秭归地区地球化学实习报告(共29页).doc
《秭归地区地球化学实习报告(共29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秭归地区地球化学实习报告(共29页).doc(2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目录专心-专注-专业一、实习的目的和任务1.1 实习目的本次教学实习主要是我们地球化学本专业的专业实习,实习地点为秭归县及周边地区(黄陵地区)。本次实习是在地质基础课、地球化学专业基础课三年室内理论教学和北戴河、周口店野外教学的基础上,针对地球化学野外工作方法开展的教学实习,实习的地点为秭归县及周边地区(黄陵地区)。实习的目的主要有下面几个方面:通过这次实习,以期达到将室内教学所学习的地球化学和勘查地球化学基本原理与野外地质工作方法相联系。了解扬子克拉通(或称华南陆块)不同时代主要地质单元的地质特征,因为秭归县位处华南陆块古老结晶基底核部,新生代穹窿构造使得区域内较完
2、整地出露了从太古宙到显生宙不同性质的地层和岩浆岩地质单元;江侠地形深度切割的有利条件使得本地区成为我国华南新元古代至古生代地层众多标准地层剖面的所在地。1.2 实习任务教学实习的任务主要有三部分组成:区域地质特征、基础地球化学和勘查地球化学野外工作方法。区域地质特征主要认识华南太古庙-古元古代陆核高级变质区岩石组成与空间分布;华南陆块南华-震旦纪地层划分与岩性特征等。基础地球化学主要包括学习并应用地层地球化学研究的野外观察与样品采集方法,岩浆岩的野外观察与样品采集方法,地层和侵入岩风化壳剖面观察与样品采集方法等。在区域地质特征和基础地球化学工作方法的实习过程中,将基于所观察到的实际地质现象,提
3、出基础地质问题,并针对所提出的问题设计出地球化学研究思路和与之相对应的野外地质-地球化学工作方法。勘查地球化学的实习任务主要有矿区外围勘查地球化学土壤采样方法、水系沉积物采样野外工作方法,农业地球化学土壤样品采样方法,水化学样品野外工作等。将着重要求对样品采集的规范与要求的掌握,针对研究目标的地球化学指标设计,以及现场-室内主要分析手段的训练和了解。二、实习区自然地理与经济地理概况2.1 自然地理秭归县位于湖北省西部,川、鄂交界的长江西陵峡两岸,三峡大坝工程坝上库首。秭归县地理坐标为东经11018-1110,北纬3038-3111。东与宜昌交界,南同长阳接壤,西邻巴东,北接兴山县。东西最大距离
4、66.1千米,南北最大距离为60.6千米。 秭归为大巴山、巫山余脉和八面山坳合地带。长江流经巴东县破水峡入境,横贯县境中部,流长64千米,于茅坪河口出境,把秭归分为南北两部,构成独特的长江三峡山地地貌。境内地形起伏,层峦叠峰,地势为四面高,中间低,呈盆地形。东部边境扇子山海拔1920米;南部边境云台荒海拔2057米(县境最高峰),茅坪河口海拔40米(县境最低点)。秭归属于鄂西南山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大于等于10的活动积温为5723.6,年最冷月平均温度为6.5,年为306天,降雨量为1000毫米左右,72%,年1631.5小时,是著名的冬暖区和甜橙栽培的最佳适宜区。建成后,冬季平均增
