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学-简答(共10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护理学-简答(共10页).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中医护理学简答、论述一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中医学理论体系有三个基本特点: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恒动观念1整体观念: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与自然界息息相关,人与社会关系密切。机体自身整体性及其与外部环境的统一性称之为整体观念(1)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2)人与环境有密切联系:人与自然界息息相关;人与社会关系密切2辨证论治:辨证是根据病史、四诊所收集到的所有资料,通过比较、分析辨清疾病的病因、性质、病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最后概括判断为何证;论证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3恒动观念:健康与疾病都是运动着的,是不断变化与发展着的,要摒弃一切一成不变、静止
2、、僵化的观点,建立动态观察,用不断变化的眼光审视生命活动中的一切现象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1阴阳的相互对立:主要表现他们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消长。相互对立的双方,一方总是通过斗争对另一方起着制约作用。在人体的正常生理状态下,阴阳两个对立面,不是平静和互不相观地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而是在相互排斥、相互斗争的过程中完成着人的生长壮老已2阴阳的相互依存:阴阳是对立统一的,二者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阳依存于阴,阴依存于阳;每一方都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己方存在的前提。称为阴阳的互根。“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3阴阳的相互消长:阴阳不是处于静止不变状态,而是始
3、终处于“阳消阴长”和“阴消阳长”的运动变化中的。只有不断地消长和不断地平衡,才能推动事物的正常发展。对人体来说,才能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如果这种“消长”超过一定的限度,不能保持相对的平衡,就会出现阴阳的偏盛偏衰,人体呈现病理状态4阴阳的相互转化:阴阳对立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各自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因可以转化为阳,阳可以转化为阴。阴阳的转化时当阴阳的消长运动发展到一定阶段,使该事物属性发生了转化,所以说阴阳转化是阴阳消长出现质变的结果。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1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人体上下、内外各组织结构之间,以及每一组织结构本身,无不包含着阴阳的对立统一2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功能属于阳
4、,物质属于阴。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是阴阳双方保持对立统一的协调关系的结果3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阴阳是互根、互用、互相制约消长的、阴阳失调则导致疾病的发生,人体的正气与病邪皆可分为阴阳两个方面4用于疾病的诊断:因疾病的发生机理在于阴阳失调,所以正确的诊断首先要分清阴阳,才能执简驭繁。抓住本质5用于疾病的治疗:治疗的原则是调整阴阳,促使阴阳恢复平衡6指导疾病的预防四五行的各自特性1木的特性:木曰曲直,引申为凡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均归木2火的特性:火曰炎上,指火具有温热、升腾、明亮、化物的作用,引申为具有温热、向上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均归为火3土的特性:土爰稼穑,引申为具有生化、承
