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新版(共13页).doc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新版(共13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新版(共13页).doc(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解读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一、数学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二、课程的十大理念 1构建共同基础,提供发展平台 2提供多样课程,适应个性选择 3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 4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6与时俱进地认识“双基” 7强调本质,注意适度形式化 8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 10建立合理、科学的评价体系三、课程目标 总目标:使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作为未来公民所必要的数学素养,以满足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 具体目标: 1.获得“双基”。 2.提高空间想像、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 3.提高
2、数学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包括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发展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4.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力求对现实世界中蕴涵的一些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作出判断。 5.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 6.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形成批判性的思维习惯,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四、课程结构 必修课程5个模块,各36课时 数学1:集合、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I(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 数学2:立体几何初步、平面解析几何
3、初步; 数学3:算法初步、统计、概率; 数学4:基本初等函数II(三角函数)、平面上的向量、三角恒等变换; 数学5:解三角形、数列、不等式。 必选模块(各36课时) 系列1:文科必选 选修1-1:常用逻辑用语、圆锥曲线与方程、导数及其应用; 选修1-2:统计案例、推理与证明、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框图。 系列2:理科必选 选修2-1:常用逻辑用语、圆锥曲线与方程、空间中的向量与立体几何; 选修2-2:导数及其应用、推理与证明、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 选修2-3:计数原理、统计案例、概率。 选修系列3 (各18课时) 1. 数学史选讲; 2. 信息安全与密码; 3. 球面上的几何; 4. 对
4、称与群; 5. 欧拉公式与闭曲面分类; 6. 三等分角与数域扩充。 注:要求修得学分,不作为高考科目;第2、5、6三个专题不再列入备选专题。 选修系列4(各18课时) 1. 几何证明选讲; 2. 矩阵与变换; 3. 数列与差分; 4. 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5. 不等式选讲; 6. 初等数论初步; 7. 优选法与试验设计初步; 8. 统筹法与图论初步; 9. 风险与决策; 10. 开关电路与布尔代数。 注:作为高考科目;第3、8、10三个专题不再列入备选专题,只作为课外读物出版。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A版)总体介绍 人民教育出版社 章建跃 一、几个基本观点 1坚持我国数学教育的优良传
5、统 2.针对问题进行改革 3走中庸之道,不走极端而到达光辉顶点 二、教材总体结构 必修课程5个模块,各36课时 数学1:集合、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I(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 数学2:立体几何初步、平面解析几何初步; 数学3:算法初步、统计、概率; 数学4:基本初等函数II(三角函数)、平面上的向量、三角恒等变换; 数学5:解三角形、数列、不等式。 系列1:文科必选模块(各36课时) 选修1-1:常用逻辑用语、圆锥曲线与方程、导数及其应用; 选修1-2:统计案例、推理与证明、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框图。 系列2:理科必选(各36课时) 选修2-1:常用逻辑用语、圆锥曲线与方程、空间中
