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各生育阶段主要栽培管理技术(共5页).doc
《水稻各生育阶段主要栽培管理技术(共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稻各生育阶段主要栽培管理技术(共5页).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水稻各生育阶段主要栽培管理技术 (一)育秧阶段 主攻目标培育适龄壮秧。 措施内容晒种、选种、浸种、催芽、精做秧板,适期适量播种,合理管水,追肥拔 草,防治病虫。 措施要求1晒种 播种前将种子摊薄晒2一3天,提高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2选种 盐水、粘泥水或其它溶液进行比重选种,清除杂质和秕谷,杂交水稻可分半 壮谷和壮谷粒播种。选液浓度,籼稻和有芒粳稻用比重1.05一108左右,无芒粳稻用 1.08一1.10左右。前者以新鲜鸡蛋露出水面有一分硬币大小,后者要露出水面2分硬币大 小为准。一般每100 斤水加泥30一40斤或盐25一30斤。选种后种谷需用清水冲洗干净, 以免影响
2、发芽率。3浸种 浸种有利种谷均匀地吸足水分,当种谷吸收水量达到其种子重的30一40左 右时,达饱和吸水量,米粒上的腹白和胚已清晰可见,其时最利于萌发,种谷吸水分的速 度与温度有关,温度低吸水速度慢,温度高吸水速度快。一般早稻浸种3一4天,晚稻浸 种2一3天,外界温度高要勤换水,早春温度低也可用温水浸种,以缩短浸种时间。如用 1的石灰水浸种,不可将水面的石灰水膜搞破,以免影响杀菌效果,或用杀菌剂浸种。 用石灰水或杀菌剂浸种的种子应选净后催芽,以免影响催芽整齐度。4催芽 掌握种堆湿润、高温(35一40)破胸,适温(30左右)长芽,根芽齐长, 芽长为种谷的一半,根长与种谷相等,整齐粗壮,双季早稻播种
3、时气温低,根与芽的长度 要长些,中稻气温高,根与芽的长度可短些,晚稻和后季稻,种谷只要破胸就可以。早、 中稻可采用地窖催芽,位置应选择避风向阳,地势高爽,排水方便的地方,开宽3尺、深 2.5尺、长10一12尺(每100 斤种谷3尺长)的地窖,窖底中间挖深、宽各3寸的排水沟通 到窖外,沟面架空,上铺无病稻草和芦席,窖顶以弓形竹架覆盖塑料薄膜,种谷在45一 50的温水中淘浴几分钟后上堆(堆高08一1尺),破胸露白前保温在35一40左右,露 白到齐芽,保温25一30左右,保持湿润,根与芽长度达到要求时,摊开晾芽后播种。 晚稻播种时,外界气温高,可把种谷装人口袋(布、麻、蒲席等)白天置于流水中, 日浸
4、夜露,2一3天后,破胸露白即可播种。5精做秧板 秧田与大田面积的比例要根据季节、品种和不同叶龄移栽而定。适龄移 栽条件下,早稻为1:8一10,中稻为l:6一8,杂交水稻为1:10,晚稻和后季稻为1:4一 5,后季稻二段育秧,秧田、寄秧田和大田的面积比例为1:3:10左右。秧田要选择土质 松软肥沃,田平草少,避风向阳,排灌便利的田块。要耕翻晒垡,施足腐熟基肥,耙平耙 细,秧板要干整水平,上虚下实,软硬适度。秧板宽455尺,沟宽6寸,周围沟深 6寸。 6适期适量播种 根据温度、品种、茬口、栽插期及移栽时叶龄确定播种期、播种量, 分批播种。播种量大小还必须以移栽时,秧苗茎部光照充足,生长健壮为标准,
5、移栽时叶 龄小,播量要大,移栽时叶龄大,播量要少。一般常年日平均温度稳定通过12时即可开 始播种,在江苏省沿江地区为4月10日左右。早稻和双季早稻如用塑料薄膜育秧或室内温 室育秧,可在3月底一4月初播种,秧龄35天左右,播量每亩200斤左右;露地育秧, 4月中旬开始播种,秧龄25一30天左右,播量每亩200一250斤左右,三熟早稻4月下旬 播种,秧龄25一30天左右,播量每亩200一250斤左右;中籼中粳(包括杂交稻)播种期 要考虑抽穗扬花时避免8月上旬的高温,宜在8月中下旬抽穗,中籼稻约在4月底播种, 秧龄30天左右,播量每亩200斤左右,中粳稻秧龄35天左右,播量每亩150斤左右,杂 交水
