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医外科学复习资料(共27页).docx
《西医外科学复习资料(共27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医外科学复习资料(共27页).docx(2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西医外科学复习资料第一章 绪论1、外科疾病的分类:损伤、感染、肿瘤、畸形、内分泌功能失调、寄生虫病、其他。2、外科三大要素:无菌术、输血、麻醉。第二章 无菌术1、无菌术:是根据微生物及其感染途径所采取的一系列预防措施。2、灭菌:杀灭一切活的微生物,包括芽孢。3、消毒:杀灭病原微生物和其他有害微生物,但并不要求清除或灭杀所有微生物。4、灭菌消毒法:高压蒸汽灭菌法、化学气体灭菌法、煮沸法、药液浸泡法、干热灭菌法、电离辐射法。5、消毒顺序:涂擦消毒剂时,应由手术区中心部向四周涂擦。如为感染部位手术,或为肛门区手术,则应从手术区外周涂向感染处或会阴肛门处。手术区皮肤消毒范围要
2、包括手术切口周围15CM的区域。第三章 体液失调1、正常血浆渗透压为:290310mmol/L。2、细胞外液(以血浆为代表)Na:136145mmol/L,K:3.35.5mmol/L,Cl:98108mmol/L。3、缓冲系统:是指一种弱酸和与其对应的盐所组成的具有缓冲酸碱能力的混合溶液,它能促进血液循环内过多的强酸迅速中和为弱酸,使过多的强碱迅速中和为弱碱,从而使血浆PH波动幅度大大减小,起到缓冲调节的作用。4、血液中的缓冲系统以HCO/HCO最为重要,HCO/HCO比值=24:1.2=20/:1。HCO的正常平均值为24mmol/L,HCO正常平均值为1.2mmol/L。5、体液代谢的失
3、调:(1)根据水钠丢失比例的差异,临床上分为:高渗性缺水、等渗性缺水、低渗性缺水。(2)高渗性缺水(原发性缺水):病理生理:缺水多于缺钠,引起口渴感。治疗(低渗盐水):补水同时补钠, 5%葡萄糖溶液或0.45%氯化钠溶液。(3)等渗性缺水(急性缺水或混合性缺水):外科病人最易发生。 病理生理:水和钠成比例丢失,血液浓缩明显。 临床表现:恶心、厌食、乏力、少尿等,但口不渴。 治疗:平衡盐溶液或等渗盐水。(4)低渗性缺水(慢性缺水或继发性缺水): 病理生理:缺钠多与缺水,容易出现低钠性休克。 治疗(高渗盐水):3%5%的氯化钠溶液。(5)正常血清钾浓度为(血钾):3.55.5mmol/L。(6)低
4、钾血症:血钾浓度低于3.5mmol/L表示有低钾血症。 临床表现:肌无力、肠麻痹、U波、反常性酸性尿。 神经肌肉系统:肌无力(最早出现的症状)。 胃肠系统:肠麻痹。 心血管系统:U波。 中枢神经系统:神志淡漠或烦躁不安。 低钾性碱中毒:尿呈酸性,低钾合并代谢性碱中毒时会出现。治疗:积极治疗造成低钾血症的原发疾病。分次补充钾盐,尽量口服。常用10%氯化钾溶液。(7)静脉补钾原则: 见尿补钾,尿量超过40ml/h。 速度一般控制在20mmol/h以下。 补钾液中含钾量不超过40mmol/L。 不可静脉直接推注。 补钾量,以氯化钾为例,每天约36g,少数严重缺钾者每天不宜超过8g。(8)低钾血症常见
5、病因: 长期进食不足。 肾脏排钾过多。 补液时钾盐补充不足。 钾从肾外途径丧失。 钾向组织内转移。(9)高钾血症:血钾浓度超过5.5mmol/L即为高钾血症。 临床表现: 神志模糊、感觉异常和肢体软弱无力。 皮肤苍白、发冷、青紫、低血压。 心动过缓、心律不齐甚至心搏骤停。 T波高尖,P波下降,QRS波群增宽。(血钾浓度超过7mmol/L都会有心电图变化。) 治疗: 促使K转入细胞内。 阳离子交换树脂的应用。 透析疗法。 对抗心律失常。 禁止含钾药物和高钾食物。6、酸碱平衡的失调:(HCO为代谢性,PaCO为呼吸性。) (1)正常动脉血的PH值为:7.357.45。 (2)PH、HCO和Pa C
