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地区2012-2013学年七年级科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共9页).doc
《浙江省宁波地区2012-2013学年七年级科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共9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宁波地区2012-2013学年七年级科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共9页).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浙江省宁波地区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区域科学期中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有的科学家曾这样预言:“水,不久将成为一个深刻的社会危机。”下列主要原因中,属于人类活动造成的是( )虽然地球上总水量很多,但淡水资源却不充裕; 地球上淡水分布很不均匀;水被污染的问题日益突出; 不合理地开发利用水资源; 浪费水的现象依然严重。A B C D2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下列操作错误的是()A B C D3在农村有一些“装神弄鬼”骗人钱的人,他们有这样一手绝活:从翻滚的油锅中用手把“鬼”揪出来。其实奥妙在锅内的油中,上层是真正的菜油(沸点约在3
2、00摄氏度)。则下层是其他液体,这种液体沸点最有可能是()A、50左右 B、80左右 C、100左右 D、200左右42012年元月媒体报道,广西河池龙江发生一起镉浓度超标时间,一度造成柳江上游河水受到严重污染,使得沿岸及下游居民饮水安全遭到严重威胁下列说法或做法不正确的是()A金属镉属于有害元素 B工业废水要遵循“先净化,后排水”的原则C往江河里倾倒垃圾 D水体污染,会破坏生态系统,还会危害人体健康5衣服上沾有碘很难洗净,碘在下列四种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如下表所示: 溶质碘溶剂水酒精汽油苯(有毒)溶解性微溶可溶易溶易溶由表中提供的信息判断,能最快洗净衣服上的碘污渍且对人体无害的是()A水 B酒
3、精 C汽油 D苯6.酸雨、臭氧层破坏和温室效应是全球环境的三大热点问题,下列选项不会加剧这三大环境问题的是()A、化石燃料的燃烧 B、汽车尾气的排放C、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D、使用氟里昂作致冷剂7.下列关于氧气性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氧气具有可燃性 B.标准情况下,氧气的密度略大于空气 C.氧气不易溶于水 D.通常情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8.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错误的是( )A.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 B.固体二氧化碳是一种致冷剂C.二氧化碳是制造化肥的重要原料 D.二氧化碳对生物的生命活动影响较小9M克食盐与N克水混合振荡,形成的溶液质量是( )A、一定等于(M+N)g B、一定小于(
4、M+N)g C、等于或小于(M+N)g D、无法判断10. 臭氧能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物免受伤害,臭氧存在于大气的( )A、对流层 B、平流层 C、中间层 D、电离层11用质量相同的0的冰和0的水冷却食品时,发现用冰的效果更好。这是因为( )A、冰比水凉 B、冰的温度比水低C、冰在熔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 D、冰和食品的接触更充分12青藏铁路路基两旁各插有一排碗口粗细、高约2米的铁棒(如图所示),我们叫它热棒。热棒在路基下还埋有5米深,整个棒体是中空的,里面灌有液氨。热棒的工作原理很简单:当路基温度上升时,液态氨受热发生,上升到热棒的上端,通过散热片将热量传导给空气,气态氨由此冷却
5、变成了液态氨,又沉入了棒底。这样,热棒就相当于一个天然“制冷机”。请问文中空格处的物态变化名称是( )A、汽化 液化 B、液化 汽化 C、升华 液化 D、升华 凝华13除去密闭在集气瓶中空气里的氧气,且又不准其他气体混入空气,那么在集气瓶中燃烧的物质应选用( )A、木炭 B、硫磺 C、磷 D、蜡烛14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A、红磷燃烧时生成一种白色固态物质 B、硫粉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黄色火焰 C、细铁丝在氧气里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D、燃着的火柴放在集满CO2的瓶内,火焰熄灭15如图所示,经几小时后,U形管左、右两边的液面会出现的情况是(实验装置足以维持实验过程中小老鼠的生命活动
