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预防医学个人整理(共11页).doc





《口腔预防医学个人整理(共11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口腔预防医学个人整理(共11页).doc(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第一章 绪论口腔预防医学preventive dentistry:通过有组织的社会努力,预防口腔疾病,维护口腔健康及提高生命质量的科学与艺术。一级预防primary prevention:又称病因预防。针对疾病发生的生物、物理、化学、心理及社会因素采取预防措施,消除致病因素,防止各种致病因素对人体的危害是一级预防的主要任务,也是预防医学的最终奋斗目标。二级预防secondary prevention:又称临床前期预防,即在疾病发生的前期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三级预防tertiary prevention:又称临床预防,对患者及时有效地采取治疗措施,防止病情
2、恶化,预防并发症和后遗症,尽量恢复或保留口腔功能。第二章 口腔流行病学(研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理论研究)口腔流行病学oral epidemiology:用流行病学的原则、基本原理和方法,研究人群中口腔疾病发生、发展和分布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同时研究口腔健康及其影响因素,为探讨口腔疾病的病因和流行因素、制定口腔保健计划、选择防治策略和评价服务效果打下良好基础。(1)描述性流行病学横断面研究cross-sectional study:又称现况调查,调查目标人群中某种疾病或现象在某一特定时点的情况。它的作用在于了解疾病的患病情况和分布特点,以便制定预防措施和为研究病因提供线索。纵向研究longi
3、tudinal study:又称疾病监测,即研究疾病或某种情况在一个人群中随时间推移的自然动态变化。它的作用在于动态观察疾病或某种现象的演变情况及其原因分析。常规资料分析:又称历史资料分析,即对已有资料或者疾病监测记录做分析或总结。(2)分析性流行病学病例对照研究case-control study:主要用于探讨病因或相关因素对疾病发生的影响。特点是观察时间短、需要研究的对象少,适合研究一些病程较长的慢性病和罕见病。可同时研究多个因素。群组研究cohort study:又称队列研究,将特定人群按是否暴露于某因素分为暴露组和非暴露组,观察一定时间,比较两组的发病率,以检验该因素与某疾病病因的假设
4、。特点是观察时间长,可以获得不同暴露强度与疾病的关系,可以观察一种暴露因素与多种疾病的关系。(3)实验流行病学experimental epidemiology:是指在研究者的控制下对人群采取某些干预措施或施加某些因素或消除某些因素以观察其对疾病发生或健康状态的影响。分为临床实验、现场实验、社区干预实验龋病常用的指数恒牙龋失补指数:DMFT为龋失补牙数、DMFS为龋失补牙面数。“龋”即已龋坏尚未填充的牙;“失”指因龋丧失的牙;“补”为因龋已做填充的牙乳牙龋失补指数:9岁以下儿童丧失了不该脱落的乳牙,即为龋失牙龋均mean DMFT: 指受检人群中每人口腔中平均龋失补牙数;龋面均mean DMF
5、S:指受检人群中每人口腔中平均龋失补牙面数龋面充填构成比:是指一组人群中的龋、失、补牙面中已充填的龋面(继发龋面不算)所占的比重患龋率:在调查期间某人群中患龋病的频率龋齿发病率:至少在一年时间内,某人群新发生龋病的频率。 无龋率:全口牙列均无龋的人数占全部受检人数的百分率。WHO龋病流行程度的评价指标(12岁):龋均 (0-1.1 很低) (1.2-2.6 低) (2.7-4.4 中) (4.5-6.5 高) (6.6以上 很高)【龋病流行特征】地区分布(发展中国家,城市高于农村)、时间分布、人群分布(乳牙患龋率男性高于女性,恒牙女性高于男性;患龋率最高的是彝族,最低的是回族)【影响因素】:社