6、O是反应机体酸碱平衡的三大基本要素。 HCO的原发性减少或增加,可引起代酸或代碱。 PaCO的原发性减少或增加,可引起呼碱或呼酸。 (3)代谢性酸中毒:是最常见的酸碱平衡失调。血气分析可明确诊断。 临床表现:呼吸变得又深又快,呼吸肌收缩明显,呼出气体带有酮味,面颊潮红,心率加快,血压变低。 病因:碱性物质丢失过多。酸性物质产生过多。肾功能不全。 治疗:病因治疗。HCO低于10mmol/L的病人补充碱溶液。(原则:边治疗边观察,逐步纠正酸中毒。)(4)代谢性碱中毒:体内H丢失或HCO增多。 临床表现:呼吸变浅变慢。 病因:胃液丧失过多。碱性物质摄入过多。缺钾。利尿剂的作用。 治疗:积极治疗原发疾
7、病。防止低钾血症。第四章 输血1、输血的适应症:大量失血。贫血或低蛋白血症。重症感染。凝血异常。输血指征:Hb100g/L不需要输血;Hb70g/L可输入浓缩红细胞;Hb为70100g/L时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2、输血的并发症:(前四个掌握)发热反应:最常见的早起输血并发症之一。过敏反应:表现为皮肤局限性或全身性瘙痒或荨麻疹。溶血反应:是最严重的输血并发症。最早征象是不明原因的血压下降和手术野渗血。细菌污染反映:表现为发热、烦躁、寒战、呼吸困难、恶心、呕吐、发绀、腹痛和休克等中毒症状。循环超负荷。输血相关的急性肺损伤。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疾病传播。免疫抑制。大量输血的影响:1)低体温。2
8、)碱中毒。3)暂时性低钙血症。4)高钾血症。5)凝血异常。3、自体输血的禁忌症:血液已受胃肠道内容物、消化液或尿液等污染。血液可能受肿瘤细胞污染。肝、肾功能不全的病人。已有严重贫血的病人。有脓毒症或菌血症的病人。胸、腹腔开放性损伤超过4小时或血液在体腔中存留过久者。第五章 休克1、休克的概念:是机体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组织灌注不足,细胞代谢紊乱和功能受损的病理过程,它是一个由多种疾病引起的综合征。2、休克的本质:氧供给不足和需求增加。3、休克的特征:产生炎症介质。4、治疗休克的关键环节:恢复对组织细胞的供氧、促进其有效的利用,重新建立氧的供需平衡和保持正唱的细胞功能。5、休克的分类:低血容量性
9、。感染性。心源性。神经性。过敏性。6、DIC的检测:五项中出现三项以上异常便可诊断为DIC。血小板计数低于810/L。凝血酶原时间比对照组延长3秒以上。血浆纤维蛋白原低于1.5g/L或呈进行性降低。3P试验阳性。血涂片中破碎红细胞超过2%。7、休克的治疗:总原则:恢复灌注,对组织提供足够的氧。 一般紧急治疗:积极处理原发病。采取头和躯干抬高2030,下肢抬高1520的体位以增加回心血量。保持“四道”通畅,及早建立静脉通路,吸氧并注意保温。 补充血容量:是纠正休克引起的组织低灌注和缺氧的关键。 积极处理原发病。 纠正酸碱平衡失调:宁酸毋碱。 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在充分容量复苏的前提下需应用血管活
10、性药物,以维持脏器灌注压。 治疗DIC改善微循环:对明确诊断的DIC可用肝素抗凝。 皮质类固醇和其他药物的应用。8、感染性休克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体温38或36。心率大于90次/分。呼吸急促20次/分或过度通气,PaCO32.3mmHg。白细胞计数1210/L或410/L或未成熟白细胞大于10%。第六章 麻醉1、麻醉方法的分类: 吸入麻醉。 全身麻醉: 静脉麻醉。 静-吸复合麻醉。局部麻醉。 蛛网膜下腔阻滞(腰麻)。椎管内麻醉: 硬脊膜外腔阻滞(硬膜外麻醉)。 骶管阻滞麻醉。复合麻醉。基础麻醉。2、麻醉前胃肠道准备:成人择期手术前应禁食12小时,禁饮4小时,以保证胃排空。小儿术前应禁食48小