5、温0.31.3,夏季平均降温0.91.2,气候条件将更有利于脐橙生产。2.2 经济地理2.2.1 行政区划秭归县面积2427平方千米,人口42.3万人,汉族为主。秭归县辖7个镇、5个乡,共有6个居委会、186个村委会,县人民政府驻茅坪镇。2.2.2 交通状况秭归水陆交通发达、纵横交错,全县公路通车里程2000多公里,有7条出境公路通达全国各地是渝东鄂西的交通“咽喉”与物资集散地。向西有小三峡漂流,东到三峡大坝、葛洲坝、三国古战场浏览,南去长江请江巴人故乡做客,北区昭君故里及神农架探秘。2.2.3 旅游资源秭归山川秀丽,风景如画。西陵峡雄奇壮美,兵书宝剑峡、牛肝马肺峡、崆岭峡驰名天下,还有清澈的
6、香溪河,俊秀的四溪竹之旅、九畹溪探险漂流、道教五指山,神秘的古悬棺更是为中外游客为之倾倒。其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令人流连忘返。秭归县名胜古迹还有乐平里屈原故里、屈原庙、读书洞、照面镜等。随着三峡工程的兴建,距大坝一公里处的秭归新县城已建成集大坝雄姿、高峡平湖风光、屈原故里风情、库区移民新城为一体的旅游观光胜地和三峡地区最大的游客集散中心。2.2.4矿产资源矿藏资源有煤、铁、铜、磷、硅石、重晶石等,尤以煤炭质好,而在华南三套黑色炭质页岩(陡山沱组、水井沱组、庙坡组)中的页岩气是未来能源的一个巨大储库。2.2.5 农业秭归地区受山区立体气候影响,农业呈垂直分布,农产品丰富,主要农作物有:水
7、稻、玉米、红薯、芝麻、柑橘等等。其中秭归被称为“中国脐橙之乡”,已成为了享誉国内外的知名品牌,主要品种有:伦晚、纽荷尔、长红等。三、实习区地质概况3.1 地层位于扬子克拉通核部的峡东地区出露了华南路块较完整的各时代地层,其中最古老的基底岩系为崆岭杂岩。3.1.1 前寒武纪1. 中新太古代黄陵地区崆岭杂岩主要由太古宙高级变质岩系组成。它出露在扬子克拉通核部,而后被黄陵岩体侵入并覆盖大部分。主要岩石为泥质岩变质而来的片麻岩(主要为一套副变质岩),片状矿物与粒状矿物定向排列,形成片麻理,还可见因为变质原因形成的石英岩、变质泥岩等。受后期黄陵岩体的侵入影响,在与岩浆岩的接触带上,由于部分熔融发生了混合
8、岩化(黑白相间,白色矿物主要为长英质,为脉体部分;黑色矿物主要为黑云母、角闪石,为基体部分)。 (混合岩) (片麻岩)2. 南华-震旦系黄陵地区为华南陆块南华纪和震旦纪地层标准剖面所在地。完整的华南纪自下而上划分为下统莲沱组,上统古城组、大塘坡组、南沱组,与下伏前南华纪地层或晋宁期岩体呈角度不整合接触。在我们的观测路线上没有看见南华系的古城组与大塘坡组。莲沱组为一套紫红色的中到厚层状砂岩、含砾砂岩,下段含透镜状泥岩。南沱组为黄绿色含砾冰碛泥岩,中下部偶夹泥岩及粉砂质透镜体。陡山沱组以白云岩为主,中部可见硅质岩或燧石团块。灯影组以微晶白云岩为主。3.1.2 古生代1. 寒武纪水井沱组底部为黑色炭
9、质页岩夹白云岩,下部为灰色细晶白云岩、硅质灰岩与炭质页岩互层,中部为灰色细晶泥灰岩与薄板状泥灰岩组成韵律层对,上部为灰色薄-中厚层状泥灰岩与中晶白云岩,向上白云岩增多,与灯影组为平行不整合接触。(锅底灰岩) 2. 奥陶纪奥陶纪地层自下而上划分为下统南津关组,红花园组,大湾组,牯牛潭组,中统庙坡组和上统宝塔组。3. 志留纪志留纪地层围绕黄陵断穹、神农架穹隆周缘与奥陶纪地层相伴出现,与下伏奥陶纪五峰组整合接触。4. 泥盆纪区内泥盆系出露不全,缺失泥盆纪下统,仅见泥盆纪中上统,与下伏志留纪纱帽组平行不整合接触。泥盆纪地层以黄陵杂岩周缘出露较好,神农架穹隆东南部和长江沿线背斜核部亦有出露,地层厚度70
