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周期律教学设计(共15页).doc





《元素周期律教学设计(共1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元素周期律教学设计(共15页).doc(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元素周期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运用实验探究、结合有关数据认识元素周期律,即原子半径、元素的化合价、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随着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2过程与方法模拟周期律的发现过程,体会科学发现的艰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由量变到质变以及“客观事物本来是相互联系的和具有内部规律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重点难点】原子半径、元素的化合价、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随着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方法】自学和讨论、实验探究、数据分析【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引入
2、 上一节我们学习了元素周期表的相关知识,那么现在请同学们想一下门捷列夫制定元素周期表的依据是什么?元素周期表中各元素之间有无规律可循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元素周期律。板书 元素周期律 思考、讨论、交流创设情境,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引导和提问1请同学们画出核电荷数118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2试着寻找各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展示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图片画核电荷数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寻找规律。归纳、回答:12号元素:电子层数相同,都是1,最外电子层上的电子数从1到2。310号元素:电子层数相同,都是2,最外电子层上的电子数从1递增到8。1118号元素:电子层数相同,都是3,最外电子
3、层上的电子数从1递增到8。复习旧知识,引发新知识。从学生熟悉的元素入手,增强学生对新知识的亲切感,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 归纳以核电荷数118的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例发现,随着元素核电荷数的递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的排布呈现周期性变化,除H、He元素外,最外电子层上的电子数重复出现从1递增到8的变化。阅读教材并填写第12、13页的表格,认识“重复出现” ,体会“周期性变化” 板书一、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除氢和氦外,随着元素核电荷数的递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的排布呈现周期性变化,最外电子层上的电子数从1递增到8。理解,记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指导阅读阅读教材第
4、12页内容,思考:结合投影表的数据分析39和1117号元素随着元素核电荷数的递增,元素的原子半径的变化有没有规律?什么样的规律?阅读、思考、归纳、交流、叙述、文字记录: 元素的原子半径随着元素核电荷数的递增,呈现周期性的变化:由锂到氟,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由钠到氯,原子半径由大到小。 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时间,有利于学生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和归纳总结能力的培养。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并培养学生提炼数据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归纳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每隔一定数目,元素会重复出现原子半径从大到小的变化趋势(稀有气体元素除外),即呈现周期性变化。提问那么现在就有一个问题了这个“
5、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与“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之间有没有关系呢?若是有。又是什么呢?提示、完善倾听,比对、理解。再体会“周期性变化”。思考、寻找两者间的关系。交流、讨论、得出结论: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层数的原子,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核对外层电子的引力逐渐增强,原子半径逐渐减小(稀有气体元素除外)。培养学生叙述的准确性,养成细致、周密的习惯。板书二、元素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层数的原子,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核对外层电子的引力逐渐增强,原子半径逐渐减小。理解,记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课堂听课效率。设问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和原子半径都呈现周期
6、性变化,现在我们来看看下面一张表:通过观察表1中的数据,元素的主要化合价随着元素核电荷数的递增呈现什么样的变化?表139号锂铍硼碳氮氧氟氖主要化合价+1+2+3+4-4+5-3-2-101117号元素钠镁铝硅磷硫氯氩主要化合价+1+2+3+4-4+5-3+6-2+7-10观察、分析、讨论、交流。最高化合价:37:+1逐步升到+51117:+1渐升到+7负化合价:69:-4逐步升到-11417:-4逐步升到-1总结:元素的主要化合价随着元素核电荷数的递增,呈现周期性的变化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板书三、元素主要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随着元素核电荷数的递增,元素最高正化合价由+1价递增到+
7、7价(除氧、氟外),负化合价由-4价递增到-1价。理解、比对、记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课堂听课效率。提问 大家或许有个疑问“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与“元素的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之间到底有没有关系呢?怎样的关系呢?思考、回答:一般地,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最外层电子数(除O、F外),最低负化合价=最外层电子数-8(稀有气体元素除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表达能力。小结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和元素的主要化合价均呈现周期性的变化。倾听,回顾。总结本课的重点内容。反馈练习 练习,思考。当堂巩固第二课时引入上次课我们学习了元素周期律的部分知识现在继续来学
8、习观察118号元素,判断每一种元素是金属元素还是非金属元素;它们的排布有规律吗? 观察、归纳:310:金属 非金属 稀有气体1118:金属 非金属 稀有气体呈现周期性的变化。培养观察、比较、分析、归纳、表达等能力讲述上节课我们讲到,元素金属性指的是原子本身失去电子的性质,元素非金属性指的是原子本身得到电子的性质。回忆,理解。让学生回忆起对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概念。温故知新。提问现在大家回想一下,我们上节课用什么方法去判断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啊?投影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判断的方法:1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金属性越强,其单质越容易从水或酸中置换出氢。2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元素周期律 教学 设计 15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