前通过更先进的通讯方式知道了米沙的死讯,结果便是她现在读到的这几行字,实际上不是她儿子写来的。 两条街之外的公寓里,切莫比尔斯基正从个房间到另一个房间。他一边走,一边无奈地摆手:“该怎么告诉地呢?上帝,真不幸啊。地肯定受不了的。可怜的孩子啊,还不到三十岁。想想这工作还是我帮他找的呢”他的妻子边哭边挠地白发稀疏的头,分别打电话给利普什泰恩夫妇,列诺什卡,奥尔尚斯基医生但就是下不了决心自己先到欧金尼娅家去。 欧金尼娅喝完咖啡后挎上黑网兜,提上手提包出门了。她身子仍然挺得笔直。不戴助听器的话,她就是个彻底的聋子。就是戴上,耳朵也很背。小镇的嘈杂声对
20、她而言就是她血液的流动声。在这样已成习惯的背景中,周围的世界与她相安无事。行人是橡胶人,狗是毛绒狗,电车寂静无声。她在这一片寂静中行走,面无表情,但整体来说她对自已还是满意的:穿着黑衣,受着耳聋的迷惑和限制。她在想,明天,是个假日,可能有人来访。她应该买点上次买的烤饼。路过钟表铺时,她记起来该把米沙的手表拿回来。表是米沙在巴黎摔坏的,托人顺路带給她。她走进了钟表铺,悄无声息。钟摆晃动,各晃各的,各走各的时间。她从手袋里拿出了个钱包模样的小东西,急急地戴上,从前做这么快的动作还不好意恩。钟表商熟悉的声音远远传来起初很响接着消失了,然后冲到她面前猛响起来。 “好了,我听见了,下个星期五。” 一离开
21、钟表铺,她又让自己与世隔绝起来。她带有黄斑的衰老眼睛又一次显得安详平静,甚至露出快乐的神色。 她一路走一路随意观看,将赞许的目光投向孩子、小狗。走了一会儿,早春空气令人发困,她边走边打哈欠。在面饼店里,她仔细挑选面饼,走动时不敢伸直指头原来,黑羊毛手套上破了个洞。她出了门,隔壁店里在卖男式村衣,引起了她的兴趣。刚要进去,突然胳膊被舒夫太太拉住,欧金尼娅迅速地调整好她的复杂机器,这时候世界才变得有声了。舒夫太太对准黑色助听器,要把她的声音直接灌入:“巴黎有消息吗?”“有啊,经常有,”欧金尼娅轻声说道,又加了一句,“你为什么不来看我?”好心的舒夫太太尖声喊着回答,那声音刺得欧金尼娅眼里闪出痛苦的神
22、色。 舒夫太太到现在什么情况都不知晓,回到家,切莫比尔斯基正在给她丈夫打电话。舒夫建议写几个纸条给欧金尼娅看,说米沙病了,从轻说到重。 欧金尼娅回到家,在门口的台阶上发现了切莫比尔斯基。他们进了门,切莫比尔斯基太太先来了,已经等了好长一阵。煎熬就要开始了。 欧金尼娅喜欢朋友们来访。见他们来,她只觉得高兴,赶紧热情地忙活起来,切莫比尔斯基夫妇硬拉着她坐下。 “看在上帝的份上,开始吧。”他妻子恳求道。 “唉,我能说什么呀!”切莫比尔斯基叫道,猛地站起来,绕着屋子打转。 欧金尼娅已经注意到周围人的脸色,开始仔细地观察起来。 门铃响了,房东太太神情凝重地开门,请进来艾达姐妹。她俩脸色白得可怕。 助听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 南京市 盐城市 2019 三年级 第二次 模拟考试 语文试卷 解析 10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