10、-160米。5. 石炭纪峡东地区石炭系发育不完整,厚度仅100米,露头较差,化石丰富。石炭纪划分为长阳组,梯子口组,高骊山组,和州组,大埔组,黄龙组,船山组,与上覆二叠纪地层呈平行不整合接触。6. 二叠纪峡东地区二叠系分布于秭归境内,自上而下划分为早二叠世栖霞组,茅口组,晚二叠世吴家坪组,长兴组。3.1.3 中生代地中生代分为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长江三峡东部地区三叠系主要分布在黄陵背斜东西二侧。三叠系发育齐全,侏罗系分布于黄陵背斜西侧的秭归盆地,白垩系发育良好,层序较全,地层厚度约4600米。在郭家坝码头及坐船途中,我们观察了中生代侏罗纪地层及其岩性特征。侏罗纪地层总体上为一套陆相碎屑岩,
11、可观察到紫红色的泥岩粉砂岩,灰绿色泥岩页岩粉砂岩,其中可见大量的笔石、双壳类、植物碎片化石。 黄陵及周边地区区域地质图 3.2 岩浆岩黄陵地区最早的岩浆岩应为崆岭杂岩太古庙TTG片麻岩和斜长角闪岩,这些岩石是扬子克拉通结晶基底的组成部分。黄陵地区其它时期的岩浆岩主要为古元古代和新元古代。3.2.1 古元古代目前在黄陵地区已识别的古元古代岩浆岩在规模上十分有限,且均为侵入关系分布于北部崆岭变质杂岩中。1. 圈椅埫钾长花岗岩岩体近等轴状岩株产出,主要由中粗粒斑状钾长花岗岩组成。2. 基性侵入岩株围岩为英云闪长岩,该岩脉具典型的灰绿结构,粒度较细,主要造岩矿物为辉石和斜长石,少量角闪石、黑云母和钛铁
12、矿。3.2.2 新元古代按侵入关系由早到晚,黄陵杂岩体划分为三斗坪、黄陵庙、大老岭和晓峰4个岩套。三陡坪-黄陵庙岩体以石英闪长岩为主,大老岭由二长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为主,晓峰岩套指浅成侵入相-次火山岩相富钾低钙花岗岩系。3.3 变质岩此次实习地区出露的变质岩主要为崆岭高级变质岩,分布于黄陵背斜核部,出露零星,以区域变质岩为主,变质原岩的形成时代为太古宙至古元古代,主要岩性由TTG片麻岩、斜长岩闪岩、副变质岩和少量花岗质片麻岩、大理岩组成以及因为岩浆作用发生的混合岩化。3.4 构造作用及构造演化 本区大地构造以城口一房县断裂为界,北属秦岭褶皱系,南为扬子准地台。实习区位于扬子准地台的东部,地台内
13、主要二级构造单元有四川台坳、八面山台皱带、大巴山台缘褶皱带及江汉一洞庭坳陷。 本区基本构造框架主要是在侏罗系末的燕山运动作用下形成的。大致以黄陵地块古老的结晶岩基底为核心,周围发育一系列弧形褶皱,如北面的大巴山、大洪山弧形褶皱带,西南及南面的上扬子台褶带,北东面的八面山弧褶带及长阳褶皱带等。在野外实习过程中我们明显可以看到褶皱及断裂等构造。3.5 矿产实习地区发育有金、铅锌、磷、钒等矿产。我们在路线八对月亮包金矿床进行了实地观测与学习。矿区内广泛出露闪长岩以及少量花岗质岩脉、辉绿玢岩脉和石英脉等脉岩,在闪长岩中,局部包含有结晶片岩捕虏体。区内脉岩较发育,主要有花岗岩脉、辉绿玢岩脉、长英岩脉、石
14、英脉等,均穿插于区内的岩长岩体中。与矿化有关的蚀变有:硅化、绿泥石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钾化、碳酸盐化。3.6 区域地球化学异常特征根据1:20万水系沉积物测量金异常图可以知道,Au元素的异常主要分布在崆岭结晶基底与黄陵岩体的接触带上,其异常规模大,分带明显,具有明显的找矿远景。1:20万水系沉积物测量金异常图四、实习内容、工作方法及完成情况4.1 野外实习地球化学勘察根据其应用于不同地质、找矿阶段的目的、涉及的面积和要求工作的粗细程度大致可分为区域化探、地球化学普查、地球化学详查或异常检查。此次野外实习共8条路线和最后一天分小组进行水系沉积物的采集。路线地点时间内容1截流公园7.51. 了