6、,瓶口密封,忽略水蒸气和温度变化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A、左边下降,右边上升 B、左、右两边都下降 C、左边上升,右边下降 D、左、右两边都不变16为鉴别分别盛有空气、氧气、二氧化碳的三瓶气体,应选用的方法是( )A、将气体分别通入水中 B、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C、将气体分别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 D、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三瓶气体17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直接原因是( )A、二氧化碳与石蕊直接作用 B、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后生成的碳酸不稳定C、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D、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后生成的碳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18把盛有碎冰块的大试管插入烧杯里的碎冰块中,用酒精灯在烧杯底部慢慢加热,如
7、图所示。当烧杯中的冰块大部分熔化时,试管中的冰: ( )A、也熔化一部分 B、全部熔化 C、一点儿都没熔化 D、下边的熔化,上边的没熔化19生活处处有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对以下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初冬季节,在家里洗澡时发现房间里充满“白气”,这些“白气”是水蒸气B在夏季的早晨看到足球场里的草叶上挂满了露珠,而到了初冬,露水不见了,却看到了薄薄的一层霜,有人认为霜是由露变成的C把冰箱里的冻豆腐取出,冰化后,发现豆腐里有许多小孔,这是豆腐里的水先遇冷结冰,后又熔化成水形成的D放在衣橱里的樟脑丸,时间久了会明显变小,是因为樟脑丸蒸发为气体跑掉了20证明气体瓶内二氧化碳已收集满的方法是( ) A
8、. 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底部 B. 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到集气瓶口 C. 把燃烧的木条放到集气瓶口 D. 在集气瓶口闻气味21汽水饮料拉开密封盖时,有气泡冒出,喝下去后又会打嗝,说明气体溶解度与压强和温度的关系是( )A.压强减小,气体溶解度增大 B.压强减小,气体溶解度减小C.温度升高,气体溶解度增大 D.温度降低,气体溶解度减小22 5月12日为“国家防灾减灾日”。下列关于火灾、灭火与逃生的说法,正确的是( )A燃烧是一种缓慢的氧化反应 B火灾时,只能用CO2灭火C高楼发生火灾,跳楼逃生 D火场浓烟逃生,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姿势前行 23硫和铁丝分别在氧气中燃烧,这两个反应( )A、都放
9、出热量 B、都生成气体 C、都能在常温下反应 D、都产生蓝紫色火焰2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溶液都是无色透明、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 糖水是溶液,盐水是溶液,混合在一起,既有糖又有盐,就不是溶液了。在某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中再加入这种溶质,溶液的质量随之增大。一杯调好的糖水,喝第一口特别甜,越喝越不甜,说明后来喝的糖水要变稀些。把饱和溶液温度升高时,若溶质质量不变,则溶液质量也不变。()A.B.C.D.25已知20时,某物质的溶解度为20克.则在20时,该物质的饱和溶液中,下列质量关系成立的是( )A.溶质:溶剂=1:4 B.溶质:溶液=1:6 C.溶质:
10、溶液=5:6 D.溶剂:溶质=2:3二、简答题(每空格1分,共40分)26.填出形成下列现象中物态变化的名称,并说出吸热或放热(1)雨后地面的水干了,是 现象,要 热(2)早晨,树叶上的露珠的形成是 现象,要 热(3)冬天北方树枝上的雾凇(俗称树挂)是现象,要 热27地球上的水主要存在于海洋、陆地、 和生物体内。目前,人们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只占全球淡水资源的 ,世界面临着严重的淡水危机。请你说说你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节约用水的:a b 28实验室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氯化钠溶液:(1)计算:所需氯化钠的质量_ _g和水的体积_克。(2)称量及量取:氯化钠应放于托盘天平的_ _盘(填“左”或
11、“右”)。(3)溶解:把氯化钠和水全部转移到烧杯中,用_ _(填玻璃仪器名称)搅拌直到固体全部溶解。29图所示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1)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_(填“”、“=”或“”)乙物质的溶解度;(2)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的是_ _(填“甲”或“乙”)物质;(3)t2时,把50g乙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是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4)t2时,有一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可采用_的方法(写1种)使它变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30如图所示是某物质的熔化图像。从图中可以看出:它的熔点是 ;熔化过程用了 分钟的时间;在BC过程中该物质的状态是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江省 宁波 地区 2012 2013 学年 年级 科学 学期 期中 试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