5、载、受纳性质或作用的事物,都 属于土4金的特性:金曰从革,引申为具有收敛、肃杀、下降、清洁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都属于金5水的特性:水曰润下,润下指水滋润下行的特性,引申为具有寒凉、滋润、下行性质或作用的食物五 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人体的生理功能气化功能的表现,病理气化功 能的失调)1说明人体的基本构成 2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3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4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六心的功能1主血脉 包括主血和主脉两个方面,全身的血液依赖心的推动在脉中运行,周流不息、循环无端。推动血液运行的能力主要是心气2主神 心对人体生命活动起着主宰的作用。3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开窍于舌:全身血脉都归属于心,心的功能
6、可以从面部的色泽反映出来,舌有赖心主血脉和主神的功能。4在志为喜,在液为汗七肺的功能1主气、司呼吸2肺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1)何谓肺主宣发?其生理作用表现在那些方面宣发:肺气向上升宣好向外布散的作用 排出体内的浊气 将脾转输的津液和水谷精微布散全身 宣发卫气,调节腠理的开阖,将津液化为汗液,排出体外(2)何谓胃主肃降?其生理作用表现在那些方面肃降:肺气向下通降和使呼吸道保持洁净的作用 吸入自然界的清气 将吸入的清气和有脾转输至肺的津液、水谷精微向下布散 肃清肺和呼吸道内的异物,保持净洁.3肺朝百脉,主治节4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开窍于鼻5在志为忧,在液为涕八:脾1主运化、升清指脾把水谷化为精微
7、并转输至全身的功能(1)运化水谷:指对饮食的消化、吸收。脾助胃把水谷化为精微,后经过脾的转输和散精功能,将水谷精微布散全身,以营养五脏六腑及各组织器官(2)运化水液:指对水液的吸收、转输和布散作用,防治水液在体内滞留。脾将饮食水谷中的水液,清者吸收散 精于肺而布散全身,其余的转输给肺和肾,化为汗液和尿液排出2主统血:脾具有统摄血液在脉中运行,防治溢出脉外的功能3在体合肉、主四肢,开窍于口、其华在唇4其志在思,在液为涎九肝1主疏泄:指肝具有疏通、调达、升发的特性,调畅人体全身气机的功能(1)协调气血运行:肝的疏泄功能正常,气机和调(2)促进消化吸收:肝的疏泄功能正常,保持脾胃升降协调;肝的疏泄调
8、节着胆汁的分泌和排泄,帮助脾胃对食物消化吸收(3)调节精神情志:肝的疏泄正常,气机调畅,气血和调,则精神愉快,心情舒畅(4)协调水液代谢:肝主疏泄、调畅气机,通利三焦,疏通水道(5)调理冲任二脉:肝的疏泄影响着冲任二脉的通利协调2主藏血:指肝具有贮藏和调节血量的功能3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开窍于目4在志为怒,在液为泪十肾1 藏精:指肾对精有闭藏、贮存的功能问:叙述“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的来源及其两者互相的关系。答:肾中所藏的精,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与生俱来“肾为先天之本”。后天之精,出生以后摄入的饮食经脾胃运化而生成的水谷精微及脏腑在生理活动中化生的精气。先天
9、之精和后天之精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为用。先天之精依赖于后天之精的不断培育和充养,后天之精必须依赖于先天之精的活力资助。2主水:肾具有主持全身水液代谢,调节水液代谢平衡的作用。3主纳气:指肾具有摄纳肺吸入之气调节呼吸的功能4主骨生髓,其华在发,开窍于耳与二阴5在志为怒,在液为唾十一三焦:通行元气和运行水液1上焦如雾 心、肺和头部,主宣发卫气,输布水谷精微和津液,发挥营养和滋润作用2中焦如沤 脾、胃。主受纳腐熟水谷,运化水谷精微和津液,化生气血。3下焦如渎 肝、肾、小肠、大肠、膀胱、女子胞和阴部,泌清别浊,排泄糟粕和尿液十二五脏之间的关系1 心与肺:体现于气与血的关系2 心与脾:表现在血液的生成和运
