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其它相关论文-地区科技竞争力的评价体系与实际测度研究(上).doc
《理学其它相关论文-地区科技竞争力的评价体系与实际测度研究(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理学其它相关论文-地区科技竞争力的评价体系与实际测度研究(上).doc(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理学其它相关论文 -地区科技竞争力的评价体系与实际测度研究(上) 一、引言 当今世界,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在信息技术革命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国际竞争力 (World Competitiveness)被摆到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尽管提高国际竞争力要涉及众多系统因素及其关系,但科技竞争力却是其根本性的直接动力。人类进入新世纪以后,科学和技术的“竞技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势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全球经济竞争愈演愈烈,提高科技竞争力已成为增强国家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地区科技竞争力的评价,是人们正确认识一个地区科技活动本质和科技竞争力构成要素、科学评价本地区科技竞争力实际水平、全面了解科技竞争的优势
2、和弱点的重要基础,也是政府对科技活动进行宏观调控,正确地制定科技发展规划和科技政策的重要依据。因此,建立科学的地区科技竞争力评价体系,对一个地区的科技竞争力进行科学的评价,并对不同地区科技竞争力进行比较,了解本地区在现代区域竞争格局中的位置,就显得十分重要和必要。 二、科技竞争力评价研究的回顾与简评 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科技竞争力进行评价,目前在国际上最 有影响的是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学院 (IMD)的国际竞争力年度报告、世界经济论坛 (WEF)的全球竞争力报告、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人类发展报告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ECD)的科技统计指标。 在国际竞争力理论和测度以及分析研究中, IMD 非常
3、重视科技活动在国际竞争力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国际竞争力框架下提出了国家科技竞争力的概念,并设计了国际科技竞争力测度的指标体系。根据国际竞争力的定义和评价方法, IMD把国际竞争力指标体系分解为国内经济、国际化程度、政府管理、金融政策、基础设施、企业管理、科学技 术和国民素质八个构成要素,每个构成要素中分别包含 25-46 个指标,总共 290 个指标 1。 IMD 在 1994 2000 年的国际竞争力年度报告中,科技竞争力作为国家竞争力八个构成要素之一,涉及到了 R&D 经费支出总额、人均 R&D 支出、 R&D 支出占 GDP 的比重等 26 个指标,其中 11 个为调查 (软 )指标,
4、15 个为统计 (硬 )指标。而在 2001 年国际竞争力年度报告中, IMD 将国家竞争力的要素由原来的八个要素归并为经济绩效、政府效率、企业效率和基础设施四个要素,每个要素中包括了若干统计指标和调查指标,原有的 科技竞争力指标归并到基础设施中,其中科技和技术基础设施两类指标所占的比重最大,约占一半左右。在 2002 年度的报告中, IMD 设置了 22 个指标用来测度国家科技竞争力 (如表 1 所示 )2。IMD 的国际竞争力年度报告为各国之间进行横向比较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框架,世界上很多国家都非常重视每年度 IMD 的评价结果,并以此为参照来认识和总结本国科技发展的经验和教训,调整科技
5、发展规划、科技政策和竞争策略。 表 1 2002 年度 IMD 的科技竞争力评价指标 序号 评价指标 序号 评价指标 序号 评价指标 1 R&D 支出总额 9 企业每千人 R&D 人数 17 国民在国外获取专利 2 人均 R&D 支出 10 基础研究 18 专利和版权保护 3 R&D 支出占 GDP 的比重 11 理工科学位 19 有效的专利数 4 企业 R&D 支出 12 科技论文 20 专利产出率 5 企业人均 R&D 支出 13 学校科学教育状况 21 批准授予国民专利数 6 全国 R&D 总人数 14 青年对科技的兴趣 7 全国每千人 R&D 人数 15 诺贝尔奖 22 批准授予国民专
6、利年 8 企业 R&D 人员数 16 人均诺贝尔奖 平均增长率 与 IMD 的“科技竞争力评价”比较, WEF 更注重从体制与政策评价的角度研究科技竞争力的变化, WEF 用技术指标来表征一个国家科技竞争力的强弱,它认为科技竞争力是指一个国家作为政治和经济实体不断产生有商业意义的创新潜力,它不仅反映已实现的技术创新水平,而且反映一个国家为建立促进创新的环境所具备的基础条件、所进行的投资和所实施的政策。 WEF 提出了一套与众不同的科技竞争力评价体系。首先,从专利指标入手,用美国发明专利数据作为已实现的创新指标,建立起科技竞争力评价体系的基准线,并通过对包括影响技术创新的 24 种要素的调查问卷
