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儿童教育问题(共5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流动儿童教育问题(共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流动儿童教育问题(共5页).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现代化进程中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分析 初中数学班 赵 丽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自发地、大规模地、持续地向大中城镇,特别是向经济较为发达的沿海城镇流动,形成了国内外广泛关注的“民工潮”。伴随“民工潮”产生了一个很特殊的社会群体,即“农民工”群体。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尤其是近年来“农民工”群体由“单身化”向“家庭化”转变的趋势有所上升,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带着子女一起流入城市。由此,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浮出水面。 一、流动儿童面临的教育问题 流动儿童进入城市后面临的问题很多,涉及生活、安全和教育等多方面,但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教育问题,即流动儿童不能公平地
2、接受义务教育。有的研究已经发现,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1上不了学流动儿童问题最先引起人们关注的便是上学难问题。 随着进城流动儿童数量的逐年递增,该群体的受教育问题日益凸显出来,大量的适龄阶段流动儿童在流入地不能及时接受九年义务教育,要么失学在家,要么过早地踏上打工之路。2上不起学由于流动儿童所在的农民工家庭经济收入整体低下,对子女教育支付能力有限。受户籍制度的影响,流动儿童与城市户籍适龄儿童难以享受相同的受教育权利,城市公办学校在招收流动儿童时都要收取较高的借读费、赞助费等。 这些不合理的收费成为流动儿童进入公办学校的一道道壁垒,也是影响流动儿童公平接受义务教育的主要问题和农民
3、工反应最强烈的问题之一。近年来,尽管各地为了贯彻“两为主”的政策,几乎都在取消或降低借读费和赞助费,但教育费用仍然是农民工家庭的最大负担。 据调查,除杂费之外,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小学阶段一般每学期要交 “借读费”、“赞助费”300-400元,中学阶段500元左右,少数城市更高。此外,还有服装费、保险费、郊游、上网、班费等费用。 进城务工人员从总体上看是一批经济收入比较低下的群体,过高的“借读费”、“赞助费”及其他教育支出,常常使他们难以承受并使其子女对进城上学望而却步。3上不了好学校在国家“两为主”政策的引导下,目前大部分流动儿童都已经在城市公办学校就读,但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就读于办学条件差、
4、教育质量低的民工子弟学校。民工子弟学校在解决流动儿童上学难问题上客观上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对流动儿童公平地接受义务教育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有专家指出,对于大部分农民工来讲,他们的子女只能进入收费低廉的民工子弟学校上学。 但大多数的民工子弟学校存在不少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是办学条件差、管理水平低、教学质量难以保证以及安全方面存在不少隐患。 由于农民工子弟学校属于私立性质,由公民个人办学,自负盈亏,除学生交费外,基本没有其他的资金来源,又由于收费低廉等原因,这使其难以集中资金用于改善办学条件 ,教学设施、设备简陋,教师队伍总体专业化水平低,大多没有教师资格证,缺乏教育教学经验,学校管理松散,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流动 儿童教育 问题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