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以公众服务为中心的上海电子政务建设(共5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推进以公众服务为中心的上海电子政务建设(共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进以公众服务为中心的上海电子政务建设(共5页).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推进以公众服务为中心的上海电子政务建设根据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思想的指导和要求,结合上海市政府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职能转型目标,上海电子政务推进重点和方向将由局部转向全局,由政府内部信息系统建设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向转变,信息共享、公开、业务协同、整合服务将成为电子政务建设的新要求。本文从回顾20多年来上海电子政务发展历程出发,总结上海电子政务在基础网络和应用建设方面的发展现状,分析电子政务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以公众服务为中心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的电子政务建设思路,以及保障电子政务建设的措施和建议。1上海电子政务发展历程1986年,以上海市经济信息管理领导
2、小组成立为标志,拉开了上海经济管理部门信息化建设的序幕。利用日元贷款建设国家经济信息系统子项目-上海经济信息系统,推进了政府、统计、财税、城建、外贸、银行、海关、交运、港务、工业、物资、气象等15个信息系统的建设。1993年,以国家经济信息化联席会议的成立及“三金”(“金桥”、“金关”、“金税”)工程的实施为标志,开始了“国家高速国道”建设的起步。上海成为首批工程试点城市,并率先通过国家级工程验收。1996年,以上海市信息港领导小组成立为标志,上海电子政务步入了以拓展网络应用为基础的发展阶段。信息港“1520”工程、“大通关”等项目,为上海信息化纵深应用奠定了良好发展的基础。1998年,以上海
3、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领导小组成立为标志,上海电子政务建设开始步入以全局性建设和应用为主的发展阶段。“中国上海”门户网站、“一卡通”工程、“个人信用联合征信系统”、“固定资产投资管理系统”等一系列重大应用,构筑了政府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2008年,依据中央大部制改革精神,上海组建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上海市发展改革委增加了协调信息化发展及综合平衡全市信息化和产业升级等重大项目的职能,上海电子政务建设进入了以整合和深化应用为主的高速发展阶段。2上海电子政务建设现状上海电子政务经过“九五”期间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十五”期间委办局信息化应用的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十一五”期间步入了深化应用的阶段。
4、2.1覆盖全市的电子政务基础网络平台基本形成目前,已建成覆盖全市范围的党委涉密网(公务网)和政务外网,以及基于互联网的各级政府部门的门户网站,形成了全市电子政务基础网络平台。依托公务网的市级联网单位已达460个,区级联网单位超过1000个;政务外网市级接入单位已达500多家,二级政务外网接入点已达3000多个;以电子政务内外网络和基础运营商网络平台为依托,相关委办局建设业务网络近40个,接入单位近4000家,接入终端数量4万多个,涉及财税、海关、城市管理、工商管理、监督监察、经济建设等各个领域,其他相关业务网络也将逐步纳入电子政务网络体系之中。区县普遍建成统一区级电子政务平台,实现横向连接区级
5、政府部门间的网络应用。2.2电子政务应用已在各业务领域全方位展开电子政务服务对象已经涵盖政府部门、社会公众、企事业单位,为民服务、行政审批、业务管理等服务功能得到长足发展。基于公务网、政务外网的应用项目200多个,依据138个重点电子政务项目统计,具有在线服务功能的电子政务项目31个,具有行政审批功能的电子政务项目47个、具有业务管理功能的电子政务项目112个。政府信息公开程度不断提升,服务数量和形式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中国上海”门户网站成为服务于民的重要阵地,作为政府信息公开主渠道,已实现全市所有行政审批事项的信息公开,提供各类审批和服务事项表格下载47类1493项。部门审批系统初具规模。据
6、调查统计,在各部门上报的554项行政审批事项中,近70%可在网上实现或部分实现申请受理、办理状态查询和审批结果反馈。在重大应用方面,财税信息系统、个人信用联合征信系统、社会保障和市民服务信息系统、居住证信息系统、企业基础信息共享应用系统、上海固定资产投资管理系统、上海干部在线学习平台等一批重大应用服务平台构筑了有效的政府服务体系。3上海电子政务建设存在的问题随着电子政务的整合应用的发展,原先以“条线”、“点块”模式建设的电子政务存在以下几个突出问题。3.1现有电子政务系统主要以部门业务为中心,以公众服务为中心的整合建设还相对滞后当前上海电子政务建设理念正处在由从部门角度出发转向以企业与公众的实
7、际需求为导向的转型期,按照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常规路径往往采用的是先内部、后系统、再服务,先分散、后整合、再协同的办法,导致现有电子政务项目多以政府内部业务系统为主,仍局限于部门和条线,跨部门项目和公共服务建设相对较弱。依据近几年来市级财力投资的138个电子政务重点建设项目统计分析,所建项目中具有与服务民众关系密切的在线服务的比重还只有22.5%,跨部门的面向公众服务的整合系统相对较少。3.2公共服务的整合度还不高,服务响应效率还有待提升一是,电子政务服务内容整合层次不高。目前政府网站办事功能以提供网站链接、事务处理电话以及表格下载为主,大部分仍然需要传统的线下作业完成,公众办理一项业务依然需要
8、奔走于多个业务部门,这与国外先进国家电子政务建设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二是,政府服务响应和服务效率尚待提升。现在大部分政府热线都是传统服务式电话的翻版,响应速度较慢,且缺乏完善的责任追踪制度。以政府热线为例,全市各级政府在咨询、信访、办事、服务类的热线中,仅有不到5%的政府热线具有现代化的专业呼叫中心。三是,电子政务开展整合服务时缺少内部整合流程的支撑,导致电子政务实施时对业务或服务流程重组、优化的力度不够。3.3信息资源共享依然是电子政务建设的薄弱环节从当前来看,政府信息资源共享难度依然较大,信息资源有效利用态势尚未形成。一是,信息资源共享观念和意识尚未完全确立。长期以来形成的政府信息资源部门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推进 公众 服务 中心 上海 电子政务 建设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