7、的分析,发现已实现的创新与国家 科技竞争力指标之间的关系,进而建立对于各国科技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第二,在表现科技竞争力的统计性二级指标方面,没有采用科技经费投入指标,而是采用科学家工程师占人口比重指标。第三,在评价指标体系的变量设计方面,根据调查的实际结果,选取了科技政策、创新的聚集环境和创新合作 3 项二级指标,均属于涉及政策因素的调查指标。在上述各项指标的基础上生成了统一的技术指数 3。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布的 2001 年度的人类发展报告从另一个角度提供了国际间进行科技竞争力比较的方法和途径。该报告首次使用了“技术成就指标(TAI)”。 TAI 体现的是一个国家在创造技术、传播技术和
8、培养人的技能等方面所达到的水平,衡量的是各国创造、应用和每一位公民享受技术成就的程度。与IMD 报告重视科技发展方面的投入与产出相比,人类发展报告更注重一个国家作为整体参与创造和利用技术的情况,从技术创造、新技术应用、传统技术应用和人的技能培养四个方面对一国科技竞争力作出综合评价 4。换言之, IMD报告注重的是结果,而人类发展报告关注的则是过程。 以投入为主体的科技指标体系,长期以来得到广泛的应用,然而它仍然难以描述科技活动的产出、知 识的传播与扩散以及创新系统的行为,对政策制定所起的作用也是十分有限的。为此, 1995 年 OECD 科技政策委员会的部长级会议一致同意开发能测度创新行为和与
9、知识经济产出有关的“新科技指标”,并着重强调,应进一步研究科学系统的趋势和面临的挑战,为评价、监测及制定政策提供数据。对新科技指标的研究,主要是通过 10 个项目来进行的,它们是:人力资源的流动,基于专利的指标,创新的经济价值,科技系统活动与网络,服务业的科技活动,企业的创新,公司的创新能力与吸收能力,产业 R&D 的国际化,政府对创新的支持,信息与通信技术 5。经 过几年的努力,目前已取得一些进展,发表了一些研究报告,其中有一些分析结果已被编入 1999 年出版的科学技术工业指标。然而,在此需要指出的是,要想达到研究新科技指标的预定目标,仍然困难重重,尚需时日。 中国科技发展研究报告 (20
10、00 年 )提出了中国地区科技竞争力指标体系,包括科技投入水平 (科技人力投入水平、科技财力投入水平和科技基础设施水平 )、科技产出水平 (专利产出水平、科技论文水平和科技英才水平 )、科技与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程度 (科技促进经济增长的程度和环境保护水平 )和科技潜力 (教育潜力和科技素质 基础 )以及制度因素 (如科技管理水平、科技体制和科技环境水平、知识产权保护水平 )等五大类共 40 项指标 6。国家科技部科技进步统计监测体系课题组,提出了中国地区科技进步评价体系,包括科技进步环境 (科技人力资源、科技物质条件、科技意识 )、科技活动投入 (科技活动人力投入、科技活动财力投入 )、科技活
11、动产出 (科技活动产出水平、技术成果市场化 )、高新技术产业化 (高新技术产业化水平、高新技术产业化效益 )和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环境改善、社会生活信息化 )五大类共 27 个评价指标 7。 但是对于一国 内部地区科技竞争力的评价,因各个国家的生产力水平、经济规模、产业技术结构和统计制度与法规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而且国家内部地区之间的发展极不平衡,目前国际上尚未建立较为权威的评价体系。美国、日本和英国等发达国家都根据其国情建立了本国的地区科技竞争力评价体系,国内也有一些部门和专家对地区科技竞争力进行过研究,并提出了地区科技竞争力的评价体系。深入地分析国内关于地区科技竞
12、争力评价体系的研究,可以发现我国现行的一些地区科技竞争力评价尚存在着若干明显的缺陷:一是没有对科技竞争力概念进行严格的定义,把科技竞争力与科 技进步能力、科技实力和科技创新力等概念相混淆,极大地降低了地区科技竞争力评价结果的表面效度;二是没有对科技竞争力评价体系进行系统的理论构思,评价指标的选择主观随意性很强,极大地降低了地区科技竞争力评价结果的内容效度;三是没有对评价指标进行相关分析,一些评价指标之间存在着高度的相关性,极大地降低了地区科技竞争力评价结果的有效性;四是没有对评价指标进行鉴别力分析,评价指标缺乏足够的鉴别力,极大地降低了地区科技竞争力评价结果对一个地区科技实际发展水平的解释能力
13、。 三、中国地区科技竞争力评价指标的理 论遴选 科技竞争力的内涵十分丰富而深刻,迄今为止国内外对科技竞争力尚未作出一个统一的定义。综合有关科技竞争力的研究文献,可以把国内外学者对科技竞争力特点的认识和理解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具备通过科学研究、技术开发,通过技术创新、技术转移等科技活动将现有的科技资源有效而创造性地应用于科技实践的优势;以充足的投资,包括人力和财力,投入基础性研究和知识创新活动,保证有充足的、源源不断的新的科技资源提供给应用研究与开发;具有雄厚而坚实的教育基础和技术基础设施,为研究开发、技术创新提供充足的后备人才和完善的技术 基础设施;具备促进经济增长和产业发展的推动力,扩大对产
14、业研究开发活动的投入,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产业竞争力的提高;具有促进科技与社会、经济、环境协调而可持续发展的协调作用和推动能力。 由此,我们把地区科技竞争力定义为:通过科学研究、技术开发,通过技术创新、技术转移等科技活动,反映出的一个地区的科技总量、实力以及科技水平与潜力,同时,它反映该地区科学技术促进经济发展、增强地区整体经济实力的推动能力。从科技活动过程及其管理的角度来分析,把地区科技竞争力分解为以下四种基本能力:科技投入能力、科技支撑能力、 科技管理能力与科技产出能力。这四种能力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共同构成如图 1 所示的地区科技竞争力的能力系统。 基于地区科技竞争力内涵的理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理学 其它 相关 论文 地区 科技 竞争力 评价 体系 实际 测度 研究
限制150内