6、的向量与立体几何; 选修2-2:导数及其应用、推理与证明、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 选修2-3:计数原理、统计案例、概率。 选修系列3 (各18课时) 1. 数学史选讲; 2. 信息安全与密码; 3. 球面上的几何; 4. 对称与群; 5. 欧拉公式与闭曲面分类; 6. 三等分角与数域扩充。 注:要求修得学分,不作为高考科目;第2、5、6三个专题不再列入备选专题。 选修系列4(各18课时) 1. 几何证明选讲; 2. 矩阵与变换; 3. 数列与差分; 4. 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5. 不等式选讲; 6. 初等数论初步; 7. 优选法与试验设计初步; 8. 统筹法与图论初步; 9. 风险与决策;
7、10. 开关电路与布尔代数。 注:作为高考科目;第3、8、10三个专题不再列入备选专题,只作为课外读物出版。 三、主編寄語 数学是自然的;数学是清楚的。 数学是有用的;学数学对于提高个体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学数学要摸索自己的学习方法;学数学趁年轻 。 数学教学要讲背景,讲数学,讲应用;讲历史,讲思想,讲文化。 数学教材要自然、生动、活泼,不强加于人;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美感,引发学生的学习激情;要引导学生提问,使学生“看过问题三百个,不会解题也会问”;要强调类比、推广、特殊化、化归等思想方法的运用。 四、教材编写指导思想: 1.讲背景,讲思想,讲应用 2.强调问题性、启发性,3. 强调基础性 4
8、. 突出数学思考方法的引导 推广 类比 当前内容 类比 特殊化 5.适当使用信息技术 五、教材改革重点 1亲和力 2问题性 3思想性 4联系性(整体性、结构性) 六、教材实验的基本成绩和问题 1教材的主要创新点:设置观察、思考、探究等,以问题引导学习,加强“问题性”;使用“先行组织者”等,加强类比、特殊化、推广等逻辑思考方法,加强“思想性”;强调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现实之间的联系以及数学应用,加强“联系性”。教师对这些创新给予了较高评价,认为在改进教材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等方面都发挥了较好作用。 2“课标”及教材存在的主要问题 (1)“模块化”的课程结构体系,存在整体结构逻辑性
9、差、知识不连贯性、螺旋设置不合理等问题; (2)内容太多,课时不够; (3)螺旋上升导致教学要求难把握; (4)对信息技术要求太高,使用过多; (5)没有对农村学校的需求给予必要的考虑; (6)有些叙述不简洁; (7)有些变化与当前实际不符合,例如概率、统计内容增加太多; (8)知识衔接问题初高中衔接、各模块之间的衔接。 师生负担加重了。 造成课业负担加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课程设置、教材内容、教师教学、高考评价、配套资源等等都在其中起作用,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高考问题。 依靠高难度、高强度的机械化训练,已经难以奏效。 3对几个变化的认识 二次不等式内容靠后问题; 立体几何结构调整、课时减少问题;
10、 引入算法的必要性; 数学应用问题; 概率之前不讲计数原理的原因; 拓展性栏目、习题体现的发展性要求。 七、初高中衔接问题 主要问题 (1)初中内容的不适当删减、降低要求,导致学生“双基”无法达到高中教学要求; (2)高中不顾学生的基础,任意拔高教学要求,繁琐的、高难度的运算充斥课堂。 2初中课标与高中教学要求的差异 初中不讲但高中教师认为应掌握的知识举例: (1)十字相乘法、分组分解法; (2)含有字母的方程; (3)三元一次方程组; (4)根式的分母有理化、最简根式,根式化简; (5)可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分式方程 ( 只要求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 ), 分式乘方; (6)简单的无理方程
11、; (7)简单的高次方程; (8)简单的二元二次方程组; (9)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10)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 (11)韦达定理; (12)换元法; 13)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平行的传递性; (14)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梯形中位线; (15)截三角形两边或延长线的直线平行于第三边的判定定理; (16)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 (17)轨迹定义; (18)圆的有关定理:垂径定理及逆定理,弦切角定理,相交弦定理,切割弦定理,两圆连心线性质定理,两圆公切线性质定理等; (19)相切作图,正多边形的有关计算,等分圆周,三角形的内切圆;等。 降低要求的内容举例 (1)有理数混合运算强调最多三步