6、会经济因素、氟摄入量(0.6-0.8mg/L患龋率最低)、饮食习惯、家族影响牙周病常用指数简化口腔卫生指数OHI-S:只检查6个牙面即16、11、26、31的唇(颊)面和36、46的舌面。包括简化软垢指数DI-S和简化牙石指数CI-S.简化软垢指数DI-S0 = 牙面无软垢1 = 软垢覆盖面积占牙面1/3以下2 = 软垢覆盖面积为牙面1/3与2/3之间3 = 软垢覆盖面积占牙面2/3以上.简化牙石指数CI-S0 = 龈上、龈下无牙石1 = 龈上石覆盖面积占牙面1/3以下2 = 龈上石覆盖面积占牙面1/3与2/3之间,或牙颈部有散在龈下牙石3 = 龈上石覆盖面积占牙面2/3以上,或牙颈部有连续而
7、厚的龈下牙石菌斑指数PLI每颗牙检查4个牙面,即近中颊面、正中颊面、远中颊面以及舌面,每个牙的记分为4个面记分之和除以4,个人记分为每颗牙记分之和除以受检牙数0 = 龈缘区无菌斑1 = 龈缘区的牙面有薄的菌斑,但视诊不可见,若用探针尖的侧面可刮出菌斑2 = 在龈缘或邻面可见中等量菌斑3 = 龈沟内或龈缘区及邻面有大量软垢Turesky改良的Q-H菌斑指数需先用菌斑染色剂染色0 = 牙面无菌斑1 = 牙颈部龈缘处有散在的点状菌斑2 = 牙颈部菌斑宽度不超过1mm3 = 牙颈部菌斑覆盖面积超过1mm,不足牙面1/34 = 菌斑覆盖面积在牙面1/3与2/3之间5 = 菌斑覆盖面积占牙面2/3以上牙龈
8、指数GI0 = 牙龈健康1 = 牙龈轻度炎症,牙龈颜色有轻度改变并轻度水肿,探诊不出血2 = 牙龈中度炎症,牙龈色红,水肿光亮,探诊出血3 = 牙龈严重炎症,牙龈明显红肿或有溃疡,并有自动出血倾向牙龈出血指数GBI 0=探诊后牙龈不出血 1=探诊后可见牙龈出血龈沟出血指数SBI0=龈缘和龈乳头外观健康,轻探龈沟后不出血1=龈缘和龈乳头呈轻度炎症,轻探龈沟后不出血2=牙龈呈轻度炎症,有颜色改变,无肿胀或水肿,探诊后点状出血3=牙龈呈中度炎症,有颜色改变和轻度水肿,探诊后出血,血溢在龈沟内4=牙龈呈重度炎症,不但颜色改变,而且明显肿胀,探诊后出血,血溢出龈沟5=牙龈有色的改变,明显肿胀,有时有溃疡
9、,探诊后出血或有自动出血社区牙周指数CPI(考题)【检查器械】:CPI牙周探针,探针尖端为直径为0.5mm小球,刻度为3.5、5.5、8.5、11.5【检查项目】:牙龈出血、牙石、牙周袋深度【检查方法】:以探诊为主,结合视诊;所用力不超过20g 6区段 指数牙(20岁以上)【检查指数牙】:将口腔分为六个区段,检查牙龈出血和牙石、牙周袋深度。A.20岁以上:10颗指数牙B.15-20岁:只检查6颗指数牙(避免第二恒磨牙假性牙周袋)C.15以下:只检查6颗指数牙,不查牙周袋WHO规定:每个区段内必须有2颗或以上功能牙,并且无拔牙指征,该区段才做检查。检查区段内以最重情况记分。探查指数牙,若没有指数
10、牙的区段,探查所有余留牙,以最重情况记分。以6区段中最高分记分作为个人CPI值。【计分标准】:0= 牙龈健康1= 龈炎,探诊后出血2= 牙石,探诊可发现牙石,但探针黑色部分全部露在龈袋外3= 早期牙周病,龈缘覆盖部分探针黑色部分,龈袋深度4-5mm4= 晚期牙周病,探针黑色部分被龈缘完全覆盖,牙周袋6mm或以上X= 除外区段(少于2颗功能牙)9= 无法检查(不记录)牙周病的流行特征地区分布(农村比城市严重)、时间分布(青春期龈炎发病达高峰,其后下降;牙周病患病率逐渐上升)人群分布(男性高于女性,龈炎最低朝鲜族,最高彝族)影响牙周病流行因素口腔卫生、吸烟(危险性高2倍;瘾大者7倍)、营养、全身疾