15、解三峡大坝选址的地质依据2. 三峡大坝的地质特征2陈家坝7.61. 对秭归陈家坝进行土壤样品采集并进行评价2. 定位坐标点,Hg气测量3下岸溪7.71. 以地球化学思想观察野外地质现象2. 研究黄陵岩套基本岩性及组合3. 开展岩浆产生机制的研究4物流中心7.81. 观察三斗坪岩石组合、关系、特点2. 不同岩石类型之间的成因联系3. 三斗坪岩体岩性学上与黄陵庙间的差异,岩浆产生的地球动力学背景、过程4. 样品采集的方法5邓家坡7.91. 生态地球化学2. 以农业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研究各元素对生态的影响及其反馈6薄刀岭-茅垭7.111. 观察超鎂铁质岩及半伴生的基性岩2. 大洋地壳与大陆地壳的区
16、别3. 区分蛇绿岩与大陆环境的层状超鎂铁质岩,可采用的地化思想4. 不同板块地界的岩浆岩5. 变质岩基底、变质相6.7高家溪-观景台-黄牛崖7.121. 南华纪莲沱组砂岩的特征及成因意义2. 南华纪南沱组地层特征及雪球事件3. 震旦纪陡山沱组黑色岩系及全球性缺氧事件8月亮包7.131. 月亮包金矿的地球化学特征,思考矿床地球化学研究方法2. 了解矿山开采选矿过程中产生的环境地球化学3. 水系沉积物的采样方法4.2 室内实习室内实习内容主要有:1.整理野薄及标本,处理样品。2.完成秭归实习区1:5万地球化学普查设计报告及1.50000水系沉积物的采样点位图(见下图)。3.据统计参数及原始数据生成
17、以下图件:采样点位图、金和铜元素异常图、金和铜元素地球化学等值线图、组合异常图(Au-Cu)、重点异常剖析图、实际材料图。4.完成实习报告。五、初步认识5.1 勘察地球化学5.1.1 金和铜元素背景值与异常下限的确定将该区剔除离群样品后可得到背景值,异常下限一般根据公式C=C0+KS确定,K为信度系数,选择合适的信度系数(一般K选择2),可利用grapher进行计算,得到如下表结果。5.1.2 金和铜元素异常分布特征Au和Cu的等值线图:Au 为主成矿元素,也是最重要的指示元素,它的异常分布特征对找矿意义极大,从Au的地球化学异常图中可以看出,Au的异常很强烈,异常浓度中心显著,浓度分带非常明
18、显,异常呈NW-NNW向排布,与区内断裂的走向一致。异常主要分布在黄陵背斜靠近核部的闪长岩中,是典型的岩浆岩侵入基底岩石使Au富集并通过后期裂隙中热液带出。统计在近100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共发现6个异常区。Cu作为重要的近矿元素可以间接对Au作出指示,同时也可以证明是否是矿化异常,可以发现Cu的异常与Au基本上是套和的,但范围较小。5.1.3 元素组合特征为了能更好地获得元素的共生关系,首先在statistic下进行R型聚类分析(见下图5-3),可以发现元素的组合特征:Cu、Au Sb、Ag、Mo、Ni Hg、La、W Ba Pb 。对于金矿,其伴生元素分为前缘元素为:Hg、As、Ag,后尾元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秭归 地区 地球化学 实习 报告 29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