10、化3 心与肝:表现在血液和精神情志两方面4 心与肾:一是心阴心阳与肾阴肾阳之间的依存关系;二是心血和肾精之间的关系5 肺与脾:主要表现在气的生成和水液的输布。“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6 肺与肝:主要表现在气机的协调方面。“肝火犯肺“7 肺与肾:主要表现在水液代谢和呼吸运动两方面。“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8 肝与脾:表现在消化和血液两方面9 肝和肾:表现在精血互生和阴液相通两方面。“精血同源”、“肝肾同源”10脾与肾:表现在先后天相互资助和水液代谢。“脾阳根于肾阳”十三气的功能1.推动作用:人的生长壮老已的过程 血液的生成和运行 各脏腑组织功能的维持 津液的生成、输布与排泄2温煦作用:维
11、持相对恒定的体温 维持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 血和津液的运行3防御作用:护卫肌表,防治外邪的侵入 与侵入人体的病邪作斗争4固摄作用:气对体内的液态物质有统摄、控制的作用 对脏腑有固护作用5气化作用:气能促使精、气、血、津液的化生和相互转化十四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1.生成:主要通过脾胃的“游移精气”和小肠的“分清别浊”功能2.输布:主要是通过脾的运化,肺的通调水道和肾的蒸腾气化,与肝的疏泄,三角的决渎,通利水道亦有关3.排泄:主要依赖于汗液、尿液和随呼吸排出的水气总结:津液的生成、输布、排泄及其维持代谢的平衡,依赖于气和许多脏腑一系列生理功能的协调平衡,尤以肺、脾、肾三脏的生理功能起着
12、主要的调节作用,所以,不论是由于气的病变或上述某些脏腑的病变,均可影响及津液的生成、输布、排泄,并导致津液代谢平衡的失调,从而形成伤津、脱液等津液不足的病理变化,或形成内生水、湿、痰、饮等津液环流障碍,水液停滞积聚等病理变化。十五气与血的关系。1气为血之帅(1)气能生血:食物转化为水谷精气,水谷精气转化为营气和津液再转化为血,都离不开气和气化(2)气能行血:血的循行,依赖于气的推动(3)气能摄血:气对血的运行有固摄作用2血为气之母(1)血能载气:血是气的载体,气必须依附于血(2)血能养气:血为气的功能活动提供营养,使气保持充盛 十六经络的生理功能1.运行气血,营养脏腑组织2.联络脏腑,沟通上下
13、内外3.揆理阴阳,维持机体平衡十七 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分布规律1. 十二经脉纵贯全身,左右对称地分布于头面、躯干和四肢,在体表有一定的分布规律2. 六条阴经分布于四肢的内侧和胸腹,即上肢的内侧为手三阴经;下肢的内侧为足三阴经3. 六条阳经分布于四肢的外侧和头面、躯干,即上肢外侧为手三阳经,下肢外侧足三阳经4. 手足三阳经在四肢的排列为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5. 手足三阴经在四肢的排列为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6. 足三阴经在小腿下半部和足背部,其排列是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十八 十二经脉的走向和交接规律1. 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腹2
14、. 阴经与阳经多在四肢交接;阳经与阳经在头面部相接;阴经与阴经在胸部交接十九 风邪致病的特点:1. 风性轻扬开泄,易伤阳位:风邪致病多见头痛、项背痛、汗出恶风等临床特点2. 风善行而数变:风邪致病病位游移,行无定处;且迅速、变化无常3. 风性主动:致病往往出现摇摆不定的症状4. 风为百病之长:其余五淫多依附风邪而侵入人体二十1. 寒邪致病特点.: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寒性凝滞;寒主收引2. 暑邪致病特点:暑为阳邪,其性炎热;暑性升散、耗气伤津;暑多挟湿3. 湿邪致病特点:湿性重浊;湿性粘滞;湿易伤阳,阻碍气机4. 燥邪致病特点:燥易伤津;燥易伤肺5. 火邪致病特点:火性炎上;消灼津液;生风动血二
15、十一药性理论包括那几个方面,包括含义1. 四气:又称四性,即温暑寒凉四种药性;反映药物在影响人体阴阳兴衰、寒热变化方面的作用倾向,用以说明药物的性质。此外:还有药性平和,寒热之性不太明显的平性2. 五味:指酸、苦、甘、辛、咸及依附于酸的涩和依附于甘的淡。五味即使药物味道的真实反应,更是对药物作用的高度概括3. 升降浮沉:是对药物作用趋向的概括,升即上升,降即下降,浮是指上行发散,沉是指下行泄利4. 归经:就是把药物的作用与人体的脏腑经络联系起来,用以说明药物功效的作用范围,从而为临床辨证论证提供选择用药的依据5. 毒性:药物对人体的毒害反应二十二常见的清热类方药分类及代表药物1. 清热泻火方药