12、,学生习惯性使用计算器,笔算、口算、心算能力弱; (2)多项式相乘仅要求一次式相乘,无除法; (3)因式分解只要求提取公因式法、公式法(平方差、完全平方),直接用公式法不超过两次; (4)根式的运算要求低; (5)绝对值符号内不能含有字母; (6)配方法要求低,只在解一元二次方程中有简单的要求,在二次函数中不要求用配方法,只要求用公式求顶点、最值,且不要求记忆公式和推导过程(中考试卷中会给出公式); (7)几何中大大减少定理的数量,删除繁难的几何证明,淡化几何证明的技巧; (8)只要求通过实例体会反证法的含义,了解即可; (9)辅助线,中考只要求添加一条辅助线。 八、对实验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1
13、积极面对变化,勇敢迎接挑战 2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使学生得到全面、和谐、可持续的发展。 3准确把握教学要求,循序渐进地教学 不搞“一步到位”;删减的内容不要随意补充;不要擅自调整内容顺序;教辅材料不能作为教学的依据;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核心概念、基本数学思想方法上;找好的问题;追求通性通法,不追求“特技” 4大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 三个基本点 理解数学对数学的思想、方法及其精神的理解; 理解学生对学生数学学习规律的理解,核心是理解学生的数学思维规律; 理解教学对数学教学规律、特点的理解。 两个关键 提-好问题在学生思维最近发展区内,有意义; 设计自然的过程数学知识发生发展的原过程(
14、再创造),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识过程;提好-问题恰时恰点。 5努力改进教学方式 课堂教学的“六字经”问题引导学习;教学重心前移;典型丰富例证;提供概括时机 保证思考力度;加强思想联系;使用变式训练;强调反思迁移 九、配套资源简介 齐全的教师教学用书; 培训资料包(教材介绍、课例); 同步解析与测评; 初高中衔接读本; 胜券在握新课程高考复习用书; 信息技术支持系统; 人教网交流系统;等。 邮购电话: 9311,9310,9316,9317,9318 我的联系方式,pepzjy, 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段小龙 黄祥勇 演绎、归纳与数学教学 数学教学中存在着偏演绎轻归纳的现象,表现为: (1)在概念
15、教学中,重视对概念的解释和运用概念进行解题的教学,而忽视对形成概念的背景材料的归纳与概括过程的教学; (2)在公式、定理教学中,重视对公式、定理证明的教学,而忽视通过放手让学生去实践,从观察、归纳、猜想中得出结论的教学; (3)在解题教学中,重视给出一个完善、简练解答模式的教学,而忽视引导学生共同思考、挣脱困境获得解题方式及归纳解决过程的教学。 其教学结构大致为: 实际问题感知概念 数学化抽象出概念问题解决应用概念用思考题引申概念 本节课呈现出以下特点: 1.教学目标清晰、明确、可操作 2.教材的使用、组织和处理符合实际 3.课堂结构安排合理 4.教学方法选用恰当 5.教学效果较好 几点思考:
16、 1.教师的讲解仍觉得有点偏多 2.要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3.数学思维发展的深度还不够 实施数学高中新课程需要关注的几个突出问题 四川省教科所 李兴贵 2011.7.棠湖中学 一、准确理解螺旋式上升的编排 结构 二、与时俱进把握双基教学 三、关注高初中衔接教学 1、知识的衔接。 2、教学方法与学习方式的衔接,学习心理的辅导与衔接。 高度关注:兴趣;视野;习惯 四、数学探究的教学实施 五、数学建模活动的教学实施 六、立足教材,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七、切实减轻学生学业负担,把握新课程高考方向课时?题量?广度?难度?温度?过手?教师如何追求实现:居高临下、深入浅出 八、教学评价: 先学后教、
17、以学论教;导学结合、师生对话;新教学方式、模式;否定和变革教学实践;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自主探索 动手实践 合作交流 阅读自学 九、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问题 十、教师如何与新课程共同成长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1(必修,人教A版)简 介 数学(人教A版)教材培训讲师团、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陶维林 一、本册教科书的结构框架,全书共36课时,包含三章: 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概念 约13课时 1.1 集合 约4课时 1.2 函数及其表示 约4课时 1.3 函数基本性质 约3课时 实习作业 约1课时 小结 约1课时 第二章 基本初等函数() 约14课时 2.1 指数函数 约6课时 2.2 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普通高中 数学课程 标准 新版 13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