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经典诵读教案2011(共17页).doc
《四年级经典诵读教案2011(共1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经典诵读教案2011(共17页).doc(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四年级经典诵读教案 第一次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诵读教案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背诵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 .能凭借课文读懂古诗,体会古诗蕴涵的思想感情,并以此促进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 .能初步感受中华古诗文的博大精深,喜爱中国古典文化,更好地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教学难点:体会诗歌中大诗人间的深厚情谊、离别情绪,有感情地诵读古诗、课文。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班级分成若干组。教学过程:一 共背古诗,感受经典。1. 谈话。 同学们,最近你在我们学校开展的中华经典诵读活动中表现怎么样?都背了哪些古诗文?请你把最近背诵的内容背给同学们听一听。 2
2、 .学生背。 3 .评点:的确,一位好的诗人就像一位好朋友,他能告诉你什么是高山流水般的友谊,告诉你无欲则刚、见贤思齐的人生哲理。古诗文可以提供给我们一个自由想象的空间,提供一个寄放自己心灵的空间。下面老师提供给同学们一首脍炙人口的名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希望大家喜欢。(从学生开展的经典诵读活动入手,与学生前期的学习积累建立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二 正确、通顺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1 出示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2试一试将古诗读正确、通顺。谁已经将古诗读正确、通顺的站起来读一遍。每一组抽一选手读,学生评点(首先学会赞美别人
3、,然后将自己的建议得体地告诉别人)。 3试一试将古诗背出来。4 默读,想一想有什么读不懂的地方,然后小组交流一下,看一看大家有没有共同的问题。(1) 交流。(2) 出示一些重要问题。(初读古诗,质疑生难,勾起深入研读的兴趣和欲望。)二、 初读课文。 1读一读课文,看一看哪些问题能自行解决,还有哪些问题还有待大家一起继续讨论。2读课文,先自读一遍,然后小组合作通读一遍。 3各小组组长先协商各组读一节,全班合作读好一篇课文 。(先练习,再配乐朗读)(读好课文,为读懂古诗奠定基础,同时也初步感受文章大意,了解古诗所描绘的情景。)三、 解读古诗。 1各小组交流读后感受,看能否凭借课文内容自行解决刚才所
4、提的问题。2集体交流问题的答案。 3演示媒体:从黄鹤楼至广陵(扬州)的长江行程,从而理解“西辞”、“下扬州”。 4再读古诗,看是否比上一次读得更好。(凭借课文自学古诗,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探究和相互合作的能力,初步读懂古诗,读好古诗。)四、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要章节,体会诗人间的深情厚谊。1 感情朗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A 出示课文:“岸边杨柳依依-流向天际”。 B 有感情地练读。C 出示图片,指名配乐感情诵读,想象当时情景。D 点击“只见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地流向天边”,读后演示长江流水图。E 自由交流“由这一江春水你联想到什么?” 2 感情诵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A出示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诵读体会
5、古诗人的浓情厚谊。B 是什么将两位诗人的心紧紧地联在一起?分角色朗读诗人的对话。C出示赠孟浩然,体会两位大诗人间的友谊。(这是整个教学的关键所在,诗文相融,体情悟道,并插入相关古诗帮助理解,使教学的内涵得以深化开拓,教学的容量得以合理的扩充,尽展我国古诗文的神奇魅力。)六 诵读古诗,背诵古诗。1有感情地诵读古诗,想象诗人间分别时的情景。2有感情地背诵古诗。(回归本体,落实目标。)七 扩展阅读。1推荐出示古诗送元二使安西、别董大。 2 学生自由诵读。 3自由谈谈一般送别诗的特点。 4 鼓励学生课外开展诵读活动。(拓展诵读,举一反三,促类旁通,由课堂有限的文本资源和时空开拓到课外的无限自由中去,任