11、时,禁饮23小时。3、常用局部麻醉药:脂类麻醉药:普鲁卡因、丁卡因等。酰胺类麻醉药:利多卡因、布比卡因和罗哌卡因等。4、常用局麻药物的一次限量:药物普鲁卡因丁卡因利多卡因布比卡因罗哌卡因一次限量成人1000mg。表面麻醉40mg。神经阻滞80mg。表面麻醉100mg。神经阻滞400mg。成人150mg。成人150mg。5、局部麻醉的不良反应:(1)毒性反应:常见原因:一次用量超过病人的耐受量。意外注入血管内。注药部位血供丰富,吸收增快。病人耐受力降低。(2)过敏反应。6、椎管内麻醉:脑脊液:侧卧位时压力为70180mmHO,坐位时为200300mmHO。第七章 重症检测治疗与复苏1、心肺复苏:
12、针对呼吸和心搏骤停所采取的紧急医疗措施,以人工呼吸代替病人的自主呼吸,以心脏按压形成暂时的人工循环并诱发心脏的自主搏动。2、心肺复苏的分期:初期复苏。后期复苏。复苏后治疗。心肺复苏的安全时限45分钟。3、初期复苏的步骤为:C-A-BC:Circulation指建立有效的人工循环。A:Airway指保持呼吸道通畅。B:Breathing指进行有效的人工呼吸。4、呼吸循环骤停的诊断: 神志意识突然丧失。大动脉搏动消失。无自主呼吸。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5、心搏骤停的三种类型:心室纤颤(VF)。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PVT)。无脉性心电活动(PEA)。心搏停止。6、胸外心脏按压:病人平卧于硬板或平地
13、上,术者位于病人一侧。按压部位在胸骨下1/2处或剑突以上45cm处。一手掌根部至于按压点,另一手掌根部覆与前掌之上,手指向上方跷起,两臂伸直,凭自身重力通过双臂和双手掌,垂直向胸骨加压。频率至少100次/分,按压深度至少为胸部前后径的1/3或至少5cm,每进行30次胸外按压,进行2次口对口呼吸。常见并发症为胸骨骨折。第八章 疼痛治疗第九章 围术期处理1、外科手术的分类:急症手术。限期手术。择期手术。2、术前胃肠道准备:术前812小时开始禁食,术前4小时开始禁止饮水,以防止因麻醉或手术过程中的呕吐而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3、术前特殊准备:营养不良。脑血管病。心血管病。肺功能障碍。肾疾病。糖尿病。
14、凝血障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4、术后缝线拆除时间:头、面、颈部:45日。下腹部、会阴部:67日。胸部、上腹部、背部、臀部:79日。四肢:1012日。减张缝线:14日。5、外科手术切口的分类:清洁切口(类切口):缝合的无菌切口。可能污染切口(类切口):手术时可能带有污染的缝合切口。污染切口(类切口):临近感染区或组织直接暴露于污染或感染物的切口。6、切口愈合的分类:甲级愈合:愈合优良,无不良反应。乙级愈合:愈合处有炎症反应,但未化脓。丙级愈合:切口化脓,需要做切开引流等处理。7、术后并发症:术后出血。术后发热与低体温。呼吸系统并发症:肺膨胀不全,术后肺炎,肺栓塞。术后感染:腹腔脓肿和腹膜
15、炎。切口并发症:血肿、积血和血凝块,血清肿,伤口裂开,切口感染。泌尿系统并发症:尿潴留,泌尿道感染。第十章 外科病人的代谢及营养治疗。第十一章 外科感染第十二章 创伤第十三章 烧伤、冻伤、蛇咬伤、犬咬伤、虫蜇伤。第十四章 肿瘤1、 肿瘤的分类与命名: 良性肿瘤:一般称为“瘤”。 恶性肿瘤:来自于上皮组织者称为“癌”;来源于间叶组织者称为“肉瘤”。 胚胎性肿瘤:常称为“母细胞瘤”。2、 交界性或临界性肿瘤:在临床上除良性与恶性肿瘤两大类以外,少数肿瘤形态上虽属良性,但常浸润性生长,切除后易复发,甚至出现转移,在生物学行为上介于良性与恶性之间。如包膜不完整的纤维瘤、黏膜乳头状瘤、唾液腺多形性腺瘤等
16、。3、 恶性肿瘤的扩散方式:直接扩散。淋巴转移。血行转移。种植转移。4、 肿瘤的TNM分期:T原发肿瘤;N淋巴结;M远处转移。5、 常见体表肿瘤与肿块的特点: 脂肪瘤:境界清楚,呈分叶状,质软可有假囊性感、无痛。深部可恶变。 纤维瘤:瘤体不大,质硬,生长缓慢。 神经纤维瘤:沿神经干走形,咖啡样色素斑,触及神经刺激症状。 皮脂腺囊肿:皮脂腺开口处有小黑点,囊内有油质样“豆渣物”,易继发感染伴奇臭,常手术切除治疗。 血管瘤:按之褪色,色如血管。第十五章 移植第十六章 外科微创技术第十七章 颅内压增高和脑疝1、 颅腔的容积:14001500ml。2、 正常颅内压:成人70200mmHO,儿童5010