11、病口腔健康状况调查oral health survey:是口腔流行病学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就是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内收集一个人群患口腔疾病的频率、流行强度、分布及流行规律的资料,是一个横断面调查。【调查目的】:1)查明口腔疾病在特定时间内的发生频率和分布特征及其流行规律2)了解和分析影响口腔健康的有关因素3)为探索病因,建立和验证病因假设提供依据4)选择预防保健措施和评价预防保健措施的效果5)评估治疗与人力需要【调查项目】:一般项目、健康状况项目、问卷调查项目【调查方法】:(1)普查应查率要求在95%以上(2)抽样调查单纯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多阶段抽样(3)捷径调查pathfi
12、nder survey:是WHO推荐的调查方法。其目的是为了在短时间内了解某群体口腔健康状况,并估计在该群体中开展口腔保健工作所需的人力和物力。这种方法只调查有代表性的指数年龄组的人群(5、12、15、35-44、65-74)(4)试点调查pilot survey:又称预调查,为在开展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前先进行小规模的调查,一般是对有代表性的1-2个年龄组少数人群进行调查【样本含量】:样本量小则抽样误差大,样本量太大则造成浪费 N=tPQ/d t值为2,P为某病预期现患率,Q=1-P, d为允许误差【误差及预防方法】:随机误差random error是在抽样调查过程中产生的变异,由于机遇不同所
13、造成,不能完全避免,但可测量其大小,并能通过抽样设计和扩大样本来加以控制偏倚bias是由于某些原因造成检查结果与实际情况不符,属于系统误差,应设法防止(1)选择性偏倚:随意选择样本所造成。防止方法是严格按照随机抽样的设计方案抽样(2)无应答偏倚:防止方法是调查前做好组织宣传工作,改善调查方式使受检者积极配合(3)信息偏倚:A、因检查器械等造成的测量偏倚:如检查器械不规范,现场工作条件差,如光线不足等,防止的办法是按规定使用标准检查器械,并保持稳定的环境条件B、因调查对象引起的偏倚:包括回忆偏倚及报告偏倚。防止的办法是调查中尽量设计可能的回忆目标,对一些敏感的问题选用间接询问法、对象转移法等技术
14、以保证信息的可靠C、因检查者引起的偏倚:防止的办法一是疾病的诊断标准要准确,二是调查前要认真培训,三是调查前要做标准一致性试验(Kappa值小于0.4,可靠度不合格;0.41-0.6可靠度中等;0.61-0.8可靠度优;0.81-1完全可靠)口腔健康状况调查设计表(考题)(1)一般项目:如姓名、性别、出生日期等(2)健康状况项目:包括口外检查、颞颌关节评价、口腔黏膜情况、釉质发育不全、氟牙症、社区牙周指数、附着丧失、牙列状况及治疗需要、修复状况、牙合畸形等(3)问卷调查项目:研究对象的属性;口腔健康知识态度和行为;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临床试验应符合三个基本原则随机、对照、盲法第四章 龋病的预防
15、龋活性试验CAT以致龋菌及酸性产物为指标,检测龋发生危险因素的试验称为(1)Dentocult SM试验观察唾液中每毫升菌落形成单位的变形链球菌数量来判断龋的活性。结果判断:“0和1”105 “2” 105-106 “3”106(3为高龋活性)(2)Dentocult LB试验主要观察乳杆菌在唾液的数量。104为高龋活性(3)Cariostat 试验检测牙表面菌斑内产酸菌的产酸能力。结果判断:蓝紫色(-)、绿色(+)、黄绿色(+ +)、黄色(+ + +)。(+ +)培养管内PH为5.0-5.5为危险龋活性,(+ + +)为明显龋活性(4)Dentobuff Strip试验了解唾液的缓冲能力。结
16、果判断:试条从黄色变成蓝色,表示PH6说明唾液有缓冲能力,颜色不变则缓冲能力差龋病的三级预防(1)一级预防进行口腔健康教育:普及口腔健康知识,了解龋病发生的知识,树立自我保健意识,养成良好口腔卫生习惯 控制及消除危险因素:合理使用各种氟化物及其他防龋方法,如防龋涂料、窝沟封闭等(2)二级预防早期诊断早期处理,定期临床检查及X线检查,发现早期龋及时充填(3)三级预防防止龋病的并发症:对龋病引起的牙髓炎、根尖周炎应进行恰当的治疗,防止炎症继续发展 恢复功能:对牙体缺损及牙列缺损及时修复治疗龋病预防方法(考题)(1)菌斑控制包括机械、化学、生物、免疫方法机械方法:牙刷、牙膏、牙线、牙签、牙间隙刷及牙