16、:石膏、知母、栀子、天花粉2. 清热燥湿方药:黄岑、黄连、黄柏、龙胆草3. 清热解毒方药:金银花、连翘、板蓝根、大青叶、蒲公英、紫花地丁、野菊4. 清热凉血方药:生地黄、玄参、丹皮、紫草5. 清虚热药:青嵩、白薇、地骨皮二十三常见的补虚类方药及代表药1. 补气类方药:人参、太子参、党参、西洋参、白术2. 补血类方药:当归、阿胶、何首乌3. 补阳类方药:鹿茸、紫河车、杜仲、冬虫夏草4. 补阴类方药:百合、麦冬、女贞子、桑葚、黑芝麻二十四解表药内服护理方法1. 必须首先辨别表证的性质分别用药,并根据四时气候变化、患者体质及地理环境的不同恰当选择,配伍应用2. 服药后静卧,温覆取汗或饮热粥、热汤助汗
17、驱邪3. 发汗以微汗为宜,切不可大汗,以免耗伤阳气,损及津液4. 病室清洁安静、保持适宜的室内温度5. 饮食宜清淡。细软、易于消化,多饮开水,不宜辛辣、油腻、黏腻之物,忌食酸性食物6. 观察疹点的隐现、色泽、发热等情况7. 不宜冷敷,防治毛孔闭塞、邪无出路二十五清热药内服护理1. 严密观察病人发热程度、汗出情况、神志、有无出血、舌象变化等2. 积极做好病人的精神安抚工作3. 采用清补类膳食,多饮清凉饮料,果汁等,或以西瓜、梨,苹果及凉性瓜果蔬菜为辅食4. 病室要有良好的通风和降温设备,根据患者的发热程度调节室内温度二十六、简述腧穴的分类和特点分类:A十四经穴: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上的腧穴(36
18、1),固定的名称、固定的位置、且有主治本经病症的共同作用,是腧穴的主要部分B奇穴:“经外穴位”既有一定的名称,又有明确的位置,但尚未列入十四经系统的腧穴。主治范围较单纯,多数对某些病症有特殊疗效C阿是穴 又称“天应穴”“不定穴”、压痛点:无固定位置名称,而是以压痛点或其他反应点作为针灸施术部位,“以痛为腧”多位于病变部位附近,也可在较远的部位腧穴的作用A近治作用:共同特点,均能治疗该穴所在部位及邻近组织、器官的病症B远治作用:十四经穴主治做用的基本规律。不仅能治局部病症,而且可治本经循行所涉及的远隔部位的组织、器官、脏腑的病症,有的可以影响全身。C特殊作用:刺激某些腧穴对机体的不同状态起着双向
19、的良性调整作用。二十七、简述晕针的概念、发生的原因、临床表现、预防方法及护理措施有哪些? (1)晕针是指在针刺过程中患者发生的晕厥现象。(2)原因:精神紧张、体质虚弱、劳累、大汗、饥饿、大泻等及施术手法过重(3)临床表现:患者突然出现头晕目眩,面色苍白,心慌气短,出冷汗,恶心欲吐,精神疲倦,血压下降,脉沉细。严重者会出现四肢厥冷,神志昏迷,二便失禁,唇甲青紫,脉细微欲绝。(4)预防:解释到位,解除恐惧心理。正确选取舒适持久的体位(尽可能采用卧位)选穴宜少,手法要轻。对劳累、饥饿等的病人,应嘱其休息,进食、饮水后,再予针治。针刺过程中,随时观察患者的神态,询问针后情况,若有晕针先兆,需及早采取处
20、理措施。注意室内空气流通,消除过热、过冷等因素(5)护理措施:立即停止针刺,将已刺之针迅速取出 让患者平卧,头部放低,松开衣带注意保暖,给予温开水或糖水饮之,轻者静卧片刻,即可恢复未能缓解者,用指掐或针刺急救穴,如人中、内关、足三里、涌泉等,也可灸百会、气海、关元、神厥等 晕针缓解后,仍需适当休息必要时急救:必要时可配用现代急救措施二十八、简述滞针的原因、处理与预防?(1)患者精神紧张,针刺人后局部肌肉强烈挛缩;因行针时捻转角度过大过快和持续单向捻转等,而致肌纤维缠绕针身所致。(2)处理:嘱患者消除紧张,使局部肌肉放松;或延长留针时间。医者用手指在邻近部位揉按,或弹动针柄。或在附近再刺一针,以
21、宜散气血、缓解痉挛。若因单向捻针而致者,需反向将针捻回。(3)预防:对精神紧张及初诊者,应先作好解释工作,消除顾虑。进针时应避开肌腱,行针手法宜轻巧,捻转角度不宜过大过快,避免连续单向捻针。二十九、述弯针的原因、处理与预防?(1)原因:医者进针手法不熟练,用力过猛过快,或针下碰到坚硬组织;或因患者体位不适,在留针时改变了体位;或因针柄受外力碰击;或因滞针处理不当。(2)处理:出现弯针后,不得再进行提插、捻转等手法。如轻度弯曲,可按一般拔针法, 将针慢慢退出。若针身弯曲较大,应注意弯曲的方向,顺着弯针的方向将针退出。如弯曲不止一处,须视针柄扭转倾斜的方向,逐渐分段退出,切勿急拔猛抽,以防断针。如患者体位改变,则应嘱患者恢复原来体位,使局部肌肉放松,再行退针。(3)预防:医者施术手法要熟练,指力要轻巧,避免进针过猛、过速。患者的体位要舒适,留针期间不得随意变动体位。针刺部位和针柄不得受外物碰压。三十、针刺法的注意事项。答:1)病人在饥饿、疲劳、精神高度紧张、汗出过多、出血后不宜针刺,孕妇尽量不针刺。2)针刺时尽量取卧位,进针后盖好衣被,并用支架支起被子,以防压弯针柄。3)针刺时应严格无菌操作,一个穴位应用一支针,以防止交叉感染。4)局部皮肤有瘢痕、肿瘤、感染、溃疡及出血性疾病者不宜针刺。5)针刺过程中应随时观察病人有无全身不良反专心-专注-专业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