17、0mmHO。3、 颅内压增高的原因: 颅内占位性病变挤占了颅内空间。 脑组织体积增大。 脑脊液循环和(或)吸收障碍所致梗阻性脑积水和交通性脑积水。 脑血流过度灌注或静脉回流受阻。 先天性畸形使颅腔的容积变小。4、 颅内压增高的后果: 脑血流量的降低,造成脑缺血甚至脑死亡。 脑移位和脑疝。 脑水肿:血管源性脑水肿;细胞毒性脑水肿。 库欣反应:颅内压急剧增高时,病人出现心跳和脉搏缓慢、呼吸节律减慢、血压升高(又称两慢一高)。 胃肠功能紊乱及消化道出血。 神经源性肺水肿。5、 颅内压增高的类型:病因:弥漫性颅内压增高。 局灶性颅内压增高。 病程:急性颅内压增高:72小时。 亚急性颅内压增高:72小时
18、3周。 慢性颅内压增高:3周。6、 颅内压增高的临床表现: 头痛。 呕吐。 颅内压增高“三主征”。 视神经乳头水肿。 意识障碍及生命体征变化。 其他症状和体征:头颅叩诊时呈破罐音。7、 降低颅内压常用药物:呋塞米(速尿)。20%甘露醇250ml,快速静脉滴注。甘油果糖。8、 脑疝的分类: 小脑幕切迹疝或颞叶钩回疝。 枕骨大孔疝或小脑扁桃体疝。 大脑镰下疝或扣带回疝。9、 小脑幕切迹疝的临床表现: 颅内压升高的症状:表现为剧烈疼痛,与进食无关的频繁的喷射性呕吐。 瞳孔改变:先缩小后增大,直接和间接对光反射消失。 运动障碍:病变对侧肢体的肌力减弱或麻痹,病理征阳性。脑疝进展时可致双侧肢体自主活动消
19、失。 意识改变:嗜睡、浅昏迷甚至深昏迷。 生命体征紊乱:心率减慢或不规则,血压忽高忽低,呼吸不规则,大汗淋漓或汗闭,面色潮红或苍白。10、 枕骨大孔疝的临床表现:剧烈头痛,频繁呕吐,颈项强直,强迫头位。瞳孔忽大忽小。第十八章 颅脑损伤1、 头皮血肿的分型及各型区别:皮下血肿:较局限,无波动,周边较中心区为硬。一般不需处理,数日后可自行吸收。帽状腱膜下血肿:较大,不受颅缝限制,触之较软,有明显波动。血肿较小者加压包扎,较大者穿刺抽吸再加压包扎,感染者应切开引流。骨膜下血肿:较大,不超越颅缝,张力较高,可有波动。若伴有颅骨骨折者不应加压包扎,以防血液经骨折缝进入颅内。2、 颅底骨折的分型及各型区别
20、:(绝大多数为线性骨折,诊断主要靠临床表现,CT亦有价值。)临床表现:1)耳、鼻出血或脑脊液漏。2)脑神经损伤。3)皮下或粘膜下瘀血斑。颅前窝骨折:鼻出血,“熊猫眼或眼镜征”,脑脊液鼻漏,颅内积气伴嗅神经损伤。颅中窝骨折:血液和脑脊液鼻漏或耳漏,常伴面神经和听神经损伤,颞部肿胀。颅后窝骨折:乳突和枕下部皮下出血,咽后壁粘膜下出血。3、 脑震荡:是最轻的脑损伤,其特点为伤后即刻发生短暂的意识障碍和近事遗忘。(逆行性遗忘)4、 颅内血肿:是颅脑损伤中最常见最严重的继发病变,按症状出现时间氛围三类:急性血肿:3日之内。亚急性血肿:3日3周,慢性血肿:超过3周。5、 硬脑膜外血肿:(1)血肿来源:主要
21、来自脑膜中动脉,颅内静脉窦,脑膜中静脉,板障静脉亦可。 (2)临床表现:意识障碍。颅内压增高。瞳孔改变(先小后大)。神经系统体征(对侧锥体束征甚至去脑强直)。CT表现为颅骨内板与硬脑膜之间的双凸镜形或弓形高密度影。6、硬脑膜下血肿:(1)血肿来源:主要来自脑皮质血管,或桥静脉、静脉窦撕裂。(2)临床表现:意识障碍。颅内压增高。瞳孔改变。神经系统体征。CT表现为脑表面新月形高密度、混杂密度或等密度影。7、颅内血肿的手术指征:第十九章 颅内和椎管内肿瘤第二十章 颅内和椎管内血管性疾病第二十一章 颅脑和脊髓先天畸形第二十二章 颈部疾病1、 单纯性甲状腺肿病因的分类: 甲状腺素原料缺乏:又称地方性甲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西医 外科学 复习资料 27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