6、稻5月中下旬播种,秧龄25天左右,播量每亩25一30斤左右;单季晚稻5月中旬播 种,秧龄35一40天,播量每亩120斤左右,后季稻的播种期、秧龄和播种量主要根据“安 全齐穗期”和品种生育期的长短来决定。品种生育期长,要早播,播量少,秧龄长,品种 生育期短,要迟播,播量多,秧龄短。一般6月15日一6月下旬播种,秧龄25一45天左 右,播量每亩150一200斤左右,播量每亩约300一400斤左右。后季稻两段育秧的秧田(第 一段)用晚粳或早熟晚粳品种,播期6月上中旬,秧龄25一30天,播量每亩约300斤左 右,寄秧田(第二段)寄秧田7月中旬左右,秧龄20一25天,1亩秧日的秧可栽寄秧田 3亩左右。播
7、种时要按畦称种,均匀落谷,播后及时塌谷,减少露子,早稻抓住“冷尾暖 头”,抢晴播种。后季稻播种后防止暴雨冲刷。 室内无土育秧用种量每平方尺02一03斤左右,一般早稻品种在栽前15天左右播 种。7科学管水 早、中稻播种后,保持秧板湿润,土壤通气性强,以利促进扎根立苗, 一般掌握晴天满沟水,阴天半沟水,寒潮来临前(二叶期前,日最低温度在4一5以下, 三叶期后,在6一7以下)夜间灌露心叶水,清晨立即排干水,二叶期后开始保持浅水层。 塑料薄膜育秧,一叶期前密封保温,二叶期上水通风炼苗后再揭膜。后季稻半旱秧扎根期 也应保持湿润,防止浅水层,高温烫死秧苗,室内无土育秧,出苗现青期要求适温35一 38,保持
8、高度湿润,从不完全叶在芽鞘中伸出时开始压种,防止种谷芽与根抬起,不完 全叶到第一完全叶展开,温度保持28一32,供水适量及时,达到叶尖吐水,根部不积水 为宜,以促进盘根,从第一叶到第二叶壮苗,温度保持25左右,及时供水和喷施肥液, 经常检查,防止转绿不均匀。8追肥拔草 播前一星期可撒施除草剂,每亩一般用25除草醚05一08斤拌细土 撒均匀,并保持一星期左右薄水层,使之杂草萌发,提高药效,出苗后要经常拔除稗草和 杂草,齐苗后施用苗肥,每亩稀人粪尿10一15担泼浇或硫酸铵8一10斤撒施。一叶一心期 适量施用断奶肥,每亩用硫酸铵20斤左右,以后看苗分次施用接力肥,移栽前2一4天左 右,根据秧龄,移栽
9、时天气,拔秧或铲秧形式施好起身肥,用量硫酸铵每亩20一30斤左 右。后季稻秧田应控制用肥,以免疯长。9防治病虫 要及时防治绵腐病,立枯病(青枯、黄矮),稻瘟病,稻蓟马,稻螟虫, 叶蝉。(二)分蘖阶段 主攻目标 足苗,早发,争足穗 措施内容 平整大田,施足基肥。合理密植,适时移栽,浅水勤灌,及时追肥,中耕 除草,防治病虫。措施要求1平整大田 耕耙必须做到土层深、松、平、软。为水稻根系创造一个水、肥、气、 热状况良好的上层。 深耕必须根据土壤肥力,理化性状和水分状况等综合考虑,一般深4一6寸为宜,耕 深增加还要增施有机肥料和速效肥料,精细整日,田面高低在半寸以内,以利浅水勤灌 和烤田,绿肥田地上部
10、分不宜直接耕翻入土壤,而用作配制草塘泥,绿肥田耕翻时间既要 保证适时移栽,又要兼顾提高鲜草产量和质量。一般在移栽前10天左右耕翻,三麦(小 麦、大麦、元麦),油菜田整田要尽力争取耕翻晒垡,后季稻田,必须合理组织、畜力、 边收边施肥,边耕耙,做到及时栽插。2施足基肥 基肥不仅能改良土壤,促使土壤熟土层加厚,保肥保水,而且利于水稻 根系和分蘖生长。基肥要施足,肥料要腐熟,氮、磷、钾的比例为2:1:2一4,一般用草塘 泥,农家肥等有机肥料作基肥,单季中、晚稻,要适当深施,前季稻和后季稻要适当浅施, 还要增施人畜肥和化肥等速效肥料,江苏沿江地区大面积千斤以上高产田施肥总量需氮素 25一30斤,早稻基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水稻 生育 阶段 主要 栽培 管理 技术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