17、间清洁器化学方法:氯己定、三氯生等生物方法:主要指酶类,有蛋白酶类和葡聚糖酶类免疫方法:防龋疫苗,为主动免疫(2)控制糖的摄入和使用糖代用品减少食糖频率,少吃粘性食物(3)增强牙抗龋力注意孕妇和儿童的营养和保健,避免出现乳恒牙的发育缺陷。同时,通过应用氟化物、窝沟封闭等措施,增加牙齿的抗龋力(4)定期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学龄前儿童建议每3-6个月定期检查;学龄儿童每6个月定期检查;成人每6-12个月进行口腔检查第五章氟化物与牙健康【人体氟来源】:饮水(占65%) 食物(占25%) 空气 其他适宜摄氟量:防龋和维护其他正常生理功能的生理需要量(每千克体重每天0.050.07mg)【
18、人体氟分布】:血液、乳汁和软组织75%的血氟存在于血浆中,其余主要存在于红细胞。乳汁氟为血浆氟的1/2。软组织一般低于血浆水平。胎盘有部分屏障作用。氟不易通过血脑屏障。骨和牙机体内约99%的氟沉积在钙化组织中。牙氟含量相对低于骨氟含量。唾液和菌斑唾液中氟浓度约为血浆氟的2/3,菌斑中氟含量远大于唾液,100-200倍【人体氟排泄】:肾脏是主要排泄途径(40%-60%),还有粪便、汗腺、泪液、头发指甲排氟。氟化物可能中毒剂量PTD(5mgF-/kg),摄入量在5mgF-/kg以下服用钙铝镁作为解毒剂;超过5mgF-/kg采取急救,住院观察;接近或超过15mgF-/kg应进行心电监护,抗休克治疗氟
19、化物防龋的机制(考题)(一) 降低釉质的脱矿和促进釉质再矿化正常情况下氟化物浓度达0.05mg/L时会减少釉质的溶解量;在羟磷灰石饱和溶液中,氟可结合游离的HA而成为氟羟磷灰石FHA重新沉积在釉质,即再矿化;若溶液中的HA未达到饱和,氟可吸附于HA上直接进入晶体形成FHA或与釉质中的羟离子交换形成氟磷灰石FA牙受酸侵蚀时PH值下降,导致牙脱矿,同时也使氟化钙溶解向唾液中释放氟离子和钙离子。当唾液中的钙磷离子饱和时,将提供使矿物质再矿化的动力,部分溶解的晶体将作为再矿化核,氟化物通过吸附在其表面并吸引钙离子来加速这一再矿化过程(二) 氟对微生物的作用a、对糖酵解的影响能抑制与糖酵解和细胞氧化有关
20、的酶b、抑制细菌摄入葡萄糖影响胞外多糖的合成以及胞内多糖的贮存c、抑制细菌产酸氟化物以HF进入细胞,HF在碱性的胞浆中分解H+和F-,会产生三种结果:降低细胞中的HF浓度,刺激更多的HF进入细胞增加细胞内的氟离子浓度,通常成为酶的抑制剂增加细胞内H+浓度,使产酸减少,甚至中止。【氟斑牙临床特点】:多发于恒牙,乳牙较少。患氟牙症的牙数多少取决于牙发育矿化时期在高氟区生活时间的长短釉质白色斑纹,甚至整个牙为白垩色釉质;黄褐色色染;严重者实质性缺损牙釉质和牙本质变脆,耐磨性差,抗酸性差表现受累牙数高氟区生活史釉质发育不全色斑周界明确,与生长线吻合单颗牙或一组牙无氟牙症散在云雾状,周界不明显,与生长线
21、不吻合多颗牙,上前牙多见有表面有无光泽生活史四环素牙有、黄褐色四环素服用史氟牙症无高氟区生活史氟化物防龋的全身应用饮水氟化water fluoridation是将饮用水的氟浓度调整到最适宜的水氟浓度,以达到既能防止龋病的发生,又不引起氟牙症流行的目的。饮水的适宜氟浓度一般应保持在0.71mg/L之内低氟区饮水含量在0.5mg/L以下,应根据该地区氟牙症流行情况决定是否加氟饮水氟含量超过1.5mg/L或氟牙症指数超过1时,应采取措施,减少氟的摄入量饮水含氟量应按季节、气温的变化进行调整自来水加氟需要严格的管理和检测系统,保证安全有效食盐氟化:适用于没有开展饮水氟化或没有自来水的低氟区,一般为9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口腔 预防 医学 个人 整理 11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