6、人翱翔,有效地推进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 . 第二次九寨沟诵读教案教学目标:1. 诵读文章,抓住文眼“灵洁”,整体把握文章内容。2. 体会文章选材、组材的特点,学习文章的铺排、渲染的写作手法。3. 诵读文章的过程中,感受大自然之美,培养爱护自然、尊重自然、敬畏自然的良好的品德。教学重点:1. 整体把握文章内容2. 唤醒学生尊重自然、爱护自然的意识教学难点:如何领悟散文优美的意境,品味散文的意境教学过程:一、激发学生兴趣二、介绍地理位置提供九寨沟在中国的地理图,进一步让学生口述其地理位置。三、图片欣赏通过图文视音效果,将学生从视角饱览,情感的释放,带入到九寨沟优美的意境,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7、和直观教学效果。四、朗读1.师配乐诵读课文2.学生在反复朗读中,把握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品味散文的语言。3.全班朗读,总结朗读方法。4.结合第二自然段说说世人为何称它为九寨沟?5.请根据课文概括九寨沟水的特点。五、归纳课文主旨保护自然、敬畏自然 第三次凉州词诵读教案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每首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3通过反复诵读诗歌,体味古诗的节奏、韵律和意境,体会诗人是怎样展开丰富的想象的,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教学重点:反复诵读诗歌,理解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导入。我们刚刚学习了有关长江的文章,同长江的热情、奔放
8、所不同的是黄河的凝重、悲凉。黄河奔腾不息,无私地滋润着两岸的土地,养育着世世代代的炎黄子孙。从古到今,歌咏黄河的诗歌很多,这节课我们要欣赏到的是王之涣的凉州词。(出示古诗凉州词,课件自主朗诵。)二、初读古诗。师:这首诗的作者大家都很熟悉,他就是王之涣。你还能背诵王之涣的哪些古诗?师:王之涣留下来的诗很少,全唐诗仅存6首,但一曲登鹳雀楼,一首凉州词,已足以使王之涣跻身于唐代一流诗人的行列。谁愿意为大家朗读这首千古绝唱?三、感悟诗意(一)整体感知。师: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化中的一座宝库。一首好诗,就蕴含着一种心情,一个故事,甚至是一段历史,让人回味无穷。请同学们自己再读读这首诗,你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
9、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二)“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1播放黄河课件。2谁能读出黄河汹涌咆哮,奔腾万里的气势来?(指多个学生读)3释“仞”:仞是什么意思?谁来念一下材料中的内容。4回读诗句:那奔腾的河水似乎从天际云空直泻而下,气势雄伟,意境开阔。在苍茫辽阔的西北高原上,崇山峻岭之中只有玉门关孤立其中,显得十分孤独而寂寞。请同学们再读诗句。(三)“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1这两句诗中,哪些字词你较难理解?2怨杨柳,即埋怨。埋怨杨柳什么?(不发芽)3为什么没有必要埋怨杨柳不发芽呢?(“春风不度玉门关”!春风不到,这里就没有春天,杨柳自然不会发芽。)4为什么战士们如此盼望杨柳发芽,
10、春天的到来呢?(是久处荒凉,盼望充满生机的春天;二是杨柳发芽了,春天来了,新的一年开始了,回家的希望又增加了。)5过渡:回家真的有希望吗?出示征戍资料:据资治通鉴唐纪载,玄宗时,改府兵为募兵,兵士戍边时间从一年延至三年、六年,终于成为久戍之役,“天宝以后,山东戍卒还者十无二、三”。师:这段话的大致意思懂吗?可见,战士们不仅仅只是埋怨杨柳不发芽,他们还埋怨什么呢?埋怨朝廷。读出这种埋怨的情感来谴责和憎恨。埋怨朝廷有用吗?没用。所以战士们只能无可奈何地埋怨杨柳,读师:所以战士们埋怨杨柳是怎样一种情感?无可奈何!因此,“春风”的另一种意思即是朝廷的恩惠和关心。(四)整体读古诗。师:茫茫的戈壁,孤独的
11、边塞,凄切的羌笛,无穷的痛苦。面对这样的生存环境,诗人发出了震憾人心的呼喊读“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四、结课升华拓展延伸。1连年的战争,长年的戍边,毁掉了原本幸福美满的家庭。战争带给人们多少苦难啊!让我们反对战争,维护和平,让天下所有的家庭拥有幸福的生活!2谈起黄河,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历来为人们称颂和赞美。古人描写黄河的诗词名句也有很多,请同学们搜集、整理、交流 饮湖上初晴后雨诵读教案教学目标:1.从抓住诗中的重点词句,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古诗。背诵古诗。2.以读促思,以读悟情,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定
12、向导入。1(播放古筝曲)请同学们仔细聆听这首曲子,想象你仿佛看到的景象,这使你产生了一种怎样的感受?(学生交流)2诗歌和音乐一样,它们的美需要我们用心去想象、感受、体会。这节课我们就一块来欣赏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板书课题)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1自由读、小组练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指名读,正音。(重点指导:潋滟、空潆)3再读古诗,进一步读通顺。指名交流,教师小结学习方法。三、再读古诗,以读促思。1.学生自学。2小组互学,说说自己从古诗中知道了什么?(生交流,师小结)四、品读古诗,以读悟情。1刚才我们了解了这首诗的大意,但如果我们想领略其中的美,还远远不够,你有什么好办法吗?2指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年级 经典 诵读 教案 2011 17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